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 6-甲氧基 - 8-氨基喹啉为原料 ,经重氮化后与间苯二酚偶联 ,合成了有机试剂 4-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 -间苯二酚 (简称 MQAR) ,用 DMF重结晶精制。通过TL C、EA、UV- VIS、IR、1 HNMR等分析手段 ,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 ,确证得到了 MQAR纯品 ,产品熔点为 1 94℃。  相似文献   

2.
利用天气图资料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2000-07-14和07-18焦作地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影响系统及其垂直结构和雷达回波强度场、高度场、速度场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3.
“97-11-24”和“97-11-27”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T106物理量资料,对1997年11月24日和1997年11月27日两次江西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与夏季大暴雨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江西冬季产生大暴雨的物理条件,为冬季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空环流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 ,揭示了 2 0 0 1年 8月 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况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5日登封市局地出现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高低空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揭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实时高空资料、物理量场及本站要素,分析了南阳市2002年3月4日暴雪过程,结果表明700和500hPa西南急流,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700hPa的暖式切变线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地面自东路南下的冷空气,抬升西南暖湿气流,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18日开封市强对流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强对流天气发生在500 hPa横槽转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2年7月19日影响登封市的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时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的分析,揭示了此类过程的动力学和物理量特征,为此类过程的预报提供了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揭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2年5月14日濮阳市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冷空气活动、急流、水汽输送及本站压温湿要素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从环流形势、单站气象要素及中尺度滤波分析等几方面对2004年7月28日新乡市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和西风槽东移及北方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副高西伸北抬的"突变"过程,是造成大暴雨的直接原因;中低层切变线的生成,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西南急流不仅输送暖湿空气,增强层结的不稳定性,而且可以产生低层扰动,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新乡地区东南部位于深厚急流区入口处的左侧,是暴雨、大暴雨产生的关键部位;用T213的初始流场经滤波分析后,能清晰显示出形成大暴雨的中尺度辐合系统,对暴雨、大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场、物理量诊断等方面报1998年8月4日由于西风带系统和副热系统合并,使北上的西南涡析乡附近加强,从而产生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0年1月10日17时~11日17时河南省中北部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摩擦层内的偏东风急流、地形抬升、冷空气、数值预报产品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产生此类暴雪天气的天气学诊断模型和数值预报产品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2-01-12河南省雷暴产生前后的大气能量和动力条件,揭示了雷暴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图和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3日发生在周口地区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使700hPa切变线北抬至淮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套地区弱冷空气的入侵,为周口地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西南急流的形成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空资料及由郑州局研制的"郑州降水4级动态相似预报系统"所计算出的各物理量场数据,对2001年10月25日新密市暴雨进行剖析和诊断,指出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和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安中浩 《陕西气象》2002,(Z1):17-18
通过对2001-07-27暴雨出现前后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的分析,发现产生本次暴雨的原因是 高低空形势场配合,同时有明显的西南急流、水汽场辐合及大气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20.
从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基本物理量场、大气层结、以及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1-09-05渭南市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高脊前下滑冷空气产生的,冰雹产生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湿舌的顶部,低层辐合、地面能量积累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