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附近,这里一直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许多断裂活动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该地区。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沿岸大量软沉积物沉积类型、特征和成因等观察分析,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形成了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液化卷曲变形、层内错断、负载构造和火焰构造等,表明了该区曾遭受过大范围的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通过对该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有助于补充该区古地震记录,这对于研究该区的构造活动性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汇聚区域,是陆壳碰撞的典型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成为解决大陆地球动力学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关键地区。在1980年国际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上,关于青藏高原板块运动的讨论大致分为三部份:一、关于板块边界划分的论点以古生物为依据,喜马拉雅地区发现分布广泛的反映冷温环境的动植物化石和含有冰碛落石的石炭—下二叠统冰海相沉积。它们大致可以和印度次大陆同时代的冈瓦纳型沉积对比。因此认为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板块的一部份,其北缘的雅鲁藏布江为两大板块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正>晚三叠世作为东冈瓦纳裂解的关键时期之一,同时也是当时横跨劳亚-冈瓦纳大陆之间的新特提斯洋早期演化的重要阶段.藏南喜马拉雅地区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保存并出露了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同期海相沉积岩,为上述地质演化过程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物源信息.近年来,诸多研究集中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北部、毗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一套同期的上三叠统朗  相似文献   

4.
1 研究背景 德钦—维西地区位于滇西北川滇菱形块体边缘的活动构造区(马瑾,1988),构造位置特殊,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南段,川滇菱形块体西北界争议较大的三江并流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南部弧形构造转折处,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大陆拼合带边缘,也是扬子准地台与滇西地槽摺皱带交接区,构造复杂(吴长富,1998).区内分布有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和维西—乔后断裂等活动断裂.区域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其分布与块体边界的作用及深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不断发展,GPS观测的地壳水平形变速度场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更加严密的GPS应变分析模型将有助于促进更高精度的地壳运动模型的构建.大地线长度与对应球面弧长之间的差异与纬度、经度变化均有关,并且与纬度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纬度越低,相应的椭球面效应约显著.本文在最小二乘配置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推导了基于椭球坐标系的GPS应变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进一步计算了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阿萨姆构造结地区现今GPS应变分布.最大、最小主应变的显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南北向压缩变形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弱.在印度板块的俯冲推挤作用下,喜马拉雅构造带内部地壳的变形过程并不统一.本文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亚东—古鲁断裂带是该区域地壳水平形变的两条重要分界构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部、亚东—古鲁断裂西侧的条带状地区可能是青藏南部吸收来自印度板块俯冲挤压作用的主要区域,最大剪应变分布及面膨胀值分布均表明亚东—古鲁断裂带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西向拉伸变形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的分界构造.沿喜马拉雅构造带分布的地壳剧烈变形区域集中分布在断裂以西,向东跨过该断裂的GPS应变场大幅减弱.青藏高原东南缘以阿萨姆构造结为中心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存在旋转内、外圈层速度不一致现象,旋转速率由内向外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名修 《地震地质》1996,18(2):143-155
喜马拉雅构造带于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两代受力条件截然不同的形变。早期造山挤压形变与造山后的引张形变、青藏高原和高喜马拉雅的大幅度抬升。大致低喜马拉雅范围即青藏高原南缘,现今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和高喜马拉雅块断抬升相辅相成。流行的板块聚合动力学模式,即使早新生代发生过,晚新生代以来已经灯熄。东亚大陆现代形变与地震活动的驱动力不可能源于青藏高原南缘被动挤压,而是取决于与高原隆起相关的深部主动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青藏高原南缘有很多主动源和被动源地震学观测,为研究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的过程和机制提供大量的地震学证据.由于印度板块的俯冲,青藏高原下方存在广泛分布的倾斜构造,对地壳结构成像带来挑战.本文基于改进的远震P波尾波自相关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Hi-CLIMB台阵下方清晰的P波反射率剖面.结果表明在拉萨地块下方,观察到类似于接收函数成像展示的“双Moho(doublets)”特征,反映了印度板块下地壳俯冲到青藏高原下方时可能发生了榴辉岩化;该特征向北可以追踪到31°N北侧附近,指示了印度板块下地壳的俯冲前缘.本文结果支持了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俯冲过程中,其上地壳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已被剥离,而其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继续向北俯冲并近水平地底侵到青藏高原下方.该P波反射率剖面还揭示了地壳内部的很多构造信息,例如:印度下地壳的减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反射特征;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地壳内部分层特征;拉萨地块北侧和喜马拉雅北侧的中上地壳存在两个低速带.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过程的遥感图像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和线性体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取出部分反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两侧块体的差异和构造演化特征.根据各种成因信息分四阶段探讨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块体各自演化阶段、两侧块体拼接阶段、整体的水平运动阶段和升降运动阶段.  相似文献   

