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0.25°×0.25° FNL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发生在苏南的两次回流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大气层结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度地区500 hPa是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近地面层持续受东北风影响,西南暖湿气流在底层冷垫上爬升,是回流降雪天气形势;从东北平原回流南下的冷空气湿度小,在降水中只起到了"冷垫"的作用。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差异导致两次降雪强度存在差异;近地面层的降温在雨和雪的区分判别上影响更大,统计2012—2022年初苏南地区8个降雪个例发现,苏南地区,满足T850≤-4 ℃,T925≤-3 ℃,T1 000≤1 ℃,T2 m≤2 ℃这样的温度阈值条件时开始雨转降雪;当1 515 gpm≤H700-850≤1 575 gpm,1 289 gpm≤H850-1 000≤1 317 gpm时,相态易由雨转雪。中低层西南气流、底层东北风的加强,2 000 m左右高度风场的转变,短波槽(或切变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降雪发生;当中低层西南气流减弱转为西北气流后,大气水汽含量降低,降雪结束。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区域逐日降雪、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观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的Logistic降雪判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其他降雪判定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温度阈值法和S曲线法对[-3,4] ℃气温区间内的降雪模拟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比较而言,Logistic拟合的系列方法成功率更高,对中国不同区域降雪识别也更为稳健,尤其是对青藏高原地区降雪事件的识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在Logistic方法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降雪判定起决定作用,而气压和风速的影响相对较小。Logistic湿球温度方案(LogTw)和气温+相对湿度方案(LogTaHR)均能很好地再现降雪量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且相应偏差均小于其他方法;总体上,这两种方案对降雪量识别效果差别不大。因此,可使用LogTw方案或LogTaHR方案对中国区域降雪事件进行判别,尤其是对模式中降雪事件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江淮地区龙卷超级单体风暴及其环境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2010年发生在江淮地区的6个龙卷超级单体风暴及其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龙卷超级单体风暴HBASE平均为1.7 km,HTOP平均为9.1 km;H多在风暴的下部,近于下部的1/4处。HBASE平均值比江淮地区各种超级单体的平均值低得多,HTOP则略低。(2)龙卷超级单体IVIL平均为25.6 kg/m2,ZMX平均为54.8 dBz。和江淮地区超级单体相比,龙卷IVIL要小得多,而龙卷ZMX略低。(3)龙卷超级单体的中气旋MBASEMTOPMSHR平均值分别为1.2 km、3.9 km和14.4×10-3s-1,和江淮地区超级单体相比,龙卷MBASEMTOP明显低,而MSHR略高。(4)TVS参数最强时的VAD在12—45 m/s,VLLD多大于30 m/s,VMXD多超过30 m/s,VMXD的高度不低于0.8 km,TDPT在2.4—6.4 km,TBASE在0.7—1.5 km,TTOP在2.3—6.4 km,TMXSHR超过22×10-3s-1。TVS参数最强时间与龙卷实际时间基本吻合,平均相差4.2 min;平均而言,TVS出现后6 min有龙卷发生。(5)雷达推算的龙卷超级单体的0—6 km风垂直切变比江淮地区超级单体的风垂直切变平均值高15.2%;龙卷发生前ICAPE平均为1752 J/kg,IK为38℃,850 hPa到地面风切变平均超过12 m/s,850—500 hPa温差平均为23.7℃。龙卷发生前能量处在中等到强的状态,大气不稳定性较强,风垂直切变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风云2号卫星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0a影响中国天眼FAST的7次冰雹个例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移动速度等特征,揭示了其源地和移动路径,并初步建立基于卫星和雷达的FAST冰雹识别指标。结果表明:影响FAST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傍晚到夜间,冰雹云从初生到降雹平均时间为112 min,平均移动速度为45.5 km/h,降雹持续时间主要为2 min左右,冰雹直径以小于等于10 mm的小冰雹和中冰雹为主;冰雹云源地主要在安顺市,移动路径为西北和偏西路径为主。在降雹前1 h,FAST区域TBB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云团中心TBB<46 ℃,TBB梯度密集的对流区会产生降雹;降雹前30 min识别指标为Zmax≥55 dBz,VILmax≥30 kg/m2,H45 dBz≥8 km,H45dBz- H0℃>4 km,H45dBz- H-20℃>1 km。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讨论Gronwall不等式的研究进展,并给出关于如下的一类非线性Volterra积分不等式的一个结果:w(u(t))≤g(t))+∑i=1nαi(t0)αi(t)fi(t,s)∏j=1mHij(u(s))Gij(maxs-hξs u (ξ))ds.  相似文献   

6.
