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魏民  李晓东  仇永炎 《气象》1994,20(4):3-9
利用1980-1988年ECMWF的资料,分析对流层500hPa,300hPa和平流层低层100hPa全球范围的纬向平均动能和涡动动能的季节过渡,比较不同层次不同纬度带动能模态的季节性急变,得到如下结论:(1)北半球热带与温带各层次的KZ都有季节性急变,发生在3-4月和10月附近,而南半球仅在热带有急变。(2)北半球热带地区KZ在6月还有一次季节性急变,出现有100hPa和500hPa.(3)10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0—1988年9年期间ECMWF500hPa全球风场资料,计算7个“纬度带”上三种基本动能模态,研究这些动能模态的各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1983年是这9年内动能唯一的正值异常年,而1987年和1985年动能基本上属于正常年,只有个别动能模态有异常。这说明,1980年代两个厄尼诺年的异常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动能模态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距平(SSTA)的后延相关表明,1983年事件的影响可以波及范围相当广泛甚至波及全球大气,而1987年事件所能影响的范围远比1983年事件要小。此外,还表明北半球副热带急流轴附近是对SSTA响应的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3.
热带500百帕能的基本特征与季节变化—南、北半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0-1988年30°S-30°N的风场资料,计算了逐日的平均功能,涡动动能及相互转换和波数域动能;并分析了南、北半球热带对流层中层功能的演变特征,季节调整规律,指出了热带与中高纬动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北半球冬季中高纬30~60天振荡动能源,汇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CMWF/WMO资料,计算了1985年11月-1986年3月的大气低频动能、低频动能通量散度,详细讨论其冬季平均的水平分布特征,并揭示大气低频动能源和汇的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大气低频动能的大值中心正好对应于持续性异常的活动中心,且主要位于大气环流遥相关型PNA和EU波列路径附近,大气低频动的强源(汇)主要位于西风急流的出口(入口)区;在中高纬地区,大气低频动能源和汇主要呈现向西的纬向传播  相似文献   

5.
台风区和外围暴雨区的旋转风,散度风动能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完全的散度风(VD)和旋转风(VR)动能收支方程对8116台风和8407台风以及8116台风与其外围暴雨区的关系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区的有效位能通过散度风动能(KD)转换为旋转风动能(KR),台风向区域外部输出功能,在暴雨区上空通过涡度,散度场相互作用的转换机制由KR向KD转换,散度风加大触发对流发展产生暴雨,这可能是台风与其外围暴雨联系的一种能量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多年月平均资料计算了北半球中高纬月平均环流正压、斜压动能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正压、斜压动能都具有明显的年变化,而且两者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但是正压动能要比斜压动能对总动能的贡献大得多。环流异常具有相当正压的垂直结构。有关结论可为长期数值预报模式的简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准拉格朗日方法计算了两例夏季江淮气旋各个阶段的动能收支及旋转风、辐散风对动能制造项的贡献,并讨论了它们与大尺度环流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气旋区域动能平衡的特点随大尺度环流改变;(2)动能的水平输送取决于气旋和高空急流中心的相对位置;(3)稳定少动的高空急流入(出)口区有较强的旋转风动能制造(消耗),与水平输送项反号,移动快的急流附近,此项数值较小;(4)发展的气旋波,高层和低层有较强的辐散风动能制造;(5)夏季江淮气旋波转化为温带气旋时,高层表现为动能输入,高空急流转为气旋式弯曲。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9.
使用NCEP/NCAR40年(1958~1997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动力学论断研究了大气斜压/正压运动动能的变化及其相互转换,分析了亚洲季风变动与这两种动能变化的联系。指出:季风区大气运动动能的组成和变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冬季风时期大气斜压运动动能与正压运动动能具有正相关线性关系,斜压运动能向正压运动动能转换;春、秋季无论是东亚还是印度季风区斜压运动动能与正压运动动能之间转换都处于极小值,只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海夏季风强、弱年多尺度相互作用能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悦  徐邦琪  何金海 《气象学报》2016,74(4):556-571
中国南海夏季风为东亚季风的主要系统之一,其具有多重尺度特征,除季节平均环流场外,低频(季节内振荡)和高频(天气尺度)扰动也十分活跃,各尺度系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该研究使用ERA-Interim和NCEP/NCAR两套再分析资料,从季风平均动能(MKE)诊断的角度出发,探讨了1979-2010年中国南海夏季风环流年际变化的能量来源及其和扰动场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中国南海夏季风对流活跃年份,中国南海南部(12°N以南)及中南半岛一带为季风平均动能显著增强区,此与南亚季风区西风急流的增强并向东延伸有关;中国南海北部(12°N以北)及西太平洋为气旋性环流盘踞,季风槽加深。中国南海南部季风平均动能增强的能量源自于扰动动量通量与平均环流的相互作用,强季风年,平均环流失去较少的动能给扰动场(亦即平均环流保留较多的动能)。通过进一步探讨高频(<10 d)及低频(10-90 d)扰动场与平均环流不同分量的(散度、涡度、风垂直切变)相互作用过程,发现季风平均动能的增长主要来自于<10 d扰动与季风平均散度和涡度的相互作用。中国南海北部季风槽区季风平均动能的维持来自于大气热源和平均上升运动的相互作用,但同时有较多的季风平均动能向扰动动能转换,有利于扰动的成长。因此,强季风年,中国南海北部热带气旋生成数目增多,夏季北传的季节内振荡也增强,导致中国南部沿海及华南地区出现较多的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11.
The abrupt changes of zonal circul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TP) region and their likely causes are derived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reanalysis data. The zonal circulation over the TP abruptly changed in summer (31st pentad) and winter (59th pentad). The switch from summer to winter circu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sudden northward shift of the westerlies and the zero-velocity curv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westerly jet. The winter–summer swit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verse pattern. Therefore, the circulation conversion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can be judge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zero-velocity curve. Curves located north of 20 °N indicate summer circulation over the TP and vice versa. The abrupt change of zonal circul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thermodynamic effect of the TP. In June, this effect causes a huge monsoon circulation cell extending from the TP to low latitudes. Consequently, the westerlies jump to the north as easterlies develop. This process, which is enhanced by the strong northerly in Coriolis, establishes the summer circulation. In October, the Hadley cell recurs as the thermal effects of the TP diminish, the westerlies rush southward, and the winter circulation i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2.
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CEOF、功率谱,带通滤波等方法的1988年,1991年5 ̄7月逐日2.5°×2.5°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对北半球副絷带高压季节性北跳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出: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及西传是全球现象;副高发生季节性跳动的源主要位于阿拉海地区和中太平洋地区,汇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地区;副高的季节性跳动主要是扰动场的作用,低频振荡在副高的季节性跳动及西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年副高季节性跳动的差异是扰源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南海、孟加拉湾夏季风期间动能收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1998年加密观测资料经同化处理后得到的客观分析格点资料, 对南海地区和孟加拉湾地区的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和对比, 得出: B区夏季风爆发, 其850 hPa区域平均总动能表现为爆发性增长, C区则表现为一个逐步增长的过程.越赤道气流通过南边界的动能输送对B区夏季风建立贡献很大, 西边界动能输入对C区夏季风建立也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季风盛行期, B区夏季风动能的发展维持主要是动能水平通量散度的贡献, 其中西边界动能的流入贡献最大, 孟加拉湾夏季风的变化主要为印度季风影响所致; C区夏季风动能主要是依靠其区域内动能制造来维持.对于850 hPa层, B区主要通过斜压过程制造动能, 正压过程破坏更多的动能, C区主要是正压过程制造动能.两区对流层高层都为动能主要流出区, 而对流层低层, B区为动能流入区, C区为动能流出区.  相似文献   

