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7~2001年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116站入梅日期资料,定义了一个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以定量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入梅的早晚,再结合ERA-40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和ERSST海温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 分别研究了早、晚梅年同期(6~7月份)和前期(前一年12月份至当年5月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及海温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早梅年同期,200 hPa南亚高压偏北,印度北部、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副热带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位置偏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晚梅年则相反。前期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及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与当年入梅早晚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早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弱,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活跃;晚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强,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偏弱。此外, 从前期海温场来看,早梅年,1~4月份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海温偏低,低纬地区海温偏高,呈南北偶极子分布状态,2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及北半球冬、春季环澳大利亚海域海温明显偏高,晚梅年情况正好相反。以上这些前期信号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曹杰  尤亚磊  黄玮 《高原气象》2009,28(2):411-418
利用谱分析、带通滤波、奇异值分解及合成分析等方法,以及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的海温资料,研究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脊面年际变化及其对前期太平洋海温响应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西太副高脊面存在准7.5年的最显著振荡周期.太平洋前冬和前春海温对夏季西太副高脊面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El Ni(n)o型的异常海温分布将使夏季两太副高脊面偏南,而La Ni(n)a型的则使夏季西太副高脊面偏北.在对比分析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相联系的异常环流的基础上,发现异常海温强迫出的异常经向环流是有利于夏季西太副高脊面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变率受热带多个关键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调控, 但彼此间的因果关联和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揭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变率与热带海温及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内在关联特性, 定义了三个关键海区以及赤道纬向西风区的特征指数, 并分别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脊线指数进行了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分析。研究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存在显著的2~3年和准5年的周期振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 由于暖池区海温及赤道纬向西风区的Hadley环流强迫加强, 致使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的2~3年周期振荡加强; 从位相关系看, 先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南撤导致纬向西风加强, 其后影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 同时暖水向东传, 使赤道中太平洋以及暖池区海温逐渐升高, 在Hadley环流作用下使副高加强北抬。基于上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际变率与热带海温及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相关性诊断研究, 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影响机理和因果关联, 为揭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变率与热带海温及大气环流异常的相关性做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热带海表面温度对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展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两高压强年与暖海温年(两高压弱年与冷海温年)里,冬、春两季赤道印度洋、太平洋海温距平呈现显著的正?负?正(负?正?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中南半岛附近的对流层高层产生异常西风(东风)气流,有利于(不利于)南侧异常反气旋环流的产生,从而促进(阻碍)南亚高压发展;菲律宾海域的对流层产生异常下沉(上升)气流,有利于(不利于)西北侧异常反气旋环流的产生,从而促进(阻碍)低层西太副高的发展。夏季,热带印度洋的暖海温(冷海温)有效地增加(降低)了当地的对流效应,使大气对流层温度增暖(减低),影响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司东  袁媛  崔童  孙冷  王东阡  柳艳菊  郭艳君  王遵娅 《气象》2014,40(4):494-501
本文对2013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异常特征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2012/2013年冬季,北极涛动持续维持负位相,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欧亚大陆中高纬环流呈“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的高压脊持续偏强,而东亚槽也异常偏强,导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季内,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变化显著,与之相对应,我国气温季内阶段性变化大,前冬冷、后冬暖。进一步研究表明,前秋北极海冰的大幅偏少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强的重要原因。2013年冬季至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而海洋性大陆至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受此影响,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北,导致我国北方夏季多雨。与此同时,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我国南方大部高温持续。2013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两候,结束偏晚4候,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6.
