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增耀  唐谱俐等 《广西气象》1990,11(2):45-45,49
经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引起兴安县温州柑异常落花落果是五月高温的危害。在高温出现时及时喷“九二0”和及时抹去春梢营养枝,就可提高座果率,达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广西的最高气温分布图中存在一个有趣的"武鸣热点"现象,于是本文从高温中心的特点、大气环流背景、局地小气候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武鸣夏季高温中心的成因,以及针对这种高温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3.
陈阳  谢海云 《广西气象》2007,28(A02):12-14,17
在夏季,广西的最高气温分布图中存在一个有趣的“武鸣热点”现象,于是本文从高温中心的特点、大气环流背景、局地小气候等方面,初步分析了武鸣夏季高温中心的成因,以及针对这种高温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2日~23日长治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酷热天气,针对此次过程,本文分析了500hPa、地面天气形势的演变特征。对高温强度的分布进行了探讨,为预报高温提供了气候背景,并提出了高温天气预报的着眼点。充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850hPa高空指标站及本站14时气温资料的高温预报指标,在21日准确及时的发布了高温预警信号,提出了御防高温的措施建议,起到了积极的防灾减灾气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丹平  王国兰 《气象》1993,19(9):24-27
分析1951年以来苏州夏季高温以及持续高温与厄尔尼诺、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副高强度指数的关系,1992年夏季根据GMS卫星云图所反应的厄尔尼诺状况和其他因素,对日本96-192小时的数值预报进行修正,准确及时地作出了持续高温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评估合肥市高温热浪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定量数据支撑,利用2010-2016年逐年(6~9月)合肥市夏季死亡数据和同期高温气象资料,计算夏季热浪相关超额死亡,并利用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方法来揭示合肥市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高温日数和总热浪次数对应较好,在2013年达到最大;人群超额死亡率绝大部分小于10%,同期的女性超额死亡率稍小于男性;中暑描述性统计中2013年最多,达到609例,男性和女性的比例达到2:1;中暑年龄序位分级影响中来看,急诊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且41-50岁的急诊数显著增大。本研究表明高温热浪期间合肥市居民死亡人数有所增加,中暑发生率较高,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居民高温热浪风险认知水平并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影响卢氏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卢氏山区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道路积冰等.其中暴雨、冰雹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大.为防御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应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及时把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至千家万户;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
霍寿喜 《贵州气象》2000,24(4):43-44,32
炎炎夏日 ,气温高 ,湿度大 ,气压低 ,不仅对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考验 ,很容易造成“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高温劳作 ,谨防“生理中暑”中暑是夏季高温天气下常见的病症 ,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 ,重者会昏迷不醒 ,如不及时抢救 ,则危及生命。中暑是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环境的结果 ,而气温的高低是产生中暑的最主要的外因。资料表明 ,中暑与日最高气温关系密切 ,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 37°C时 ,中暑人数将显著增加。所以 ,气象和劳动部门将日最高气温达到 37°C作为高温天气 ,当其持续 6d以上时 ,中…  相似文献   

9.
2015年吉林省春季气候条件的主要特征是:气温偏高,终霜期偏早,阶段性变化明显;降水偏多,降水过程集中,少雨时段较长,第一场透雨偏晚;水热条件时空分布不均,发生了阶段性干旱和低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但透雨及时,抓住了苗,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仲春持续少雨,不利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且高温大风加速了水分蒸发,致使气象火险等级较高;春季出现的大风、沙尘、雾霾、高温、寒潮天气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我省天气异常,讯期热带风暴接踵而来。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频繁发生。造成全省范围严重的洪涝灾害.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至8月初,还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各级气象部门恪尽职守,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准确及时做好预报,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  相似文献   

11.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I0001-I0001
