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70年~1985年)红山地震台所记录的台站周围地震资料的分析,发现较大地震前的小震大多呈现一种异常波形。我们对这种波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统计的角度探索了它作为强余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异常小震的震中与未来较大余震的震中相近;异常地震与强余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数分钟至几天之间,异常小震的震级与未来较大地震的震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对产生这种波形的可能机制从震源区介质。应力场方面作了初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后短时间内余震活动时空分布的某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培苓 《地震学报》1983,5(1):39-46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强地震以及部分中强地震后,短时间内余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在大震后短时间内余震频度衰减和余震区的变化过程上有明显差别.作者认为,这种差别有可能作为一次强地震后及时对地震类型和趋势进行判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9次6级以上强震群,发现强震群序列具有强度大、频度高、中强余震频繁、余震衰减起伏大、持续时间长、中强震前小震活动显示平静的特点。与主余型地震相比震群型地震b值大、p值小,最后一次主要地震发生后序列衰减变慢,多数地震的余震具有共轭分布特征,主要地震的震源深度和破裂方向呈多样性,地震破裂具有继承性。新疆伽师强震群与乌兹别克斯坦加兹里强震群不但在分段上极为相似,而且随时间的发展在能量释放的分配形式上也极为相似,且余震都呈共轭分布,主要地震迁移呈多侧扩展型,强震前中、小地震表现平静。从频度及强度上看,这两次强震群第一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较低,第二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较高,第三组强震发生后余震频度及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大震后,曾有过多次强余震活动。1981年11月9日又发生了5.8级强余震,截至11月30日的二十多天里共发生小震七百多次,其中4级以上的地震2次,3级以上的地震10次。这是邢台地震群中的又一个子序列。据邢台区域小台网包围震中的台站记录,用石川法测定出主震的基本参数为:  相似文献   

5.
假定余震的二条统计规律logN_∑=a-bM与n(t)=A/t~p,仅仅在余震活动是单个主震断层活动的结果时才成立。若一次地震活动存在多个主要破裂面,则相应关系与以上关系将出现明显的差异。在1976年8月松潘地震活动中观测到了这种差异。该次地震活动有两次7.2级主震,形成二个北北西向的倾滑断层。根据上述观测到的异常及余震区的扩大,小震应力降的时空变化特征等,有可能对第二次7.2级主震及若干强余震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邢台大震后6次5级左右强余震前地震活动的一些特征,发现强余震前地震活动具有增强特征:震前有较大地震发生,应变释放曲线出现加速变化。用韦市尔分布描述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S值是表征地震活动时序特征参数。S-(T)~2/T~2,强余震前,S值有一个下降过程,表明了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一个丛集过程。本文的结果对于预报强余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余震序列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我国东部9次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得到:余震频度符合 n=n_1t~(-h)关系;频度和强度随时间衰减较慢;最大地震后3、4天内发生的余震所勾划的余震区常常比最终余震区小;多数余震分布在地壳中5至10公里的深度上.一些强余震前的中小余震时空分布有下述特征:(1)强余震前几天至十几天,余震序列的频度偏离正常衰减值;(2)强余震前有中小余震震中向下一次强余震的震中附近扩展或形成空区的现象;(3)强余震前震级序列出现缺震现象;(4)余震序列有准周期性.上述特性预示其后将发生强余震,同时表明强余震有类似于大地震的孕震过程.种种现象还表明余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是由主震的直接余震和强余震的次级余震相互叠加所组成的.最后将某些特性和岩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自1997-1998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后,伽师震区余震活动渐趋平静。2003年1月4日伽师发生了5.4级地震,其后50天在距其20km左右在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其后发生了7次MS5.0以上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通过计算几次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合余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定量探讨了强余震活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巴楚-伽师MS6.8地震不仅有利于分布与主破裂面方向较一致的余震发生,而且触发了与其共轭方向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9.
王碧泉  王春珍 《地震学报》1983,5(4):383-396
研究我国东部9次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得到:余震频度符合 n=n1t-h关系;频度和强度随时间衰减较慢;最大地震后3、4天内发生的余震所勾划的余震区常常比最终余震区小;多数余震分布在地壳中5至10公里的深度上.一些强余震前的中小余震时空分布有下述特征:(1)强余震前几天至十几天,余震序列的频度偏离正常衰减值;(2)强余震前有中小余震震中向下一次强余震的震中附近扩展或形成空区的现象;(3)强余震前震级序列出现缺震现象;(4)余震序列有准周期性.上述特性预示其后将发生强余震,同时表明强余震有类似于大地震的孕震过程.种种现象还表明余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是由主震的直接余震和强余震的次级余震相互叠加所组成的.最后将某些特性和岩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吕晓健  高孟潭  陈丹 《地震》2010,30(3):108-122
本文收集了1967—2007年全球大陆(不包括中国大陆)29次7.0~7.9级浅源大地震的余震资料。根据震源机制解结果把这29次地震序列分为走滑型和非走滑型, 其中17次是走滑型, 12次是非走滑型, 并分别研究了走滑型和非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震级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强余震与主震震级差服从指数分布, 统计得到了走滑型地震序列B值为0.58, 非走滑型地震序列B值为1.07。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与主震距离的优势分布范围是10~45 km, 而非走滑型地震序列强余震与主震的距离优势分布为20~59 km, 并且强余震与主震震中距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的晚期强余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国大陆(M≥5)浅源强震的余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其持续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分为初期、中期、晚期和特晚期四个阶段。文中根据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对强余震和晚期强余震的预测方法。地震序列b值曲线的横截距与最大余震的震级之间,以及b值曲线的偏离点与可能发生的较大余震的震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强震破裂的扩展方向和余震区内的空段及余震区的边缘是发生强余震的可能地点。强震序列余震区的地震频度变化与强余震的发生时间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最后,本文对强余震的成因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初期和中期发生的强余震与震源区的剩余应变能和本区的应力状态与水平有关。晚期和特晚期发生的强余震则可能与周围区域应力的加强並传递、叠加在震源区岩层介质上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1918年南澳7.3级地震与强余震之参数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早期国际地震观测报告,采用现代地震定位理论和技术,对1918年南澳7.3级地震与2次强余震之参数进行了复核确定。结果表明,新核定的南澳地震及其强余震震中位置在南澎岛附近,是现代小震密集带,具有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3.