佟小林  宋进华  格日勒  高春香  高自国 《气象》2007,33(S1):111-117
选用杭锦旗1977—2006年各年逐月平均风速资料、2006年1—12月逐时风向、成速资料、2006年1一12月阿拉腾敖包测风塔逐时风向、风速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阿拉腾敖包风场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频率和风能频率分布、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有效风能时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阿拉腾敖包风场风能资源评价;给出了综合评估意见:该风场10m高度年平均风速5.7m?s-1年风功率密度为147. 19W?m-2; 60m高度年平均风速7.3m?s-1,年风功率密度为336.65W?m-2; 70m高度年平均风速7.6m.s-1,年有效风速(3~25m?s-1)时数为8410小时,年风功率密度为380.45W? m-270m高度年主导风向为WNW风,春、秋和冬三季主导风向均为W风,因而风向较为稳定。年内春季风速较大,秋、冬季次之,而夏季最小。据初步测算,该风能区风能总储量约为152MW.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RBLM-chem模式,利用杭州市高分辨率城市建筑等资料,定量分析城市动力效应、热力效应以及城市植被、人为热对SO2、NO2、O3、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过程使得大部分城区温度上升约1℃,相对湿度下降约6%,风速下降约0.8 m·s-1,湍流动能增强约0.03 m2·s-2。城市动力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城市风速,使得城区污染物浓度升高,SO2浓度有近5 μg·m-3的上升,PM2.5、O3浓度也有近15 μg·m-3的上升。城市热力效应主要通过热岛环流使城区污染物向上输送,令地面污染物浓度降低,在城市大部分区域PM2.5都有大约10 μg·m-3的浓度下降。城市动力效应大于热力效应,城市的总体作用是使污染物浓度升高。城市下垫面使污染物浓度上升的另外一个机制是代替了自然有植被的下垫面,使污染物干沉降速度下降,但这一作用小于动力学效应。另一方面,人为热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都起着减小的作用,其中SO2、NO2、O3、PM2.5浓度降幅分别在2.5、3.0、6.0、10.0 μg·m-3左右。城市植被可以显著增加污染物干沉降速度,使主要污染物SO2、NO2、O3和PM2.5的干沉降速度分别上升0.1、0.1、0.03、0.06 m·s-1左右,相应地使上述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2.5、6.0、4.0、6.0 μg·m-3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Euler平流扩散方程和K模式闭合方案的数值解,讨论了混合层厚度、风速和稳定度3因子对银川市冬季地面SO2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层结(A级)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50m时能使地面SO2浓度减少40%~75%,而在稳定层结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00m时仅减少20%的浓度;而当混合层厚度和风速分别增加250m和3.8m·s-1、层结由稳定(F)变为极端不稳定(A),并且当混合层最大厚度和最大风速分别限制在650m和4m·s-1时,老城西部地面浓度减少了90%,稀释效应最显着。  相似文献   

9.
