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对一次华北地区冷锋降水系统的宏微观结构及不同尺度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到了本例冷锋云系和降水的一些特征和结构,在冷锋云带的前部,高层自然引晶催化作用强烈,没有过冷水存在;在冷锋云带的后部存在一片大范围的连续过冷水区,人工催化条件有利。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冰相过程是本例冷锋降水的一个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2.
谈哲敏  伍荣生 《气象学报》2000,58(2):137-150
文中利用一个包含地形、边界层摩擦作用的二层锋面简化模型 ,讨论了地形、边界层对冷锋锋面结构、环流的动力学影响作用问题。冷锋的倾斜主要与冷锋暖区的地转流分布、锋面移动速度、锋面与地形的相对位置有关。当冷锋位于迎风坡时 ,其坡度减小 ,位于背风坡时 ,其坡度增大。在静止冷锋存在两类不同的环流系 ,即位于大气低层、地面锋附近的反时针环流系和远离地面锋的顺时针环流系。静止冷锋位于背风坡 ,其冷域中的这支闭合环流增强 ,范围增大 ,而位于冷锋界面上的环流转向点沿锋面上移 ,暖域中沿锋面的暖空气运动范围变大。当静止冷锋位于迎风坡时 ,结果相反。冷锋移动较慢时 ,其冷域远离地面锋的这支顺时针环流主体可被地形完全阻塞在迎风坡。当静止冷锋移离地形时 ,由于地形作用可在锋面暖域、地形下游形成一个背风槽。地形对锋区的垂直运动影响主要通过地形与边界层共同作用 ,改变锋区流场辐合辐散的分布及地形强迫抬升两条途径实现。由于边界层摩擦的辐合作用 ,在地面冷锋的前缘可形成一支范围较窄、强度较大的上升运动带 ,当冷锋位于迎风坡时 ,其强度增强 ,当冷锋位于背风坡时 ,其强度减弱。当冷锋位于背风坡时 ,在暖区沿锋面上升的暖空气运动范围增大 ,可以出现沿锋面相间隔的多个上升区  相似文献   

3.
余远东 《气象》1996,22(8):9-15
该文提出了冷锋的不连续传播是引起冷锋快速南移的直接原因的观点,即主冷锋南侧的锋生及其发展代替了主冷锋,在南方的锋生过程中,西南低空急流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9—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适用于欧亚大陆的冷锋两步客观识别算法,得到冬季冷锋活动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30年来华北地区冬季冷锋的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冷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是东亚大陆上冬季冷锋频数最多、活动最强的区域,且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年,从北大西洋到欧亚大陆上空存在一个明显的欧亚遥相关(EU)波列正位相,华北地区上空500 hPa为负位势高度异常,表明东亚大槽增强,相应的西伯利亚高压偏强;(3)欧亚大陆北部边缘海区为异常暖平流时,华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增强,冷锋活动也增强;(4)大西洋北部的海面温度(SST)异常可能通过激发对流层中、上层的罗斯贝波,该罗斯贝波向东传播经欧洲—西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华北地区,从而影响华北地区的冷锋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程庚福 《气象》1985,11(1):20-23
本文在普查1963—1977年11—2月越过40°N冷锋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各路冷锋过程的特点及其对中游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了冷锋路径的预报着眼点。 一、气候概况 1.1963~1977年11月—2月计有364次冷锋越过40°N南下,平均每月有6次,其中以11、12月较多,2月份较少。 2.过40°N的冷锋中肯289次(79.4%)影响长江流域,其中锋消后冷空气影响的占15.4%,即长江流域平均每月有4.8次冷空气过程。南下锋消而未影响长江流域的冷锋以11月最多,2月最少(见  相似文献   

