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6,自引:10,他引:56  
利用1958~1998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100 hPa高度场和风场资料, 依据大气环流观测事实及天气学原理,较客观地定义了描述南亚高压活动的特征参数, 然后对南亚高压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诊断分析。发现北半球中低纬 100 hPa环流异常具有空间整体性和时间持续性,即北半球中低纬100 hPa环流同时加 强或同时减弱,并且其整体异常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南亚高压面积和强度的变化 存在3.8年的振荡周期,与ENSO的循环周期一致。南亚高压的中心和脊线在夏季较为稳 定,较大的年际差异出现在春季。高压面积和强度的年际变化最明显,并且面积大、 强度强的年份往往与El Niao年相对应。南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还存 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自1978年以后,冬半年南亚高压脊线南移,中心东移,面积增大, 强度增强,夏半年南亚高压的位置变化不很明显,但是面积和强度也增大增强。这种年代 际异常与低层大气系统及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异常一致。南亚高压强度距平与热带 海洋SSTA密切相关,与印度洋海区的同期相关最好。南亚高压强度异常对印度洋SSTA的 响应时间为0~5个月,对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时间为4~6个月。南亚高压明显的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表明,可将南亚高压看作气候系统中大气子系统异常的强信号, 通过分析南亚高压的年际及年代际异常可以更直接地研究和预测区域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2.
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 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 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 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 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 (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 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 秋季转型(A→C)迅速。(2)P、 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 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 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 7月迥异, 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 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 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 故可用10 hPa ′表示AO。  相似文献   

3.
闭合气压系统中心位置指数的计算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盘兴等在"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一文中定义了闭合气压系统的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并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案。但其中(λc,φc)的计算方案对低纬系统的计算存在明显误差,误差原因是原方案中的极点球面坐标系不适合低纬系统的计算。本文建立了一套原点位于搜索区Ω中心的新球面坐标系,通过坐标转换实现了低纬闭合气压系统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准确计算。对7月南亚高压和1月蒙古高压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实际计算表明,它既消除了低纬系统(南亚高压)(λc,φc)原计算方案的明显误差,又保持了与高纬系统(蒙古高压)(λc,φc)原计算方案计算结果的一致。因此,本文给出了适于计算任意纬度闭合气压系统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4.
100hPa高压环流和东风气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低纬地区100hPa高压环流和东风气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并与南亚高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0hPa高压环流中心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其中心经度的主频区与100hPa南亚高压中心经度的主频区位置较为一致。南亚高压和东风气流的部分特征参数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南亚高压参数有明显的10年和大于20年的振荡周期。东风气流的面积有2~5年的振荡周期,其强度则有4年和15年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5.
南亚高压特征参数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景高  周兵  陶丽 《气象》2010,36(4):51-56
利用1951—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台站降水资料,分析了近30年夏季南亚高压各特征指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除脊线外南亚高压面积、强度、东脊点位置和中心位置都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偏相关显示,当南亚高压面积不变时,东脊点位置与高压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偏相关性。夏季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与长江流域中游、江淮流域的夏季降水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华南夏季降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较其他各指数而言,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指数与全国夏季降水相关性更好。滑动相关分析显示,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转折,由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负相关转变为70年代以后的正相关。分析表明夏季南亚高压东脊点位置指数为研究和预测江淮地区的降水异常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王佳晨  陈丹  郭栋 《气象科学》2023,43(6):761-771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高分辨率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1—2020年共30 a夏季6—8月南亚高压对其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臭氧(O3)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ERA5资料能清晰地刻画出南亚高压夏季6—8月的月变化及振荡特征,同时能很好地反映出对应的臭氧低值这一现象。此外,ERA5高分辨率资料还能揭示出臭氧低值的范围和强度变化与南亚高压的范围和强度变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当南亚高压异常偏强(弱)时,邻近区域的臭氧低值增强(减弱),当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发生振荡时,臭氧浓度纬向偏差的中心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南亚高压偏强年时更明显。但这种联系有一定复杂性,不同月份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南亚高压对臭氧浓度的这种影响主要与对流层的空气输送有关,臭氧低值中心位置和范围的变化与位涡低值、位温纬向偏差负值区域分布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1979~2008年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结合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站逐月降水资料,首先分析了南亚高压各特征参数的年代际变化及各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南亚高压面积、强度、东脊点、中心位置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91年之前,面积指数偏大、强度指数偏强、东脊点位置偏东,中心位置偏东;而1991年之后(1998年除外),各特征参数的情况呈现基本相反的变化。南亚高压的面积指数与强度指数和东脊点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α=0.01的显著性,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之后,采用RegCM3模式对南亚高压东脊点典型异常年份(1996、1998年)进行了模拟分析,初步分析模式模拟降水的效果:降水中心基本能模拟得到,但是降水强度模拟偏小。  相似文献   

