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定量计算渤海海冰参数的遥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及FY-1卫星监测渤海海冰的亮度温度、反照率及其与海水的差异建立了冰、水识别判据,并根据海冰反照率与冰厚的关系,对海冰进行分类。在解决了混合象元内含冰信息提取的基础上,计算了海冰覆盖度和面积等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NOAA卫星监测洪涝灾害精度,分别对NOAA和TM卫星资料监测洪涝灾害的光学原理进行阐述,并以黑山县和台安县为例,利用Landsat TM资料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NOAA/AVHRR资料监测洪涝精度进行订正分析,平均相对误差为4.4%。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M对NOAA监测洪涝精度进行订正是提高NOAA卫星监测洪涝精度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萌  武胜利  郑伟  赵长海  刘诚 《气象》2016,42(10):1237-1244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整理分析了1996—2011年冬季渤海海冰的时空分布变化:年际统计表明,单日海冰面积最大的3个年份分别是2011、2010和2001年,日最大冰面积均超过30000 km~2;单日海冰面积最小的3个年份分别是1999、2002和2007年,日最大冰面积均不超过10000 km~2。分区统计显示,海冰主要集中在辽东湾,其次是渤海湾,莱州湾最小;辽东湾海冰从东北向西南、从海滨到远海出现频率依次降低;渤海湾和莱州湾从海滨到远海,海冰的出现频率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站日均气温积温(≤-2℃)及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渤海逐日冰面积与积温、气温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海冰发展期,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日均气温积温(≤-2℃)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90;海冰消融期,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3日(当日与前两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84;通过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日均气温积温及3日平均气温的线性回归方程。最后,结合积温回归方程和3日平均气温回归方程,提出了分阶段的海冰面积预报方程,并利用该方程对2013和2014年度冬季渤海冰面积进行预报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上述方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
EOS/MODIS卫星对渤海海冰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MODIS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探讨了利用MODIS数据提取渤海海冰信息的方法,得到三个不同时相的海冰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ODIS提取的海冰纹理很清楚,可以很好的刻画出海冰的外缘线及冰块之间的缝隙。因此,利用MODIS准确监测海冰的分布及其面积变化是十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云南大面积干旱监测的方法和业务流程,讨论了干旱指标、面积估算方法、作物干旱识别、产品制作等关键问题,并对1999年春季的曲靖市监测结果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干旱的面积、程度、空间分布等动态变化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胡雯 《气象》2003,29(5):18-20
对气象卫星水环境探测能力的分析表明,对于我国目前污染较重(浮游藻类含量较高)的内陆大面积湖泊的水质状况,气象卫星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NOAA卫星能够监测内陆大面积水体蓝藻水华现象,而FY—lC利用其特别增设的水色监测通道,还能够对蓝藻分布及叶绿素含量进行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7.
渤海海冰开采对渤海周边地区冬季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飏  顾卫  李宁  崔锦  周晓姗  陈立强 《气象科学》2007,27(Z1):21-28
本文利用2005年1月15日到2月14日 NCEP 再分析资料和 MODIS 卫星反演海冰分布资料及中尺度大气模式 POLAR MM5 对 2005 年冬季渤海区域进行气候模拟.根据 MODIS 卫星反演海冰资料,对模式运行区域下垫面的渤海海冰进行不同方案的开采,模拟其对渤海及周边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采取极端开采方案取走所有海冰,也只对开采区域和大连少部分地区冬季气候有所影响,而对我国其他邻海省份的气候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地区冬季辐射雾的卫星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旭 《四川气象》1997,17(2):52-54
根据近两年美国NOAA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冬季辐射雾的宏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NOAA卫星早晨1、2、34通道遥感资料进行彩色合成,可以清晰观测到冬季辐射雾的分布状态.而根据辐射雾长期分布规律合理开发该地区工在业生产,将会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18~21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江  徐喆  罗敬宁  邹树峰 《气象》2005,31(4):39-43
简要讨论了利用NOAA卫星、FY-1C卫星和GMS5及FY-2B卫星监测沙尘暴的原理和方法、沙尘强度指数的建立、沙尘暴强度的计算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2002年3月18~21日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为例,说明上述方法不仅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还能对沙尘暴参数进行定量计算,是监测和预警沙尘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何晖  郭学良  刘建忠 《大气科学》2009,33(6):1174-1186
在对2007年10月26日北京大雾天气形势及能见度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12通道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及NOAA极轨卫星监测资料与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 比较研究了雾的分布区域、温度、湿度、风速及液态水含量的边界层分布特征。利用中尺度模式模拟结果探讨了此次大雾的维持和形成机理, 具体展现了此次大雾是在稳定大气层结、充沛水汽条件下, 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及雾顶的长波辐射冷却降温形成发展的过程, 而太阳的短波辐射对雾的减弱消散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