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八五”和“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中的40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演化及其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一些参数的演化过程,在岫岩5.4级地震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而在其后2000年1月12日5.1级余震临震前除了少数个别参数有异常显示外多数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根据5.4级地震前各参数值的演化特征及其在异常阶段的变化情况与背景值的差异程度,提取了一些参数的中、短、临异常判定指标或标志,作为本地区中强震短、临预报及方法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八五”短临预报和“九五”中短期(1年尺度)前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整点值、日测值、原始曲线法、一阶差分法和日工法,系统地分析了北天山1985年以来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研究了在此期间控制区范围内发生的7次Ms5.0级以上中强地震前临丑异常显示特征,探索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表明只要正确地识别地震前兆的中长期向中短期、短期、临震前兆过渡的标志,并进行短临跟踪,是可以实现临震预报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此次地震前短临预报的基础上,对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微观和宏观前兆的短临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地震活动在该区最典型的短临异常特征是平静,分析了震前地震活动图象和各类异常的时空特征所显示的“膨胀—扩散模式”的孕震机制。  相似文献   

4.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映震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MDCB-Ⅱ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观测获得的类地应力值,异常频度和8方位异常值等参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资料反映的事实表明,在一定距离,一定强度的地震的短临阶段,确定存在着电磁波异常现象,其动态趋势,变化次数,异常突变和异常方向性反映等参数,可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科学判据。  相似文献   

5.
自从1976年唐山地震后,我国开展电磁辐射观测以来,大量的地震电磁辐射异常事实,再次说明了电磁辐射作为地震短临前兆研究的科学意义。我国在“八五”期间,研究和总结了大量的震例,提出了一些预报的判据(时空强方面),成为一种地震短临预报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研究中心研制了超低频数字地震电磁辐射仪(EMAOS-L)。根据该仪器的性能和特点,浙江省地震局在“十五”前兆项目期间,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区),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 值等;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方法,以2倍方差异常标准线定为异常判定线来揭示云南地区强震孕育的短临特征.结果发现,云南地区6.7级地震前和各个地震带(区)中强震、强震前1~3个月内,出现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异常增强-降低或异常增强、降低独立出现的现象;并通过历史强震震例检验和从区域、构造的特性对R值结果作了初步探讨,为云南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地震学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包头西6.4级地震前后水化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分析研究了1996年5月3日包头西6.4级前后震中周围300km范围内水化群体异常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包头西6.4级地震发震时间进行短临预测,证明了该方法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尚义发生了6.2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大华北区域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活动性异常,中国地震局给出了成功的中期预报,但没有作出短临预报,本文根据震前后地震活动特征,从大区域内提取地震学指标异常信息并通过GL值空间扫描确定地震震源区,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多项地震学参数(地震空间分布,b值,C值、D值,Mf值,GL值,YH值,AC值等)的异常变化,期望从中能够找出对中强地震短临预报有意义的地震学参数和特征图像,以增加对中强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玉门5.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Ms5.9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各项异常指标及地电前兆临震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电阻率和地震活动性频度、C值、b值、GL值、η值在玉门5.9级地震前出现了中、短临多项异常.  相似文献   

11.
地震非均匀度在华北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空间扫描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非均匀度GL值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1年左右,未来震中周围的GL值中期异常区通常出现明显的收缩或消失,一些地震临震前数月还再次出现GL值异常区,讨论了使用GL值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模糊分维方法应用于地震活动时空演化研究,当中.给出了强震和中强震活动模糊空间分维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不同小区的模糊空间分维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来研究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华北及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性时空演化图象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大震前地震活动的模糊空间分维D_0~(2)要出现下降异常,并且大地震发生在D_0~(2)减小的地区(西南)或先减小而后达到高值(华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长岛附近地区地震分维结构及月频度趋势性变化与渤海、山东及邻区大范围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得出:大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阶段,研究区存在分维结构,小震活动频度出现趋势性增强;中强以上地震活跃期间分维值较低,活跃阶段将要结束时分维值较高,进入地震平静阶段分维结构不存在。还研究了长岛小震月频度变化的短临前兆特征,得出长岛区地震活动对本区Ms4级以上地震、200公里范围内4.5级以上地震及主震为4.0级的震群、600公里范围内5.5级以上地震,长岛月频度一般在震前1至5个月内会出现8或14次以上的异常现象。反映了长岛小震活动对监视渤海及邻区大范围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了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前山西地震带(简称山西带,下同)小震活动时间分布结构的变化特征,发现震前各D_q值均有降维异常出现,且D_(+q)(q>0,下同)的异常尤为突出,取不同层次的地震样本进行计算其异常形态基本一致,表明震前小震活动时间分布从无序向有序转变所显示的内在结构异常变化是真实可靠的,这对我们今后地震分析预报的研究或许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范增节 《地震研究》1992,15(2):219-226
本文选取了汾渭地震带从1970年至1989年二十年的地震资料,对所发生地震的时间分维结构进行了研究。文中分别以两个月为一个单位和一年为一个单位计算了时间分维数,绘出了每两个月D_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和二十年中每年D_t随t的变化曲线。经过计算发现,多数较强地震前D_t值明显降低,在大同一阳高地震中表现较明显,震前1988年的时间分维值为0.1944,1989年9月计算出的分维值为0.1312。  相似文献   

