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史凯 《内陆地震》2014,(4):360-365
介绍苏15井的地质构造情况和地下水位等数字化观测资料的特征,对水位的气压效应和潮汐效应进行初步探讨,并计算出数字化水位日均值条件下的气压系数,同时结合模拟观测时期的气压系数,进行对比分析。此外指出影响苏15井水位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苏15井数字化水位等观测资料的认识,有助于今后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实际观测资料,系统的描述了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并对气压引起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按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气压对潜水或承压水井水位影响的机理。气压对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水位观测井中不受气压影响的井,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己。气压不仅对承压水井的水位显著影响,而且对含水层与大气沟通的潜水井的水位也有一定影响。在有关地下水著作中几乎都论及这一问题。早在1985年苏联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朗格就指出:能够使井水位和泉的涌水量发生短周期变化因素中还有大气压力;气压引起的潜水位变化有无秩序和规律性(半昼夜)两种。研究气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选择合理的教理方法,从水位观测值中消除气压的影响,从而突出地震信息;二是利用气压这个外加荷载引起的含水层孔隙水压变化,反演含水层的应变景,求解含水层的有关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及应力格值。为了深入研究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首先必须对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及受气压影响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中,基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地下水补给源及循环过程是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本文给出了九江地震台2号观测井水、大气降水、周边水库水及高山泉水等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地下水δ~(18)O测值介于-7.59‰~-6.09‰,平均值-6.99‰,δD测值介于-45.22‰~-39.69‰,平均值-42.32‰,变异异数分别为0.09、0.16;大气降水δ~(18)O测值介于-13.00‰~-1.27‰,平均值-4.74‰,δD测值介于-96.13‰~-4.74‰,平均值-46.87‰,变异异数分别为0.40、0.56,与降水相比,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变化更为稳定。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2017年5~10月表现为明显的降水效应,2018年11~4月表现为明显的温度效应,而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效应和温度效应。氢氧同位素及过量氘揭示地下水在下渗补给前经历了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并与围岩进行~(18)O交换,δ~(18)O与δD计算得出的补给高程分别约为647、440m。九江台观测井的观测层地下水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构造裂隙水,属于大气成因型且循环过程为较稳定的裂隙水补给并形成承压自流井。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位动态受降雨影响显著,且由于降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面积的不同,由降雨引起的水位变化形态也复杂多样。为了能直观地判别降雨对水位的影响,排除水位资料中降雨的影响成分,本文采用水位月变化量与降雨月累计值作相关分析后得到的余差值,作为水位微动态研究对象。选用与降雨关系分别为显著、一般、不相关的连江江南井、泉州局一号井、福州浦东井水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位月变化量均表现了高值异常,异常与地震时间的对应关系有3个震前异常,2个同震异常、1个震后效应、1个无震异常。  相似文献   

5.
针对闽清梅埔观测井在2009年8月出现的水位大幅突降以及波动现象,通过观测仪器检查和水位值校测、降水和气压资料分析,以及周边抽水等环境干扰因素的排查等,没有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但最后通过对测点附近的深入调查,寻找出是由于观测围墙下的暗沟内出现裂缝导致井水泄露引起水位下降的原因.本项工作表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落实观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云南地区10年以上的20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孔资料,选出其中受降水影响较大的18口井,分别采用峰—谷幅值法和谷—谷幅值法对其观测资料进行年降水干扰排除后,基于这20口井的资料,提取全省和红河断裂东、西部地区的地下水位群体异常。结果表明:云南水位观测井的群体异常与云南地区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谷—谷幅值方法提取的异常、预测效果较峰—谷幅值方法好,可能表明降水影响的延迟过程对这些井更为重要。分区预测的预报效能不如全省,可能说明井水位异常增多是区域构造活动和应力水平增加的结果,因此将用较小区域的异常对应较小区域的地震,虚报、漏报就会增多,从而降低预报效能。在异常增多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的背景下,有利于6级以上地震发生,因此将群体异常指标用于云南的年度地震活动水平预测,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震波研究的现状与动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用太  王铁城 《地震》1989,(1):70-72
水震波指地震波引起的井孔水位的振荡现象。随着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的建设,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七十年代,首先在北京洼里井观测到水震波以来,已在100多个井孔中观测到了这类水位微动态现象。现已查明,上述具有记震能力的井孔——含水层系统中,井孔深度深者达3400m,其观测层的岩性有各种时代与各类成因的基岩,也有第四纪粉砂细砂层,地下水的类型有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有冷水、也有热水,观测方式上有静水位观测,也有动水位观测,由上可见水震波是普遍存在的水位微动态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9年1月以来会理川-31井水位及降雨观测数据,定量分析多年来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雨季累计降雨量、月降雨量、集中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川-31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建立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分析该井降雨量与水位变化幅度的相关性特征;井孔水化学组分及稳定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井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该研究结论对地下水位异常判定和和区域震情跟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湖等地表水水位变化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地下水位变化,对附近重力台站的观测值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项影响随着区域水文条件,河、湖岸的地貌特征及其与测站的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最佳计算模型,以排除这项影响。我国大多数重力台站没有地下水位的观测资料,为此我们选了水位观测资料较全、紧靠黄壁庄水库的黄壁庄重力台站,计算了自1972年到1980年间水库及地下水水位变化对重力观测值的影响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平庄观测井地下流体动态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观测井是一口有十几年观测资料并有几次较好震例的综合观测井。近年来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 ,使得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观测井周围地热的开采 ,对太平庄观测井的正常动态影响较大。文中结合往年较正常的动态特征和地质构造等 ,分析了太平庄观测井的水位、水温、逸出气和断层气等的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水位、水温的变化规律受观测井水位补给区降雨量的影响 ,水温还受当地降雨量的影响 ,特别是太平庄观测井周围新井的抽水对水温、水位、逸出气均有一定影响。由于观测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太平庄观测井的观测资料不能按往年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分析。在排除了降雨和人为的干扰因素外 ,太平庄观测井的资料动态趋势还可用于首都圈的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位中地震前兆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位观测值的影响因素包含降雨、气压、固体潮、地质构造作用等.为凸显地质构造作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滤除降雨、固体潮、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量.本文首先分离地下水位受固体潮、气压作用的影响量;然后依据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变化的思路,利用基流分割方法对地下水位的两种变化进行分离,确定地下水位的降雨影响量;最后分析各分量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关系,探查其中包含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地下水位观测值中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尝试的系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濮阳地区地下热水的开采对处于同水层的地震观测井—豫01井水位观测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影响。豫01井水位自1996年9月出现下降变化以来,其水位动态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十几年来,地震界专家学者对有可能影响该井水位动态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了追踪研究。认为豫01井自1996年9月至今水位变化与中原油田抽水、注水、采油无关;其...  相似文献   

13.
