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秀凤 《气象》1997,23(1):58-61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北方大部降水偏多—1996年10月—陈秀凤(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10月份,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江南、华南降雨偏少,部分地区发生秋旱。月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但上旬气温偏低,南方部分地区出...  相似文献   

2.
李翠金 《气象》1996,22(12):58-59
降雨偏少江南秋旱露头台风袭击粤琼损失较重—1996年9月—李翠金(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9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江南及广西、贵州、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秋旱露头;黄淮中部、海南、两广南部降水偏多,海南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有...  相似文献   

3.
周庆亮 《气象》1996,22(12):54-57
全国大部降水偏少台风登陆华南致灾—1996年9月—周庆亮(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9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江南及广西、贵州、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秋旱露头,黄淮中部、海南、两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海南发生洪涝灾害。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高,但长...  相似文献   

4.
秋旱(秋老虎)是威胁珠江流域晚造作物正常生长的严重灾害之一,因此,做好珠江流域秋旱预报是夺取晚造作物丰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珠江流域的秋旱是指8—10月的干旱(广东也称八月旱)。形成秋旱原因较多,诸如:降水分配不均,前汛雨量集中,后汛雨量偏少;8—9月台风少;两广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下同)或其边缘控制,下沉气流较强,天气晴热;入秋前雨量偏少,加上气温高,蒸  相似文献   

5.
马巧英 《气象》1996,22(11):63-63
9608号台风登陆福建闽浙赣冀豫出现洪涝—1996年8月—马巧英(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8月,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上旬,冀、豫、湘、鄂、赣、浙、闽等省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先后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基本接...  相似文献   

6.
张玲 《气象》1996,22(11):58-61
华北暴雨偏多黄淮江淮高温少雨—1996年8月—张玲(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8月,全国降水分布不均,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上旬,多雨区位于华北、江南中南部至华南一带,其中冀、豫、湘、鄂、赣、闽、浙等省的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  相似文献   

7.
杨建华 《气象》1989,15(1):62-63
10月,全国大部地区秋高气爽,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及收打、晾晒。华南寒露风天气偏迟。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发生秋旱。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良好,利于冬小麦播种和出茁生长。华西阴雨寡照,不利于秋收秋种。有两个风台袭击海南,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10年近50 a降水和NECP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基于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研究分析了近50 a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级别秋旱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各级别干旱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秋季干旱集中在川东、贵州中东部—华南,中旱、重旱、特旱主要出现在华南;近50 a来秋旱有显著增多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轻旱的增多,而重旱和特旱趋势不明显。1960年代秋旱相对较多,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后期秋旱较少,此后秋旱频繁,其中2002年以后秋旱突变性增多,干旱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强度也在增强;秋旱频率具有显著的2.2 a周期,其中重旱有显著的12 a周期,特旱有显著的2.7 a周期;秋旱频率高的地方连旱频率也高,连旱高频区在川东—渝北、黔中—华南,连续5 a以上的秋旱较少,个别地方可达到6 a。700 h 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高原东部槽等是影响西南、华南地区秋季干湿的主要环流因子。  相似文献   

9.
王巧霞  秦爱民 《山西气象》1999,(2):22-23,25
1气象概况自1998年9月以来,山西省降水连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秋、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2%以上。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98年9月18~19日,10月2~4日及24~25日。小麦播种后11月至今年3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66—2009年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偏少是造成海南秋旱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了2004年海南无热带气旋影响是当年海南罕见秋旱的主要原因,指出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等造成了TC路径异常,主要是北上和转向。  相似文献   

11.
1958—2013年永兴岛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永兴岛1958—2013年降水资料,对其年降水量的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情况和周期特征进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年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经历过多个偏少和偏多年;其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11月,以9月份最甚;初步认为其年降水的突变时间在1984年;其年降水周期主要有2~4 a和5~6 a,且近期处于降水周期特征不显著的偏少年份。  相似文献   

