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近十年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水稻生育期的分布及变化,发现水稻生育关键为出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各生育关键期气象影响指标共17个。为气象对农业的影响评价,为水稻产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生物体能量转化和生育互补平衡原理,将北方水稻现有栽培型划分为稀栽稳长、密植稳长两大生育表现型,通过田间模拟试验,从取得水稻生育特征量及收获产量数据入手,利用气候资料建立两种生育型不同发育期生育调控、产量预测(报)等数学模型,为水稻高效、低耗、定量化栽培提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龙美群 《贵州气象》2002,26(5):26-28
在对清镇市站街镇2001年K优5号和K优047杂交水稻绝收进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的生育特性,对比分析清镇市历年与2001年气候特点,找出了2001年K优5号和K优047杂交水稻绝收原因,为了合理利用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归纳出清镇水稻生育期气候特点,提出了在引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 结合水稻生育特点建立了稻田水分平衡方程; 以广东省早、晚稻大田生育期为例, 模拟各个生育阶段稻田水分逐日动态变化, 得出生育期缺水状况, 并分别就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受旱损失进行了客观定量评估。首次根据试验资料就水稻作物的缺水敏感系数进行研究计算, 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多年试验与栽培实践,将我国北方一季粳稻种植区归纳、划分成稀栽稳长、密植稳长两大生育表现类型,并由此研制出一整套生育模式,用于指导水稻生产(见本刊1990年3期).本文继续描述两型栽培水稻生育特点及田间小气候变化规律,以便改进栽培工艺,调整冠层结构,取得高效、低耗和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用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热量指标鉴定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从热量指标角度,通过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各生育期所需的活动积温、生育日数的实际观测,计算各生育期的有效积温、生育期下限温度。从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可能生育期日数与各主栽品种全生育期活动积温、生育期日数的实测值作对比分析,讨论水稻各主栽品种的熟型和适宜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8.
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熙军 《广西气象》1997,18(4):51-53,56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有和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营口市农业气象试验站高工、省劳模吴文钧大面积推广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夏季,营口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高温少雨天气。其特点是温度高,旱段长,秋季持续干旱,9月中旬以后气温迅速下降,因此,给水稻正常生育和后期粮食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对水稻生育的影响1.1 气象要素变化反常1997年水稻生育中、前期即5~7月降水明显偏少,仅为214.7mm,比1996年和历年同期分别减少173.7mm及98.4mm;日照时数分别增加308.8h及46.4h;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分别增加95.6℃及109.5℃,形成了高温干旱的生育气象型。而生育后期即9月中旬以后,虽然晴日较多,但积温骤减,热量亏缺,大于等于15℃的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杂交水稻生育期间的气候资源,目的在于使杂交水稻生产做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气候的优势,夺取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l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0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l995~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兴城市粮食作物历来以高粱、玉米为主,其次为杂粮和水稻。从1990年才大面积种植春小麦,种植面积近万亩,后又出现回落。我们对兴城市历年小麦生育状况和产量结构进行调查,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提出如下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铜仁、江口两县1979-1998年水稻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将水稻一生分为8个生育时段,分别计算各生育时段的温度影响函数、水分影响函数、辐射影响函数、农业气候综合评价函数及任一时段累积综合评价函数、旬(月)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对各综合评价函数值确定分级指标进行气候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评价结果可信,在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象》1977,3(7):16-17
水稻的冷害,在我区每3—5年可能发生一次,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由于低温发生的时期不同、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一,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年里,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同、品种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生产实践中水稻生育期变化是气候条件和品种更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东北地区13个农业气象站点1992—2012年水稻试验观测资料,分析水稻生育期的变化及其与东北变暖趋势、水稻品种调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在1992—2001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水稻生长季积温的差别最大可达500℃?d,从2002年开始升温趋势减缓,并略有下降。相应地,2002—2012年与1992—2001年的物候期基本上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其中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在1992—2001年明显提前,分别提前了3.1、2.9、4.5 d/10a,移栽期、分蘖期、成熟期则在2002—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推迟趋势,分别推迟了4.6、4.7、2.0 d/10a;生育期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播种-移栽期、乳熟-成熟期在1992—2001年分别缩短了0.7、1.6 d/10a,而在2002—2012年则分别延长了2.9、2.8 d/10a;总的来说,1992—2012年水稻全生育期整体延长了3.7 d/10a,其主要归因于营养生长期的延长。在试验资料比较完整的12个站点所做的分析表明,在东北水稻种植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通过品种调整适应气候条件的改变,多数站点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差别较小,说明其品种的选择能够与当年的气候条件较好地匹配,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资源。延吉站、梅河口站、通化站随着气候的持续波动又显示出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偏差增大的趋势,宁安站和前郭尔罗斯站的水稻种植品种的审定生育日数几乎没有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对东北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水稻种植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东北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铜仁、江口两县1979-1998年水稻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将水稻一生分为8个生育时段,分别计算各生育时段的温度影响函数,水分影响函数、辐射影响函数、农业气候综合评价函数及任一时段累积综合评价函数、旬(月)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对各综合评价函数值确定分级指标进行气候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该方程评价结果可信,在业务中有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记者王奉安报道营口市农业气象试验站高级工程师、市优秀共产党员吴文钧常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1990年春,他在辽宁省水稻重点产区——营口新生农场设立了水稻稀栽生育型高产样板田400亩,获得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1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O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1995一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2材料与方法两年的水稻抛秧田对比试验均在大兴乡东风村,1995年试验田O.53ha,对照田O.33ha,1996年试验田O.73ha,对照田O.92ha,供试品种为辽粳32…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原理,建立四川盆地不同稻区代表点的水稻生育期内逐旬光、温、水3个气象要素的适宜指数模型和综合气象适宜指数模型。并利用积分回归和相关系数方法确定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气象适宜指数对水稻气象产量形成的权重系数,建立各代表点的水稻自移栽至成熟阶段的动态气象适宜指数模型。最后利用动态气象适宜指数模型计算值与水稻相对气象产量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动态预测水稻气象产量增减趋势。结果表明,各代表点进入水稻抽穗期后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实现在水稻进入抽穗期后动态预测气象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