经对地电阻率ρs观测值的分析研究,发现观测数据因受本身台址电性条件的限制,观测深度较浅,受降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明显.运用合肥地电阻率北南、北西向2007-2013年观测资料月均值与温度、降水、地下水位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地电阻率进行校正,以反映地电阻率的真实变化,达到提取地震异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9日,云南地区出现大幅度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而地下流体群体异常的聚集区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孕育区,及时排除环境等干扰因素,对确定地震危险区很有帮助。本文选取澄江井和建水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分析降雨量与水位变化的关系,认为滇南地区的水位年变化与雨季降雨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澄江井和建水井2012-2014年的水位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对其映震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滇南地区降雨量对水位引起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和变化时间等方面。此次出现的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多为降雨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丹东地区现有四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分别是东港汤池井、四道沟滨江井、同兴乡变电井、宽甸明安井。本文利用多年的观测资料对这四口井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气压、降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从前震效应、震后效应、同震响应方面对四口井加以分析,找出了四口观测井的微动态信息,并对丹东地区地下水井点的分布及所反应的微动态信息优劣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化学和物理方法的井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磊  刘耀炜  孙小龙  方震 《地震地质》2014,36(2):513-522
针对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后江苏地区的地震观测井水位上升现象,选取了苏18井和井周边地表水进行了水化学和物理分析,研究了井水位异常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关系,讨论了井水补给来源及其与高邮-宝应MS 4.9地震的关系。离子含量和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苏18井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存在一定的水岩作用。应用氯离子分析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其结果显示大气降水在井水补给源中占了重要份额,井水位的突然上升与同期降水量增加有一定关系。水库水与苏18井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大气降水增多致使水库水位升高,对该井水位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大气降水的增多致使水库蓄水增加,水库水通过侧向渗透补给造成了2011年苏18井的水位显著升高。苏18井异常不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作为高邮-宝应MS 4.9地震的前兆依据不充分。水化学和物理结合的方法为今后判别地下水位异常干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围栏养蟹利用与女山湖沉水植物资源保护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本文对亚洲中部地区内陆湖泊近百年来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特别是气候因素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及蒙古高原北部的湖泊,近百年来其变化以及水位上涨与面积扩张为主,产生这种湖泊水位上升的原因与该地区降水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ground water flow path of the coastal area in the Yellow Sea, Korea, was interpreted using both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hydraulic properties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ground water chemistry. Data was obtained from observation wells in the undergroun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cavern constructed in the coastal area of Pyeongtaek. Cross‐corre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erating pressure became more influenced on artificial factors for the vari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the study area (45–66%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ven though its affecting area was limited to the region with fractures or faults, and also showed that the delay time from the variation of operating pressure to the fluctuation of ground water level were relatively long periods (28–31 days). Three hydrogeochemical events (encrusted cement dissolution, host rock dissolution, and seawater intrusion), which were dominantly influenced on ground water quality, could be induced from the result of PC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these events using the mixed equation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suggest that the dissolution of encrusted cement materials was the predominant factor (39·0% of the total mixed proportion) to chang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eepage water during the ground water flow from the observation wells to the cavern. Integr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lso imply that ground water flow and hydrogeochemistry were predominantly affected by artificial factors such as cavern operation pressure and dissolution of encrusted cement materials, which were interdependent factors on the observation wells with high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nd pH.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大暴雨引起深、浅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楼  李翠萍  刘国明 《地震》2001,21(3):105-108
1998年8月10日在吉林省白城市一场特大暴雨引起白城ZK6(深)井与ZK6-1(浅)井水位异常变化,从所记录到的结果表明: 这场降雨在某种意义上讲,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降雨荷载实验,也是一次浅井大面积注水实验。由此进一步说明了降雨对深、浅井水位的影响机理是绝然不同的。就浅井而言,是降雨渗透作用,而对深井而言,是降雨荷载作用。这对井水观测进一步排除降雨干扰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滇21井水位微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子岩 《地震研究》1998,21(3):286-291
本文通过对滇21井的地质构造部位、水文地质条件、井孔结构等方面的论述,应用该井水位观测结果,以地下水微动态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气压、固体潮、降雨等干扰因素对水位的影响,归纳出该井水位正常动态特征,探讨了识别震兆异常的方法,为综合分析多井水位异常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