16.
蒋海昆 《地震》1993,(6):15-20
本文对菏泽地震为例,从频数及能量两方面对地震不均匀空间颁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预报含义。结果表明,地震频数及地震能量空间分布均表现出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特征,并且前者的分布结构较后者列为复杂。菏泽地震前几年的“降维”中视为中期预报的一个显著指标,而动态均值则可作为判断“降维”的一个较好标准;t检验表明能量分布的降维较频数分布更为显著,并且其对中强地震孕育过程各阶段的反映似也列为灵敏,降维之后的  相似文献   

17.
The seismological data in the area of induced seismicity in the region of the Nurek reservoir a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database for the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from 1955 to 1989 and is aimed at finding the regularities in the variation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transitional seismic regime caused by filling a reservoir. These parameters include the b-value—the slope of the graph of the Gutenberg–Richter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ship, the fractal dimension d of the set of the epicenters, and fracture cycle parameter q = αb ? d, where coefficient α determines the ratio between the magnitude and source size M = α log l + β. It is shown that during the filling of a reservoir, these parameters undergo statistically reliable variations: at the initial stages, the b-value increase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et of epicenters decreases, and the fracture cycle parameter q grows and becomes positive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e interval of reservoir filling. After a reservoir is filled, these parameters recover their background values.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of the three strongest earthquakes—before, in the beginning,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reservoir filling period—are studie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Omori parameter p for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during filling is smaller than for the earthquake before filling. Based on the dynamics of the studied parameters, it is conjectured that the relaxation time of the transitional seismic regime after the emergence of induced seismicity is about 10 year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地震断层具有自相似结构,从分形概念出发,依据地震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前震和余震的分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前震和余震的b值特征,提出了地震矩不均衡度的概念。本文还探讨了利用分数维和地震矩不均衡度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地震矩不均衡度呈现低值,大震发生前出现高值异常,震后降低;在空间上,震前2—4年其异常范围大,震前一年异常区逐渐缩小,大震发生在异常集中区内或其边缘。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地震的空间关联维特征与构造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关联维方法对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先利用 10 0a来台湾的地震目录计算各个地震区、带的关联维数 ,将地震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定量表达出来 ,然后综合分析地震空间分布的关联维数和孕震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以下结论 :1)台湾东、西部地震区由于地震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 ,因此关联维数有较大的差异 ;2 )在各地震区内部的各个地震带由于板块构造、地壳结构、活断层分布上的差异 ,而具有与其构造特征相对应的关联维数 ;3)各地震带内部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又由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 ,而导致地震分布上出现不同的丛集性 ,表现为不同的关联维数。这些结论充分说明通过关联维分析所得到的地震活动的空间图像与地震活动所代表的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认为地震活动度5、P(b)值、A(b)值、b值、小震调制比Rm、地震时间熵Q^l、算法复杂性AC、地震非均匀度GL、多分维均值Dq、地震集中度C值、地震演化指数YH、地震强度熵Q^E、G-R关系偏离度η、缺震和等效震级M^*等15种地震活动时间扫描分析方法对东南沿海地震带西段4.8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时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将这些方法在震前所显示的异常同步性引伸为地震时间预测信度同步性,初步确定了各种地震活动参数首次出现异常后4.8级以上地震发生在不同时段上的信度,证实了震前预测地震时间信度的同步性要远好于异常同步性,进而计算出这15种分析方法的综合预测信度。研究发现,运用综合预测信度可以较为明确地预测出M≥4.8级地震的发生时段,如果在所预测时段内同步发生了地震活动度.S、P(b)、A(b)和b值异常(并非都要全部发生),则有可能做出6个月内发震的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