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3,(3):31-36
目前在做超长期气候预报时,人们经常用到太阳黑子。为了今后工作方便,我们在这里把有关太阳黑子的资料及11年周期的分析方法,做一个扼要的介绍。关于太阳黑子最完整的记录是瓦尔德梅尔整理的苏黎士天文台1610—1960年的观测结果。其中1749年以后有逐月的相对黑子数。1700—1748年仅有年平均相对黑子数。1610—1699年期间只有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最高(M)及最低(m)出现的时间。此外,美国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按月公布苏黎士天文台的初步黑子数。每年初公布上一年经过最后核算的黑子  相似文献   

2.
昆明近300年的旱涝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和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3.
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对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学椿  于淑秋 《气象学报》1991,49(3):382-384
研究太阳黑子数11年周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般都用时序迭加法或排表法。这些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当资料足够长时,有可能消除大气中的其它周期而突出对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响应。但由于资料年代的限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本文用带通滤波器对北半球每个格点的年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1899—1986年)进行滤波计算,然后讨论滤波后的海平面气压11年周期的分布以及对太阳黑子数11年周期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1954-2005年太阳黑子数资料,把太阳活动作为地球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采用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江淮梅雨特征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的相关性存在南北差异,北部呈现正相关而南部呈现负相关,且正负相关性在时间序列上保持不变;江淮南部梅雨量与太阳黑子数有稳定的11年共振周期及0.5~1年的相位滞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与太阳黑子数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可能存在太阳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梅雨这样一条过程链。  相似文献   

5.
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研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太阳射电通量资料、太阳总辐照度重建资料和太阳黑子数观测资料,应用相关统计方法研究了太阳活动与冬季青藏高原积雪以及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年代际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去掉太阳11年显著周期的更长时间尺度上,太阳活动超前调节着冬季青藏高原积雪以及东亚大气环流,其中高原积雪滞后太阳射电通量第4年滑动平均年相关最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8013,通过0.05的Monte-Carlo显著性水平检验;高原冬季积雪与北极涛动和东亚冬季风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同期和滞后年代际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王绍武等在2010年发表的文章(《科学通报))第55卷第30期)中认为未来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并指出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第24周(从2008年开始)极大年(2013年)的太阳黑子数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最新的观测表明,第24周极大年(M年)的太阳黑子数只有64.7,低于第15~23周(1913—2007年)中任何一个周期M年的黑子数,仅与第14周的太阳黑子数(53.9)接近(表1)。这有力地证明,开始于1920年代的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80,(2):28-28
一位美国气象学家对北美100个气象站所取得的大量气象观测资料作了详细地分析,并将观测资料和有关太阳活动特征的天文物理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了其中55个气象站记录下来的气温与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明确的相关关系.特别是从分布在美洲大陆东北部51个气  相似文献   

8.
<正>@huangct作为天文爱好者、气象工作者,看到"天文因子与气候变化"这个专题还是很有兴趣的。主编语提到地球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可以通过太阳总辐照度(TSI)进行量化,而TSI会受到太阳黑子、光斑、耀斑、谱斑、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影响而发生改变,而文章《海洋热含量对太阳总辐射11年周期变化的响应》也提到TSI随太阳黑子数有周期变化。这些介绍的都是太阳内部变化改变TSI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而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中会受到其他大行星的引力干扰使轨道参量变化,这样也会有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日照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6,25(6):975-982
利用1958—2006年日喀则和玉树观测的历年各月平均地面(0 cm)温度和气温(百叶箱)资料,采用新量纲重新计算并续补了48年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后延1~2个月的显著相关,干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除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外,总体表现出春、夏季由弱变强,秋、冬季由强变弱,且具有稳定而显著的准11年和17年周期。持续的太阳黑子数偏少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变长(太阳活动减弱)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太阳活动是引起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熟知的山洞石笋资料及重建的太阳黑子数获取的时间序列,讨论了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对太阳活动变化的可能响应。小波分析显示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变化在约1000及约2000年周期上具有一致性,这可能反映了全新世时期太阳活动的调制作用。另外,小波功率谱显示在公元前2000年附近缺失千年周期,这种突变及气候条件的长期变化可能给许多地区带来社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太阳极年     
《气象科技》1980,(3):5-5
太阳极年(SMY)计划于1979年8月到1981年2月间实施,这正是太阳黑子活动准11年周期的高潮期.SMY计划主要任务是对太阳黑子活动区、大黑子及耀斑进行观测,并对由此引起的宇宙空间强幅射及粒子流的发生和传播进行研究.SMY由三个子计划组成:1.太阳耀斑生成研究(FBS),主要通过卫星和地面辐射观测站,观测太阳表面活动的变化.2.太阳耀斑能量释放研究(SERF),观测太阳表面黑子活动区耀斑  相似文献   