8.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亚红  杨修群  李刚 《气象科技》2007,35(5):646-650
客观地定义了表征西伯利亚高压位置和强度变化的4个指数,系统地分析了西伯利亚高压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高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在年代际尺度上,西伯利亚高压表现出随着时间变化先减弱、缩小,后增强、加大的趋势,位置变化趋势是先西撤、后东进,1999年后又西撤。其面积、强度和中心纬度异常与我国冬季气温关系密切,而经度异常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变化影响不大。当冬季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强度异常大的时候,我国冬季气温异常主要表现为西南地区温度偏高,其它地区尤其是东北南部、新疆北部和华南部分地区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9.
索马里急流是北半球夏季最为强盛的越赤道气流,南亚高压则是出现在对流层高层、平流层低层最大最稳定的反气旋环流系统,基于近60年NECP/NCAR再分析资料,本文研究了年代际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年代际尺度上,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索马里急流偏弱(强)时,夏季南亚高压偏弱西退(偏强东进)。对不同年代际背景下南亚高压东西部的经向垂直环流的分析发现,当索马里急流处于偏弱位相时,南亚高压西半部(20°~70°E)经向垂直环流偏强,而其东半部(75°~120°E)经向垂直环流减弱;反之亦然。南亚高压南北两侧的纬向垂直环流的变化也有差异,索马里急流偏弱(强)时,北部南亚高压(27.5°~35°N)的青藏高原上空纬向垂直环流显著减弱(增强),而南部南亚高压(20°~27.5°N)的伊朗高原上空纬向垂直环流减弱(增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年代际尺度上索马里急流与南亚高压的联系受到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年代际变化的调制。PDO正负位相的转折,首先改变了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强弱变化,从而使得位于其南部的南亚高压强度和热带东风急流发生相应的改变,热带东风急流的变化又通过热带印度洋上空的局地纬向垂直环流将异常信号传递到对流低层,改变热带地区索马里急流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不同海域(全球、热带外、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及热带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对夏季南压高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热带、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和热带太平洋这些海域的海表温度异常都对南亚高压强度、面积、南界、西伸脊点和东伸脊点的1970s中后期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热带太平洋是关键海区,其海表温度第三模态(“三明治”式异常分布型)的变化与南亚高压的这些特征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热带印度洋的海表温度异常,主要是其第一模态(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变化型)的变化与南亚高压强度、面积、南界和西伸脊点的年代际变化关系较密切,热带印度洋也是影响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的关键海区;这两个关键海区的海表温度异常对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影响的主要差异在于: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能对南亚高压的东伸脊点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而热带印度洋的海表温度异常对其影响小;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这两个海区的海表温度异常均可通过影响热带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变化进而使南亚高压发生变化;热带外的海表温度异常对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相关分析和信息流方法,分析了1979~2015年夏半年(5~9月)100 hPa上南亚高压与邻近地区臭氧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7月外,夏半年南亚高压与南亚高压区臭氧低值(简称臭氧低值)存在相互作用。6月和9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强度变化相互影响,而在5月和8月二者的作用仅仅是单向的。在6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中部和西部边缘,以及9月南亚高压北部和臭氧低值中心区,臭氧低值增强(减弱)可能是南亚高压增强(减弱)的部分原因,南亚高压增强(减弱)也可能是臭氧低值增强(减弱)的部分原因。在6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东南部、8月南亚高压和臭氧低值的西部和东部,以及9月南亚高压的西部,南亚高压增强(减弱)可能导致臭氧低值增强(减弱)。在5月南亚高压西部和臭氧低值南部,臭氧低值的增强(减弱)可能导致了南亚高压的增强(减弱)。根据相关分析,推测臭氧变化对南亚高压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如下:当南亚高压区臭氧浓度出现正异常时,辐射加热在其上部(下部)为负异常(正异常),导致高层(低层)异常辐合(辐散),从而导致下沉异常。高层异常辐合与下沉异常最终使南亚高压异常减弱。而臭氧浓度负异常导致南亚高压呈现正异常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相似文献   

12.
闭合气压系统中心分布特征量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单位半径球面上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P(强度)、C(中心位置)的多年序列,构造了历年系统中心在C-周围分布的3个特征量:1)平均距离r,它定义为历年系统中心C偏离于气候中心C-(即中心位置异常C′)的权重几何平均距离,是系统中心分布区域大小的度量;2)压缩系数μ,它描述了历年系统中心分布区域偏离于圆形的程度,是历年系统中心位置分布各向异性的度量;3)极大异常方向β,它用系统中心极大异常偏离-C处正东方向的角度,给出了系统中心的主要异常方向。对1948—2007年6、7、8月100hPa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分布特征量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能简要、精确地描述系统中心位置异常在球面上的分布特征。根据r、μ、β的定义,它们也适用于精确描述球面上其他要素场中闭合系统中心在球面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48-2004 NCEP/NCAR 500hPa高度场资料进行滤波后,采用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风暴轴中心的强度、经纬度以及面积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56a来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中心强度平均约为32dagpm^2,中心位置约在172°W、44.5°N。小波分析表明,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中心强度和面积都存在着18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此外,风暴轴中心强度与面积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风暴轴中心强度增强(减弱)时期,一般对应着风暴轴面积增大(缩小)和位置向西(东)、向南(北)移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outh Asian High (SA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by using the NCEP/NCAR monthly reanalysis data from 1948 to 2012, based on the NCAR CAM 3.0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intensity of SAH represents a remarkabl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intensity of SAH experienced from weak to strong at the late 1970s, and after the late 1970s , its strength is enhanced and the area is expanded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 The expansion degree is greater westward than eastward, while it is opposite in summer. 2)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AH intensity, after the late 1970s, the divergent component of wind field has two ascending and three descending areas. Of the two ascending areas, one is located in the East Pacific, the other location varies with the season from the Indian Ocean in winter to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Pacific in summer. Three descending area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central Africa, the East Asia and the Middle Pacific region respectively. 3)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AH intensity, the rotational component of wind field at the lower level is an anomalous cyclon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Pacific in summer, while in winter, it is an anomalous cyclone over the Indian Ocean, and an anomalous anticyclone over the equatorial Middle Pacific. 4)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A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ST of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The SST of Indian Oce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ter, while in summer, the S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SST of the East Pacific also plays a certain role.  相似文献   

