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用广东省水文站降水观测实况、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广东区域2020年的网格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2020年广东省5和1 km温度网格实况数值与站点实况相近,逐时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2)降水网格实况的误差随着降水量级增大而增大,个例对比评估显示1 km实时融合分析降水网格数据优于其他三套降水网格数据;(3)10 m风速网格实况的误差随着风级增大而增大,不分级风速误差小于1 m/s,趋势变化与站点实况接近,个例对比显示1 km的网格数据优于5 km数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建立本地土壤水分变化模型,通过人工取土烘干法观测的实际土壤湿度数值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进行修正和校订,再由修正过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作为当日的初始湿度,通过天气预报中无降水日数或降水日期及雨量大小做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失墒或增墒的模型,再通过不同的气象条件对增、失墒进行相关订正,做出相应的土壤墒情的预报,最后根据土壤墒情预报结果对照本地的土壤干旱量级指标,从而随时做出快速准确的本地旱情预报,为各级领导组织指挥农业生产、开展人影作业、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本文通过此模型对2012年松原地区夏季干旱情况进行预报,再通过实际土壤墒情实况进行对比,预报结果基本正确。由于人工测值有一定随机性,所以人工观测值与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对比只能做为参考而不可能完全吻合。但从长期数据应用情况来看,基于土壤自动水分观测站的土壤墒情监测及干旱预报模型方便稳定,反应水分变化趋势更有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南宁机场雷达资料和自动观测站数据,对2014年9月16日至17日南宁机场出现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该强降水过程是由1415号台风"海鸥"中心北侧螺旋雨带及台风外围云系发展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空急流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建立者和维持者,物理量场显示水汽输送、动力条件、层结稳定性均为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机场实况气象要素的突变对于暴雨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现状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业气象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建设、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资料上传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之所在,提出采取的措施及整改办法。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2002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自动站沿续观测资料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紫外线实况原始资料数据读取、预报报文发送及预报质量评分程序的开发及使用,该程序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以曲线的方式显示读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形成报文并发送,同时可以自动评分,实现了紫外线预报业务的自动化,在专业气象台紫外线预报业务中进行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李可为 《贵州气象》2004,28(4):46-47,48
自动气象站的建立,确实大大减少了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提高了观测时效和质量。在室内通过“实时遥测数据观测”显示屏就能直观地,一目了然地看到各气象要素数据。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自动气象站显示出来的气象要素值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时的天气实况,而自动气象站又不能自动处理,此时则需要人工处理方可。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深入与发展,全省地面观测站中大部分台站开始应用自动站观测,还有一部分台站应用人工观测.省级地面审核人员对单轨运行、双轨运行的自动站及人工站上报的各种资料进行了一年多的审核,经过总结,改进了工作流程,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份开始,临汾市气象局观测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站的平行观测。在平行观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此谈几点关于自动站维护方面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监测对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土壤水分的自动监测。通过对天津新建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业务化检验过程进行介绍,分析了自动观测数据的到报率和土壤常数的测定,并对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两个实例分析了对比检验的方法,确定了能够业务化运行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分析了站点未通过检验的原因,并对重新进行业务化检验的站点和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介绍的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业务化检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观测业务的逐渐智能化,大量新设备和新业务不断增加,从而造成观测数据显示和设备状态监控越来越复杂、凌乱,维护成本不断提高。提出并实现了地面智能观测站实时显示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Dundas、Grid、3ds MAX建模、系统拓扑结构图等多种直观、形象、智能的方式将所有观测数据显示和设备状态监控功能集约在一个平台上,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和维护。在观测站的试运行中,极大的提高了整个观测站的业务效率,降低了观测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自动气象站资料显示系统采用WEBGIS、SVG、AJAX等技术,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业务应用系统,解决了高时空密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显示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及时、直观的自动站资料应用手段,为更好地开展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业务提供了基础。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功能划分、使用说明和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地基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项目利用三台地基微波辐射计(12~20通道)用于人工增雨工程,为了有助于在增雨作业过程中快速、直观、准确掌握整个区域内天气状况,设计了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包括观测站以及中心站数据库设计、观测数据上传和入库以及用户查询显示终端程序。该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便后续功能扩展,用DELPHI 7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SQL 2000做数据库,已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自动入库、原始数据及气象产品的查询、输出及单站产品多方式显示等功能。经过半年多软件测试实验,系统整体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统计和整理国家气象观测站与其周围约10km范围内4个区域自动站2012年的温度数据,对比分析处于不同防辐射罩内的温度传感器的观测资料。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差异性存在原因和影响因素。讨论了通风对低温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过去十年中,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天气报告和预报工作有关的一些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技术进步,并且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通过使地面自动观测站网、多普勒雷达和下一代卫星遥感仪器投入业务使用,可以预期天气观测进一步改进。先进的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显示、分析、预报和信息传送等系统将使得新的观测系统更加完善。大容量卫星通讯为预报部门获得大量的各种观测数据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传送手段,先进的计算机处理和数据显示系统将使预报人员能够:1)获得各种各样观测数据并进行同化处理,以建立一个数据连续  相似文献   

17.
吕文华  边泽强 《气象》2009,35(2):106-110
为了解决目前的计量检定标准设备和方法不适于地面气象观测站仪器,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及工作效率低等矛盾,研究设计了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检测系统,特点是将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和降水等传感器和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数据采集器分开进行性能的自动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采用多通道设计,可同时进行多个传感器的自动检测并自动输出检测结果.数据采集器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对气象台站使用的各种不同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文章所设计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检测系统提高了地面自动观测仪器的检测效率,确保了各台站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全省雷电监测定位网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气象站在山西省投入业务运行已近三年,其使用大大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负荷,增强了气象资料的观测密度、信息量,并且提高了资料传输的及时性和利用率。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观测数据产生各种偏差,同时也给观测员造成很大的麻烦。晋城气象观测站作为山西省首批自动站点之一,使用的是长春气象仪器厂生产的DYYZⅡ型地面气象综合有线遥测仪,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对一些故障原因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在此作一简要分析。1采集器故障a)采集器不能存储数据,并出现乱屏现象,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站点资料为观测场,以多源实况融合及GPM-IMERG降水产品为评估场,计算西南山地范围内降水数据的时间、空间技巧评分,并比较了几套资料在描述降水量及强降水频率方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2019年汛期的大部分时段内,实况融合降水产品的空间评分较为稳定。三套资料在盆地西北侧及南部边缘地区时间评分均优于其他地区,但在盆地多云区GPM-IMERG产品的时间技巧评分低于实况快速融合降水数据。从强降水频率的描述上看,实况快速融合降水的空间分布与站点实测资料最为相似,但其反映的强降水频率与实测值相比偏小,GPM-IMERG产品则偏大。从降水量值的描述上看,实况快速融合降水与实况值相比偏小,而GPM-IMERG产品与实况值相比则偏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动站资料的灰霾观测判据研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当前有较大争议的灰霾观测中两个判据(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阈值选取问题,对嘉兴市2007—2009年人工观测灰霾记录,观测站能见度自动仪及相对湿度等资料以及2007—2009年环保部门空气污染指数、周边地市霾日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人工观测灰霾日数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根据同年份能见度自动仪资料及相对湿度自动站资料,调试不同的阈值,将得出的灰霾天数与人工观测值再次进行对比,最终提出一个适用于本地实际的灰霾日观测判据,并指出经过订正后的自动站资料可替代人工观测值用于霾雾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