9.
郎杰学群是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一个特殊的地质体.它在构造位置上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但却与典型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岩石存在显著的物源差异.由于郎杰学群与其他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均为断层接触关系,关于它的大地构造属性和沉积模式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郎杰学群最初沉积于印度北缘,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体系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地质体,在印度-亚洲大陆汇聚过程中拼贴至印度北缘.本次工作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浅海相)与郎杰学群同时代的地层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物源区研究工作,拟通过物源特征对比限定郎杰学群的古地理归属.研究发现,特提斯喜马拉雅南带曲龙贡巴组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特征碎屑锆石U-Pb年龄峰(约400~200Ma),而且砂岩中含有丰富的酸性火山岩岩屑(10~30%)和少量斜长石(1~6%),这些物源特征与郎杰学群一致.由于曲龙贡巴组确定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它与郎杰学群一致的物源特征证实后者亦为印度大陆边缘原地沉积,并非外来地质体.由于印度北缘缺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岩浆活动,郎杰学群、曲龙贡巴组的火山岩岩屑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碎屑锆石可能来自于冈瓦纳大陆东南缘与古太平洋俯冲有关的岩浆弧.曲龙贡巴组沉积于晚三叠世早期土隆群泻湖相灰岩之上,又迅速被三叠纪末期德日荣组滨岸相石英砂岩所覆盖.曲龙贡巴组、郎杰学群及相关沉积体系在晚三叠世中期短暂的出现明显受区域构造作用控制,冈瓦纳大陆北缘晚三叠世的裂解事件很可能是其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前人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出露的拉昂错蛇绿混杂岩为新特提斯洋壳岩石圈的一部分,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关闭及其随后大洋岩石圈物质的仰冲.鉴于拉昂错蛇绿岩的构造演化历史尚不明确,前期对于拉昂错蛇绿岩带构造归属的研究主要基于岩石学研究和地表地质调查等,缺少精细的深部地壳结构进行运动学指示,因此证明拉昂错蛇绿混杂岩体的构造归属并非易事.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前期获得的一条南北向延伸穿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西部拉昂错蛇绿岩体的112 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释.高分辨率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清晰地显示了喜马拉雅山脉西部造山带内发育良好的地壳双冲构造几何结构,该地壳尺度双冲构造将印度俯冲地壳物质从底部运移到上部.同时,地震剖面还显示拉昂错蛇绿岩体和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体在上地壳深处呈倾向相反但底部相通的结构构造.结合前人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表地质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拉昂错蛇绿岩体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蛇绿岩体的一部分.印度俯冲前缘的双冲构造折返将深部物质带到地表过程的同时,还将部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携带至南侧距主缝合带位置大约20 km的拉昂错蛇绿岩区域.  相似文献   

11.
羌塘盆地及周边地带地球物理场与油气深部构造背景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对已有的地球物理场资料、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概略展布以及青藏的高原的大地构造格局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沉积层巨厚,重力场表现为负异常,地壳底部与上地幔顶部相对周边造山带上隆,低速异常分布,地幔对流向生此向下聚集,这些要素提出:羌塘盆地具有构成新油气田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地球物理场特征,基于这些初步认识,文中最后提出了对该盆地进行深化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树正 《高原地震》2006,18(4):24-31
西藏崩错地区是青藏高原构造复杂而典型的地区,崩错断层带及其附近近南北向断层带近于垂直,地震资料和GPS资料都反映出本地区有较强烈的构造活动性。通过对地貌特征和构造活动性综合分析,得出崩错断层带形成晚于谷露断层带,进而对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近东西向构造与近南北向构造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康来迅 《华南地震》1993,13(1):48-58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地壳厚度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本区构造块体运移格局、强震分布特征和成带机理等问题。指出所论区内各断裂强震带是藏北地壳浅部块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北东方向滑移造成的,并指出海源-天水-松潘强震活动带系属地壳结构型地震带而非断裂型地震带。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壳运动的GPS测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3年和1995年对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进行的两期 GPS 监测的实测结果,分析了青藏高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情况,并将其与不同地质运动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率和方向与地质结果符合很好。目前,青藏高原大约以38.6mm/a 的速度向北东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年代、地震破裂带的主要特征等。这些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的8级大地震集中在它的边界活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5~12mm/a左右;7级左右的地震发生在其内部规模较小的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1~3mm/a左右;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可以将该活动地块划分为几个次级地块,这些次级活动地块以变形为主,没有发生旋转;我们的结果支持青藏高原"连续变形"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洋是在劳亚大陆南部基底上破裂、扩张并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时期(大约800-450Ma).原特提斯海洋闭合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并形成现在所见的库地-苏巴什缝合带的残迹,即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从而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西北缘地球动力学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剑东 《地震地质》1996,18(2):119-127
从新构造单元划分、活动断层、活动褶皱、地壳升降运动、地震活动及新生代火山活动等方面论述了该地区的新构造及现代构造运动特征,最后讨论了该区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地球动力学问题。认为青藏高原在其形成过程中既有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和碰撞作用,又有塔里木块体的向南楔入,既有高原物质向外扩展作用,又有周边拗陷向高原内部渗透作用,所以青藏高原的岩石圈是处于一个四面受压,上出下入的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65.0年代西藏地区地磁测量资料,选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和区域地磁场矩谐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地区地磁异常值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磁异常场分布的特征与地质构造,尤其是山脉的展布有密切的联系。山脉及近邻地区地磁异常场,不论是梯度,还是绝对值都明显高于相对增坦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有关塔波尼亚的青藏高原运动学模型的要点及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10多年对青藏高原的野外调查与研究,塔波尼亚提出了青藏高原运动学模型。该文就塔波尼亚的这一模型的主要观点和特色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若干问题作了评论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