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宁立然 《地震》1993,(4):76-78
我国的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水位、水化、水温、断层气等)是近二十多年来在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现已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前兆监测系统,在我国的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其各种测项本身均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明确的物理含义,多次的震例验证,因此可以预期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发挥愈来愈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某500k V高压变电站为基础,建立了设置避雷针和未设置避雷针的变电构架结构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这2种模型的动力特性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了解了高压变电站构架避雷针结构的抗震性能特点。研究表明:设置避雷针的变电构架模态频率明显降低,而且频率分布更为密集,振型主要以避雷针的局部振动为主。地震作用下,构架避雷针顶点位移增大很多,存在显著的鞭梢效应;避雷针底部与构架横梁交接部位杆件应力水平增加较多,设计和施工时应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报道,地震前会有电磁前兆异常,对电磁异常的监测与判定也已成为地震监测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的有效手段之一.立体的、综合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对系统研究和识别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将发挥重要作用.立体的、综合的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应由地震前兆监测台网、地震电磁卫星、子午工程监测系统以及其他区域监测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4.
苏亚军  靳平  李莎  毛颖 《地震学报》2012,34(3):323-330
通过对国际数据中心(IDC)审议地震公报(REB)与美国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ANSS)地震目录的比较,分析了国际监测系统(IMS)对美国内华达地区地震事件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以及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内华达地区的地震事件,IMS最低可检测mb为2.1的地震事件.对M>4.5的地震事件,IMS可以全部检测;对...  相似文献   

5.
抽检"十五"安徽地震监测台网一定比例台站供电UPS系统蓄电池组,使用数字检测仪对台站蓄电池(内阻、容量、电压)相关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并对检测参数分析汇总,应用定量化评估法,对台站UPS系统蓄电池运行质量与使用效率进行评估,提出完善与改进台站蓄电池使用率及维护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大同—阳高地震现场监测系统的组成情况及对由多省区组建而成的地震现场监测系统进行统一组织指挥、统一技术管理的作法,指出在地震现场监测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原有监测网点的作用,应增设短临预报效果较好的观测项目以弥补原有台网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六、水位监测1978年秋,当两个68m深(W1和W2)和一个30m深(W3)的垂直钻孔完井时便开始进行井水水位监测(图12)。现今文献(Nur,1972;Johoson等,1974;Scholz和Kranz,1974)提出孔隙流体在地震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它又是地震活动性的灵敏显示器或征兆。这种局部地下水对灵敏的倾斜测量产生的扰动使我们有希望监测深部的孔隙压力。  相似文献   