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ERA5为参考数据,评估由探空数据建立的中国区域88个单站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气温(Ts)线性关系模型的精度.各站Tm-Ts线性模型计算的Tm(计算值)与ERA5 气压层数据积分所得的Tm(参考值)间偏差均方根值(RMSE)为1.8~5.5 K.不同站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存在-1.22~4.54 K 的系统性偏差,且绝大多数测站(82个站)系统性偏差为正值,即模型计算值总体上大于参考值.补偿各站系统性偏差后,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间RMSE降为1.5~3.5 K.与使用中国区域统一模型相比,使用单站模型平均能提高0.6 K的Tm计算精度,尤其在中国西部、西北和内蒙区域,精度提高可达1~3.9 K.对所有测站模型计算值和参考值间偏差时序进行分析,发现超过半数测站的偏差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ECMWF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照浙中西的强对流概念模型,对2019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简称"浙中西")的一次雷暴大风为主的强对流过程(简称"3·21"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经验总结。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浙中西锋生切变型的强对流概念模型,出现该过程的环境条件是700 hPa西南急流脉动、850 hPa偏北和偏南两支气流强烈发展、地面低压倒槽和低层湿舌增强;探空曲线表现为上干下湿,对流层中层有明显的干侵入,大风指数Iw、对流有效位能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和500 hPa以下垂直风切变异常偏强形成动力强迫;对比不同强对流天气有不同的预报着眼点,设定阈值或可提高预报警报效率,如雷暴大风天气大风指数Iw > 18.5 m·s-1CAPE> 1 700 J·kg-1、500 hPa的相对湿度小于46 %,冰雹天气则0 ℃层、-20 ℃层高度低于4.6 km和7.6 km且850 hPa与500 hPa气层温差高于26 ℃等,深刻理解该类强对流概念模型,是做好此类致灾性强对流潜势预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09—2017年6~9月天津地区140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将NCEP FNL(1°×1°)全球分析资料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融合,计算天津地区短时强降水的融合物理量参数,通过偏差和偏差区间占有率等分析融合物理量的可信度,并在大量样本统计基础上给出不同月份的短时强降水环境参量特征和指标。结果表明:(1)基于NCEP FNL分析资料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融合物理量在短时强降水潜势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融合CAPE、LI、LCL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60.7J.kg-1、0.9℃、14hPa,与融合前的NCEP FNL物理量相比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8.1%、48.0%、49.0%。(2)不同月份短时强降水发生所必需的水汽、热力和能量等环境条件差异显著,TPW、K、LI、CAPE、LCL和Z0均呈现明显的月变化特征。(3)若以75%短时强降水发生的环境条件作为预报指标,7~8月TPW、K、CAPE、Z0、LCL物理量阈值极为相近,短时强降水多发生在TPW>45kg.m-2、K>32℃、CAPE>835J.kg-1、LCL>882 hPa、Z0>4300m条件下,6月物理量指标要求明显降低,如TPW>34kg.m-2、K>30℃、CAPE>353J.kg-1、LCL>880 hPa、Z0>3900m,9月预报指标要求则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揭示边界层O3异常升高及大气热力、动力条件对其影响的机理。【方法】该文基于多源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分型、统计合成和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究了2022年9月福建邵武(国家级气象探空站、O3探空观测科学试验基地)出现边界层O3异常升高的特征及大气热动力的综合作用。【结果】2022年9月邵武近地层O3-8h异常正距平最高达125.4%;在非光化学时段(21时—次日07时)O3较多年平均值增长137.1%;边界层O3体积混合比(OVMR)明显高于不同季节的平均状态,21日O3探空观测到边界层O3总量为全年同层探空观测的极大值。O3异常升高是副热带高压和3个台风外围共同影响的结果,导致全月较30 a气候态平均呈现:太阳辐射偏强、低云量偏少、地面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偏低、降水量偏少,偏北风持续时间长且风速偏大;7日和21日边界层O3总量高值日的气象探空廓线呈现大气层结稳定、空气干燥、湿层薄,同时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值较高,在200~800 J·kg-1之间,即存在明显的下沉气流;低层主导风为偏东风,风速在4~8m·s-1之间。【结论】气象要素配置与大气的热力、动力条件一方面有利于O3光化学生成,另一方面有利于上风向高浓度O3水平输送和边界层高浓度O3垂直下沉侵入,而后者是O3异常升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宋学锋  巩秀峰 《气象》2006,32(S1):126-129
