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告发表~(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56个,系本实验室1983年底以前所测。方法基本同前(原思训等,1980),只是在用CO_2、Ca合成CaC_2时不再掺入镁粉,其它步骤不变。测定时采用经1981年9月全国第一次~(14)C学术会议推荐的我国统一的现代碳标准物质——中国糖碳标准。该标准物质经考古研究所~(14)C实验室、本实验室和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实验室标定,其放射性比度为国际现代碳标准的1.362±0.003倍,δ~(13)C  相似文献   

2.
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液闪仪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高灵敏度液闪仪是14C测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14C测年数据的准确性,文中使用中国糖碳、合成本底和成对样品来评估新购置的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液闪仪的本底、探测效率及仪器的长期稳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标是否满足14C测年要求。测试结果表明,在一般工作环境下,液闪仪的本底低于0.5cpm,最大可测14C年龄估计值为48ka;由于猝灭因素引起的年龄偏差不超过100a,新液闪仪经过10个月的运行后,所测定的14C年龄具有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3.
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公布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34个(表1)。实验方法同我实验室于本刊二卷三期(1980年)发表的报导。本文所用14C半衰期为5730年,距今年代以1950年为起点。采样地点及层位是送样单位提供的资料。所标误差是对测量结果按泊松分布计算的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公布的14C年代数据52个(表1),其中除CG112、CG113、CG114、CG115、CG117样品,应用乙炔气体计数法测定外,其余样品皆为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实验方法同我实验室于“地质科学”1974年第四期和1978年第四期发表的报导。 计算年代所采用的14C半衰期为5570年,距今计年以1950年为起点。采样地点和层位是根据送样单位提供的资料整理。所标误差是测量结果按泊松分布计算的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第四纪古湖泊演化时空序列已有诸多研究,然而对于晚更新世高湖面出现的时间框架还存在争议.可靠的测年技术是厘清这一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手段,以取自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的两套湖相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物定年工作.其研究结果如下:(1)柴达木盆地的湖相沉积岩芯的14C年代数据显示,老于30 ka的14C年代可能存在低估;(2)腾格里沙漠地区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样品的OSL和14C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但对于较老(30 ka)的地层,两种测年技术产生了较大偏差,即OSL年龄远老于14C年龄;(3)两个地区的测年结果揭示了同一个现象:对于老于30 ka的湖相沉积物(尤其是来自干旱-半干旱区),14C测年技术很可能会低估其沉积年龄;(4)以往基于14C数据建立的氧同位素三阶段晚期的高湖面事件年代框架可能存在低估,最新的OSL测年结果表明,该高湖面事件的真实年代很可能老于80 ka.因此,对接近或老于30 ka的14C年代,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而对现有的较老的14C年代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厘清诸多科学问题和争议.  相似文献   

6.
文中使用统计方法对44个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土壤中胡敏酸、胡敏素的14C测年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组分14C年龄的可靠性。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胡敏素可能是古土壤中最古老的惰性组分,其14C年龄可代表古土壤形成(平均)年龄;形成于晚更新世的地质样品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并不明显,但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的沉积物中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比较显著,可能因埋藏较浅而受到更多的污染影响;对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古土壤样品开展不同组分14C测年是保证地质事件年龄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μm. 珊瑚△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14C出现低值. 珊瑚△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8.
~(14)C测年数据在确定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重大地质事件时,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古地震研究的深入,对~(14)C测年数据的兴趣也日见浓厚。事实上,~(14)C年代学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很广,除古地震研究外,大量的基础工作,包括新地层断代,活断层研究,地壳近期升降幅度和速率的估算,对历史地震的校核,工程地震中的有关问题,震害预测。潜在震源的判别等。都不同程度地依赖于~(14)C年代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公布14C年代数据151个,存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4C年代数据库内。该数据库已验收通过。现录入数据资料1500条,对各地区、各层位的宏观年代分布及对避免野外重复性工作有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陆地表面系统,~(14)C主要通过宇宙射线与大气和暴露岩石2个明显不同的介质发生核反应产生。在大气中生成的~(14)C,由此建立的~(14)C测年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学和古环境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在基岩中产生的就地(in situ)~(14)C,随着加速器质谱计探测灵敏度的提升,就地~(14)C对地表过程的研究潜力开始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也已成为解决一些地球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就地~(14)C的形成机制、产率值、实验方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使用宇宙成因核素研究基岩正断层活动性方面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天津传输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510次地震,包括2100余个观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别建立本台网14个观测台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结果表明,用持续时间t_D求得的近震震级标准误差大多小于0.18,平均标准误差为0.15,系统误差为-0.04,说明用持续时间计算近震震级的方法,对于主要由井下短周期地震仪所组成的天津传输地震台网来说可能是个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香港晚第四纪的古环境和沉积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香港海域16口钻井的岩心的沉积学和微体古生物学后,将它们划分为以下地层: (1)全新世海相沉积(最老的~(14)C年龄为距今8080±130年); (2)最后冰期陆相沉积(~(14)C年龄为距今8520±270—<30000年); (3)含有红树植物孢粉的最后间冰期海相沉积(~(14)C年龄距今30560±580—36230±_680年)。 (4)中玉木冰期的陆相沉积; (5)?含放射虫的第二最后间冰期海相沉积; (6)?前第二最后间冰期的陆相沉积。 在最后间冰期时期,海平面至少低于基准面(基准面:大约低于平均海面115米)9米。微体古生物的证据表明,当时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今。  相似文献   

