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覃军  胡江林等 《气象科学》2001,21(2):206-219
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了武汉1905-1998年逐月气温资料,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振荡和突变点。结果表明:武汉气候在20世纪主要经历了冷-暖-冷-暖4个阶段,目前处于相对暖期;气温存在准2年、21年和6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不同时间尺度不具有不同的冷暖结构和气候突变点。  相似文献   

2.
榆林近50年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累积距平变化趋势统计方法、功率谱统计方法,以及基于均生函数的正交筛选模型,分析了榆林地区1951~1998 年的年、季气温变化特征及 1996~2000 年的气温预测趋势。结果表明: 48 a 榆林地区经历了暖- 冷- 暖3 个时期, 其中 60 年代最冷, 90 年代最暖。冷期持续时间比暖期长, 暖期振幅比冷期大。气温异常暖年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阶段性, 异常暖年出现的几率大于异常冷年出现的几率。年平均气温具有6 a、16 a 的显著周期, 冬、春、夏、秋具有 2~3 a 显著周期。预测1999~2000 年温度仍有偏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灌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路  王海珍  曹新川 《气象》2002,28(4):53-56
根据塔里木灌区阿拉尔气象站1961年1月-1999年12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灌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得出近40年来塔里木灌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4.60mm/10年),秋季降水量却呈下降趋势(-3.45mm/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065℃/10年),冬季变暖的趋势(0.849℃/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71℃/10年);年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0.569℃/10年)大于年极端高温的下降趋势(-0.095℃/10年)。可以70年代末为界将近40年塔里木塔区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近42年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任崇 《气象》2002,28(6):52-55
运用华南沿海6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58-1999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对华南沿海地区近42年来的气候作了分析。结果结果:近42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0.188℃/10年),特别是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8年是近42年来华南沿海地区最暖的一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华南沿海地区近42年来的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则得到为冷期,后为暖期。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29.46mm/10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岛观象台百余年(1898-1999年)年平均气温前后期对比分析和周期分析,研究了青岛百余年气温的演变规律,展望了21世纪前40年青岛冷暖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青岛对流层气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学贤 《山东气象》1996,16(1):39-41
用气候学的方法,依据青岛1957-1986年30年的高空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青岛对流层气温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利用乌兰多个树木年轮年表的信息,异地重建沱沱河冬季1—3月气温的途径和方法,重建了沱沱河800年气温序列,结果表明:重建的冬季气温序列的主要冷、暖期与已有成果基本吻合,13、15、17世纪的冷期以及14、16世纪的暖期是存在的,而17世纪的寒冷期持续时间最长,寒冷程度也最强。本文对重建的气温序列的阶段性、突变和周期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青藏铁路工程沿线气候演变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全球、中国及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文献[1]建立的自适应多分辨数据波滤器进行了全球、中国及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层次结构和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对于较大时间尺度的演化来说主要特征是变暖,并为3个层次:即1919年以前的偏冷期;1920-1978年偏暖期和1979年以后的更暖期。对应于这种较大时间尺度的层次演变,全球的气温变化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突变特征,两上最明显增暖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20年和1979  相似文献   

9.
广西贺州市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国兴 《广西气象》2005,26(A01):112-114
采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和和最大熵谱方法.分析了贺州市1957~2004年气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贺州市近48年气温在20年时间尺度上,经历了暖-冷-暖3个阶段,70~80年代表现为较长的低温期:(2)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都表明贺州近年来处于偏暖期;(3)小波变换系数穿零点不一定是气候突变点;(4)贺州市年平均气温表现为明显的20年和4~7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0.
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与8月低温冷害天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用小波理论对云南近百年气温变化与8月低温冷害天气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主要经历了4个较大时间尺度的演变,它们分别是1919年以前的偏冷期,1920~1954年的偏暖期,1955~1986年的偏冷期及1987年以后的偏暖期,对应于这4个较大时间尺度的层次演变,云南的气温变化表现了十分明显的为特性,其冷暖交替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20,1955和1987年,云南8月低温  相似文献   

