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998年7月典型特大暴雨过程的分析,揭示了湖北省境内两类重复出现的地表流型的结构特征、演变过程及其与中尺度雨团活动的相互联系。建立了具有明显地理特征的梅雨锋强暴雨过程中地面流型与中尺度雨团活动相互联系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2.
对2000年8月19日信阳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各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发现信阳区域性暴雨是由1~3个相互分隔的中尺度雨团构成,中尺度雨团的移动决定了暴雨的分布,中尺度雨团移动方向与地面风向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2000年8月19日信阳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各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发现:信阳区域性暴雨是由1~3个相互分隔的中尺度雨团构成,中尺度雨团的移动决定了暴雨的分布,中尺度雨团移动方向与地面风向一致。  相似文献   

4.
赵玉春  王叶红 《气象》2008,34(Z1):16-25
利用地面和探空加密资料、FY-2C黑体辐射亮温(TBB)以及NCEP资料,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8月10日)发生的一场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利用WRF模式(V3.0),针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性质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和预报中模式物理过程的敏感性。结果发现:(1)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经历了3个阶段,即低槽云系中零乱弱对流云活动(北京西部山区)、低槽云系中镶嵌的波状对流云团活动(北京中西部地区)以及尺度较大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发展阶段(北京中东部地区)。地面中尺度雨团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特征一致,即经历了北京西部山区的零乱雨团和中西部地区波状雨团以及中东部地区中β尺度雨团活动阶段。(2)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前处于高水汽环境、抬升凝结高度低、一定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有利的地面抬升条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对流不稳定能量积聚与释放和水汽增减过程。(3)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特征并不明显,暴雨可能主要由对流层低层扰动、近地面冷空气活动、天气尺度强迫以及地形等共同作用引发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4)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云微物理过程不足以改变强降雨带的模拟,此次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造成“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的一些中尺度系统、中尺度雨团的活动、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利用非平衡强迫的诊断结果对此次暴雨天气的成因及落区作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大气的非平衡动力强迫在这次中尺度暴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典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雨团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Y-2E逐时云顶黑体亮温资料 (TBB)、闪电定位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逐时降水资料,对2009—2013年6—8月内蒙古7例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雨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的降水强度在1~3 h即可达到暴雨或大暴雨量级,中尺度雨团活动是内蒙古暴雨过程形成原因,而80%雨团活动是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 造成的。MCS内TBB不超过-52℃冷云区和地闪密度大值中心对雨团强度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冷锋云系中MCS造成的雨团多原地生成和消亡,TBB不超过-52℃冷云区面积小,维持时间为2~8 h,地闪密度增长缓慢而且发生频次低;冷涡云系中雨团跳跃式出现在MCS冷云区或冷空气流入一侧,出现TBB不超过-62℃冷云区,雨团出现频次高,持续出现时间可长达24 h,地闪密度增长迅速且发生频次高。7次暴雨过程中约有60%雨团伴有地闪活动,地闪密度达到最大值时刻预示未来1~3 h最强雨团出现和MCS发展到成熟。地面加密风场中尺度辐合线先于MCS和雨团出现,中尺度辐合线造成的局地辐合可作为MCS发展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中尺度暴雨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对造成“94.7”华南特大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的一些中尺度系统,中尺度雨团的活动、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利用非平衡强迫的诊断结果对此暴雨天气的成因及落区作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大气的非平衡动力强迫在这次中尺度暴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气象卫星云图和各种加工产品、1h的降水量,分析了大暴雨形成过程中的中尺度活动。讨论了中尺度云团、中尺度雨团发生发展的情况,各种物理量的表现,能量转换作用等。结论指出,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云团、中尺度雨团和中尺度切变辐合是必不可少的;地形对中尺度切变的形成、稳定维持和对降水的增幅有相当大的作用;雷达回波的形态、尺度、强度、移动和演变等特征反映了暴雨发生的中尺度过程,对流回波带走向与移动方向一致或积层混合性降水中的强回波区以及“指状”回波区等多易产生暴雨、大暴雨。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淮河流域暴雨中-β尺度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郑秀云  王建捷  何金海  刘勇 《气象》2006,32(1):36-43
利用常规和多种高分辨率的非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中安徽省北部暴雨雨团的活动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梅雨锋中-α尺度云系中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导致暴雨的直接原因。暴雨强度和出现地点与中-β尺度扰动密切相关,整个暴雨过程有3次生命史不完全相同的雨团活动期,对应着三次雨强峰值;不同雨团活动期内,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发展形式有所不同,第一次和第三次雨团活动是由几个相对分散的块状中-β尺度对流复合体相继影响所致,而第二次雨团活动则与长约100km的近地层中-β尺度辐合线的迅速发展相联系;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生命史与雨团的生命史并不一定相同。本次暴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嵌在絮状回波里的一个个对流复合体和个别强对流单体;回波强度和强回波发展高度与地面降水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黔北暴雨的频数分布,得到大娄山南侧的遵义,绥阳一带为多暴雨区,自80年代以来,黔北暴雨呈增长趋势。然后据逐时降雨量的分布,定义了雨团,活动雨团,准静止雨团、强雨团。统计了各类雨团的时空分布,发生源地,移动路径及面积大小,并分析了雨量极值的分布情况,最后根据713雷达资料分析了中尺度雨团的回波特征,归纳得到中尺度雨团回波主要有三种类型,平行多带型,弥合型,涡旋型。  相似文献   

11.
