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气候变暖、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论述了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大,灾害种类增多。提出了陕西气象防灾减灾的对策:加强气象监测和探测系统建设,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建成大气自动化监测网,建立和完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获取高密度多层次的大气信息,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手段的研究,降低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灾害预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防灾减灾服务系统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我省建立了以若干厅局(气象灾害-气象局、水灾-水利厅、地质灾害-地矿厅、地震灾害-地震局等等)为对应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形成了以单一灾种为主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由于重大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祸不单行”,各类灾害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建立一个统率全局、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现代综合减灾防灾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1建立县级农业综合减灾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客观分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对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报告指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江西气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牵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和熊盛文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等“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综合防御等“三个能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气象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为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王继志  于淑秋 《气象学报》2005,63(5):834-835
建立高原周边地区大气特种观测业务站网是发展中国天气、气候灾害综合监测和预警能力的重要环节。青藏高原观测作为上游天气敏感区的特种观测业务站网建设是高原及周边地区实施减灾、防灾,包括下游地区防洪预警洪涝,改进中国灾害预警系统,发展减灾和预测新技术,整体上提高中国天气气候预测水平的迫切需求。中日合作JICA项目全称为:“中日合作气象灾害研究计划”,该项目实施目标为在局地强对流、暴雨与大范围洪涝灾害性天气上游“强信号”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建立大气边界层及水分循环综合观测网,集成现代先进观测设备…  相似文献   

5.
浅谈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进军 《气象》2006,32(S1):150-154
概述了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介绍了气象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有关方法,从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社会公共防灾减突系统、社会保障安全系统建设方面,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建立综合防突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统筹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式发展,突出强化"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举办了“2008年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本文以实例揭示了气象灾害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提出应从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防灾减灾演练、重点培养中小学学生气象灾害意识、继续推进气象信息员工作等方面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灾害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夏宝龙 《浙江气象》2009,30(2):1-1,3
浙江是我国气象灾害特别是台风多发省份,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非常重要。近年来,浙江省气象战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牢固树立“民生气象、现代气象、社会气象”的发展理念,找准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切实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等能力不断增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雪灾的大气环境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冻灾害是青藏高原牧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作者根据近30年的气象资料,对高原雪灾的大气环流特征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并较系统地归纳分类,揭示出许多重要天气事实和大气环流规律,对高原雪并灾害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背景和现实需求,从县预警发布中心建设、乡镇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科普宣教工作、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从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提高部门信息共享、推动网络在线管理、加强气象科普宣教等方面建设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大应急"体系;为创新机制体制,减少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2.
《吉林气象》2008,(1):2-4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07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我省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中有90%以上是气象灾害造成的。全省各级气象台、站建立的气象灾害预警报系统(以下简称QZJB系统)为防灾创造了条件,使全面开展减灾工作迈出了一大步。一、QZJB系统的现状浙江省自1986年开始无线电台式QZJB系统建设。现用的QZJB系统发射功率为50瓦,接收的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是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省份,也是易受洪涝台旱、雷电等气象灾害影响的省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大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法规体系,相继出台浙江省气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  相似文献   

15.
实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程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胡敬松(甘肃省气象局兰州730020)气象与农业的关系极为密切。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下作业,其发展不仅取决于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效率,而且还依赖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省气候资源丰富,但又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气候依赖性很强的农业省贵州 ,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贵州省气象情报灾情收集处理评估录入系统正是围绕这一思路建立的一个子系统 ,对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 ,实现富民兴黔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户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提高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征稿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等。1 来稿要求1.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通顺精炼。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宁城县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加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科学部署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气象》主要征稿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等。1来稿要求1.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通顺精炼。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