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春季热带地区OLR低频振荡及其与长江中下游连阴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宁  朱盛明 《大气科学》1991,15(2):53-62
本文应用NOAA卫星接收的1975—1983年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研究了春季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得出东半球热带地区盛行周期为30天左右的低频振荡,这种振荡最显著的区域在0—10°S、70—90°E的印度洋地区。文章阐述了过渡季节这种低频振荡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 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在热带低频振荡的不同阶段,ITCZ、北半球副热带以及西风带环流系统也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并查证了低频振荡作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过程的背景事实。因此本研究工作也为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和连晴天气的中、长期可预报性提供  相似文献   

2.
汛期强降水过程与月内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1 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选取长江中下游32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了该类强降水过程与月内(10~30天)低频降水的联系,并重点讨论了形成该类强降水过程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月内低频振荡周期。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基本位于降水低频振荡的峰值阶段。(2)梅汛期(6 7月)月内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西伸北进,高低空急流发展加强。在强降水过程发生期,高中低层配置出现垂直方向上的最佳耦合;而台汛期(89月)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西太副高东退南撤,低空急流逐渐南落至长江中下游东南部,与高空急流相配合,为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梅汛期东北亚低频位势高度低值区南下,与中纬太平洋西传的低频波列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同时西太副高发展加强,造成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峰值位相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台汛期伴随从热带西太平洋到日本海低频波列的西北向移动,菲律宾东北部的低频气旋及其北侧低频反气旋的降水峰值位相分别移至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亚地区,导致暖湿、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交汇,进而造成强降水过程。(4)菲律宾以东洋面低频强对流可作为梅汛期和台汛期强降水过程发生的前期热带信号,提前低频降水峰值位相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春季低温连阴雨天气的热带环流和总云量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林华 《气象》1989,15(8):10-15
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3—5月气温与降水资料,确定低温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现连阴雨及连晴过程所对应的热带环流及波谱特征有明显差异,热带太平洋156°E、180°剖面上总云量分布特征有显著不同,厄尔尼诺年与长江中下游连阴雨天气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4.
陈丽芳  陈勇明 《高原气象》2011,30(2):397-40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和实况资料,对比分析了分别发生在2008年秋季和2009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历史罕见的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欧亚地区500 hPa"两槽一脊"型是长江中下游春、秋季出现强连阴雨过程的典型环流形势.连阴雨过程低空急流异常活跃,存在风向、风速的辐合.比较该两次过程显示,2009年春季连阴雨过程低层...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SVD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低频振荡强度年际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其前3个模态分别对应的降水型:江淮型、华南型及长江中下游型。根据前3个模态分别定义低频振荡强度指数,选定异常年份对相关要素进行合成差值分析发现:“江淮型”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海域的低频环流、对流、热源呈现南北向的反位相分布特征,江淮流域位于异常较强的两个相反性质的低频气团系统之间的气流交汇带;而东亚副热带地区东西向系统波动对“华南型”降水有重要作用,华南地区的局地对流加热对降水异常的发生影响显著;“长江中下游”降水型不仅受西太平洋海区低频环流、热源的影响,热带中太平洋的对流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6.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利用海温资料、NCEP/NCAR 53 a(1951~2003年)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合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春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异常与我国夏季(6~8月)降水及其与夏季500 hPa高度场、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黑潮区域海表温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海温的增加趋势非常显著,存在不同尺度的周期振荡,其中23 a左右的周期最显著。春季黑潮海温偏高时,中高纬地区的槽和脊加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增多;水汽输送合成场表明来自南海、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较气候平均年偏强,向长江流域以北的水汽输送减少,使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增多;相反,海温偏低时,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四川省132个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OAA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主汛期热带东印度洋MJO活动异常年低频对流传播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四川盆地主汛期降水的物理过程。探讨了热带东印度洋MJO活跃年低频振荡向四川盆地传播的路径和源头,以及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系统、东亚副热带季风系统的低频振荡分别对四川盆地主汛期低频对流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的低频对流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进入活跃期,并在西南气流的引导下继续向四川盆地传播;低频对流先从热带印度洋东传至菲律宾群岛南部的热带洋面,并向东亚副热带地区北传,激发了东亚副热带季风ISO的活跃加强,进而向四川盆地西传。热带印度洋MJO活动异常对四川盆地降水的调制,正是通过两支季风系统(孟加拉湾夏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的共同作用,影响了四川盆地主汛期异常的对流活动以及降水的多寡。   相似文献   

8.
