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大豆生理特性及所需气候条件确定了大豆主要生育期旱涝指标.通过对丰歉年型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大豆全生育期干旱出现的频率远大于雨涝,但雨涝对大豆产量影响比干旱重,花荚期的旱涝对产量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全国晚稻气候年景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娄秀荣  侯英雨 《气象》2003,29(2):21-25
通过对晚稻产量和气象资料的处理,划分出全国晚稻主产区的丰歉年型及其主要气象要素的特征等级。在不同区域气候年景特征等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晚稻气候年景综合评价模型,并在2001年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中的丰歉年型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气候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产棉区,在中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目前新疆棉花单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生产仍存在潜在的风险。本文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产量统计资料和历年气象数据,划分气候丰歉年型,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月平均温度、月总日照时数、月总降水量3个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棉花产量丰歉的气象指标因子,为新疆棉区棉花产量丰歉年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区春小麦,大豆典型丰歉年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农作物典型丰歉年历史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总结出影响春小麦,大豆丰歉年景的主要气候指标,并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建议,为大兴安岭地区早日实现“两高一优”农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濮阳县天气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8 ̄1997年濮阳县气象资料和夏玉米产量资料,分析了丰歉年夏玉米生育期气候条件的差异,确定了不同生育阶段的适宜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郑州基准气候站1955-1992年小麦生产年度的气象资料,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了郑州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年型,典型丰歉年型拟合较好,可用于气象服务与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7.
王建林  太华杰 《气象》1997,23(4):24-27
文章介绍两种棉花年景评价方法:综合气象要素评价法和相似分析评价法。前者是将AB报收到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为综合气象要素,分析历史综合气象要素和棉花产量丰歉,得出其评价指标,依据指标,进行实时棉花年景评价;后者是根据历史资料,确定丰歉年型,利用相似分析原理,得出相似分析评价指标,根据指标,判断棉花产量的丰歉。结果表明,这两种评价方法在棉花产量丰歉评价中,准确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赵四强  王建林 《气象》1988,14(7):42-45
本文用混合多项式展开1951—1984年北半球70—2°N500hPa月平均场,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作物生育期前期(上一年6—12月、当年1—5月)月平均场展开系数、振幅、位相等谱参数与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产量的时滞相关,对比分析了丰、歉年超长波振幅、位相的差异,提出了预报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产量的谱参数模式,指出500hPa月平均场纬带谱参数可以用于农作物产量丰、款年型的定性分析和单产的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9.
熊德信 《大气科学》1993,17(5):548-554
本文探讨了洞庭湖区具有种植优质子莲的气候优势.分析了影响湘莲产量的气象因子,对湘莲产量歉年提出了四个减产气象指标,对丰年气象条件也作了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湘莲气象产量预报方程.并对发展湘莲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信阳市1971~2000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和相对应时期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热、水资源充沛且匹配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一季稻对气象条件的需求。通过对9月下旬水稻生育关键期内的关键气象因子丰、平、歉年点聚分析发现: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180 mm为丰年,180~200 mm为平年,>200 mm为歉年;日照时数>180 h为丰年,<160 h为歉年,160~180 h为平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平均气温>18.5℃为丰年,<17.5℃为歉年,17.5~18.5℃为平年。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盧其堯 《气象学报》1963,33(3):392-398
本文根据华北平原1955—1957年11个地点的冬小麦产量和降水量資料,利用R.A.Fisher等人提出的正交多項式方法,計算了华北平原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果,得到三点初步結果:①生长期降水总量与多小麦产量之間存在高度相关,②在生长期中的任何时間,“附加”降水都使产量增加,;③“附加”降水所产生的最大的良好效果出現在越冬始期和开花期附近,此时每1毫米“附加”降水可以使产量增加約为0.4—0.45斤/亩。  相似文献   

12.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8月平均温度、5—9月累积降水量和7月累积日照时数是影响春大豆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分熟型的气候区划结果在表达春大豆单产分布和产量稳定性方面优于不分熟型。根据气候适宜度和减产率的定量关系将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最适宜春大豆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三江平原中南部。随着气候变暖,适宜春大豆种植区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大。  相似文献   

13.
