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及空间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5年红山地震台地磁Z分量观测资料异常变化与Ms≥4.0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常值加卸载响应比P(Z)≥3.0,日变幅逐日比Y(Z)≥2.6,相关系数R(Z)≤0.90,且各异常值出现超过3个月及以上,震中距400 km以内通常有Ms4.0级以上地震发生。研究结果提供了适用于红山台的地磁分析异常指标,同时对后续地震的预报研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詹志佳 《地震研究》1990,13(4):418-434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强烈的唐山地震(M=7.8)。唐山地震前后积累了大量的地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震之前存在地磁场长期、短期与短周期变化的异常。这意味着强烈地震可能伴随相当丰富的震磁信息,地磁方法在中期、短期地震预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探索震磁前兆,我们做了几个构造磁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地磁变化与密云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系数为-(0.28±0.22)nT/m;对于地下核试验,爆炸前后的地磁变化约为1—2nT,在爆炸时刻约为2—3nT。根据实验结果,震磁前兆信息是可以观测到的。 利用我国所观测到的震磁现象资料,综合分析了地磁前兆时间、异常幅度、震中距与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助于地磁方法预报地震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报告通过1980年7月至1987年10月冀豫环地磁场总强度野外测点与邯郸测站观测成果的对比差δF1_(i,j)~′,进行资料可靠性判别、滑动平均值δF2_(i,j)~′,改正,对其差值δF3_(i,j)~′与测区附近的1981年11月9日河北隆尧5.8级、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和l 985年11月30日河北任县5.3级三次中强地震分析对比,还分析了Ms<5和Ms≥5地震前后的地磁变化。探讨了识别地磁变化异常的判别指标和定性判别短期(三至四个月左右)近区(地磁趋势变化异常测点附近数十公里左右)中强(Ms为接近6级)地震的预报指标,为拟定地磁趋势变化异常预报地震方法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是初步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4.
黄颂  姚丽  姜楚峰 《地震》2020,40(3):131-141
地磁低点位移法和幅相法都是地震短临阶段的预报方法, 两者均是通过提取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中的畸变信息对地震的发生给出预测意见, 低点位移法可以提取反相位畸变异常的持续时间, 但虚报率高, 无法确定每次异常的可靠性。而幅相法可以为异常提供定量判定依据。为应对低点位移法虚报率较高的不足, 本文应用幅相法计算2008年至2018年间出现的159次低点位移异常, 提取反映地磁反相位畸变程度的瞬时差值面积均值Sx及残差C, 并以此作为判断震前低点位移异常可靠性的标准。结果显示, 使用本文给出的标准可以将低点位移法的异常报对率从39%提高到70%, 证明了基于幅相法的低点位移异常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提高了低点位移法的实用性。统计结果还显示不同地区震前异常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新疆、 西藏与川滇地区震前异常的Sx、 C的变化范围和均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震学者提出了用地磁斜率变化预报地震的方法,并在地震短期预报中得到了验证。该方法不仅分析使用比较简便,而且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参考资料给出了地磁斜率|k|>0.15的异常共24次,其中有18次异常后于2个月内,在以地磁观测点为中心的360公里范围内发生了Ms>4.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其准确率达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山东省各地磁台2008-2011年数字记录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异常,与山东及邻近地区ML≥4.0地震的对应关系,并总结P(Z)值映震异常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2008-2011年出现符合判据标准的异常15次,其中对应地震12次,漏报4次,虚报2次,对应率为80%;由于研究资料和震例有限,在利用P(Z)值无法标识中强震的时、空、强具体参数,需要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才会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近几年用地磁特征线法预报地震的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地磁“Z分量和向量T的27日滑动差”异常时间跨越式预报地震的两种方法及相应的预报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地磁Z分量和向量T的27日滑动差△Z与△T在基线值附近无规则地跳动。但在南北地震带的南坪至吴忠地段的中强地震前,兰州地磁台的△Z与△T出现异常,其异常幅度分别为,△Z>0.2NT;△T<=0.1。异常时间△t≥14天。据此可按异常时间跨越式法预测未来4.5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日期;t=n×△t±1天,(n=1,2)。在近两年地震监视预报中应用上述方法的预报指标对1984年灵武5.2级地震和1985年宕昌5.0级地震作了较好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8.
