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1989年12月-1990年1月重庆地区的观测资料,计算了一般天气条件下和雾中的湍流谱。结果表明,重庆地区中性和不稳定的条件下,湍谱的峰值频率比平坦地形大,峰值区较窄。在夜间静力稳定条件下,湍谱的低频部分能量突然增大。也揭示了雾中湍流说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2.
热带沿海近地层大气的湍流结构和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90年在海南省海口市天尾村的一次观测的资料,分析了速度分量谱、湍流强度等湍流特征量。这批资料多是有云影响情况下,稳定度参数(L)与热通量(wt)没有日变化规律,但湍能、平均温度仍具有日变化规律;湍谱的基本特征与晴天天气的谱基本相似,在惯性副区接近局地各向同性,速度谱符合相似理论的“-2/3”次方规律;根据M-O相似理论,探讨了各分量湍强δi/U*(i=u,v,w)与稳定度Z/L的关系,表明各分量湍强与稳定度Z/L仍具有“1/3”次方规律,但湍强和湍流能量比一般平坦地形下垫面的大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郊大气边界层湍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存忠  曹文俊 《气象学报》1994,52(4):484-492
用1990年7月在天津市郊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风速谱、温度谱及动量和热量通量的协谱。结果表明,市郊下垫面上的大气湍流谱特征与平坦地形上得到的典型结果基本一致,但满足各向同性的湍流尺度似乎比在平坦地形上的略大,谱的峰值频率区域略窄,谱的低频区(含能区)特征与平坦地形上的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常熟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99年5-9月长江三角洲常熟地区的湍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感热,潜热和动量通量的日变化以及湍流强度和湍流谱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能量的日变化与常见情况相同,白天潜热通量的输送占主导地位,感热通量比潜热小得多,且湍流的日变化与天气的关系非常密切,晴天比阴天要大得多。湍流强度和湍流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常熟地区各方向湍流强度接近典型平坦下垫面的值。非中性条件下,垂直方向规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的关系都较好地满足1/3次幂定律,水平方向没有垂直方向上的规律好,特别是稳定条件下,数据点分散性大;各风速分量变在高频段满足理论上的-2/3次幂定律,纵向和垂直方向速度谱的峰值频率与典型平坦下垫面上的结果一致,总体输送系数CD,CH与稳定度的关系密切,随稳定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瑞宾  朱平  王邦中  杨志勇 《气象》1995,21(4):11-15
对1990年8月7日在北京通县地区所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天气发展过程中,近地层的湍流参数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局地的输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同时看出,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侵入会使局地湍谱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地层湍流特征及其在扩散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衡  蒋维楣 《高原气象》1998,17(4):390-396
利用1994年9月北京市郊325m气象观测塔在47m和120m两层高度上的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城郊粗糙下垫面上近地层湍流特下量,湍流尺度和不同层结下的湍谱,得出了近地层的一些湍流特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实测的大气湍流变,分析出同是中性D类天气下,大风与小风的湍流度存在判别。从黑龙江省已有的工作来看,因大风而划入D类的天气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引用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郊区及城区边缘的大气湍流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霭琛  吕杰  张兵 《大气科学》1991,15(4):87-96
为了比较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结构的差异,本文分析了1986年春、夏两季在北京市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两处大气湍流观测结果.结果表明,由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下垫表面具有较高数值的粗糙度,使其近地面层大气受到较强的动力影响,在其湍流速度分量谱曲线;无量纲化湍流速度分量标准偏差,σ_u/u*,σ_v/u*和σ_w/u*;以及无量纲化湍流耗散率φ_ε等湍流特征量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显示出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比较微弱.  相似文献   

9.
希尔伯特-黄变换技术及在边界层湍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伟  张宏升 《气象学报》2013,71(6):1183-1194
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运动可以视为由许多不同时空尺度的湍涡叠加形成的,谱分析方法可以将这些不同尺度的涡旋分离开来。在介绍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基础上,选取2011年4月16日00—01时(北京时)、05—06时、12—13时不同时段的大气湍流观测数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技术分析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的谱分布特征,得到的各内在模函数对应的中心瞬时频率可以表现出不同尺度上的湍流波动,其中,包含周期为3—5和10—13 min的阵风和重力内波,并在希尔伯特边际谱中体现。三维希尔伯特谱分布表明湍流能量多集中在频率小于0.5 Hz的低频段;大气湍流脉动较强的时段,其内在模函数和希尔伯特谱也对应着较大的能量。对比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湍流的频谱分布。  相似文献   

10.
山谷城市的近地层大气湍流谱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介民 《大气科学》1992,16(1):11-17
山谷城市地区的大气湍流结构研究至今报道很少.本文根据兰州市一次观测实验,对各风速分量谱、温度谱以及动量和感热通量的协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仪器的安装高度较低(6.45m),湍谱特征仍与平坦均匀下垫面得到的一些典型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认为,在类似地区进行湍流通量等的直接观测时,对观测高度和地点的选择,可以不必象一些文献要求的那样高.  相似文献   