热带低频振荡的强度和相位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俊阳  肖子牛 《气象》2012,38(11):1355-1366
利用NOAA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NCEP/NCAR资料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初步研究了热带地区低频振荡与我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关系,并分析了低频振荡不同位相对降水的影响。对低频振荡不同位相的合成分析表明:热带低频振荡的相位变化与位于副热带和菲律宾地区的环流系统的低频变化密切相关,并会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降水的演变。在低频振荡强度的高指数年,当对流活跃中心位于热带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时,副热带地区的阿拉伯海槽和孟加拉湾槽加深(减弱),菲律宾附近表现为反气旋(气旋)式环流,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南(北)风异常,同时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增强(减弱),从而导致降水偏多(少)。低指数年各位相的对流、降水以及其他要素的异常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利用长江中下游24个代表站点的月降水量、NCEP/NCAR全球海温和向外长波辐射(OLR)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江中下游1月和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了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演变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1月和夏季降水有很好的关系,且冬春季海温、大气环流和热带副热带对流活动异常的差异及其演变的不同,对夏季降水有不同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连晴和连阴雨前两支气流变化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10次连晴和7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合成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春季连晴和连阴雨前700hPa的流场及青藏高原东北侧和东南侧两支气流变化的一般特点。结果发现,连晴前,高原东侧纬向气流较弱,北支气流向南扩展,使高原东侧的流场变成连晴时的经向型;连阴雨前,高原东侧有较强的纬向气流,南支气流向北扩展,是造成连阴雨时两支气流相向运动较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两类雨型的环流特征及预测信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俊虎  杨柳  曾宇星  封国林 《大气科学》2016,40(6):1182-1198
利用中国南方66站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两类雨型进行了划分,对比分析了两类雨型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海温及环流的差异,以探讨两类雨型的形成机制及前期预测信号。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南型出现的频次较高,之后长江中下游型出现频次增多;长江中下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强偏西偏南,东亚夏季风(EASM)偏弱,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乌阻)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鄂阻)较强,欧亚中高纬以经向环流为主,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辐合,导致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华南型年大气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型年大体相反,登陆华南的台风偏多,冷暖空气在华南地区辐合,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其中副高的脊线位置和中高纬阻塞强弱是长江中下游型和华南型形成的关键因素。两类雨型前期海温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型年,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偏暖,为典型的东部型El Ni?o,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呈负位相,春季El Ni?o衰减,SIOD负位相也减弱,但印度洋持续增暖;华南型年,前冬和春季的海洋演变与长江中下游型年大体相反;关键区域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YRR)和华南夏季降水(SCR)的年际关系存在年代际变化,YRR和SCR与前冬Ni?o3.4指数、SIOD指数和春季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IOBW)指数的相关关系在80年代之后逐步减弱,这主要是由于这三个关键海温指数与EASM及副高脊线的相关关系在80年代之后逐步减弱;两类雨型前期大气环流差异分析表明,春季大气环流的差异性要比前冬显著,长江中下游型年,春季副高、南海副高、马斯克林高压(马高)、澳大利亚高压(澳高)均偏强,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偏弱,北太平洋涛动(NPO)呈正位相;华南型年春季的关键环流系统异常不明显,仅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偏强,NPO呈负位相。前期海温演变及春季大气环流关键系统的异常可以作为两类雨型年的一些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12.
夏季青藏高原热源低频振荡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 诊断和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年1978年、涝年1999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并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低频热力过程的经、纬向传播, 结果表明:197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20 d周期为主的振荡, 交叉谱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10~20 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 且青藏高原激发的周期为10~20 d的低频振荡热源在纬向上呈现出驻波形式; 1999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热源存在30~60 d周期为主的振荡, 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30~60 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1975—1983年全球逐日OLR资料以及1980—1983年ECMWF全球格点风场资科研究春季热带低频振荡,得出了这一季节热带低频振荡的分布特征及与冬、夏季节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低频振荡中心的偶极子振荡特征以及振荡的传播趋势。同时,本文还得出了东半球季风区域内低层大尺度环流系统在过渡季节的演变趋势以及在低频振荡不同阶段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一些事实。  相似文献   

14.