11.
根据青藏高原4支记录超过1000 a的冰芯(普若岗日冰芯、古里雅冰芯、达索普冰芯和敦德冰芯)中氧同位素(d18O)10 a平均值变化,研究了青藏高原最近1000 a来的气温变化。4支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 a气温均是在冷暖波动中逐渐上升,但在变化幅度上存在区域性差异。利用4支冰芯记录恢复的青藏高原千年气温曲线表明,青藏高原中世纪暖期持续到13世纪,期间经历了3个暖期和冷期;14世纪和16世纪是相对冷期,15世纪和17世纪是相对暖期,17世纪末至1920 AD气候冷暖波动频繁;以后快速升温至今,目前为过去1000 a来最暖期。青藏高原过去1000 a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北半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背景场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1961-2000年江苏省60个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江苏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的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和SST异常的背景场特征;最后,初步探讨了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异常与全球气温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江苏冬季气温异常表现出整体偏冷或偏暖的趋势;(2)近40a,江苏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1961—1985年为偏冷期,而1986—1999年为偏暖期;(3)江苏冬季冷、暖期的大气环流、SSTA背景场存在显著的差异;东亚冬季风及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异常与SSTA的年代际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在年代际尺度上,江苏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与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异常升温与全球气温的明显增暖是同步的,可以认为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不同时相TM遥感图像的镶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山西省6个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1951年~200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分析20世纪后半叶山西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山西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0.26℃/10a),特别是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这50年来最暖的一年。以70年代中期为界,将山西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期为冷期,后期为暖期。50年来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15.1mm/10a)。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泽当气候变化初探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陈克东  建军 《气象》2000,26(1):51-55
根据泽当1960年1月~1999年4月的气温度及降水资料,对泽当近40年的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得出近40年来泽当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8.97mm/10年),各部委降水量却呈上升趋势(2.16mm/10年);气温呈上升趋势(0.230℃/10年),特别以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增温明显,冬季变暖的趋势大于夏季。可以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泽当这40年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15.
山东近百年来的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胡桂芳  李芸  李德萍 《气象》2004,30(11):43-46
对济南(1919~2002年)、青岛(1900~2002年)年及四季的平均和平均最低(高)气温序列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但前者的增温率明显高于后者;最高气温青岛呈上升趋势,而济南却呈下降趋势;济南、青岛出现两次突然增暖,其中30年代的增暖以白天增暖较多,而80年代以来的增暖主要发生于夜间;由于日夜增暖的不对称性,导致第二次增暖期比第一次增暖期气温日较差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黑龙江省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1909~2002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年及冬、夏季气温和年及春、夏季降水进行线性趋势、气候基本态及变率进行了分析,得到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降水变化总趋势是减少的;目前年及冬、夏季气温均处在高气温基本态高变率状态,春季降水处在少降水基本态高变率状态,年及夏季降水处于少降水基本态低变率状态;并对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 4个阶段,现在处于暖阶段,降水经历了干、湿、干、湿、干 5个阶段,目前处在干期;又分析了黑龙江省异常冷暖冬、冷热夏及春、夏季降水事件出现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和和最大熵谱方法,分析了贺州市1957~2004年气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贺州市近48年气温在20年时间尺度上,经历了暖-冷-暖3个阶段,70~80年代表现为较长的低温期;(2)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都表明贺州近年来处于偏暖期;(3)小波变换系数穿零点不一定是气候突变点;(4)贺州市年平均气温表现为明显的20年和4~7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兰州地面平均气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林纾  吴红 《高原气象》2005,24(5):816-822
利用兰州1932-2002年逐月地面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兰州71年来温度的基本气候特征、年代际变化、突变、异常冷暖和变化趋势等。分析表明:71年来年和四季气温大体都经历了两个暖期和一个冷期.第一暖期的增暖主要在春、夏、秋季。冬季则处在冷期中;第二暖期首先从冬季开始,四季间相隔1~2年后陆续大幅度增暖.第二暖期增暖幅度明显高于第一暖期,持续时间也长于第一暖期。最大的特点是四季同时增暖,冬季增暖幅度最大。1960年代是最冷的10年,以夏季降温最为明显;1990年代是最暖的10年,以冬季增暖最为明显。1990年代发生异常的频次最高,其次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最少的是1980年代。71年来.兰州年平均气温以1.4℃/100a线性趋势上升,高于北半球和全国水平,近10年冬秋季增温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西藏30年温度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顺利 《气象》1997,23(2):21-24
用西藏18个站1961-1990年历年各月平均温度资料,将西藏划分为3个区域,分析了30年温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各地年平均气温及冬季平均气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60年代平均气温最低,80年代最高。夏季温度变化各地不尽相同。气温异常暖在全年各季都可能发生,而异常冷则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南部冬季气温异常及其大气环流特征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对东北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影响其异常的同期因子——该地区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发现:东北冬季气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处于冷期,60年代达到低谷,8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处于暖期,90年代为49年来最暖期,1986年是由冷转暖的明显突变点;气温异常存在3~4年、8~9年的年际周期及16~18年的年代际周期;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与黄河以北地区一致性非常好,是49年全国增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冷、暖冬年,欧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存在显著的差异,西伯利亚高压、亚洲极涡、贝加尔湖高压脊、东亚大槽及极锋急流是影响其异常的同期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