12.
太阳活动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在永 《贵州气象》1998,22(3):47-48
据报载:1995年8月12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首次观测发现预计1998~1999年太阳活动高峰期为第一颗太阳黑子。欧洲航天局又于1996年初公布了欧洲太阳观测卫星的一组照片,证实了1996年1月15日太阳大规模气体喷射了5个小时,喷出100亿吨高温气体,在高空波及达560万余公里。它表明新一轮太阳活动期开始。太阳黑子出现和气体喷射是太阳活动的具体表现。太阳活动的周期平均为11年,它的强弱,一般视太阳黑子数目的多少而定,黑子越多,活动愈强烈;黑子数目少时,太阳活动就比较弱。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陈世平 《贵州气象》1997,21(2):17-18
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解、光斑、谱斑、磁爆等几个方面。其中太阳黑子周期活动是造成气候反常的特别因子。据目前所知,太阳活动具有SO一gO年、22年、11年周期,其中以11年周期较为明显。[“我们在做11月气温(T;;)预报时,发现其曲线峰谷也有11年准周期。那么,我市Tll与太阳活动到底有无关系?为此,特做如下工作。l对T;;分档由于我市只有三个站,范围不大,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用水城的资料分档与三站平均后分档一样,故这里就用水城的资料来分档(资料样本年代为1957~1990年共34年,采用正常约占SO呢,偏高、偏…  相似文献   

14.
吴统文  郑光  瞿章 《气象》1989,15(5):51-53
一、引言 太阳黑子数是反映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太阳黑子相对数在地震、气象、水文、农业等等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1974年Dodson等发现,10.7cm(2800MHz)太阳射电通量的日平均值的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一致。 本文对比分析了截止到1986年12月的资料,证实10.7cm太阳射电通量和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15.
一是周期分析,采用NI(非整数波)功率谱和方差等周期分析方法,对近百年来重庆市沙坪坝站各季、全年的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和太阳黑子年相对数的十年滑动平均值进行周期分析;同时对各要素的历史变化趋势项、主要周期项等气候变化层次结构进行分解和相关计算,进一步了解盆东降水、气温变化的规律、特点、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二是气候分型,以伏旱气候年代为基础对全年的气候进行总结和分类.三是气候展望 ,根据太阳活动变化趋势及对伏旱气候年代的预测就展望盆东未来气候的变化,结合各季、全年降水、气温的预测,对气候展望进行补充订正.  相似文献   

16.
太阳活动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耦合振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群  金龙 《大气科学》1986,10(2):204-211
近28年(1954—1981)逐月太阳黑子数和北半球500hPa各海洋副高面积指数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后延l—3年的高相关.后者的功率谱分析显示出存在着明显的11和22年振动,且和太阳活动相应的周期很好地耦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强度)指数最显著的周期为11年,其次才是受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影响的3.67年振动.  相似文献   

17.
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依据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SCL)资料 ,将过去 2 5 0 0年分为“好天时代”(SCL <11年 )和“坏天时代”(SCL >11年 ) ,发现在“坏天时代”中国旱灾频率显著高于“好天时代”。“好 (坏 )天世纪”与气候暖(冷 )期有好的对应 ;并提出了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过程链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48—2017年再分析资料以及反映太阳周期活动的太阳黑子数资料,研究了太阳活动11年周期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可能影响及相关的物理过程,发现太阳黑子数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太阳活动偏强(弱)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早)。对相关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合成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峰值(谷值)年,5月菲律宾附近上空往往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西伸(偏弱、东撤)。一方面,这与赤道以南海洋性大陆的对流活动异常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局地经向环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沿赤道的纬向Walker环流异常对此也有一定贡献。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太阳活动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的信号最初很可能来源于平流层温度的响应,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春季前期整个南半球对流层下层-平流层上层一致偏暖,温度梯度的变化削弱了对流层的平均经圈环流,导致大气质量的重新分布,引起低层出现负的南极涛动(AAO)型分布,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气旋性环流异常,造成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建立偏晚,进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推迟。   相似文献   

19.
郜邦勋 《贵州气象》1995,19(4):12-15
本文用1749-1990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黑子12年周期与厄尔尼诺的产生无明显联系,但强的太阳活动对厄尔尼诺事件有增强的作用,太阳活动最新第22周下降分枝的出现,预计1991-1992年强的厄尔尼诺出现后,90年代的其它年份将不会有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发生(1994 ̄1995年出现的厄尔尼诺事件也只能是中等强度)。  相似文献   

20.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200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其结果与近2000年,特别是近70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12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引起10^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