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江西晚稻飞虱大发生气象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江西省稻飞虱历年发生概况,以及2005年江西稻飞虱发生特点,并从2005年副高脊线位置与飞虱早迁、汛期降雨峰值与飞虱多迁、台风环流与飞虱秋季回迁、夏秋季温湿条件与飞虱生长繁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稻飞虱大发生的气象成因分析,力图为今后建立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预测模型,开展灾害监测与预报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晚稻飞虱具有发生时间早、面积广、为害重等特点,为历史罕见大爆发;稻飞虱主要来源于外地迁入,有春季迁入及秋季回迁2种;副高脊线位置偏南,西南气流强盛,导致春季气候适宜,暖湿气流活跃,强降水多,有利春季稻飞虱早迁、多迁、大量迁,早稻发生后的残留虫量是晚稻飞虱大发生的虫源基础;7~10月台风频频影响江西,特别是后期台风的影响,加速了秋季稻飞虱随东北气流的回迁,为晚稻飞虱大爆发起到促进作用;盛夏不热且秋季不凉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当地稻飞虱的生长繁殖,导致飞虱代数多.  相似文献   

2.
陈烈庭 《大气科学》2001,25(2):184-192
1997/1998年冬季青藏高原大部地区积雪异常偏多,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雪灾。作者在回顾关于青藏高原雪盖与中国季风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1998年夏季各月中国东部降水分布和主要雨带移动的特点,并与青藏高原多雪年夏季我国主要雨带活动的统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的成因。结果表明,1998年夏季降水的一些重要特征:如6月强降雨出现在湖南、江西、浙江一线,7月二度梅发生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北部一带,8月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和黄淮地区降水频繁,以及夏季我国主要雨带北移明显推迟,都与多雪年的情况非常相似。突出地反映了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出现的积雪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雪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也明显偏迟,致使中国主要雨带持续偏南,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另外,分析表明,它还与1997年强厄尔尼诺的共同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江胜国  杨太明  程林  张友明  姚筠 《气象》2010,36(10):106-109
利用桐城市2005—2007年逐候田间系统调查的稻飞虱百丛虫量数据,分析影响桐城市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要的气象因子。分析发现,旬平均气温、候平均气温与系统调查的桐城市稻飞虱百丛虫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显示高温对稻飞虱发生具有抑制作用,最适宜的候平均气温为20.5℃。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稻飞虱发生适宜气象条件等级预测模型,目的在于开展稻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预警预测,为防虫治虫提供依据。经历史拟合和2008年试报应用,此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可投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气环流对中国稻飞虱危害的影响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拴  霍治国 《气象学报》2007,65(6):994-1002
稻飞虱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文中通过对上一年1月至当年8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构建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全面分析了大气环流特征量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52项,其对中国稻飞虱发生影响的重要次序为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槽类→其他类;影响的时段主要为当年7—8月,其次为上年6月至当年6月。其中,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关键环流因子分别有35项和12项,占全部关键环流特征因子的67%和2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稻飞虱发生的面积。确定的直接影响中国稻飞虱发生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有11项,其中6项较好地表征了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用直接影响中国气候的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建立了当年3—9月的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月预测模式,每月初可以制作预报。该模式历史拟合效果较好,对2003年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的外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6%、90.5%、90.5%、90.4%、90.9%、93.2%、96.3%。同时,本研究还利用1—11月稻区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所构建的所有不同时段的组合,分析了关键环流特征因子与稻区生态气象条件、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相关密切,这种关系表现为大气环流通过影响稻区日照、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导致稻飞虱发生条件的灾变,进而影响稻飞虱发生面积率。  相似文献   

5.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总被引:75,自引:21,他引:75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5年华东稻飞虱灾害气象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夏末秋初我国华东地区发生了一次近10年来最严重的稻飞虱灾害,影响时间长,田间虫量高,迁入峰次多,灾害面积广,稻谷减产严重。对稻飞虱灾害气象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减轻和防御稻飞虱灾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范永祥 《气象》1985,11(10):45-47
月内,我国大部地区多阵性降雨,无稳定雨带,雨量偏少、气温偏低。月初,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出现暴雨和大暴雨。上旬,东北、华北东部、西南及长江中游地区降雨偏多。中旬,雨带在华北至长江流域之间摆动;淮河以南大部地区持续高温。下旬,江南、华南多雨,缓和了伏旱和高温天气;辽宁丹东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严重。月末,8506号强台风在浙江登陆。上、中旬,河北保定地区连续发生6次风雹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13,他引:58  
赵汉光  张先恭 《气象》1996,22(4):8-12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别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  相似文献   