15.
The South Asian High(SA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ability of state-of-the-ar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 to captur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H, the authors evaluate 18 atmospheric model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Atmospheric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AMIP).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model ensemble(MME) mean is able to capture the climatological pattern of the SAH, although its intensity is slightly underestimated.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AH, the MME exhibits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reanalysis for the area and intensity index, but poor skill in capturing the east-west oscillation of the SAH. For the interdecadal trend, the MME shows pronounced increasing trends from 1985 to 2008 for the area and intensity index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nalysis, but fails to capture the westward shift of the SAH center. The individual models show different capacities for capturing climatological pattern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nterdecadal trends of the SAH. Several models fail to capture the climatological pattern, while one model overestima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SAH. Most of the models show good correlations for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but nearly half exhibit high root-mean-square difference(RMSD) values. Six models successfully capture the westward shift of the SAH center in the interdecadal trends, while other models fail.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systematic biases involved in several model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 计算了1948\_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 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 φ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 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 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南极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1) 南半球10 hPa极区12月~1月受反气旋控制, 3~10月受气旋控制, 2月、 11月为环流转换季节。(2) 1(7)月反气旋(气旋)指数P\, S均在19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跃变; 跃变前反气旋(气旋)由极弱(极强)振荡地增强(减弱)至接近气候均值, 跃变后反气旋由极强振荡趋于气候均值, 气旋在偏弱的状态下振荡。(3) 1月反气旋中心位置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而7月气旋中心位置的年际变化明显。(4) 臭氧异常可引起南半球10 hPa 1月极地反气旋年际异常(正相关), 但与7月极地气旋异常无关。(5) 1月、 7月极地涡旋强度指数P与南极涛动指数(AAOI)呈显著的负相关, 可由P来表征AAOI。  相似文献   

17.
次仁央宗  柯宗建  陈丽娟  尼玛吉 《气象》2016,42(11):1342-1350
利用西藏地区1980-2013年夏季降水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西藏地区夏季降水主模态季节内变化特征,尤其是盛夏7和8月降水异常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结果表明:西藏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季节内变化,6和7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7和8月降水主模态的时间系数的相关关系明显减弱。西藏地区7和8月降水偏多年,西藏地区上游低层纬向风场均呈西风异常,但是水汽来源有差异;同时欧亚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存在显著差异。西藏7月降水与南亚高压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南亚高压偏强/弱时,降水偏少/多。西藏8月降水与南亚高压的位置关系更密切,南亚高压偏南/北,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61-2012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云南地区124个观测站月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夏季南亚高压与云南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2年夏季滇西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较显著负相关,滇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面积呈较显著负相关;6月滇西北和滇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脊线位置、高压主中心纬度呈显著正相关,滇西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滇中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纬度呈显著正相关;7月滇西南、滇西北的西南部和滇西的北部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呈较显著正相关,滇西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呈较显著负相关,滇中和滇东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较显著负相关;8月滇西南、滇中、滇南和滇东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1~201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1站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季期间,条件对称不稳定(CSI)与季风雨带季节性向北推进的关系。结果表明,逐月强降水距平场显示了雨带强降水中心自华南(4~6月)先北跳到江淮(5~7月),再到华北(7~8月)的季节性进程,特别是7~8月强降水距平场具有“北多南少”分布特征,与对应的平均雨量场相比,其表征雨带季节性北跳现象更显著。与雨带强降水中心季节性变化一致,大气负湿位涡通量中心亦先在华南停滞(4~6月)、然后移到江淮(5~7月),最后到达华北(7~8月)。在垂直方向上,CSI区4、5及9月主要在925~600 hPa,而6~8月抬升到700~600 hPa,CSI区也很好地表征了夏季风北进加强、南撤减弱以及所伴随的雨带变化趋势。在春末夏初,夏季风建立初期的华南、江淮雨季集中期,热成风(垂直风切变)作用对倾斜对流有效位能(SCAPE)的贡献占绝对优势,盛夏的华北雨季集中期则相反,浮力作用项(CAPE)占主要作用;同时,热成风作用项的季节分布与强降水中心季节变化一致,但浮力作用项却没有这种变化关系。条件性湿位涡通量指数(CMF index)可指示雨带强降水异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