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是为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和形式类似于美国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OGS与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AGU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合作,致力于加强地区和区域间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努力与世界其它地球科学学会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2.
1会议概况 应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Society)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海光参加了由AOGS主办的AOGS 2009科学大会(AOGS 6th Annual Meeting)。  相似文献   

3.
应第5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年会的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台风研究所占瑞芬同志于2008年6月16~20日赴韩国釜山参加了AOGS2008国际会议,并在AS11分会(中层大气科学)中报告了我国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onsoon Asia Integrated Regional Study,简称MAIRS)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EC)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的一个子计划,是全球变化邻域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组织实施的国际计划,历时10余年。MAIRS明确提出:不同于过去和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关于季风的研究计划,MAIRS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回顾了这个计划的历程:(1)2003~2006年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域集成研究概念的提出、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MAIRS的总体科学目标和起草MAIRS的科学计划。(2)2006年正式发布的MAIRS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季风亚洲区域面临的环境变化和研究挑战、集成研究的科学问题、四个最脆弱区域的确定以及计划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等。(3)2006~2016年MAIRS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组织结构、科学活动、研究项目和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网络的建立。(4)MAIRS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MAIRS与未来地球国际计划(Future Earth)。  相似文献   

5.
AOGS第六届学术年会气象学研究报告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综述了第六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学术年会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可预报性、协同亚洲季风试验、季风变化及其模拟与预测、气候变化与热带气候灾害、中层大气研究、中尺度气象学与台风研究以及卫星资料应用等方面的报告内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可能成因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机制的探讨及其与气候系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数值模式对季风系统的模拟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季风系统及其演变。集合预报,特别是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报方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研究报告指出,多个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集成、集合卡曼滤波、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法以及滑动训练期超级集合预报技术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都有明显改善。"可预报性障碍"在数值模式对大气环流的预报中同样存在。"可预报性障碍"本质上反映了系统的季节变化对预报结果的影响。研究还表明,热带气旋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取决于在其形成的海域是动力因子还是热力因子起主导作用,如热力因子起主导作用则气候变暖会使该区域的热带气旋活动频率和强度增加。一些研究指出,中高纬度阻塞形势持续异常及南海的热源异常可能是造成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Formosat-2和Formosat-3等卫星观测资料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恐怖活动蔓延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挑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严峻课题。在此背景下,融合式研究、融合科学领域研究等新兴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逐渐兴起。面对这一新趋势,如何组织和管理融合科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简称FE)倡导的协同设计与协同实施(co-design,  相似文献   

7.
高文良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7,27(3):F0004-F0004
2007年9月,由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和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区域各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协办的“2007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在云南召开。 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西南区域各省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气象台等单位的科研、业务、管理人员共七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95篇。3位专家就青藏高原的地表地气相互作用研究、高原与亚洲季风变化、TRMM探测资料在高原降…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已经进入到第六阶段(CMIP6),CMIP6试验的开展也已成为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工作组的首要工作之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是以耦合自主开发的海浪模式为特色的地球系统模式。在参与CMIP5的FIO-ESM v1.0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分量模式、改进海气通量相关物理过程和提高分辨率等,FIO-ESM v2.0现已完成研发,正在开展CMIP6科学计划的相关试验。文中围绕FIO-ESM v2.0的特色和计划参与CMIP6的情况,介绍了FIO-ESM v2.0的模式框架、包含的特色物理过程以及拟参加的CMIP6科学计划情况,以方便气候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亚洲夏季风建立格局和南海季风爆发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使用1980 ̄1986年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格点资料和1980 ̄1992年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观测到的黑体辐射(TBB)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和亚洲夏季风建立格局及其可能机制。发现亚洲夏季风建立征兆最早出现在中南半岛-南海地区,随后自该地区分别向西、向东扩展;中南半岛地区是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天然分界线,其两侧夏季风的建立特征和形成机制迥然不同。亚洲夏季风自东向西逐渐建立的格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科学基金委(NSF)资助的DLESE项目发展而来的美国最大规模的地球科学数字图书馆目前正式搬迁到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以确保继续支持美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同时和分布在各地的少年儿童教育共享地球科学信息。DLESE是NSF最早建立科学图书馆的项目,这次搬迁的主要出发点,就是通过正规运作来加强地球科学教育,也让项目收集到的大量数字化资源更好地为全球的教育和学生所用。据悉,DLESE在2002~2007年的5年执行时间里,一直在UCAR(美国大气科学大学联合体)运作,归并后由NCAR图书馆继续操作DLESE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海气候》评介人类正以空前的规模开展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对气候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毗邻亚洲大陆的中国近海正是海洋一大气一陆地相互作用的典型地带,这里的环境及变化,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中国近海的海洋开发,正在推动着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气象学会 (以下简称AMS)是大气科学以及相关的海洋学、水文学界的优秀科学家和专家的组织。它的基本目标是不断开发和推广大气、海洋和水文科学知识及其应用。AMS代表着一个正在快速改进其知识和预报能力的成熟的科学领域 ,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环境———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多种通信和计算机功能。更大的进展取决于更好的科学研究 ,以及整合了物理、化学、生态学和地球系统动力学的科学方法。这就要依赖于其它科学领域专家的加盟 ,并要增加经费支持研究、开发和业务运行。应用于经济和许多活动的产品 ,需求不断增加 ,促进我们优化大气…  相似文献   