8.
形变观测是地球物理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能够清楚地观测地球固体潮汐为发展目标,对地震监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山西省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1985年以来山西省形变观测资料的变化,探讨形变台网观测资料在监测预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山西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变化,对山西省历史及目前运行的形变学科仪器、数量等进行全面摸排,为该区形变观测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山西形变观测已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以下特征:(1)观测仪器设备种类多,监测手段全,但仪器标准化程度不高;(2)观测资料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3)观测环境较复杂,应进一步做好观测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青海地区"十五"期间架设的12个数字化水温(地温)井的观测现状,及年、月、日不同层次上的动态特征,对其在相关的地震前兆观测中发挥效能的可能性作了宏观的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井孔可在地震中期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期的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文中还介绍了主要影响数字化水温(地温)资料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日本阪神地震以后,日本政府吸取了阪神地震应急响应太慢的教训,投入巨资(约300亿美元)来加强日本的地震监测系统和地震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洪阿实 《华南地震》1990,10(3):71-76
通过在地震活动区对有关地质体的K—Ar、Ar—Ar、FT、TL、~(14)C、ESR、U系等同位素年代学、地下水及其释放气体的D/H、~(13)C/~(12)C、~(18)O/~(16)O等稳定同位素以及He、Ar等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研究,可获得有关新构造运动的时间序列、断层运动的时间、地质体热历史以及地下断层流体运动的许多重要信息。因而,同位素地球化学已逐渐在研究地震成因机制以及监测预报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说明了台站地震速报监测系统软件的系统特点,着重介绍了该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该软件在合肥数字遥测台网地震速报工作中的应用,实现了台站地震速报数据快速通报和汇集,进而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地震预警系统(SASMEX)于1993年开始投入使用,是首个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系统。现今,SASMEX由97个几乎跨越整个墨西哥俯冲带的监测台站组成。系统还包括监测俯冲科科斯板块地震活动的强震仪。这些地震都发生于内陆,靠近墨西哥主要人口中心。监测台站与控制和分配中心相连,通过一个多重手段的远程通信网络接收、处理和发布警报。预警信息通过低成本的无线电接收器、付费电视和广播电台以及墨西哥城内安装在整个城区街道的市政喇叭系统进行发布。从1993~2017年,台网已记录到6 896次地震,共发布了158次地震预警。最近的地震预警成功案例是2017年9月发生于墨西哥的两次地震。在2017年9月7日特旺特佩克大地震(MW8.2)中,SASMEX在强烈震动的地震波到达墨西哥城前提供了近2min的预警时间。第二个案例是2017年9月19日莫雷洛斯地震(MW7.1)。震中距离墨西哥城约120km,较短的震中距使得在S波到达墨西哥城前仅有几秒的预警时间。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地震台网IPVPN联网与实时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九五”期间,全国地震观测系统进行了重大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和建设,建成由47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和30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一些省、直辖市和市县地震机构也先后建成了以监测本行政区域地震活动为主要目的区域性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台网”)约20多个(庄灿涛等,2003;吴书贵,2003),这些台网的建成及投入运行对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地域及建网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台网一般采取独立运行模式,自成体系,区域间数据交换困难,对于行政辖区临近交界多发地震地区而恰好是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较差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地震信息采集为应用背景,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和关键技术,讨论了无线网络在地震信息采集方面的系统构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决策为一体的地震监测及应急调度系统。将XML用于数据交换,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格式不灵活、成本高以及交互性差等缺点,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跨平台间模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在采集环节,针对监测环境恶劣,面积大、监测点多、监测时段长而人手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前提下,添加无线传感网络作为补充,以弥补有线网络无法全覆盖的缺陷,大量传感器节点按一定布点规则分布于地震监测区域内,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多跳的组织网络,并选用了ZigBee技术予以实施。对加强地震监测、强震动地震预警等灾情信息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系统开始研制、使用光记录水平摆倾斜仪。水平摆虽具有角放大倍率高,能较好地记录地倾斜的特点,但由于仪器洞室潮湿、台站供电不正常(停电或电压不稳定等),光源灯和时号灯常烧坏熄灭,推动钟(滚筒)生锈或发条、固紧螺钉、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96年开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通过"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和"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3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已建成由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1)国家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中国的地震监测台  相似文献   

18.
苏联中亚地区包括五个加盟共和国(即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和哈萨克)。该地区是苏联境内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每年发生M_L≥3(k≥10)的地震七百多次,大部分为浅源地震。阿什哈巴德、塔什干、阿拉木图等一些大城市都曾遭受过强烈地震的破坏。因此,苏联在这一地区布设了大量的各类台网,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地震学基础理论、前兆和地震预报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其研究水平在全苏具有代表性。 本文就苏联中亚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的构成分布、仪器设备、监测能力及其未来发展动向做一概述。 一、观测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青岛市(测震、强震、前兆、流动)监测台网现状的研究, 在地震监测、地震趋势预测预报、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应急等方面论述震情保障, 介绍了保障工作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国家地震局获悉:我国地震监测系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增添了一系列灵敏度高、监测效果好的仪器设备,使得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提高.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至地中海地震带的汇合地区,是个多地震的国家.1976年唐山地震的发生,更引起了国家对地震工作的重视.国家这些年曾拨出专款加强地震监测系统的现代化建设.现已建成的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兰州等六个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有效地把地震和有些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在台网中心迅速记录下来.天津、太原、滇西、呼和浩特等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