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科学家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巨大成功 ,震惊世界。笔者多次电话采访科考队队长高登义研究员和数位科学家 ,从中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 ,本刊予以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高登义为队长,著名登山运动员王富洲为政委的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队,在当地藏族、门巴族同胞的协助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穿密林、跨险坡,经过36天,行程500余公里,于1998年12...  相似文献   

3.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归类分析了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汽输送类别.选取大峡谷地区排龙站、墨脱站两个站点2019年涡动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不同水汽条件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不同位置近地面水热交换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季风期对应大峡谷地区水汽强输送期和温湿期,高原非季风期则相反.墨脱站...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3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科学探险二十周年纪念会。秦大河院士出席了会议,对当年徒步横穿南极的科学探险活动进行了回顾并为青年科学家签名留念。  相似文献   

5.
高登义  蹇咏啸 《高原气象》2007,26(6):1311-1318
"空中调水"设想是改变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以北地形来改善向北水汽输送.根据气候资料和新建立的南亚季风指数,选择历史上最强的季风年,通过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案来讨论这个设想在气象学上的可行性.初步诊断分析表明,在制约印度洋暖湿水汽通过雅鲁藏布大峡谷通道继续向北输送的因素中,地形阻碍固然重要,但与青藏高原地形有关的大尺度环流的辐合作用更为重要;而要改变大尺度环流则比改变局地地形更为困难.从气象学条件来看,即使改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以北地区的地形,也很难实现"空中调水"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等单位参加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由124人组成,于1999年7月1日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7月13日穿过北极圈,最北到达77”N,先后对楚村奇海、北冰洋常年冰区和白令海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考察历时70天,行程14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登义  邹捍  周立波  刘宇 《大气科学》2003,27(4):567-590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学是研究中国山地与大气、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交叉学科.近数十年来,中国山地环境气象研究进展迅速.1960年以来,大气物理研究所多次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山地综合科学考察,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促进了中国山地环境气象的研究,特别是在珠穆朗玛峰、天山托木尔峰和横断山脉山地环境气象、雅鲁藏布大峡谷环境气象研究等方面进展较快.为监测全球环境气象变化,中国气象局在青藏高原上设立了环境气象监测站.此外,在利用臭氧卫星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与臭氧分布、准两年振荡(QBO)信号、ENSO信号的关系方面也颇有进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55°59′N2014年7月20日,中国在北太平洋的第一个海洋浮标,由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布放,浮标位于55°59′N,172°60′E,该处海域水深3800多米。0.1毫秒法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太平洋东部较暖海水使得安第斯山这样的大山脉上空的气压梯度加大,导致地球自转减慢0.1毫秒。  相似文献   

9.
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区)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至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在高原水分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揭示不同水汽输送对陆-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根据大气中总水汽含量和水汽水平输送通量将大峡谷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的水汽强度划分为强/弱/极弱三种级别。并利用第五代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5.0,CLM5.0)模拟了水汽输送对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峡谷地区的南(东)边界为水汽主要的输入(输出)边界,大峡谷南侧河谷存在水汽强输送带。CLM5.0模拟的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与实际相比误差较大,通过优选热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和土壤属性替代数据集,提高了CLM5.0模拟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精度。其中Zeng and Dickinson (1998)的方案(以下简称Z98方案)效果最优,较CLM5.0默认参数化方案下模拟的小麦站和草地站近地面感热通量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18.2%和10.9%。区域模拟结果显示:大峡谷地区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自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启航,至9月9日返回上海靠港为止,历时71天。本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北冰洋的海、气、冰相互作用综合研究,具体的科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探讨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二是了解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三是了解北冰洋临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中国渔业发展的影响。共有来自海洋、生物、大气、地质、海冰等近10个学科的124名科学家参加了本次科学考察,其中来自大气、海洋、海冰等多学科的…  相似文献   