利用田间调查和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马铃薯退化与生态气候因子的关系,较详细地阐述了综合纬度、不同时期的温度因子(日最低气溫△Tmin、日较差△T、日最高气温Tmax、平均气温T)、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对退化的影响,得出:退化与综合纬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温度因子中日最低气温Tmin和曰较差气温△T对退化的影响要大于曰最高气温Tmax和平均气温T;7、8月份的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退化的又一重要生态因子;萌芽期和开花结薯期温度与退化的关系最为密切等。这些结论在深入研究环境条件对退化的影响,评选优良种薯基地,进行专用薯种植区划和有效防止退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年11月24日—12月23日南京市草场门站、鼓楼站和仙林站的强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城市和郊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观测期间南京PM2.5、PM10、NO2、O3、CO、SO2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2.84~84.34 μg·m-3、88.36~120.34 μg·m-3、49.98~51.66 μg·m-3、24.85~50.57 μg·m-3、0.99~1.2 mg·m-3和22.1~26.48 μg·m-3;近地面,城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郊区,其中城市O3比郊区高61.0%;在城市地区,除NO2和CO外,鼓楼站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草场门站,其中鼓楼站PM2.5比草场门站高42.7%;PM2.5小时质量浓度最大为210.93 μg·m-3,重污染过程出现时风速较低、温度较高,郊区PM10、PM2.5、NO2质量浓度呈现高值时的最频风向为南风,O3和SO2质量浓度呈现高值时的最频风向分别为西风和西南风,所以郊区大气污染受城市输送影响。利用HYSPLIT模式研究发现12月4—8日和16—20日的污染气团分别来自西部和北方地区,聚类分析发现12月影响南京市的污染气团45%来自西部地区且移动速度较快,55%来自北方地区且移动速度较慢。由此可见,南京市冬季出现的大气污染,其形成不仅与本地排放和局地气象条件有关,而且西部和北方地区的远距离输送也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CEP 1°× 1°再分析资料及雷达资料等多源资料对 2020 年 11 月 18~19日发生在内蒙古东南部罕见历史极值特大暴雪事件的背景下通辽市冻雨灾害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发生时段,各站地面气温稳定波动较小,基本维持在-1℃~-2℃,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较小,占总量的25%,强度在2mm/h以下。550 hPa至450 hPa之间存在干冷空气侵入,湿层深厚达550hPa,存在双逆温层结,近地层930 hPa(-4℃)至860hPa(3℃)存在强逆温层,其暖层最高气温为2℃至4℃,冷层最低气温为-2℃至-4℃,气温零上和零下两个层结在探空T-lnP图中面积相当,存在典型的“冷-暖-冷”层结特征。近地层冷垫是强冷高压南侵,受到江淮气旋和地形阻挡,在平原地区堆积形成,有持续的近地层冷平流补充条件重要,冷平流强度在-10×10-5℃.s -1至-20×10-5℃.s -1。中层暖区融化层是700、850hPa低涡前部,西南暖湿低空急流顶端到达冷垫上空并沿冷垫爬升叠置形成,持续的暖平流特征明显,暖平流强度在10×10-5℃.s -1至20×10-5℃.s -1。两层之间具有明显的锋区特征,雷达观测在冻雨区具有明显的回波强度增大的特征。最后讨论了冻雨复杂的成因和多种气象条件影响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个新的大气动力-热力学温湿参量——湿静力平衡温度(Ts)。它与密度温度(Tρ)有密切关系。作为Ts的应用示例,简化了积云一维时变模式垂直运动方程;提出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统一的新的“对流有效位能”表达式。结合实例,计算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下的对流有效位能(分别记作CAPEwCAPE)以及对流抑制能量(分别记作CINwCIN)等,“载水气块”与“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的“对流有效位能”及“对流抑制能量”有较大差异。作为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参数,目前计算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的通用公式存在一定缺陷;在对“对流有效位能”的理解方面存在某些模糊认识和盲点。从新的观察角度对“对流有效位能”的概念做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其确切含义。新的方案同样可以方便地在T-lnp图上进行稳定度分析,并可根据新的公式对T-lnp的某些缺点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7.