10.
支蓉  高辉  孙冷 《气象》2024,50(3):377-386
2023年夏季,我国整体表现为高温少雨的特征,旱涝分布不均。夏季台风虽然生成和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偏少,但破坏力极强。华北、西北等地阶段性高温事件异常突出,但长江流域的高温干旱强度明显弱于2022年同期。从预测效果来看,2023年汛期预测较好把握了我国北方主雨带特征,对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海河流域可能出现的较重汛情做出了准确的预测预警。对夏季热带气旋的生成个数、主要路径、影响区域等的预测与实况较为相符。对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的特征预测与实况一致,并明确指出,长江流域发生类似2022年夏季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干旱事件的可能性低。汛期预测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华南等地的降水预测与实况出现较大偏差,对华北、黄淮等地的高温过程极端性估计不足。针对2023年汛期降水的先兆信号及其预报性能进行了回顾和评估,无论是年代际尺度还是年际尺度外强迫信号,均对我国北方主雨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同时,几乎所有先兆信号都对华南降水给出了一致的错误信息,是导致华南降水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1995年5月9日发生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的一次冷锋雨带云雨宏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一次冷锋过程是由几条中尺度雨带组成,滞后的500hPa强锋区作用是造成多条雨带形成的动力原因。高层CS云是冰晶供给源地,冰晶在冷云的上部主要是凝华生长,在冷云的下部主要是淞附生长,在液水含量大值区有攀附生长,在云的底部暖区和暖云中是碰并。一次冷锋过程各雨带的人工影响潜力不尽相同,第一条雨带人工影响潜力较大,特别是在这个雨带的生命后期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2.
红河流域稻飞虱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红河州5个具有代表性的台站(蒙自、泸西、建水、绿春、金平),分析1999-2008年稻飞虱发生规律与气温、降雨、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雨季开始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关系;大气环流背景特征与稻飞虱受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稻飞虱的发生与暖冬、夏季高温、太阳光照减少,特别是西南季风建立后的第1场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应用灰相关度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找出气象因子与稻飞虱发生问的灰关联程度的变化关系,建立预报方程模式。为开展红河州水稻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台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根据2010年梅雨期间(6—7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落区,将该年梅雨期间的降水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7—11日,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阶段为6月18—22日,雨带中心南压至江南地区;第三阶段为7月7—17日,此时雨带北抬重回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结合NCEP/NCAR逐日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上述3个阶段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 雨带出现南北摆动的现象与强冷空气南下有关;2) 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处在暖式切变和弱的暖式切变的控制之下,是造成降水的主要原因;3) 6—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点位置明显偏西,脊线位置明显偏南,二者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次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时间都对应着西太平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降水发生的位置正好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侧.  相似文献   

14.
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5月5日发生在我国华中地区的一次多弓状雨带降水过程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水平涡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雨带发生在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气流中,多弓状雨带出现前,大尺度高低层气旋式曲率的水平涡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为降水提供了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背景场。弓状雨带最初形成在对流不稳定和低层气流辐合条件下,局地强降水引发的下沉运动使中低层大风出现,大风中心南侧反气旋式的环流与背景场中的西南气流汇合构成了短波槽,尾部雨带出现在短波槽中,弓状头部生成于北侧的气旋式风场切变中,大风中心相较南北两侧更快的移速使雨带中部向前侧凸起。流场上的短波槽发生在700 hPa以下,在西南气流的背景场下,该槽向前后两侧的双向传播是多弓状雨带形成的重要触发因子。中尺度弓状雨带附近低层的水平涡度在强盛期、减弱期和消散期有着明显不同的结构特征;而在高层,雨带发展时和强盛期都为气旋式水平涡度控制,减弱期多为反气旋式水平涡度控制。   相似文献   

15.
柳苗 《浙江气象》2008,29(4):45-46
浙江省2008年夏季气温略偏高,降水略偏多。夏季高温、台风和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强度多变,造成2008年人出梅早、雨量多、降水集中、过程性降水频繁、雨带摆动幅度大。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全省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雨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央气象局以及有关省(区)出版的1951—70年的228个站的旬降水量资料和1960—69年的高空风资料,分析了我国主要相对多雨带的季节变化,发现在105°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相对多雨带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相对多雨带与低层流场辐合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对相对多雨带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56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17年中国西北地区227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为干旱指标,研究不同强度(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干旱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 a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频次在1980年代前后呈现由多到少的年代际转折,转折之前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西部,转折之后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2)轻旱和中旱频次显著高于重旱和特旱,其中轻旱和中旱在1980年之后呈现反位相变化;(3)不同强度干旱频次的空间差异明显,轻旱和中旱主要在新疆东部、青海南部等地区,重旱主要在西北地区西部,特旱主要在西北地区东部。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 FNLs分析资料,针对2012年7月23日、2013年7月2日下午至夜间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边缘附近暖区的对流雨带,从动力、水汽、热力和不稳定度等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发现副高存在明显的动力、热力和对流不稳定度边界,对流雨带发生在副高的边界附近。研究结果表明,副高动力边界内部为大范围下沉运动,动力边界外侧存在弱的垂直上升运动;水汽和热力边界内部为高温、高湿,外部则相对干冷;在对流不稳定边界内部,对流不稳定层较深厚,而外部则较浅薄。在副高动力边界的外侧,水汽、热力及对流不稳定边界的内侧附近,有利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使得这里容易产生对流活动,形成对流雨带。副高的动力、水汽、热力及对流不稳定度边界,对应了边界附近对流雨带的发展,相比传统的副高标志线,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对暖区对流的预报更具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我国南方雨带异常偏南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康志明  鲍媛媛  陈晓红 《气象》2006,32(4):91-96
2005年6月我国南方雨带异常偏南。利用逐日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OLR资料对该年6月的天气形势特征和一些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诊断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低层冷空气和水汽输送等与雨带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ITCZ偏弱,热带气旋少,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长时间偏南。青藏高原南部和低纬洋面上的对流异常,影响该地区季风环流,造成水汽向低纬地区集中,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带异常偏南。高层中高纬度异常环流,抑制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北抬,高层西风异常通过动量下传,加强中低层西风锋区,冷空气南下到偏南地区等均是造成雨带异常偏南之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水情资料及灾情资料,对发生地点、季节及影响系统相似的2010年7月8-14日和2012年7月11-19日两次湖南省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过程均具有持续时间长、暴雨频繁且集中、累计雨量大、洪涝严重等特点;(2)东北冷涡加强、副高东退南落,冷、暖空气在湖南交汇,导致连续性暴雨发生;(3)“10.7”暴雨过程冷、暖气流势力相当,雨带呈东西向,稳定少动,致灾性强.而“12.7”暴雨过程冷空气势力较强,雨带呈移动性,虽然致灾范围广,但灾情较前者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