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冬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产量和生理气象指标资料,计算了冬小麦全生育期标准化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标准化降水量;在进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日照、温度和降水对冬小麦气象产量的贡献率;运用积分回归分析,得到了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逐旬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降水量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利用通径分析和积分回归原理计算的气象要素影响系数,能够准确反映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的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评价全生育期各气象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技术路线,为开展气象要素定量评价业务服务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统计及相关分析,对太行山区的气象资料及中药材的产量按时间序列分型,从生长发育中的光能、热能、水分(降水)、风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春季气象灾害指标,建立了气象因子对太行山区中药材影响的技术模型以及中药材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forecasting hard wheat (Triticum turgidum L. var. durum) yield in northern Greece, a season prior to harvest. It is based on (a) crop simulated, with CERES-Wheat indicators at four planting dates and (b) reported crop yields at two regional levels (three NUTS2 [Nomenclature of Units for Territorial Statistics] and 16 NUTS3 regions), for the years 1979–2006.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applied to explore major patterns of joint variability in 20 crop simulated agroclimatic indicators of the growing season before harvest.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hindcast were employe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modes identified by PCA as predictors in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used for forecasting yield a season ahead of harvest. Forecasting skill varied to a large extent by spatial scale and planting date. Wh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gregated to the larger spatial level (NUTS2), the yield forecasting skill, in terms of R2, was rated as high (ranging from 0.48 to 0.73) in three out of four planting dates for Central Macedonia and in one planting (R 2?=?0.57) for Thrace. Harvest index, nitrogen leaching and related soil water crop simulated output of the previous season,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s. No forecasting skill was found in the third NUTS2 reg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gression models substantially deteriorated at the higher resolution spatial level (NUTS3). In four regions only (including the one where CERES-Wheat was calibrated) yield forecasting skill was moderate (R 2?>?0.25).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is approach for regional crop yield forecasting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ropping season. However, crop model calibration is required before it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气候条件对候鸟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气象站(1961—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物候期观测资料(1982—2009年),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和两种候鸟物候期的趋势变化特征以及候鸟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近49年来武川县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极为明显,倾向率为0.46℃/10a;年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总日照时数、年累积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2)物候期变化趋势特征表现在家燕、豆雁的始见期推迟;绝见期均有显著提前;家燕、豆雁的始、绝见期间隔时间分别以16.2d/10a和18.7d/10a的速率极显著缩短;(3)家燕、豆雁的物候期变化敏感气候因子是5、6、7、8、9、10月和5—10月各时间段平均气温,其次是6、9月总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7.
根据风险分析原理,利用1978-2009年广西甘蔗产量资料,采用减产率、变异系数、灾损减产风险指数等指标,对广西甘蔗主产区产量灾损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西甘蔗主产区气象产量历年平均减产率0-25%,以轻度减产年型(减产率5%-10%)居多,且呈现一定的连片性;减产率变异系数0.75-4.00,崇左市和南宁市部分县区在1.00以下,说明这些地区甘蔗受气象灾害影响造成的大减产年份少;灾损减产风险指数0-0.48,按主产区各地市灾损减产风险指数从小到大排列,防城港市〈崇左市〈南宁市〈钦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综合考虑干旱、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影响,气象灾害引起甘蔗产量波动风险程度以贵港市的最大,防城港市的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甘蔗稳产高产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农业保险制度推行等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Climate changes observed in recent decade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pective climate-related tendencies of changes in heat supply, moistening,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agrosphere that determine the natural resourse of potential Russia are determined. The grain crop yield trends are used additionally as climate change indicators. It is shown that climat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last 30 years promote the increase in potential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in mos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here not less than 85%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in climate aridity is observed in several regions of Siberia and Chernozem Center, which results in a reduced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9.
以1981—2010年河南省113个气象观测站影响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因素为区划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河南省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生态区。根据2013—2017年地面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利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各分区选择总敏感指数大于0.01的作物参数,得到9种敏感参数。以产量与叶面积指数为代价函数,采用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对敏感参数进行分区标定,并使用2018—2019年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区进行参数标定时,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精度和产量模拟精度均显著优于使用默认参数或整个研究区使用同一套优化参数时的精度,其中,使用分区调参后验平均值模拟关键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总均方根误差为0.655,其模拟产量的均方根误差为672.016 kg·hm-2。该方法将农业气候学知识与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优化算法相结合,通过合理、高效地分区域标定作物模型参数,可为作物模型区域应用和模型参数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生产遭受的高温危害日益加剧。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高温热害的概念及分类出发,对玉米高温热害的危害机理、气象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防御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玉米高温热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中国玉米高温热害分为延迟型、障碍型、生长不良型和混合型4类,高温降低玉米花粉活力抑制散粉,缩短灌浆时间,导致玉米产量及品质降低。中国玉米种植区高温热害天气主要由环流异常引起,致灾指标包括生理生化指标及气象学指标等,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近10年中国玉米高温热害发生强度及频次增大,春玉米高温热害在北方玉米区的松辽平原、西南玉米区的东北部风险较高,夏玉米高温热害在河北省东南部、河南省大部以及山东省西部频发。采取适当的防御对策能减轻高温热害对玉米的不利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在综合动态的玉米高温热害指标体系、高温热害灾损模拟及风险评估与区划、高温热害精细化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等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