江滩暴雨中尺度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使用中尺度模式MM4模拟了江滩流域1991年7月6日-7月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引发此次暴雨的中尺度气施内存在中-β尺度的雨团,雨团的位置随时间的演变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中尺度气施内存在明显的与雨区位置相对应的双涡度中心双辐合中心,其位置与预测资料的诊断分析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大气探测资料在中尺度暴雨中的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使用近几年强化气象业务观测网建设所获得的大气探测资料,包括每小时1次的自动雨量站资料、逐时的GOES-9卫星红外云图TBB资料、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及回波顶高资料,并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月29—30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观测研究。分析表明: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探测资料能较好地描述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同时,停滞在淮河一带的梅雨锋和切变线为此次大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暴雨过程期间,淮河流域梅雨锋云系上共有11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它们是暴雨的直接制造者;此次大暴雨过程主要由2次中尺度强降雨时段组成,中尺度雨团的源地集中在安徽西北部,雨团的发生与β-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有密切关系;雷达回波的分析显示,此次暴雨是混合云降水所致,在层状云降水区中有许多对流云回波,对流回波区和径向速度场所反映的中尺度辐合线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按天气尺度划分属于中尺度系统。本文用中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和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揭示出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的活动规律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寻找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向读者推荐用降水爆发时间等时线分析暴雨过程里中尺度系统活动的办法。说明了其具体作法,给出了分析实例并与雨团分析进行了对比讨论。 结果表明,雨团分析表现的主要是对流单体这一类小尺度系统的活动,而降水爆发等时线所揭露的,则是降水中尺度系统,它可作为一种较有效的中分析方法与其它分析方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一次持续性梅雨锋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洁  叶成志  吴贤云  郭文华 《气象》2006,32(3):86-92
利用NCE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自动站加密雨量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6月17~21日江西省梅汛期发生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由9个中β尺度云团和12个中尺度雨团东移发展造成的。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上升运动的加强对中尺度对流云团和雨团加强发展有重要作用,与暴雨强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850hPa的西南急流中不断有急流核生成并发展东移,中尺度暴雨云团和雨团出现在急流核北侧约200km处。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按天气尺度划分属于中尺度系统。本文用中尺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诱发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和雷达回波特征,从而揭示出山洪泥石流特强暴雨雨团的活动规律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寻找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在局地强对流天气中重力波的存在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在大范围的降水区中是否也存在着重力波呢?二宫等曾指出在日本梅雨期间存在着波长约为150公里,周期约为3小时左右的中尺度降水系统,他们认为这种中尺度系统具有重力内波的性质。李麦村也论证了重力波对暴雨的触发作用。我国的许多暴雨中分析,主要着重于分析暴雨雨团。这种雨团有时仅单个地活动,有时则成群地活动,每个雨团都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一次切变线暴雨过程的诊断研究和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钢  张铭 《气象科学》2004,24(3):294-302
本文对1998年6月12~13日的一次长江中下游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并使用一个η坐标细网格暴雨数值模式对其作了数值试验。结果发现,与该暴雨过程相联系的β中尺度系统主要表现在低层的切变线及地面的β中尺度气旋,气旋的东移和发展引起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强降水,在启动该场暴雨过程中,位势不稳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深厚的β中尺度“涡柱”是该暴雨雨团的明显特征;地形对暴雨的强度和范围均有重要影响,该切变线强度对暴雨过程的降水量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07.6”广西柳州极端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春  谌芸  方之芳  李泽椿 《气象》2009,35(6):54-62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雷达及FY-2C卫星资料,分析了2007年6月12-13日广西柳州极端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并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显示:500hPa高原东侧的低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地面准静止锋南移进入广西境内,在地面形成锋面低槽的形势.暴雨发生在850hPa低涡切变线上,暴雨中心与β中尺度低涡扰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次过程的主要降水系统是南部的对流云团和锋面附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柳州极端暴雨由两个雨团造成,其中一个雨团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与强降水回波的列车效应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有关,是柳州高强度降水得以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贺哲  李平  康雯瑛 《气象》2005,31(6):19-23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1998年7月29-30日发生于长江中下游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对两个相邻雨团的运动场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梅雨锋暴雨雨团的相互作用对其运动场结构的影响。分析表明,由于新雨团的生成,原有邻近雨团上升气流结构由一种形式的不对称转为另一种形式的不对称。中尺度涡管不仅在垂直方向呈波状,在水平方向也随着雨团位置和降雨的强弱而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