6.
谈哲敏  伍荣生 《气象学报》2000,58(2):137-150
文中利用一个包含地形、边界层摩擦作用的二层锋面简化模型,讨论了地形、边界层对冷锋锋面结构、环流的动力学影响作用问题.冷锋的倾斜主要与冷锋暖区的地转流分布、锋面移动速度、锋面与地形的相对位置有关.当冷锋位于迎风坡时,其坡度减小,位于背风坡时,其坡度增大.在静止冷锋存在两类不同的环流系,即位于大气低层、地面锋附近的反时针环流系和远离地面锋的顺时针环流系.静止冷锋位于背风坡,其冷域中的这支闭合环流增强,范围增大,而位于冷锋界面上的环流转向点沿锋面上移,暖域中沿锋面的暖空气运动范围变大.当静止冷锋位于迎风坡时,结果相反.冷锋移动较慢时,其冷域远离地面锋的这支顺时针环流主体可被地形完全阻塞在迎风坡.当静止冷锋移离地形时,由于地形作用可在锋面暖域、地形下游形成一个背风槽.地形对锋区的垂直运动影响主要通过地形与边界层共同作用,改变锋区流场辐合辐散的分布及地形强迫抬升两条途径实现.由于边界层摩擦的辐合作用,在地面冷锋的前缘可形成一支范围较窄、强度较大的上升运动带,当冷锋位于迎风坡时,其强度增强,当冷锋位于背风坡时,其强度减弱.当冷锋位于背风坡时,在暖区沿锋面上升的暖空气运动范围增大,可以出现沿锋面相间隔的多个上升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太原机场2007年-2009年5次冷锋型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本场发生冷锋型低空风切变时各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预报员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判别预报冷锋型低空风切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地形影响下冷锋的变形及锢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肖庆农 《气象学报》1994,52(4):414-423
根据传统理论,将锋面看成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设计了一个二层锋面模式,分别研究了东西走向与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影响下冷锋的变形及锢囚现象。分析表明:不同高度的地形对于冷锋变形及锢囚的影响不同,同一高度的地形对于不同强度的冷锋运动也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形象、直观地揭示了地形影响下冷锋变形及锢囚的一些规律,并与实际天气现象做了一些对比。此外,还分析了山区冷锋的垂直结构,指出冷锋在爬山时锋面中层会出现“隆起”现象,这反映了地形对于冷锋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锋面的这种“隆起”现象非常类似于气流过山时形成的“涌浪”(bore)。  相似文献   

9.
高原边坡复杂地形下短时强降水的云型特征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潇泓  王小勇  肖玮  赵庆云 《气象》2018,44(11):1445-1453
利用逐时雨量资料、常规高低空观测资料及FY-2卫星云图,对2010—2015年5—9月甘肃省高原边坡复杂地形下76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个例的天气形势配置及卫星云图演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甘肃省短时强降水过程相关的特征云型共有6类:副热带高压边沿型、逗点云型、冷锋前部型、冷锋尾部与南亚高压东侧叠置型、冷涡后部型、弱冷锋前部椭圆形MαCS型。其中,副热带高压边沿型、冷锋前部型、弱冷锋前部椭圆形MαCS型与低层暖平流强迫有关。逗点云型、冷锋尾部与南亚高压东侧叠置型主要受高低空冷暖平流强烈交汇影响。冷涡后部型是高空冷平流强迫下形成。冷锋尾部与南亚高压东侧叠置型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博贺近海海面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强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广东博贺离海岸6 km的一个海上100 m铁塔观测到的梯度资料,采用特征量分析方法,研究强冷空气过程海洋近地层强风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冷锋过境时,近地层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响应:温度骤降、风速加大、气压上升,风向有明显的转变;风向标准差和风速标准差在冷锋前、冷锋过境和冷锋后都有明显不同;冷锋过境大风湍流度为0.08,阵风系数为1.19;此次冷锋过境强风在时间上表现为周期0.5~1 h的低频阵性;在空间上,60 m附近存在近地层的最大风层。  相似文献   