2012年4—6月江西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降水虽然较常年同期偏多1.6成,但时空分布相对较均匀,未发生大范围的明显洪涝灾害,对春播春种、早稻生长发育、棉花苗期生长以及二晚播种育秧等比较有利;早稻分蘖前后田间高温高湿,造成稻飞虱、稻瘟病等的发生和蔓延,由于防治及时,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1高温标准以日极端最高气温≥37℃为一高温日,连续3天≥37℃为一次高温天气过程。统计1952~1997年宝鸡市地面观测站资料,宝鸡最高气温是41.6℃,出现于1973年8月3日,46a中有34a出现过高温,12a无高温;高温天数共116d,高温过程9个;高温连续天数比较少,以2~3d高温为主。2高温的气候特征2.1宝鸡高温主要出现在6、7、8三个月宝鸡高温平均初日是6月17日,平均终日是7月18日,平均高温季节一个月。但是,高温最早初日和最晚终日间隔将近4个月,高温最早是5月8日(1981年)…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温州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浙江省自动站资料以及温州1971-2006年6—10月历史最高温度资料,对2007年7月温州高温天气过程做了分析,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发现:温州高温呈现出高温日数增加、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加长和高温结束时间推迟的特点;分析2007年7月高温出现时的环流形势发现温州出现高温时主要有两种形势:副高控制下的高温,可能会出现危害性高温;西南气流控制下的高温。而通过对比高温出现当日t8,t9,(t9-t8)和高温出现的程度,发现它们和高温以及危害性高温的出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认为可以利用当日t8,t9,(t9—t8)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高温预警发布与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苏州高温变化趋势和高温期的环流特征,发现高温的年际差异很大,表现出明显的气候振荡和突变。高温主要出现在7、8月,持续高温集中在出梅后到8月上旬;出现高温和持续高温的关键是副热带高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宝鸡市1960—2004年11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强度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天气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宝鸡高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川道多于南北山区,高温中心位于扶风。年代际变化呈现多—少—多的趋势变化,目前为逐渐增多的趋势,高温以0.04 d/10 a的速度增多;强高温以0.07 d/10 a的速度增多。高温出现于4—9月,7月最多,6月次多,4月最少;强高温9月最少,特强高温以6月最多。高温集中在6月中旬到8月上旬。宝鸡区域性和持续性高温分别占高温总数的76%、12%。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以及过度城市化是导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疆石河子垦区莫索湾气象站1961~2009年高温资料,运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莫索湾的高温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高温异常指数,对其高温天气的危害性进行了评估排序与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莫索湾高温日数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2个时段的高温日数呈下降趋势,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期间呈上升趋势;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为"单峰型"特征;6~8月为高温的多发时段,其中7月出现高温的天数最多;高温天气过程造成的灾害影响评价,应着重考虑高温日数、持续时间和强度3个方面。根据月高温异常指数定义,通过排序分级,得出莫索湾高温评估情况为:排在第1位的1974年7月高温天气过程为"50 a一遇",第10位的1987年8月高温天气过程为"5 a一遇"。运用排序分级进行的莫索湾高温灾害评估方法,能够客观反映其高温灾害天气的分布特征,且可操作性强,为今后高温灾害评估业务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整理了克拉玛依市1960—2009年高温日数资料,用线性趋势分析、最大熵谱等方法,分析克拉玛依市高温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高温日90%以上集中在6—8月,强高温和极端高温日数仅出现在6—8月;持续高温日≥7 d的高温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年高温初日50a变化呈线性递减趋势,年高温终日50a变化呈线性递增趋势;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克拉玛依市高温日数明显增多,且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克拉玛依市1960—2009年高温日数资料,用线性趋势分析、最大熵谱等方法,分析高温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高温日90%以上集中在6—8月,强高温和极端高温日数仅出现在6—8月;持续高温日≥7 d的高温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年高温初日50 a变化呈线性提早趋势,年高温终日50 a变化呈线性推迟趋势;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克拉玛依市高温日数明显增多,且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宝鸡市1960—2004年11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强度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天气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宝鸡高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川道多于南北山区,高温中心位于扶风。年代际变化呈现多—少—多的趋势变化,目前为逐渐增多的趋势,高温以0.04d/10a的速度增多;强高温以0.07d/10a的速度增多。高温出现于4—9月,7月最多,6月次多,4月最少;强高温9月最少,特强高温以6月最多。高温集中在6月中旬到8月上旬。宝鸡区域性和持续性高温分别占高温总数的76%、12%。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以及过度城市化是导致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开平市日极值气温出现时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爽  邓明  李莉 《广东气象》2011,33(4):35-36,40
利用开平市黄竹坑新气象观测站2007年12月和2008年1~11月的逐日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早晨、上午、中午等8个时段日极值气温出现时间在年、季节中的频率特征,发现全年最高及最低气温极值出现最多分别是在下午和早晨;分析高温、寒冷天气中气温日极值出现时间,并对其影响系统进行分析,探索存预报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