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上海城区雾的形成和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上海市区1984年全年27个雾日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发现上海该年出现4种雾类即:锋面雾(占40.7%)、辐射雾(占29.7%)、平流辐射雾(占18.5%)和平流雾(占11.1%)。并指出上海城市雾具有下述三个主要特征:(1)近数十年来年平均雾日数有递减趋势,近8年年平均雾日比前20年减少14.4天;(2)在城市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出现前,出现城市湿岛的机率高达92.3%,可作为这两种雾的先兆。在秋冬季节,在这两种雾中,还出现雾天城市湿岛效应;(3)有相当多的低相对湿度城市“浊雾”。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0-2011年的重庆全市36个区县气象站的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重庆全区域雾的气候特征。选取全市的典型浓雾个例,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资料,合成分析了辐射雾和雨雾的环流形势、温、湿、风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重庆全区域雾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形势,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2月,年平均雾日数在21世纪初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雾日减少的突变发生在2002年。辐射雾发生时500 hPa中亚及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脊,地面上重庆位于高气压内部的均压场中,冷锋已到达华南地区;而雨雾发生时500 hPa青藏高原地区为低压槽区,地面冷高压中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有弱冷空气经大巴山从东北向渗入重庆。两种雾的温、湿、风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辐射雾近地层逆温明显强于雨雾;上干下湿和湿层深厚分别是辐射雾和雨雾形成时,湿度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两种雾形成时近地层风速都很小,总体来看雨雾发生时各层的风速都大于辐射雾。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8—2012年贵州省3646站次的辐射雾天气过程,根据08时能见度大小将其划分为4级雾、3级雾、2级雾和1级雾四个等级,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辐射雾多发生区选取出修文、三穗和凤冈3个分布在贵州省高速干道上的站点,利用相应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逐时实测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其不同等级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各等级辐射雾在10月—次年1月发生较多;空间分布呈"东多西少"格局,4级雾主要分布中心为修文和岑巩,其余等级辐射雾主要分布中心为三穗、凤冈、平塘、正安、松桃和锦屏;修文站的4级雾偏多与其平均相对湿度明显偏高、风速小于3 m/s和风向主要为偏东风相关性较高;三穗站和凤冈站的平均相对湿度与当日08时和前一日20时的气温差相对利于雾的生成,但其风速较小,垂直混合较弱,故其主要为较低等级雾。  相似文献   

4.
利用1959-2013年四会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四会雾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四会年平均雾日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雾日数总体呈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的特征;四会雾多出现在夜间及早晨,白天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雾逐渐消散;适宜的风速(1-2级)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雾日大多伴随降水。(2)四会雾主要有两种:辐射雾和平流雾,辐射雾发生时四会受冷高压控制;而平流雾发生时,广东以北存在地面冷高压中心,并伴有弱冷空气持续渗入四会。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6—2019年共61次山东区域性辐射雾天气过程,利用山东12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对其时空分布及地面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辐射雾具有显著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主要发生在10月—次年2月,持续性大雾主要发生在1月和12月,一天中20时以后大雾频次增加,02—08时为雾最集中的时段,07时前后达到峰值,下午一般无强浓雾出现。2)辐射雾空间分布呈现明显“西多东少”格局,主要出现在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山区和半岛沿海地区较少,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主要分布在德州、聊城及菏泽等地。3)区域性辐射雾发生时,地面无突出风向,北风略占优势,风速多在3 m·s-1以下;各等级雾形成前气温和露点温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时气温与次日最低气温温差在2~6 ℃、14时地面露点与最低能见度时刻地面露点的温差在1~5 ℃时最有利于辐射雾的发生;随着辐射雾强度的增强,对温度露点差和地面相对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大雾时的温度露点差主要在2 ℃以下,相对湿度大于90%;出现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时的温度露点差小于1 ℃,相对湿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6.
本文普查了1997~2005年贵阳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能见度和降水资料以及自动观测系统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贵阳机场雾的时间分布特征及主要两类雾发生前后的部分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贵阳机场雾具有明显的年、季、日变化特征;主要以辐射雾和锋面雾为主,两类雾多发生在静风和弱的偏北风以及湿饱和空气条件下,高温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锋面雾发生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辐射雾的降水常出现在雾发生前12或24小时之前,而锋面雾常伴随降水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4-2006年13a伊宁地区气象资料的分析,对伊宁地区大雾的气候学、天气学特征进行了统计;阐述了辐射雾、平流雾两种主要类型的雾的特点;同时,从天气学角度出发,对辐射雾的气象要素特征和平流雾形成的高低空环流形势进行了总结描述;结果表明:伊宁地区为雾多发地区,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明显,影响飞行的辐射雾与平流雾出现概率相当,总结出了产生雾的几种典型天气形势,为预报员及时准确预报大雾提供参考,同时指出地形对雾的出现及范围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58~2008年张家界地区的永定、桑植、慈利三个地面观测站51年雾日变化的研究,发现其都存在6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一年中大雾天气最多出现在冬季和秋末;张家界地区全天都有出现大雾的可能,但主要出现在早上,到了13h出现大雾的几率开始变得非常小;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使三个站的雾日分布不均.晴朗辐射降温、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和出现逆温层是形成辐射雾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最近40年中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0,自引:10,他引:20  
根据1971~2010年567个中国地面观测站点的雾日数和霾日数资料,分析了我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利用REOF(旋转经验函数正交)分解对雾日数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1)雾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四川盆地地区、湘黔交界、山东沿海以及云南南部等地区。霾主要集中于华北、河南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在季节变化上:秋、冬季雾和霾的分布大于春夏。(3)雾日数和霾日数年代际变化明显,雾日数在20世纪70至90年代较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减少;霾日数自2001年以来急剧增长。(4)雾日数可以共可分为10个区,其中华北区、川渝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区是雾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对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淑贞  郑景春 《气象学报》1987,45(3):366-369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气候效应十分显著。本文应用上海气象台(位于市区龙华)气象资料和上海十个郊县气象资料,来分析上海城市对雾的影响。 1.上海城市对雾的生消影响 上海是我国沿海多雾城市之一。我们曾根据上海近24a(1956—1979)中出现的990次雾作了普查,按照成雾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把上海的雾分成:辐射雾、锋面雾、平流雾和平流辐射雾四类。其中以辐射雾为最多,约占总雾日数的44.8%。形成各类雾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