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 2011年夏季贵州83个台站降水月资料及前期北太平洋逐月海温资料,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SVD分析,对异常年份进行了合成分析,并对前期海温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海温关键区,从前一年夏季至当年春季由北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冷流区转移到了黑潮区,前一年夏、秋及冬季海温的变化与贵州夏季降水关系更为密切,同期春季与贵州夏季降水的相关最差,且前期北太平洋海温与贵州中东部降水的异性相关更好。(2)贵州夏季降水偏多年,前一年夏季北太平洋海温分布从西北到东南为"+-+"分布,而降水偏少年为"-+-"分布,降水偏多年与El Nino事件关系不密切,而降水偏少年与La Nina事件关系较密切;在北太平洋夏季海温正异常年翌年,贵州夏季降水呈全区一致的偏多,而在负异常年翌年,贵州夏季降水呈全区一致的偏少。(3)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是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可能机制,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可引起向中纬度西太平洋传播的波列,通过加强西风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偏强,有利于贵州降水异常偏多;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降低对贵州降水的影响不如海温异常显著,它可造成西风减弱,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偏弱,从而抑制贵州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实际资料分别计算了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暖及异常冷年份的多年平均各月海平面及500、100百帕北半球气压距平场,着重分析了海温异常与副热带、热带环流相互影响的一些事实。发现副热带高压对海温异常的响应冬、夏是有差异的,这对热带信风在E1 Nino年夏季减弱,而在冬季渐趋加强起了一定作用。最后,对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及其原因作了一些定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年前期冬、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了影响区域性旱涝的海温“强信号”概念 ;探讨了北半球大气环流结构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响应问题 ,并研究了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半球夏、春季高度偏差场季尺度相关偏差场波列结构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可能通过低纬walker环流引起赤道西太平洋区域性大气异常运动 ,从而产生遥响应环流型 ,形成类似PNA遥相关“大圆波列”。此类遥响应特征在西太平洋区域表现出与副热带高压、西风槽、阻塞高压等相关的系统的准定常经向波列。研究结果还表明此类经向波列结构描述了中高纬地区系统对低纬异常海温遥响应的动力学特征。应用 1997~ 1998年冬季实际海温资料 ,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引入实际海温异常的敏感性试验 ,较成功地模拟了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的降水分布特征。文中从统计、动力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分析方法揭示出由前期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异 ,构成中国长江流域旱涝的物理图像及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观测分析的结果,采用NCARCCM3模式,设计4组7个数值试验,研究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及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观测分析所得的结果一致,前期冬季西北太平洋黑潮海区海温异常,引起亚洲中高纬和东亚东部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前期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同期夏季北太平洋中纬中太平洋海区海温异常,激发夏季EUP遥相关型,影响东部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陕西地面月降水资料,采用EOF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陕西夏季旱涝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前期气候系统的异常信号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夏季多雨年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贝加尔湖低槽偏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西伸脊点偏西。并且前期冬季中高纬度中亚长波脊偏强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印缅槽偏弱,700hPa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偏北风异常偏强,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暖水位相,西风漂流区海温偏低,印度洋海温偏高,陕西夏季易多雨;而陕西夏季少雨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西伸脊点偏东,陕西主要受中亚高脊前西北气流控制。前期冬季中高纬度欧洲西北部低槽偏强,中亚长波脊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印缅槽偏强,700hPa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偏南风异常偏强,赤道东太平洋出现冷水位相,西风漂流区海温偏高,印度洋海温偏低,陕西夏季易少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5年华南地区3月份的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Ni?o3.4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与同期环流场、全球海温场的关系,从环流和海温的角度揭示了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当华南3月份降水偏多(少)时,在对流层中低层,北太平洋海区存在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及南海海面上存在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异常,这样的环流异常有利(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北方东部异常冷空气在华南地区形成水汽辐合,导致降水显著增多(减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NSO和北印度洋及南海附近海温是影响华南3月份降水异常的重要外强迫因子,ENSO对华南3月降水异常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低层风场异常实现的,而北印度洋及南海附近海温对华南3月降水异常的影响则是通过垂直环流场异常和低层风场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与海温异常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IAP/LASG GOALS模式对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观测的全年海表温度,模式能再现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暴雨,模式也能再现观测的1998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的基本特征。设计了一系列不同海区和不同时段的海温异常的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异常是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的主要因子;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西太副高的异常有更紧密的关系;夏季海表温度异常对1998年长江流域暴雨和西太副高异常的作用与冬春海温异常的作用相比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龙振夏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1,25(2):145-159
利用LASG九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月份,1~2月份,1~4月份及1~8月份,其他月份为气候SST)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不同,但其引起的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演变及其分布却十分相似;同时,季风区的异常降水(进而异常潜热释放)随时间的演变及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应于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正异常,5月份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地区都表现出赤道辐合带北移偏晚的特征);季风区降水的这种变化同西太平副高的异常是一致的,从而揭示出这两种现象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还表明,导致这种大气响应场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不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内部过程的影响:中纬大气的内部Rossby波源维持了热带地区激发的扰动在中高纬的存在,同时大气内部Rossby波源对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表现出不敏感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敏感性才导致了响应场对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的不敏感性。模拟结果还表明,在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正异常的情况,尽管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对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却明显存在,因此,基于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的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可预报性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及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双重影响。模式的依赖性研究表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温资料和500hPa位势高度、垂直速度、850 hPa的水平风分量资料的分析,探讨ENSO的各不同阶段西太平洋副高和东亚季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有密切的关系.Nino 1+2区海温有明显的10年际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的1O年际变化非常吻合;前期Nino 1+2区为冷、暖水期时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和位置有明显差异,前期为暖水期时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较强,范围向西和向南伸展,冷水期反之,西太平洋副高较弱,位置偏东偏北.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东亚季风和我国的降水.这种影响在Nino 1+2区海温变化后4~6个月最明显.因此,前期Nino 1+2区海温的变化可以为东亚季风和我国降水的长期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祖辉  陈隽 《大气科学》2002,26(1):57-68