14.
15.
闵凡花  王盘兴 《气象科学》2004,24(3):373-378
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北半球春季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研究的若干进展。涉及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的特征、某些影响因素、与对流层环流的关系及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的应用。由于平流层季节转换早于对流层,其深入研究可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初夏时期,由于青藏高原东部地面及其上层空气迅速加热,而四川盆地上空增热较慢,在同一高度上形成明显的东西向温差,在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之间形成一个天气尺度的纬向涡旋。本文分析了这个涡旋生成的热力原因及脱体东移的天气学条件和对邻近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指出纬向涡旋的生成不仅对高原东侧边界层内的天气系统有直接影响,而且它的重复出现是造成高原东部初夏多雨和四川盆地夏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dbl小波基和shannon熵的4层小波包分解重构及H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讨论了南海夏季风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形态和西伸过程的相关特征,提出和定义了诊断判别副高活动的夏季风小波包频域能量判据,揭示出南海夏季风低频扰动与太平洋副高形态活动之间的一些新的现象和关联。  相似文献   

18.
安徽梅雨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徐敏  朱红芳  郑启康 《气象科学》2004,24(4):488-494
本文对安徽省1951~2002年52a的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日数、梅雨期降水总量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反映梅雨期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入梅日期主要集中在6月的第2候和第4候,出梅日期主要集中在7月第2候;入梅日期的早晚与梅雨期天气形势、梅雨日数、梅雨期总降水量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文中揭示的有关梅雨期年际变化特征,对于做好入梅日期、梅雨日数、梅雨期总降水量的预报,进而做好防汛抗旱的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18  
利用五道梁1993年9月~1995年8月的辐射收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加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秋季地面加热场强度有明显的急增加减过程,正是加热场的这种突变引起了季节的明显转换,冬季地面积雪多的年从那面加热场强度较弱,第二年夏季加热场强度则较强;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强,冬季弱;冬季地面积雪时间较长时,由于地表反射率增大,地中释放的土壤热通量较无雪时减少,可能造成该地区地面  相似文献   

20.
冯皓  张军 《气象科学》2004,24(2):205-211
本文利用基于气象条件的可见光探测概率模型,通过分析气象因子对斜视探测目标时的影响,设计了斜视探测概率模型中变量的参数化方案,并初步探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见光斜视探测概率分布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