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有100多个国家的5800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我国代表共127人,占第9位,由国家地震局组团以及通过其他途径与会的国家地震局系统的科技人员共11人。本届会议的规模是空前的。会间组织了192个专题的分组报告和讨论,每日平均约有25—30个会场同时开会,并有图文展示(Poster)。会上放映了50余部内容丰富生动的科技影片,组织了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引人入胜的地质展览厅。会议前后还组织了有70多条路线的地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在制订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计划。预计至少有125个国家的6000多名科学家将参加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大会。这将是50多年来首次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学术计划将包括基础和应用地学方面的2个学术讨论会、很多专题讨论会和专题小组讨论会以及论文张贴。该计划将始终突出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即反映对广泛解决许多地学问题办法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正在筹备50多个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短期讲座及实习班。会议前后,  相似文献   

3.
28届世界地质大会于1989年7月9自至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出席会议的地球科学家、学生等代表共5888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苏联、西德、英国、意大利、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约1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代表团由程裕淇团长率领,共127人,占第9位。  相似文献   

4.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13届大会于1991年8月2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这是该联合会自192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的大会。我国政府对此大力支持。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大会闭幕前夕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出席了开幕式,参加了会见。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刘东生当选为本届大会主席,这是亚洲人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5.
前言第十九届IUGG(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大会于1987年8月9日至2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召开。来自77个国家的约4000名科学家出席了大会。我国出席大会的代表近90名,另外还有约60名在国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出席了大会。本文仅就第十九届IUGG大会上IAGA的概况和地球电磁感应研究的某些新进展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23届大会定于1985年8月19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有关方面的600多位专家出席大会。这是第一次在日本召开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大会。会议由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19日至24日,第2届IN-QUA—IGCP-567活动构造,地震地质,考古和工程国际专题讨论会在希腊中南部科林斯市举行,出席会议专家学者共90余人,代表多来自欧美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和希腊等国,其他洲或地区偏少,如亚  相似文献   

8.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20届大会于1991年8月11日至2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我国派出了以叶笃正教授为团长的近百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刘光鼎教授作为国家代表参加了IUGG委员会各次会议。 大会宣读和张贴论文5000多篇,全面检阅了自1987年第19届大会以来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各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讨论了各学科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重大课题。学术活动按全联合会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12日—14日,第20届国际声学成像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这一类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教授、学者、专家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59篇,其中我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为68篇,占43%。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医学成像技术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共同发起的。会议主席由我国现任东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5人,应会议主席的盛情邀请,于1987年4月3日赴美出席了4月6—10日在洛杉矶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震会议。会议由洛杉矶市政府主办,另有9个共同发起单位和20个资助和赞助的私营单位。出席会议的除美国有地震危险的18个州的各界代表外,还有来自其他27个国家的代表共500多人。会议议程包括4次大会涉及6个主题、15次专题分组会、4次参观演习项目和一项任选野外考察。会议共宣读80多篇论文和报告。中国代表团在大会及专题分组会的报告均获得了与会者好评,特别是团长的大会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很大成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4月11—16日,代表团一行应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考察了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地质调查局门洛帕克分部。本文概述了上述活动情况、会议特色、收获和体会,并指出,这是一次组织得很好、获得很大成功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九届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GeneralAssembly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ismologyandPhysicsoftheEarth’sInterior(IASPEI))于(1997年)8月18日~28日在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举行中国(包括台湾)、美国、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40多个国家约800多位学者出席了大会,我国国家地震局团组(24人)、中国科学院(4人)、地质矿产部(1人)、高等院校(1人)和山西省科委共引人前往参加大会共收到摘要约1500篇,其中我国67篇.大会…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24—27日,在美国洛杉矶郊外的莱克阿里黑德的加州大学会议中心,日美联合召开了一次题为“破坏、形态、分形”的讨论会。日方出席19人,美方出席14人。代表中除地震学者外,还有一些地质、物理和工程学方面的学者。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尽管会议使用的是英语,对日本代表来说是个不利因素,但仍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高涨。美国方面对浑沌理论和分形理论研究的关心程度令日方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3.
地球动力学专题学术报告会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于7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会议由黑尔斯(L.Hales)和鲁塞尔(R.D.Russel)主持。共宣读论文23篇,其中13篇主要讨论地球动力学问题,10篇讨论世界各主要造山带的演化问题。欧美学者多强调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而苏联学者则强调垂直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大陆开裂、地幔物质重力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大湖研究协会(IAGLR)第36届会议于1993年6月4—10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举行。大会由圣诺伯特(St. Robert)学院主办,威斯康星州格林湾(Green Bay)大学和格林湾城市废水管理局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中国、希腊等国近3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31篇,内容涉及大湖的基础科学、大湖的污染和管理等方面,反映了世界大湖研究的最新动态,代表当今世界大湖研究的最高水平。大湖,是指位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淡水湖群——休伦湖、苏必利尔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执安湖。会议共分19个专题:1.密执安湖和安大略湖的营养物质迁移和生产力;2.污染物的积累和影响;3.污染物在水体和生物群中的分布;4.伊利湖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研究;5.格林湾的物质平衡;6.“拯救大湖计  相似文献   

15.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9月3日在日本京都举行。来自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约230人,其中正式组团的100多人,由地矿部部长朱训带队。 本届大会的议题是从地球的起源到人类的生存。内容包括基础地学和应用地学的250个专题以及新成果展览。在地学理论中,板块构造学说出现20多年,已在地学中占据统治地位,但近年来它的这  相似文献   

16.
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于1997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词.世界石油大会被称之为石油的“奥林匹克”.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技术和全球化─—引导石油工业进入21世纪.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43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是世界石油大会有史以来与会人数最多的一届.68个跨过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的总裁,20个国家的石油或能源部长,世界石油大会的高级官员和世界能源理事会、国际天然气联盟等国际能源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大会.本届石油大会对当今世界石油工业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和21世纪世界石…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0月1日至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欧洲地震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来自世界7个国家250多人出席了会议。欧洲地震委员会建于1950年,主要致力于地震学方面的交流。它是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  相似文献   

18.
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第五次大会(5^th General Assembly)2004年10月18—21日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Yerevan)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275人,来自51个国家或地区,其广泛性超过前4届。ASC大会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主席由.ASC前主席H.Gupta担任,副主席为陈运泰和上田诚也。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206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部分资助的活动断裂对比项目。此项目由中国、美国发起。1984年6月4日—8日在日本神户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代表以我国的郯庐、山西—黄河、二台,鲜水河、红河等五条活断层为例向会议提出了对比研究样本。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85年11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土耳其、印度、尼泊尔、秘鲁等九个国家的代表。我国国家地震局及其下属的北京地质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和山东、新疆、内蒙、山西、宁夏、陕西、江苏、安徽、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地震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马杏垣、徐煜坚、邓起东等地震、地质界的专家和工作者应邀列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共40多人。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19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中国代表282人,分布在18个部、委的168个单位;国外代表35人,来自四大洲的7个国家。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顾功叙教授任大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的、有国内外20多家厂商参加的勘探地球物理仪器展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