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敖雪明奥.  АБ 《内陆地震》1994,8(2):147-151
1992年8月19日,与中国新疆毗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苏萨梅尔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前,中方笔者曾根据新疆部分地震窗口网的异常作出一定程度的短期预报。本文全面分析了窗口网的时空异常特征,并简述了预报过程及其效果,最后对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  相似文献   

3.
强震预报的连续性方法与丽江7.0级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淑蓉 《地震研究》1997,20(1):21-25
作继《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探讨》后,提出云南强震活动的连续性方法:即一次强震前4个月内的中等地震丛集区几何中心150公里内地区,在经过数月至数年的孕育后将演变成强震发生区。据此连续性方法,1993年1月27日普洱6.3级地震后即在《震情研究》上预报“未来3-5年省内的7级大震将发生在永胜期纳(26.4°N,100.6°E)附近地区。另外,缅甸(22.5°N,98°E)也可能发生7-8级大震”。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和印缅地区8级地震活动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8,21(3):205-210
本分析了1900年以来北纬15°-32°,东红85°-105°,中国西南及印缅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特征,得出M≥7.5级地震有密集-平静现中活跃期持续时间长、短交替、印缅地区7级地震启动是8级地震的重要标志,8级地震发生在7级地震密集区附近。  相似文献   

5.
袁家治 《地震研究》1995,18(4):445-446
云南孟连西中缅交界发生7.3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5年7月12日05时46分37.1秒,在北纬22.0°、东经99.3°的云南省孟连县西中缅交界缅方一侧发生一次Ms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公里,微观震中距边界约10公里。这次地震前,该区1...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发生于14时20分,震中位置:23.°N,118.5°E。至11月10日15时07分止,共发生3.0级以上余震214次,其中3.0~3.9级173次;...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2日乌苏南发生Ms5.8级地震1995年5月2日19时48分09秒在新疆乌苏南发生Ms5.8级地震。震中位于λE84°40’,ψN43°49’;震源深度29km;震中烈度Ⅵ度。地震发生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局长石鉴邦率领考察人员,连...  相似文献   

8.
1995年10月24日云南省武定发生6.5级地震1995年10月24日06时46分云南省武定县北约35公里处发生Ms6.5级强震,其微观震中为北纬25°50’、东经102°19’,震源深度15公里。宏观震中位于武定县发窝、康熙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Ⅸ度。...  相似文献   

9.
徐场  田勇 《山西地震》1997,(1):24-29
根据大同地震遥测台网1989年-1994年记录的地震资料,采用代数重建法联合反演了大同一了高6.1级地震震源及区周围地区(ψN39.5°~ψ40.4°,λE112.5°~λE114.4°)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指出了这对揭示震孕震环境及条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发生6.1、6.2级强烈地震据粤桂琼三省(区)地震台网测定,1994年12月31日10时57分在琼州海峡以西北部湾海域(北纬20°23′,东经109°25′)发生6.1级地震。至1995年1月10日18时止,共记录余震142次,其中ML≥2级7...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共和1994年9月24日5.5级地震考察张瑞斌,马文静,叶建青(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1地震基本参数根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本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发震时间:1994年9月24日03时15分40.0秒微观震中:北纬36°04’,东经10...  相似文献   

12.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库容量约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0万干瓦/时。1992年4月5日开始蓄水,9月达到最高水位,第一台机组在该月底投入运行。其后的库容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大旋断层距大坝上游约5km,牛溪沟断层离大坝很近,库坝区的玄武岩垂直裂隙比较发育。大坝下游5km处的福禄和大坝上游的红星、铜茨等为石灰岩地层,溶洞较多。库坝区及其周围历史上地震记载不多,最大为1967年5月5日福禄东4.8级地震。库坝区(103°30'-103°40'E,29°10'-29°20'N)在1970年1月至1992年3月共记录地震36次,最大为1972年7月5日福禄2.9级地震。铜街子库坝区开始蓄水后不久即陆续发生地震,至今已记录到地震约5000次。初步分析有如下特点:从地震的时间序列看,已经历了两个地震活跃期,即1992年4月下旬至9月和1993年1月下旬至3月。第一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2次,最大为7月17日福禄3.5级地震;第二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9次,最大地震为2月26日大坝附近3.3级地震。前者出现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后者是在水  相似文献   

13.
本用震源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徐淮地区从1970年以来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和强度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以唐山地震为分界线,本区的应力场P轴取向由震前平均61.8°变为震后平均77.7°。如果将本区以宿北断裂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部分,则北区的P轴取向从68.1°变71.2°,而南区的P轴取向由62.5°变到83.6°,南区的变化明显于北区。  相似文献   

14.
魏焕  张昭栋 《地震研究》1998,21(2):141-144
本介绍了1992年1月23日黄海Ma5.3级地震(121.2°E,35.2°N)肖沂沭带部分流动磁测点地磁异常变化及预报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杰  王梅 《地震研究》1995,18(3):258-263
本文针对1993年9月中旬以来烟台石英倾斜仪SN向出现的短期异常运用实用化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处理。其结果给出,烟台石英倾斜仪异常与1993年12月31日0时29分在东经122°45’,北纬38°10’的Ms4.5级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6.
孙士宏 《地震》1994,(6):19-25
本文通过对首都圈地区(北纬38.5°至41.0°,东经113.0°至120.0°)公元1500年以来M≥5地震的系统分析,并应用7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该地区最新地球物理场的有关资料进行分区后,发现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存在较明显的成组发生及有11年的时段性特征,且每一组的活动具有地区性特征。这一现象对首都圈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的监视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域波速比异常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焕鹏 《地震研究》1995,18(3):252-257
本文应用文献[1]中的波速比计算公式和误差公式,对渤海海域(北纬37°~39°10’,东经118°~121°30’)范围内,1970年1月~1993年8月发生的ML≥2.0级的280余次地震,计算其波速比值。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通过1983~1993年波速比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与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的异常判据比较分析,对渤海海域近期的地震活动趋势,提出了初步的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8.
钟贻军 《华南地震》1996,16(4):56-60
1993年8月1日至11月间,广东省连山县发生小展群活动,最大震级为ML3.6级,极震区烈度为Ⅳ度。各次地震震中位置基本上无变化,皆为24.7°N,112.2°E,震源体位于太保花岗岩侵入体中,体积小,约为20~30km3,震源深度较浅,约为5~10km。文章认为,连山小震群活动与华南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西部地区的强震活动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具备前兆震群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在源区与场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1985年至1992年发生在ψN39°00‘ ̄ψN41°00’,λE112°00‘ ̄λE114°30’范围内的127次ML≥2.0地震的波速比值,分析了1980年大同一阳高6.1级地震前后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及t检验结果表明,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源区波速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低值-恢复-恢复-高值过程。场区测表现也  相似文献   

20.
计算了1979—1987年发生在北纬34°30'一36°'10,东经115°—117°45'范围内148次ML≥20级地震的波速比值,分析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源区与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对计算结果进行了t检验,源区和场区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及t检验结果表明,5.9级地震前,源区波速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一低值一恢复过程。场区则表现了5.9级地震临震前的低值异常。5.9级地震后源区和场区的波速比计算结果一致,时空变化均为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