12.
广西2004年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2004年(1~12月)广西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地区出现严重冬春连旱和秋旱,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另外,霜(冰)冻、低温阴雨、强对流天气、高温天气、寒露风、寒潮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没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对水电的影响属偏差年景,对交通运输、盐业的影响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3.
1960—2011年5—9月通辽市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通辽市1961—2011年9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相关分析、线性倾向估计和变差系数等方法对不同等级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辽市1961—2011年平均5—9月降雨日数为47.6d,降水量为328.9mm,其空间分布不均,由北向南呈多—少—多的分布特征。(2)中雨和小雨量分别占总降水量的29.7%和29%,但小雨日数最多,占总降水日数的79%;暴雨日数仅占1%,出现最多的站是扎鲁特旗和库伦。(3)各等级降水量与同等级降水日数正相关显著,变化趋势一致。(4)全市总降水日数、小雨和暴雨日数近51a减少趋势显著,中雨和大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1999—2011年各级降水日数均偏少。(5)受小雨日数的影响,全市总降水日数的变化较稳定。而降水强度越强,降水的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综合考虑降水量、总少雨时段和降水时段及少雨时段分布的生旱指数公式。以此计算严重伏、秋旱指数,较以往诸多文献中仅考虑降水量计算干旱指数更为客观、合理地确定了驻马店地区严重伏、秋旱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干旱的农业气象指标,应用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遂溪县干旱的气候规律,并提出一些防御干旱的对策。分析表明,遂溪县出现春旱或秋旱的机率高达93%,基本是十年九旱,同时出现中等以上程度春旱和秋旱的机率为20%;春旱重于秋旱,春旱高发期的相隔时间明显缩短、频率加大,秋旱相隔时间较长,连续2年出现重秋旱的机率较小。  相似文献   

16.
马巧英  廖荃荪 《气象》1992,18(4):39-44
1991年,我国大部地区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南方春夏旱和北方秋旱以及江淮等地的秋冬旱范围大,部分地区伏秋冬连旱,旱情重;江淮一带梅雨早,雨势猛,强度大,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热量条件较好。有6个台风登陆我国,广东受灾重,风雹危害偏轻;低温冻害一般。综合看,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属一般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17.
铜仁地区2009—2010年出现历史罕见的夏秋连旱并叠加冬旱的严重干旱,通过分析和评估发现,在这次夏秋冬三季连旱过程中,一是以冬季干旱最重,地区大部达到特重等级,且地区西部旱情重于东部;二是夏季干旱普遍达到中旱等级,干旱严重程度仅次于冬旱;三是地区东部秋旱偏重,普遍达到中到重旱等级,而地区西部秋旱只达到轻旱标准,旱情比东部偏轻;四是这次铜仁地区冬季出现罕见的特重干旱是前期长时间降水偏少累积、气温偏高所致,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跨季节异常稳定偏强、脊点位置异常偏西、南海夏季风异常以及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是造成这次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入冬以来,由于影响我省的冷空气势力弱,各地、市出现了气温高,冻土深度浅,降水少,积雪薄等天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变化明显。气温高,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为建国以来的第一位,也是自1986年以来,我省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正常偏高,其中东北、华北、新疆大部及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气温高10℃以上,东北北部及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气温高达4~50℃。亚洲中、高纬度地区也是暖冬,因此。我省冬季温度高,只是亚洲冬季高温区的一部分。本文从冬季大气环流分布特征上.简要的探讨了冬季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及其对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牛宁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07,31(2):254-264
利用2004年8~10月的中国160台站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4年秋季发生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严重干旱(简称2004年长江以南秋旱)前兆和发展特征以及秋旱持续期间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2004年长江以南秋旱是以8月在广西境内出现小范围干旱为前兆,9月扩展到长江以南中部地区,10月遍及整个长江以南地区而达到鼎盛的一个发展过程。2004年长江以南秋旱事件的发生、发展和鼎盛期都受到了同期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很大影响:2004年秋季东南亚上空的整层经向水汽输送出现了显著的负异常,说明2004年秋季长江以南地区上空的整层水汽在经向上由南向北的输送减弱而从北向南的输送加强;850 hPa水汽输送的异常加强了从北向南的水汽输送,从而影响了秋旱的发展。结合2004年秋旱持续期间850 hPa 流场异常分析,2004年秋季850 hPa的流场在台湾海峡附近上空出现了一个气旋性的异常环流,它导致了西南水汽及其与越赤道气流和东南水汽的混合气流(10°N~20°N, 135°E~150°E)在向北的输送路径上发生改变,并且此混合气流进入内陆从而加强了大陆上空由北向南的干冷气流,进一步影响了秋旱的发展。通过分析850 hPa等压面上的垂直速度场发现:秋旱同期长江以南地区下沉气流异常,这种天气形势不利于降水的产生。2004年秋季长江以南地区受到了闭合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长期控制,形成少雨的天气。除此之外,中高纬地区脊区前方和槽区的后方易于冷空气的南下输送,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了秋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李本亮@孙兴池¥山东省气象台1997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李本亮孙兴池(山东省气象台.济南.250031)1天气概述1997年秋季(9—11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9月份温度偏低;10月份降水稀少,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