13.
本报告公布14C地质年代数据43个,系本实验室1976年至1979年5月所测定。同时期内测定的考古样品年代数据已分四批在《文物》发表。报告中木头、木炭样品的化学处理同本实验室报告(一)。贝壳等碳酸盐样品用磷酸酸解制备CO_2。泥炭、淤泥和骨头等样品经预处理后,在管炉中通氧气燃烧制备CO_2,并使燃烧气流通过400℃载铂硅铝球催化剂(0.1%Pt/SiO_2-Al_2O_3),以保证样品的完全燃烧。CO_2合成碳化钙的装置和流程与Barker合成碳化锂法相似,但以金属钙代替金属锂。将掺有少量镁粉的细粒金属钙装入不锈钢反应器中(12升CO_2气体,约用80克钙、15克镁),抽真空,再加热到700℃左右,通入经纯化的CO_2气体。一般情况下12升CO_2可在几分钟  相似文献   

14.
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核试验14C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承德 《中国科学D辑》2003,33(6):529-534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mm. 珊瑚Δ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Δ14C出现低值. 珊瑚Δ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发表~(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84个,其中云南省的69个,四川省的11个,甘肃省的4个。该批数据是1982年至1984年测定的。在制样及测量方面作了一些改进。 1979年开始采用自行设计的直立复式筒状还原-水解反应器。烘干的碳酸锶与镁粉按10:6均匀混合。该反应器(图1)比横卧套管式还原反应器安全、可靠、产率高、操作简便,有可能实现自动控制。1982年起  相似文献   

16.
固城湖晚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向东  王苏民  吉磊  沈吉  马燕 《湖泊科学》1994,6(3):233-239
本文依据固城湖GD钻孔系统的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6.3m岩心所做的孢粉图式,结合~(14)C测年,从下面上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进而论述了4000年来该区的植被发展和气候的4次冷暖交替的变化。4次冷期约为3.0—2.5KaB.P.2.0—1.5KaB.P.、1.0—0.8KaB.P.和0.4Ka以来。此外,还根据沉积物中的硅藻分析、有机质δ~(13)C值、有机碳含量及历史记载等资料,侧重讨论了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82年2月,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上海静安区退休工程师协会共同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14)C单板计算机。经一年多的连续使用,工作可靠、性能稳定,计算准确,给濒于淘汰的老液闪仪配上了智能器件,使~(14)C测量技术向自动化方向挪动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冲绳海槽年代地层与沉积速率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采用AMS14 C ,常规14 C和ESR等方法 ,对冲绳海槽的 6个代表性岩芯进行了对比测年研究 .同时 ,对各岩芯连续性定向样品 ,进行了系统剩磁测量分析 .利用测年数据 ,特别是浮游有孔虫壳体的AMS14 C年龄 ,标定极性事件和极性漂移 ,并据此计算了各站及不同时代的沉积速率 .结果表明 ,槽底平原沉积速率高 ,不亚于东海陆架 ,一般在 1 0~ 30cm/ka之间 ,某些区域高于 40cm/ka ;同时代不同地貌部位或同地貌部位不同时代 ,沉积速率相差较大 ;冰后期沉积速率高于末次冰期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古地震学的掘起,遥测遥感技术和大比例尺航片判读的引进,微地貌,~(14)C年龄和树轮年龄测定以及考古等方法的应用,地震地质学的地表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标志是描述地震地质现象的时间尺度大大缩小,使得从数百万年的新构造运动尺度缩小为几万年,一万年乃至数百年的人文历史尺度,能够大体与地震区划和地震预报所要求的时间尺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焦文强  向宏发 《地震地质》1989,11(1):99-100
自1986年引进芬兰LKB公司生产的Quantulus-1220高灵敏度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以下简称液闪仪)以来,笔者已测量14C年代数据413个(截止到1988年4月11日),为地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