11.
台风与高原东北侧冷锋暴雨的环境场及云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运用天气学、卫星云图和物理诊断方法,分析20°N以北、130°E以西有台风活动,陕西有地面冷锋东移过境并出现大暴雨的3次典型天气过程,以揭示近海台风活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冷锋暴雨增幅的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此类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位于冷锋云系的前部,其水平尺度在几十公里到300 km左右,生命史约6~8 h,中尺度系统常具有夜间发展、增强的特征。冷锋暴雨的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台风低压外围的偏东急流来传递,水汽输送以850 hPa层附近最为显著。当台风西行移至台湾岛附近活动,而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陕西有冷锋过境东移时,此时出现冷锋暴雨的降水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Browning等人提出的分离冷锋模式,然后利用该模式对我国1979年4月23日的日常天气分析中的冷锋个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用该模式所作的分析,特别是对云和降水的分析,优于采用未修改的经典冷锋概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振军  赵思雄 《大气科学》1996,20(6):662-672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华东中尺度试验的部分资料,对1983年春季一次快速南下,并在江淮地区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冷锋进行了三维结构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次冷锋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 (1) 与冷锋相对应的高空槽前存在一支下沉(DVM)气流;(2)有一强的辐合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锋前上升运动的最大值也出现在对流层中层;(3)比较强的锋生过程主要集中于对流层中下层;(4)存在一支明显的热力直接环流(TDC),即暖湿空气沿冷锋倾斜上升;(5)在冷锋后存在一支较强的下沉气流(DVM),这支DVM对冷锋逆温层(或等温层)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并将此次东亚春季强冷锋个例与小仓义光(Ogura)等分析的北美春季冷锋(SESAME)个例作了对比,发现此次冷锋个例中,锋区的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中层,而北美SESAME个例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低层。这可能是由于东亚高空急流较强,动力强迫而引发锋生所致。  相似文献   

14.
张裕华 《气象学报》1984,42(2):251-253
本文应用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广东加密区的地面观测资料进行中尺度分析,发现暖区雨团出现的冷空气在冷锋来临时,可以并入锋后冷空气中,成为冷空气新的补充来源,从而加强这段冷锋的强度,在这段有所加强的冷锋前方,触发暴雨的作用可能更强,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冷锋在移动过程中,遇到孤立的山脉时,由于地形影响而产生地形锢囚锋.我国的浙闽山地、祁连山等地区都能见到这种现象.国外,在高加索、阿尔卑斯山等地也能观测到类似的地形锢囚锋.但是,上述地区几种地形锢囚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冷锋遇到山脉时,受山脉阻挡,冷锋中段停滞,山脉两端冷锋受冷空气的推动绕山而  相似文献   

16.
一、预报冷锋强风的关键因子 根据天气学基本原理和预报员的实践经验,通过相关统计理论分析,选出四个预报山东及其沿海春季冷锋后偏北强风的指标: 1.Δp:地面冷锋后冷高压中心与青岛的气压差(单位毫巴),既反映冷高与青  相似文献   

17.
华北暖性切变线结构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景炎 《气象学报》1965,37(1):107-110
一、前言 华北夏季暴雨多与冷锋及高空低槽配合,雨带大多与冷锋低槽平行。但在盛夏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暴雨区及地面大风区不与冷锋和高空低槽平行,而是垂直于冷锋,并在冷锋前自南向北移动。如果只注重于冷锋和高空低槽,往往会造成预报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造成前汛期河池地区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锋面(冷锋、静止锋)低涡、低槽、切变线、低空急流及台风等。诸类暴雨中以锋面类为主。因此河池地区前汛期暴雨预报十分强调锋面的影响。但急行冷锋(强冷锋)由于坡度大、移速快,在其南下时往往一扫而过,常无大的降水发生,因此,在预报中急行冷锋下造成的大、暴雨往往被漏掉。 我们在普查1967年以来前汛期急行冷锋10例中发现:急行冷锋下,河池地区产生局部暴雨的有3例,占30%;全区性的大暴雨有3例,也占30%。分析其原因发现:在与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杭州市下城区3年病历报告,分析冷锋活动与脑卒中死亡的关系。得到,在脑卒中死亡高峰日中,冷锋活动是主要原因,但并不满足充分条件,只有移速较快,温差较大的冷锋影响时往往是脑卒中疾患的诱发因素,统计还给出锋前14时与锋后08时的温差值。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分析脑卒中死亡及实际预防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利用一维层状云模式对2002年4月4~5日河南省冷锋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此次冷锋降水属于冷云降水过程,冷锋前后云中主要以冰相粒子为主,云中水质粒自上而下的空间分布依次为冰晶、雪、云水、霰、雨水。冷锋前后,各种水质粒有着不同的含量及数密度,但形成水质粒的主要微物理过程都表现为:冰晶数密度的增加主要依靠核化、繁生,大部分雪主要靠凝华、撞冻过冷云水和冰晶增长,霰的质量增加主要靠撞冻雪、过冷云水和雪自动转化而来,大部分的雨水是由霰融化而来,因而此次冷锋降水机制表现为“水汽—雪—霰—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