刘文龙  吴培稚 《地震》1997,17(1):43-53
运用方向性函数研究了唐山地震的几个强余震前后发生在强余震震中附近的地震破裂特征。结果表明,强余震前发生的地震较强余震后发生的地震更倾向于单侧破裂,主破裂方向一般不指向未来强余震震中,而部分临近强余震前的小震破裂方向指向未来强余震震中,并对此作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地震窗方法在新疆伽师强震群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雪明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8,12(4):289-294
系统分析了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新疆地震窗的短临异常特征,并根据窗口网小震月频异常对伽师强震群首次6级地震作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报。同时通过分析 阿图什余震窗在其后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的小震日频度异常,提取出阿图什余震窗的异常判据和预指标,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余震窗方法具有较高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5.
澜沧—耿马地震的S波偏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桂芬 《地震研究》1990,13(1):88-99
通过对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7.2级强震前后S波偏振角的计算分析,得出大震前偏振角变化幅度小,U_(SH)—U(SV)值图象呈规则分布;大震后到11月30日6.7级强余震前,偏振角变化幅度增大,U_(SH)—U_(SV)值图象散开,分布方向仍与前震相似。6.7级强余震发生后,偏振角变化幅度大,U_(SH)—U_(SV)值图象弥散分布,线性和方向性消失。与此同时,对前震、余震的P波S波最大振幅比值变化分布进行研究,得出大震前小震破裂面方向是北北西向,与主震破裂面相同,余震的破裂面与主震破裂面不完全相同,是主断面激发多组不同方向的新断面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6.
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共发生13次5.0级以上地震,其中8次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通过系统研究这8次中强地震前及其邻区小震活动的增强现象,发现这些中强地震前存在比较明显的小震增强现象。虽然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小震活动强弱交替轮回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文中结合东北地区小震活动的特点,尝试提出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统计小震频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能够有效的提取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容  陈强  杨莹辉  钟霞  苑雨 《地震学报》2023,45(1):17-28
选取IRIS远震台站波形数据,反演了云南漾濞MS6.4地震震源破裂过程,计算了断层破裂在近场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讨论了主震对近场余震活动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结果显示:动态库仑应力演化过程与震源破裂特征反演结果一致,其大小分布与地震序列分布的疏密程度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主震产生的静态和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均促进余震的发生,但相比静态应力,余震位于库仑破裂应力正值区域的比例提高了21%,余震与动态库仑应力变化的正负区域有更好的一致性,动态应力能更好地解释震后余震分布的空间特征。垂直于地震序列主干10 km处出现小震丛集,该现象可能是由主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占主导作用所致。定量分析主震对余震的动态应力触发结果显示,主震后一周内MS4.0以上的8次余震接收点均受到了动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北地区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张北地震之前出现在小震条带上的地震,我们收集了区域地震台网的P波初动和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S的最大振幅,由理论地震图反演出1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同样的方法反演得到145次余震的震源机制;连同刘瑞丰给出的6.2级主震、哈佛大学提供的5.6级强余震的矩张量解一起分析。发现,震前小震震源机制优势取向的平均解、震后余震震源机制优势取向的平均解和主震以及强余震的矩张量解,基本一致。震前、震时和震后的震源机制的优势取向,没有发生可以觉察的显著变化。表明震区始终受到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1970年通海地震序列与1976年唐山地震序列的对比表明,两次地震的余震衰减,余震强度和频度,余震分布区的形状等有区别.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若余震分布区域的长轴长度a与短轴长度b之比a/b越大,则震源体越接近于一个面,在一个面上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简单,余震的衰减比较快,强余震比较少而小;反之则震源体越表现出一个体的形态,在一个体内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复杂,余震衰减比较慢,强余震比较多而大.对于那些在主震后能够很快进行定位并勾画出余震区域轮廓的情况,可以尝试利用a/b快速判断后面强余震的多少以及余震衰减的快慢.  相似文献   

20.
1.前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后,从对观测资料的分析中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在邢台地区的红山地震台记录到唐山大震区的强余震后10小时之内,邢台地区发生的小震的初动方向与唐山强余震有很好的一致性。为了检验其可靠性,作者同时也将石硼峪地震台记录的唐山强余震与海城地区发生的小震作同样的分析对比,发现该台在同样的时段内记录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