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中距在1 000 km范围内的33个地磁台站地磁总场F02点值,研究其空间相关系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本次地震前共有15个地磁台站存在空间相关低值异常,该异常平均持续22天;(2)异常幅度在一定程度上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3)在异常持续过程中,异常最低值时间基本统一;(4)异常起始时刻至发震时刻的平均时间间隔为54天,异常结束时刻至发震时刻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3天,该异常具有短期效应。并且,异常台站分布与该区域构造走向、余震震中和极震区展布有一定相似性,虽然存在地磁台站分布不均匀的客观事实,但该现象为研究地磁异常分布与构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取2013年10月至11月吉林省松原市Ms5.0以上震群前后地磁异常变化信息,利用短时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平均震中距为79 km的长春地磁台地磁场能量波动,发现该台Z分量在震前4个月于0.02 Hz频点能量出现异常波动,震前2个月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平稳,恢复到正常水平期间发生地震.排除空间变化磁场影响和环境干扰,认为该异常变化与2013年松原Ms5.0以上震群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地磁数据处理与地震关系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上海崇明、佘山和杭州这3个地磁台的观测资料在2004年4月21日南黄海ML4.0级、5月26日浙江省舟山群岛ML4.3级和11月15日南黄海%4.6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台和崇明台数字化地磁观测资料分钟值空间差值于4月14日~17日、4月30日、5月8日出现的异常信息很可能是震磁异常信息;杭州台和余山台数字化地磁观测资料分钟值、模拟观测21时值Z分量地磁场相关系数R值分别在震前2天、24天和震前5天、15天出现了超出2σ值的震磁异常变化:崇明和余山地磁台数字化地磁Z分量分钟值的空间差值异常信息在4月21日南黄海尬4.0级地震前后有所显示。但在5月26日舟山群岛ML4.3级地震前不太明显,可能与谈两个地磁台站相距较近日震中距较近有美.  相似文献   

11.
地磁脉动预报地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成  韩克礼 《地震学报》1995,17(2):253-258
阐述了利用数字化地磁脉动观测资料预报地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根据感应磁效应理论,地磁脉动比起常规的地磁观测方法,更能有效地反映震前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异常变化,尤其是震前的短临异常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震前地磁脉动传递函数,有明显的短临异常,且有典型的异常形态,并取得较好的预报震例.地磁脉动预报地震是很有前途的地震预报新方法,它将会使以磁报震的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地磁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2~2006年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初步提出了适用于河北省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河北省以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8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华北地区缺震曲线、4级地震频度、4级地震连续平静天数异常对华北地区中强、强震的预报效能,发现这三个参数的报对率在58%-61%之间,虚报率在28%-33%之间,R>R0,这三个参数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磁日变规律的破坏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前,震中距为400km的格尔木台地磁垂直分量Z的日变形态发生异常,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前,北京台和静海台Z的日变形态也有异常。但是,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Ms6.5地震和1月27日丘北Ms5.5地震前,通海台的Z分量无异常。这可能与地震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91年3月26日5.8级地震的磁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将华北地区1990年10月—1991年4月地磁核旋定点观测数据利用加权差分法和带通滤波处理提取地震磁效应。发现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发生Ms5.8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和同震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疆喀什地区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1971—1983年北天山及南天山东段发生的12次Ms≥5.0级地震进行了清理,震前出现弱震条带的有7次,其中变化显著的有3次;2次因其它地震干扰不易分析;2次地震条带不明显。震前弱震条带有以下特征:在新疆较高活动水平下,地震条带往往是原地震带上地震活动强弱的一种变化。某些地震前出现背景性或双条带,一次地震的前震可能是组成条带的重要部分:同一区域的弱震条带具有继承性;地震条带往往是Ms≥6级地震前空区的某些边段。用弱震条带预报地震是困难的,文中对地震条带的具体判据,分析方法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变释放∑E1/2、小震调制比Rm值、缺震M、b值、G-R关系偏离度η值和地震非均匀度GL值等项地震活动参数空间扫描结果对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及其邻近地区的中强震发生地点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根据该区已发生的10次Ms≥4.9级地震震前的空间异常分布初步给出了这6项参数的异常判据,并认为未来中强震所在区域应基本同时满足应变释放、小震调制比和缺震的异常指标;同时,未来中强震应发生在这6项异常密度最大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10次中强震中有7次地震位于异常最大密度区内,其中有5次地震的异常密度达到5项以上.  相似文献   

19.
郭绍忠 《地震研究》1993,16(1):25-32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及震兆加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滇西北Ms≥5.0级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方法,并已全部计算机化。所得结果经1975年以来该区17次地震检验,地震强度预测准确率为88%,尤以Ms=4~6级中强震的预测能力最佳;时间预测准确率为93%,概括率为76%,起报点(发震概率阈值)为P_阈=0.53,并能计算有效预报期;地点预测准确率为88%,当P(N)>P(S)时报剑川以北有震,P(S)>P(N)时报剑川以南有震。三要素的总预测准确率为65%。所有预测方法定量性强,均能通过预报效能评分R值在97.5%置信度下的检验,效能显著。经一年多的15次预报实践,其准确率为93%,是一个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综合预报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东泰安基准地震台体应变仪记录的同震变化进行统计,绘制出了体应变映震能力图;2009-2012年全球共发生了91次7级及以上地震,仅有1例未记录,7级及以上地震记录能力为98.9%;其中,记录最小地震为3.5级,震中距165km;最远地震7.3级,震中距19 498km。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并对地震前后出现的阶跃和畸变现象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有些畸变可能与地震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