11.
资料同化中二维特征长度随模式分辨率变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建东 《大气科学》2007,31(3):459-467
特征长度是资料同化中的重要参量,决定了观测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特征,而特征长度随模式水平分辨率增减而变化的特点与背景误差湍流功率谱分布特点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同来源实际资料计算获得的特征长度数据分析和对理想数据数值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特征长度会按照二次根的规律递减。特征长度的这种变化由背景误差湍流功率谱,特别是与次天气尺度(20~60波)到中尺度波(大于60波)的湍流功率谱斜率特征决定。当湍流功率谱斜率从-5/3变化到-4时,特征长度随模式分辨率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作者估计出的温度场的实际背景误差湍流功率谱斜率在次天气尺度到中尺度大约在-2.8左右。对特征长度的估计除传统方法外,可以根据背景误差的湍流功率谱斜率特征来更方便地给出,该方法可作为传统方法的补充来匹配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冬季大气边界层湍流扩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文俊  朱汶  王蓓蕾 《大气科学》1994,18(2):243-251
本文利用1989年12月16日至1990年1月14日在重庆市用三轴风速仪所测得到的三轴风速资料,分别计算了有风、静风、有雾时的大气扩散参数, 以及无雾有风条件下的湍流强度。文中对有风时、静风时、有雾时的扩散参数作了比较和研究,对无雾有风时的湍流强度作了分析。从而有助于了解重庆在有风、 静风或有雾时边界层内湍流扩散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郊近地端流实验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红兵  洪钟祥 《大气科学》1994,18(6):739-750
本文两台FA-11超声风速温度仪于1992年3月到4月间在北京325m气象观测塔47m和120m两个高度观测的风速三个正交分量以声虚温的湍流脉动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城郊粗糙下垫面近地层湍流特征量及其日变化,无量钢垂直速度和声虚温的方差随稳定度的变化,风速分量和温度的归一化湍流能谱以及动量和热通量的互谱及其随稳定度的变化。并且与平坦均一下势面近地层湍流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原下垫面低层大气湍流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超声风速仪资料分析了科尔沁草原下垫面低层大气的湍流谱结构,无量纲化湍流速度分量及温度脉动的标准偏差,和湍流通量与稳定度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下垫面低层大气湍流速度谱,在较宽的稳定度范围内, 符合Kolmogorov 相似理论,在惯性副区接近局地各向同性,无量纲化湍流速度分量及温度脉动的标准偏差服从A(1-Bζ)1/3和A(-ζ)-1/3规律, 湍流热通量与稳定度参数ζ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南沙海域近海层大气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南沙群岛渚碧礁的一次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南沙海域的湍流热通量输送、方差相似性、风速各分量谱、温度谱及各湍流通量协谱等大气湍流结构和输送特征,并与陆地下垫面上的结果作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关南沙海域大气湍流输送及湍流结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1988年9—11月西太平洋海区大气电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言穆弘  肖庆复 《高原气象》1990,9(4):395-404
本文利用西太平洋海区平均电场资料分析晴天和雷暴天气下地面电场特征。分析指出:雷暴下海面电场多正极性。极性通常与云顶温度有关,弱雷暴的云下部带正电荷。海洋雷暴闪电频数很低,且正闪多于负闪。分析又指出:晴天海面电场的脉动变化和近海面湍流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利用电场峰值宽度和间隔来估算湍流尺度和间隔距离,和湍流活动的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3年6月巴丹吉林沙漠拐子湖地区流沙下垫面的陆气通量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该研究区不同大气稳定层结条件下的湍流速度各分量谱和温度谱及湍流的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风速各分量的湍流强度随平均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平均风速2 m/s时,风速各分量的湍流强度逐渐稳定且基本限定在0.5以内。在不同大气稳定度下,湍流速度和温度能谱曲线在惯性副区内逐渐有合并趋势且遵循Kolmogorov提出的-2/3定律,速度各分量谱在高频段均满足各向同性且符合低频限制理论。随着稳定度的增加,风速分量的能谱曲线逐渐降低且向高频端移动,风速分量和温度能谱对应的谱峰长度则逐渐减小。该研究区水平湍流尺度范围为9.0~600 m,垂直湍流谱峰波长为10.79~75 m。该结果介于草地和森林下垫面之间,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 m气象观测塔的气象梯度资料和湍流资料,分析了201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北京两次大风过程中气象要素和湍流输送特征的变化。第一次大风过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第二次大风过程。强烈的风速垂直切变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00 m高度范围内,最强风速垂直切变达到0.31 s~(-1)。大风过程中,阵风系数呈现随高度减小的趋势,越接近地面,阵风系数愈大。阵风强度的变化与阵风系数相似,100 m以下高度时,阵风强度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大风过程自上而下改变边界层结构,平均动能、湍流动能和摩擦速度最先从上层(280 m)发生变化且迅速增加。近地层由于风速垂直梯度的显著差异,近地层垂直方向的湍流强度最大。大风时各功率谱在低频区(0.01 s~(-1))达到峰值,大风过后各高度的能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Xu.  D 托亚 《气象科技》1998,(3):25-32
由标准E-ε模式得到的行星边界层厚度似乎太大,之所以如此,可归因于湍流动能(E)的耗散率(ε)方程,特别是方程中耗散生成和损失项的参数化方法。在大气边界层的模拟研究中,我们认为谱能储存部分的谱串级输送过程必须作为耗散生成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并用特征长度l表示,与标准模式一样,耗散局地生成和损失作用之间的“平衡”的不稳定性,当作正比于E^2/E的量处理。文中提出E-ε-l湍流闭合方案,同时包含了混和长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1月24日至2015年12月2日北京市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雾霾污染过程。本文利用这次过程期间北京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对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边界层风场、温度场、湿度场和湍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次污染过程并未发布红色预警,但是实际的污染形势被低估了,本文也对低估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这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偏东风和偏南风引起的,11月29日高层(280米)风速增加而低层(15m)风速并未增加,且次日高层风速大幅减小,导致了对于这次污染形势的低估。风速、湍动动能和摩擦速度与PM2.5浓度呈反相关关系。在晴天,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在污染严重的时期,风速从近地层到塔顶的变化不是很大。湍流动能从近地层到铁塔高层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雾霾过程通常伴随有逆温层的出现,边界层内温度的日变化很小。在严重污染时,相对湿度接近100%,此时感热通量和水汽通量也都减小,湍流活动受到抑制,湍流活动强度的减弱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