11.
胡领太 《气象》1980,6(1):38-38
南极的温度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其年变化如何,很久以来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心。最早了解到南极高原温度情况的是英国的探险家沙克尔顿。他在1908年12月率领一支考察队在87°S、海拔3千多米的南极高原上观测了15天,测得夏天温度在-23—-40℃之间,平均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新疆水利厅水文总站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联合组织的叶尔羌河冰川洪水考察队,于1985、1986、1987三年的春夏季对叶河主、干流及叶河源头、克亚吉尔特索湖等地进行了冰川、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新疆气象部门作为课题协作单位参加了这一考察.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考察,在这里简介叶河冰川洪水考察中的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1928年创立以来,通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气科学研究事业做出过许多重大贡献,已跻身为世界著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机构。从竺可桢先生开创中国的大气科学研究起,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本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学前沿的精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英国南极局科学家史密斯博士率领的4人科学考察队,开始对南极冰盖下隐藏的湖泊进行探测。这一大小大约相当于英国的Wind-ermere湖的南极冰下湖泊,可能含有对地球生命、气候变化和未来海平面上升等研究有价值的线索。科学家们目前对这一隐藏在冰下的湖泊已经有了一个大约的认识:它位于南极冰表面以下3.2km处,窄长的形状,面积大约18平方公里;对湖泊深度的最初探测结果是105m,表明湖泊水体深厚,因而是未来研究微生物生命和获得气候记录的理想之地。为此英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令人激动的考察计划,史密斯博士带队开始进行的探测是该计划的第一步。如果进展顺利,下一步将进行钻孔探测,对湖中水体进行采样,英国希望最早在2012~13年完成采样探测。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已经获得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批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作为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负责牵头组织,执行期为10年。该项目执行2年以来已经在国际沙尘暴预报、预警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诸多进展。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国际沙尘暴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第2次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蒙古、埃及8个国家的20多位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会议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9次北极考察航次于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执行,在白令海、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开展了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冰、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考察。本文对中国第9次北极考察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项目启动会于2006年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许小峰副局长在会上指出,该项目集中了我国气溶胶各领域研究的精兵强将,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创新能力。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小曳研究员做了项目总体情况报告,介绍了研究意义、总体目标、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总体研究方案、项目主要学术骨干等诸多方面内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该项目的主持单位。本项目要实现以下3方面的科学目标:(1)取得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特性、分布和变化的准确与系统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8.
《气象软科学》2007,(4):165-166
朱效民在2007年3月16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科学精神,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理解,可以认为是科学家在科研探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气质。然而即使近代科学确立以来,科学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对科学精神也越来越有相对多元化的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日益呼唤科学精神,而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值得思索和探讨。其一,科学精神也是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李冉  王改利  张永华  郭在华 《气象》2024,50(3):303-317
墨脱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入口处,是青藏高原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本研究使用墨脱云降水综合观测试验以来三年(2019—2021年)的自动雨量计数据,分析了墨脱降水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然后基于同址的降水天气现象仪和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观测数据,探究墨脱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统计结果来看,墨脱降水天数超过全年的70%,以降水率<5mm·h-1的弱降雨为主,日降水量<10mm的小雨的发生率最高,但10mm≤日降水量<25mm的中雨产生的降水量最大。墨脱降水存在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降水主要发生在6—9月。受山谷风影响,降水主要发生在夜间。对于降水过程而言,由高原涡和南支槽影响下的系统性暴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降水主要由直径小于2 mm的雨滴产生,雷达反射率因子普遍不超过35dBz。而由地形强迫引起的局地短时强对流降水过程,雨滴谱分布更宽,雨滴浓度更高,直径大于2 mm的雨滴对降水量的贡献最大,雷达反射率因子超过45dBz,风暴的后向传播形成“列车效应”。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美第十次大气科学合作协定工作组的决定,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并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于1993年6月1—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了第五次中美季风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中国科学家28人,美国科学家6人。此外,还邀请了日本科学家2人,香港、新加坡和越南科学家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