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多个阶段,导致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三套观测系统,它们在通信协议、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自2010年起,中国地震局决定实施前兆观测系统并网,主要目标是将“九五”仪器通过接入改造为网络化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通过软件方式将模拟和人工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实现与“九五”、模拟和人工仪器与“十五”网络化仪器的并网运行,同时对相关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进行升级完善和统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山东“十五”地震前兆仪器的运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十五"前兆仪器的整体运行概况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故障多发于无人值守台站,且故障原因多数由于电源、通信、避雷等通用设备导致,结合形变、电磁、流体各学科在日常运行中的典型故障,提出了加强台站人员的责任心及日常性的检查、维护、经验积累是保证前兆仪器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开始以北京市地震局板桥台、东三旗台、赵各庄台等7个台站为试点,逐步完成"九五"前兆仪器网络化改造,在保留原"九五"通信模式的前提下,完成其"九五"前兆仪器无缝接入到"十五"前兆数据管理系统。从各台为期半年多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其运行稳定、产出资料可靠且改造方案成本低,为"九五"前兆仪器整体接入"十五"管理系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阳基准地震台在"十五"项目中新上了FHDZ-M15和GM4两套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仪,仪器运行一年余,在仪器供电和通信线路维护、仪器水平状态检查和防潮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总结,希望能对地磁台网的整体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利用锦州义县地震站"十五"观测以来的地电场分钟值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并对干扰特征和判别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同场观测干扰、磁暴干扰、雷电干扰、降雨干扰、游散电流变化干扰、电极不稳定引起的数据漂移及观测系统变化干扰、仪器死机、重启仪器造成数据丢失干扰等。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为了新增水管仪、伸缩仪,丹东地震台对形变观测洞室进行了环境改造,新建了仪器基墩,解决了建造仪器基墩过程中遇到的施工难题,为水管仪和伸缩仪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观测条件。文中介绍的方法对其他台站建造仪器基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柳英  史水平 《华南地震》2008,28(4):104-112
选取广西“十五”地震前兆网络项目地下水位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利用固体潮形态、水震波、相关性、内在质量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在仪器正常运行、无故障情况下,两者数据的相关性良好。综合分析认为数字化观测的信息量大,灵敏度高,跟踪速度等明显优于模拟观测。随着仪器稳定性能的提高,用数字化水位观测仪器取代模拟水位观测仪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白家疃地震台为实验点,于2008年3月21日完成对该台"九五"前兆仪器针对"十五"台网进行整合改造。通过为期13个月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其改造方案成本低,技术可行,产出数据可靠,为"九五"前兆台站整体接入"十五"管理系统提供了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不同种类、不同通讯规程的地震前兆观测仪器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转换、存储、判断、报警功能。实现对不同连接方式的"九五"前兆观测仪器(通过协议转换器RS232-IP)和"十五"前兆观测仪器的监控,自动监控"九五"、"十五"各前兆仪器的网络通断;数据缺测以及水位数据阶变(例如水井水位的大幅变化);并自动报警(颜色报警、语音报警、声音报警、短信报警);方便查询自动记录监控结果;软件提供程序功能所需的各种配置。设计并开发一套前兆数据质量监控和水位阶变报警软件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前兆数据质量监控和水位阶变报警软件的组成、功能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开发基于"十五"网络的地震台站电源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的监控台站仪器设备的状态并收取状态参数,实现设备复位操作及故障报警,可以提高地震台网中心仪器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山东省防震减灾“九五”期间主要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十五”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管理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地震预报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的到来,对20世纪的地震研究作一些回顾,对中国几十年的地震预报的道路进行反思,可能是很有意义的,这对我们编制“十五”规划也有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十五前兆台网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行后,随着监测司关于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辽宁前兆台网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本文阐述了当前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的总体运行、管理、维护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台网的现状、“九五”台站建设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五”期间有关台网优化与建设方面的如下工作建议:(1)优化现有的台网;(2)完善与推广数字化观测技术,力争使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台站数量由100个扩展到300个,实现数字化观测的台项由300个增加到10000个,基本实现我国流体前兆观测技术的现代化;(3)建设以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为目的前兆实验场。(4)建成地下流体学科技术中心;(5)建设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关于"十五"工作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科学经历近百年的发展,现已步入中年.文章介绍针对地震科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IASPEI采取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其中强调了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在地震研究中的作用.这些背景值得我们在编制"十五"规划时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震害盲估属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平  龚俊  陈军徽  张薇 《地震研究》2011,34(2):222-226
在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浙江省省情的震害盲估系统,将GDP、宏观建构筑与地理要素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计算,运用G1S技术解决了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地震应急卫星通信车改进与完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为满足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的需要,为各省地震局配备了卫星通信便携站.青海省地震局地震应急卫星通信车是在原有箱式卫星便携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便携站的全套设备安装于改装后的依维柯厢式货车内,天线部分做了车顶安装.经过上述处理后,该车具备了移动通信车的优点,有力提升了地震现场应急的通信保障及指挥协调能力.在简述应急卫星通信车通信系统的功能基础上,详细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应急通信车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前兆台阵的概念及地下流体前兆台阵建设的方案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震局在“十五”期间把建设地震前兆台阵列入计划之中,为了使该前兆台阵建设具有创造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笔者提出了前兆台阵的概念与科学目标,建设台阵的科学思路与地下流体台站建设的建议,以便与同行专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北宁震群性质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以及“八五”和“九五”攻关研究成果中有关震群序列的分析方法,对北宁震群作了详细研究。根据该震群序列本身的统计参数及其时空强表现出的某些特征,进行自然类比和定量识别,结果认为,北宁震群前兆意义不明显,属于一般性震群。  相似文献   

20.
胡秀敏  叶秀薇  刘锦 《华南地震》2009,29(4):103-107
根据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广东省“九五”、“十五”两套数字化地震系统记录到的广东阳江地区数字地震资料,利用双差定位法重新对阳江小震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十五”系统由于台站密度更大、布局更为合理,地震定位测定误差比“九五”系统显著降低.且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定位结果都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