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王景来 《地震研究》1995,18(3):301-305
本文研究了地震灾害的四大指标-频率、死亡、受灾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比重,中国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地震灾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估计了未来地震灾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飞  缪升 《地震研究》2002,25(4):374-378
简要介绍了地震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并在稳态Poisson分布模型上,对动态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作了初步的探讨。同时,结合美国和法国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就完善我国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孕灾要素、隐患评定、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方面的成果。结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地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的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及其对农村民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了1992~2005年中国大陆与云南境内破坏性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云南与中国大陆同期地震灾害及其损失进行了对比,阐述了云南地震灾害和灾害损失的特点;统计了云南地震灾害城乡分布情况、农村民居破坏面积以及因农居的地震破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对农村和农民的危害性,并讨论了农居破坏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贵州省地震灾害风险薄弱环节,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以贵州省罗甸县为示范,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各乡镇进行危险性分析,开展地震灾害承灾体现场抽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首次构建乡镇级别的地震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估各乡镇地震灾害综合指数和程度,计算各乡镇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确定红水河镇为高风险区、罗悃镇为中风险区、木引等7个乡镇为低风险区,并从建筑物设防、地震地质灾害及水库地震等角度剖析罗甸县地震灾害特点,从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防护及交通等方面提出减小地震灾害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是人类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一次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叙述了地震灾害损失的特点及开展地震保险、设立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展地震保险、地震灾害基金业务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7.
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GIS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金志林 《地震研究》1999,22(3):285-289
在以往的研究中, 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 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G I S 所具有的功能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实现地震灾害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检索、统计分析、自动制图和建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 使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创新、特点, 以及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8.
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大地震与地震灾害链预测是当今世界地学前缘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了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地震灾害链网络结构及其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世界地震活动总水平和地震灾害破坏程度均低于往年,地震死亡总数605人,经济损失总计约10.1亿美元,该文综合介绍了1996年全世界地震灾害、地震破坏和伤亡情况,并就今后两年的地震灾害形势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震灾害、建筑物、人口、经济、抗震救灾等多方面出发,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行有效结合,对地震危险性、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构建城镇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张家口地区16个县区为例,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建立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建筑物抗震性能普遍较差,怀来县地震灾害风险最大,桥东区、蔚县、涿鹿县、桥西区次之,沽源县、康保县地震灾害风险最小,并对各县区地震灾害风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发现地震风险指数与地形结构、建筑物抗震性能具有相关性,评估结果可为城镇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邢台地震促进了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事件, 促进了我国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也提出了诸多研究课题, 本文只能摘述一二.  相似文献   

12.
对1991—2000年中国震例提供的前兆观测异常和首都圈地区前兆观测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05年11月黑龙江前兆异常进行了介绍,也对开展前兆异常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根据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预测效能初步研究,作者建议“十一五”期间应该建设两种地震预测试验场。地震频发地区的试验场,用于验证观测项目效果;无震地区试验场,用于试验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确定背景场。  相似文献   

13.
对姚安M6.5地震极震区(Ⅷ度)及姚安,大姚,南华和牟定等县城内的建筑物与结构物的震害做了系统的调查。作为系统研究这一,叙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砌体,底层框架,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各类房层,单层厂房及砖砌塔的地震破坏现象,分析了建筑物的地震震害特征及对建筑物震害加剧的主要影响,讨论了地震区域城镇建设中防震减灾应重视的问题,以及经验和教训。这对今后多震区的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可思议的现象近几十年 ,地震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解开了众多不解之谜。虽说如此 ,不解之谜仍然不少。对于过于复杂的现象解释不清楚倒情有可原 ,但对于一些极其简单、基本的现象也搞不清楚未免太说不过去了。比如说 ,太平洋板块每年以约 1 0 cm的速度由福岛县近海向茨城县近海、房总近海俯冲 ,可伊豆马里亚纳板块边界就是不发生大地震 ,你说怪不怪 ?这就是极简单、基本的不解之谜的例子。对这种现象长期以来有一种常识性的解释 :因板块边界面的摩擦几乎为零 ,故太平洋板块不受任何阻力 ,顺顺当当地向下俯冲。可是 ,单从…  相似文献   

15.
河北文安地震与云南盐津地震震害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6年7月4日在河北省文安县发生5.1级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而22日在云南省盐津县发生的同样震级的地震却造成22人死亡,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本文对比分析了这两次5.1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震害情况,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南部地区地震灾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从阪神大震灾看地震保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兵库县南部地震(阪神、淡路大震灾),神户等地记录的烈度为7度,死亡、下落不明者6427人,受伤者43772人,住宅全毁约11万栋,半毁约15万栋(截止1996年12月26日自治省消防厅的统计),是战后日本最大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中加州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运行和试验场工作期间发生的2004年6级地震的情况.着重阐述了在实验场20多年的地震预测研究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同题以及一些新的认识.这些科学认识包括:对活动构造破裂分段的研究是地震长期预测的基础;无震滑动是地震预测中的一大难点和障碍;地震复发模型具有的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且在预测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其对地震预测中常用原则--前兆异常重现性和相似性的挑战等.这些认识对地震预测研究与实验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9年9月21日在台湾南投和日月潭之间发生了一次7.6级大地震,福建沿海一带强烈有感.在这次地震之后的不到一星期时间内,震区又连续发生了两次7.0级以上大地震,而且5~6级余震不断.这一系列地震强烈地震撼着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一时间,人们谈震色变,恐震情绪高涨,成千上万次的地震咨询电话让沿海各地的地震局应接不暇,社会上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地震话题.9月26日地震谣言终于出笼了,说什么26日晚12时在莆田县江口镇会发生大地震.这种三要素齐全的地震谣言一经传出,一时间,工厂停工, 学校停课,居民逃离房舍露宿街头旷野.  相似文献   

19.
姚安地震序列与永胜地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00年1月15日云南省姚安地区发生了Ms 6.5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区发生了Ms 6.0地震,两者均位于滇中块体,震中相距较近,构造相似,且各自都有丰富的余震活动。为深入研究姚安、永胜两地震的主震及余震序列的分布与破裂特征,根据云南省地震局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记录到的余震序列的震相资料,分别联合采用盖格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得出了这两个余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联合昆明区域台网记录的两个主震和较大余震的震相资料,利用双差定位法重新校正了姚安和永胜两次主震的震源参数。根据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结合两个地震区的地质构造、所属块体的受力状态等特征,对比分析了两个地震余震序列沿断层面破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The Yao'an Ms6.5 earthquake occurred on Jan. 15, 2000 and the Yongsheng Ms6.0 earthquake occurred on Oct. 27, 2001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y are both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ian block. Their epicente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tectonic and strain characters of the earthquakes were similar, and there were many aftershocks after the two main shocks.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s and fault rupture characters of the main shocks and aftershocks, the latter are located using the Geiger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Geiger) and the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DD) based on the seismic phase data of the two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y were recorded by two Near Sourc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 (YNSSN and YSNSSN) deployed by the Yunnan Seismological Bureau (YNSB). Then, two main shock parameters were relocated using DD based on the data of larger magnitude aftershocks and the two main shocks that were recorded by the Kunming Regional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KMSN). Combining the spatial-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two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 tectonic and strain characters of earthquakes, the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 two aftershock sequences along faul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contras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