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高湿度代表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霾天气多发,但有关该地区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RH)的定量关系尚不明确。利用2014年9月—2015年3月武汉地区逐时能见度、相对湿度及颗粒物质量浓度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的关系,并进行能见度非线性预报初探,得到以下结论:武汉霾时数发生比例高,霾的发生和加重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能见度降低伴随大量细粒子产生和累积,这是武汉大气能见度恶化的重要诱因。细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和制约大气能见度变化,高湿高浓度时能见度显著下降,湿情景下(RH≥40%),能见度恶化主要是由湿度增高诱使细颗粒物粒径吸湿增长导致其散射效率增大造成的。当RH >90%时,能见度随湿度升高成线性递减,相对湿度每升高1%,武汉平均能见度降低0.568 km。而干情景下(RH<40%),能见度迅速降低的关键因素是PM2.5质量浓度升高。在城市大气细粒子污染背景下,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成非线性关系,这主要与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及吸湿性颗粒物的散射效率变化有关。PM2.5浓度与能见度成幂函数非线性关系,80%≤RH<90%湿度区段下相关性最强。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敏感阈值是随着湿度升高而减小的,干情景下能见度10 km对应的PM2.5浓度阈值为70 μg/m3,湿情景下该阈值为18—55 μg/m3。当PM2.5质量浓度低于约40 μg/m3时,继续降低PM2.5可显著提高武汉大气能见度。预报试验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大气能见度非线性预报模型是可行的,预报能见度相关系数为0.86,均方根误差为1.9 km,能见度≤10 km的TS评分为0.92。网络模型具有较高预报性能,对霾的判别有较高准确性,为衔接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建立大气能见度精细化动力统计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肖雯  刘春  汪如良  凌婷  张小鹏 《气象科学》2020,40(6):859-867
采用经验频率分布、趋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庐山气象站2005-2015年云海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庐山云海平均年日数为133.73 d,最多年份为172 d(2005年),最少年份为106 d(2012年),云海日数呈递减趋势。(2)庐山云海适宜的气象条件为:平均气温8.7~21.0℃,最高气温12.7~24.7℃,最低气温5.7~18.6℃,相对湿度 ≥ 82%,风速1.9~4.8 m·s-1,风向为SSE和S。和无云海时相比,有云海时气温要素整体偏高,相对湿度条件更好,风速频率分布接近。(3)在2005-2015年的云海日中,有效探空数据共1 840时次,其中500时次出现逆温,占27.2%;平均逆温层底高度为793.1 m,平均逆温层厚度为1 054.4 m,平均逆温强度为0.25℃·(100 m)-1,均大于无云海时的逆温参数。有云海时,逆温层底高度300~2 000 m和逆温强度大于等于0.4℃·(100 m)-1所占百分比较无云海时更大,表明有云海时逆温层底更高,逆温层更厚,逆温强度更强。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是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该地区日最高温度(Tmax)具有显著的低频(10~30 d和30~60 d周期)变化特征,超前-滞后相关分析和气温方程诊断的结果显示,影响长江流域Tmax低频变化的大尺度环流/对流信号包含:自欧亚大陆东移南下的低频波列,自东北亚向西南方向传播的异常环流,以及由西太平洋向东亚传播的低频对流;这些低频对流/环流活动通过改变辐射加热过程及绝热过程,导致长江流域Tmax的低频变化。为了客观且有效地辨识和捕捉这些先兆信号,并考虑长江流域Tmax与大尺度因子间的非线性作用,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并构建了长江流域Tmax的延伸期预报模型。在独立预报阶段,CNN预报模型对长江流域区域平均Tmax的预报时效达30 d,提前5~30 d预报的Tmax与观测Tmax的时间相关系数介于0.63~0.70(通过99%置信度的显著性检验),量级偏差(均方根误差)小于1个标准差,显示出CNN在延伸期灾害天气预报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对防城港市影响最大的首要空气污染物为PM2.5和O3,空气污染日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空气污染按500 hPa环流形势可分为西北气流型、偏西气流型及西南气流型;按地面气压场可分为冷高压脊型、均压型、高压后部低压前部型。在无境外输入的情况下,PM2.5产生在风速小、气温较低、能见度小、湿度较大并且无降雨或降雨不明显的天气环境里,而O3产生在高温、低湿、日照充足、风速较大和能见度好的天气环境里。在垂直运动方面,中低层的下沉气流利于空气污染物累积。在温度层结分布方面,700~850 hPa的低层存在的逆温层对PM2.5浓度增加非常重要,近地面的逆温层对PM2.5浓度增加的作用要比低层弱,而近地面的逆温层对O3浓度的增加非常重要,但是低层的逆温却不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