13.
亚洲季风年代际振荡及与天文因子的相关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卫捷  汤懋苍  冯松  张莉 《高原气象》1999,18(2):179-184
主要通过滑动t-检验方法和相关统计,分析了近50年来南亚季风、东亚季风以及高原季风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和地球自转速度(Δω)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三种亚洲季风虽然在年际变化上相关不好,但在年代变化上具有很好一致性;亚洲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SCL和Δω均相关很好,其中以与Δω关系最好,且Δω的变化超前亚洲季风的变化。对日地因子的短期变化如何影响亚洲季风年代际振荡提出了初  相似文献   

14.
地球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1]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的一项综合性地球观测计划,是以增进对全球变化的认识、预测地球系统变迁为科学目的,对陆地、海洋、大气层、冰雪圈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化的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①(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地球科学类:名次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1地球物理学报4831岩石学报0.74712海洋与湖沼3172地质学报0.60613海洋学报3173地球物理学报0.47744地质学报3134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象合作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合作,实际上从气象科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像是大气层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样,为人类的幸福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有组织的国家问气象活动,起源于闻名的1853年布鲁塞尔气象会议及随后的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展的全球气象协调合作。IMO更是将早期的气象合作引向极致,并最终促成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诞生,并成为世界科学和技术合作和应用的典范。本讲综合介绍WMO成立前的国际主要气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科学成果传播方式与模式的基础上,以科学成果集成、网络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时代需求。基于对未来地球计划科学组织模式的解读,分析了未来地球计划成果传播模式的特点,并从科学研究、社会认知和科学决策层面探讨了科学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推进创新科学成果推广机制与平台建设等科学传播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学会的创建与壮大反映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蓬勃发展。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气象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气象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代大气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大气现象与过程的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与量子力学的物理机制与规律。它综合应用物理学原理,结合地球大气的特点,产生了大气动力学、云雾降水物理、大气边界层物  相似文献   

19.
亚洲的全球变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本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变化在亚洲的主要表现,然后分析引起亚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特别是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亚洲季风的变化和人类的作用;然后主要依据全球气候模式(GCM)的结果评估全球增暖条件下亚洲未来20~50年的变化。最后讨论了GCM模式在区域尺度模拟和评估上的不确定性,提出应将研究亚洲季风系统中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亚洲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这两个科学问题,列入亚洲地区IGBP的研究,并和全球变化的三大国际科学计划IGBP、WCRP和HDP中的一系列核心计划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气象》2007,(1)
亚洲沙尘暴及其数值预报系统张小曳主编第一部分,亚洲沙尘气溶胶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组成;第二部分,亚洲沙尘暴的源区分布、释放量及成因;第三部分,形成沙暴的天气、气候特征分布;第四部分,沙尘暴的数值模拟与预报;第五部分,沙尘的气候效应;第六部分,地质历史时期的亚洲沙尘暴。16开定价:100.00元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集成研究科学计划与实施战略曲建升等译该书是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集成研究(iLEAPS)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出版的《In-tegrated Land Ecosystem-Atmosphere Processes Study Sci-enc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