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7—8月)日极端最高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分析了春季(4—5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特征,找到了影响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的热源关键区域,并就关键区大气热源对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的影响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主体中南部大气热源与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关系密切,当该区域大气热源偏弱(强),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日数偏多(少)的可能性大。当春季青藏高原关键区大气热源偏弱(强)时,春季南海到西太平洋暖池对流偏强(偏弱),南海上空为气旋性(反气旋性)异常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西),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往往有利于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南),从而导致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日数偏多(偏少)。春季青藏高原关键区大气热源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盛夏高温的一个前期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5.
靳莉君  赵平 《气象学报》2012,70(4):670-680
利用ERA-40、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CMAP降水资料以及MM5v3中尺度模式,通过定义一个东亚热带季风强度指数,从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角度研究夏季(6-7月)南海季风异常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季风和降水的影响.从资料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年际尺度变率上,6-7月南海热带季风和降水与长江中下游的西南风和降水存在着反位相变化关系,当热带季风和降水偏强(弱)时,长江中下游西南季风偏弱(强)、降水偏少(多);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当改变南海季风强度时,长江中下游季风和降水都有显著的变化,其异常特征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这证明了热带季风对长江中下游季风降水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以得到物理过程的支持;此外,在年际变率上,当夏季热带季风偏强时,热带异常西风和降水正异常主要维持在热带地区,未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而未加强对中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亦未引起中国南方西南气流和降水加强;相反,偏强的热带季风通过调整大气内部过程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减弱且位置偏南,使长江中下游的西南季风和降水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6.
向外长波辐射(OLR)与广东降水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LR资料以及广东降水资料,分析了广东各季降水与OLR场的关系,探讨了热带低频振荡对广东后汛期降水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来自北方的天气系统影响是广东前汛期降水的基本条件,而后汛期降水则以来自东南方向的热带系统为主。另外,就整个后汛期平均而言,西太平洋低频振荡中心位置偏北(南)时,该年后汛期降水偏多(少);若就短期气候而言,则低频振荡处于不同位相,相应副热带高压、ITCZ等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广东降水的低频振荡,因此西太平洋低频振荡所处的位相对广东降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NCEP OLR、风场再分析资料和日本APHRO_MA_V1003R1降水资料,针对云南主汛期季节内振荡(ISO)活跃年分析了对应低频对流场、环流场和降水的异常特征,以及热带印度洋大尺度振荡MJO分别激发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从而对云南主汛期ISO和降水产生的影响.在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低频对流场和环流场在云南ISO波动的1~3位相和4~6位相呈反位相特征,这主要由热带印度洋低频对流东传、北传和副热带西太平洋低频对流西传造成的.热带印度洋的低频对流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沿孟加拉湾西岸向西南-东北方向传播,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活跃并继续向云南传播;另一方面沿孟加拉湾以南继续东传到南海,激发了南海热带季风ISO活跃并北传到副热带中国东部地区,再沿副热带西传至云南,越过云南后与沿孟加拉湾西岸从东北方向传来的低频对流在孟加拉湾以北地区交汇,完成了一个经纬向接力传播的周期.云南主汛期降水在1~3位相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东北向传播而处于正距平(第2位相降水最多);在4~6位相,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抑制区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抑制区东北向传播而降水减少(第5位相降水最少),云南主汛期降水与当地低频对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热带印度洋MJO较强时,4-7月以两条路径向云南的三次传播增强和提前,使得云南主汛期ISO活动也加强,对应产生三次低频对流活跃期,这种MJO由热带印度洋向云南的传播需要30~40天的时间.因此,正是热带印度洋MJO分别对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的激发,使得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这两个亚洲夏季风系统共同作用于云南主汛期ISO,影响当地降水.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冬春之交长江中下游异常连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9年2月14日至3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历史罕见的持续连阴雨天气过程发生时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伴随此次过程的异常环流特征为:(1)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和维持,欧亚地区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冬季风偏强和冷空气活动频繁;(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以及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槽系统活跃,使得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与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汇产生降水;(3)切变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摆动,降水得以维持。另外,副高与南槽的西进和东退、北跳和南撤与四次降水过程完全吻合。这为认识这次过程成因及预测同类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在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方面的研究进展。涉及亚洲热带季风爆发特征、爆发机制、季风指数设计、东亚季风环流系统、低频振荡活动以及东亚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问题,并讨论了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