对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水温暖异常年的东亚大气环流做了合成分析,然后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做了进一步统计检验,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变异与暖池区海表水温异常的密切关系和它们间最佳耦合模态.结果发现当夏季暖池区暖异常时,在对流层低层西太平洋地区可产生一个强的反气旋偏差环流,使得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大大加强,并向西伸展到中南半岛南部,从而影响了东南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西南季风的变化(强/弱).中南半岛至中国东部大陆夏季风增强,赤道东印度洋、南海南部和中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夏季风减弱.SVD分析还发现经向风和纬向风与海表水温之间各存在两个最佳耦合模态,结果表明,不仅整个暖池海表水温暖/冷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异常有重要影响,而且暖池区内海表水温有显著的暖和冷异常差异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也很明显(耦合总体平方协方差约占总体协方差的0.20),尤其是在南海至长江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用合成和相关分析方法及SVD技术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份4~6月季风建立时期季风环流的异常及其与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热带大气环流和海温变异密切相关。(1)当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主要在西南部)及南海海温低(高),西太平洋—澳洲邻近海域海温高(低)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不同区域海温对季风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印度洋主要为晚春至初夏(4~6月),南海为5~6月,而热带太平洋从前冬一直持续到夏季。(2)不同的海温异常产生不同的季风环流型,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基本相反。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主要受印度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与前期冬春季西太副高的强弱及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副高弱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反之,爆发晚。(3)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引起季风环流和Walker环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 Asia are simulated by the IAP-GCM with an observed and idealized distributions of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respectively.Firstly,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during July and August,1980 are simulated by three anomalous experiments including the global SST anomaly experiment,the tropical SST anomaly experiment and the extratropical SST anomaly experiment,using the observed SST anomalies in 1980.It is shown that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ocean great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locking high over the northeastern Asia,and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extratropical ocean in the influence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Secondly,the effects of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 Asia are also simulated w  相似文献   

18.
Using the data of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rom 1951 to 1995, SST roughly in the same period and OLR data from 1974 to 1994,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nomalies of subtropical high (STH for short) and the tropical circulations including the Asian monsoon as well as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are studied。 In older to study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he air-sea interaction related to STH anomaly, the correlation of STH with SST at various sea areas, lagged and simultaneous, has been calculate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OLR, wind fields, vertical circulations and SST anomalies in the strong and weak STH, we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circulations and the SST distributions related to the anomalous STH at the western Pacific both in winter and summer.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udy of the air-sea intera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T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 special vertical circulation, related to the STH anomalies is found, which connects the monsoon current to the west and the vertical flow influenced by the SST anomaly in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thern China (SC) summer rainfall and tropical Indo-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t is found that the pattern of tropical Indo-Pacific SS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SC summer rainfall variability tends to be opposite between the 1950–1960s and the 1980-1990s. Above-normal SC rainfall corresponds to warmer SST in the tropical southeastern Indian Ocean (SEIO) and cooler SST in the equatorial central Pacific (ECP) during the 1950–1960s but opposite SST anomalies in these regions during the 1980–1990s. A pronounced difference is also found in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linking SEIO SST and SC rainfall between the two periods. In the 1950–1960s, two anomalous vertical circulations are present between ascent over SEIO and ascent over SC, with a common branch of descen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is accompanied by an anomalous low-level anticyclone. In the 1980–1990s, however, a single anomalous vertical circulation directly connects ascent over SC to descent over SEIO. The change in the rainfall–SST relationship is likely related to a change in the magnitude of SEIO SST forcing and a change in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SST forcing due to different mean states. A larger SEIO SST forcing coupled with a stronger and more extensiv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 recent decades induce circulation anomalies reaching higher latitudes, influencing SC directly. Pres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IO and ECP SST anomalies can contribute to SC summer rainfall variability both independently and in concert. In comparison, there are more cases of concerted contributions due to the co-variability between the Indian and Pacific Ocean SSTs.  相似文献   

20.
利用Hadley中心提供的逐月海温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逐月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探讨了1979~2011年夏季青藏高原“湿池”的水汽含量与前期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关系,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水汽(去趋势)EOF第二模态与前期印度洋海温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前期3~4月关键区(5°S~20°N,45°E~75°E)的海温异常可以作为夏季高原水汽的预测信号。在暖水年,赤道附近显著的东风异常对夏季高原水汽输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00 hPa上副热带高压显著增强并西移,600 hPa上赤道附近为显著的异常东风,将水汽从西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向西输送到印度半岛,并在异常反气旋环流西侧的南风作用下,将水汽带向青藏高原。高层风场上,西太平洋地区辐合,青藏高原上空辐散。以上环流形势表明暖水年夏季青藏高原水汽偏多;冷水年则相反。就影响机制而言,前期春季印度洋海温显著偏暖,引起其上空异常的对流上升运动,驱动异常沃克环流从春到夏显著维持,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北跳和异常增强西移,有利于赤道东风异常的增强和西移,并经过水汽输送通道将水汽带向青藏高原上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