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近年全国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演化图像及其相关参数的统计结果,并结合大陆周围附近地区强震活动对其内部的影响等客观现象,对大陆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认为,中国大陆第五地震活跃期到2001年已经结束,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可能是中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开始。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赞助下,从1979年8月起筹备并成立了地震社会学专业研究室,并与其他部门的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开展了地震社会学的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关于这方面的基本工作概况和现状,在以本专业研究室名义撰写并先后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第9期(总第33期)的《国际地震社会学概况及中国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1983年第1期(总第49期)的《中国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工作方面的概况回顾》两文中均已作了概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此仅作几点补充体会;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于作为1982年以前的课题“地震虚报和地震谣言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其相应对策”的调研概况作一综述;本文的第三部分则对于作为1983—85年的课题“调查几次大震的预报效果,提出相应对策和改进预报方式的意见”的研究工作提出进展情况及其进一步设想,其中并将涉及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今后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一次强震对外围地区所产生的地震影响空间危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震背景空间危险度及其先发生的若干次强震,通过对研究区域开展地震综合空间危险度空间扫描计算对未来地震危险区进行预测。华北和西南地区地震危险区的实例预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预测效果,对于分析判定地震危险区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根据苏联近十几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章和专著综合、归纳、整理而成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苏联地震观测技术的现有水平、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地震仪; 第二部分电流计记录方法的新发展; 第三部分地震信息采集和处理自动化; 第四部分地震观测系统的系统研究。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部分之后都附有这一部分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5.
周龙泉  张晓东  刘杰 《中国地震》2006,22(3):311-320
对中国大陆1971年以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年度重复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大陆发生1个5级以上地震后,下一年度在该地震震中周围某一半径范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非常高。利用统计研究结果,根据某一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对下一年度进行地震预测,并对预测效能进行R值检验。文中还对1990年以来基于地震重复性的年度地震预测R值和我国实际年度地震预测R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年度地震预测方法,可以作为我国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划分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二、对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概括评价第四个五年计划是将观测研究的项目分成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地震发生机制的阐明等三类,并明确各项的目标而制定出来的。从每个项目的成果和展望来看,这一思路在主要方面是正确的。长期预报的目标在于预测发生地震可能性高的地方及其震级,以监视日本列岛及其周围地区为主。这样,根据这一预测,就可能限定地区,集中而有效地投入短期预报的观测研究手段。这样就可以展望,根据第四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7.
“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CSEP)计划是一个对地震预测模型和预测算法开展前瞻性评估的全球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CSEP的目标旨在提高我们对地震可预测性的理解、推进预测模型的研发、检验关键科学假设及其预测能力,以及改进地震危险性评估水平。自200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以来,全球CSEP合作一直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及全球范围内进行预测实验,目前在四大洲运行4个检验中心,根据预期数据自动、客观地评估模型。这些实验为可操作的地震预测系统和地震危险性模型提供了大量的结果,并为地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新的、有时是令人惊讶的见解,还拒绝了对模型的改进。CSEP还开展了评估地震动和危险性模型的初步研究。本文报告了CSEP十年来取得的部分成就,并提出了未来地震活动性优先考虑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非稳态泊松模型预测西北地区地震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概率预测 ,即根据某个地震构造区 (地震带或震源区 )内已发生的地震 ,预测未来一定时段发生某一震级段或某一震级下限以上地震的可能次数和概率 .这一方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等方面 ,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 ,是根据地震构造区已发生的地震事件 ,建立适宜的地震统计模型 ,而不必考虑地震事件的详细过程和活动图象 .随着对一些地震构造区地震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地球物理、力学机制和数学物理模式的不断研究 ,相继发展了一些概率预测模型 ,以描述不同的地震事件过程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泊松…  相似文献   

9.
地球卫星技术观测预测地震灾害的评价是近年来国际科联所关注的重要研究项目 ,该项目要求评价这一技术的成熟性和应用效果 ,并提出改进的指导方针。本文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综述了卫星观测和预测地震的一些事例及部分结果 ,讨论了卫星测震技术一些不确定性及影响问题。评价卫星测震技术的目的 ,是为该项技术的科研开发系统和组织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系统架起桥梁 ,回答后者应用该技术所抱有的焦虑心情原因及其具体问题 (如观测到的地震信息到发生地震的时间是几年、几个月 ,几天还是几小时呢 ?当然 ,这是非常难确定的。科研开发决策人可以说的是 ,…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聚类法预测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野外考察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及其邻区地震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区域应力状态、断层活动性、地层岩性和地震活动背景等水库诱发地震因素进行了研究。简要地介绍了灰色聚类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小浪底水库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诱发地震震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水库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其最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及库区中段,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预测为5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地震局陆远忠等研发的Mapsis软件系统及其数据库,计算出南北地震带150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释放的能量。并以1年为尺度,根据地震能量释放原理,计算出508年时间段的地震能量,认为在该时间段内地震能量的释放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对南北地震带7级以上地震的中期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内陆地震》2011,(1):20-20
为了做好我区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从2010年开始部署开展年度地震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工作。工作内容包括5个部分:(1)分析研究年度地震形势,进行地震趋势预测,划定年度地震危险区和值得注意地区。(2)根据划定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 是研究我国强震活动的理想试验场。 选取第三、 第四活动期M≥6.0地震目录作为基础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特点。 首先探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边界带的关系, 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轮回性阶段及其期幕活动特点, 最后计算未来5年华北地区发生下一次M≥6.0地震的累积概率和条件概率。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华北地区M≥6.0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 M≥7.0地震则全部发生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 同时华北地区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与边界带的构造活动速率呈线性相关; ② 第四活动期各活跃幕的能量释放均低于第三活动期, 因此华北地区未来仍可能发生M≥6.0地震; ③ 第三、 第四活动期的主体活动区存在显著差异, 且第四活动期的强震活动较第三活动期向东迁移; ④ 在2020年年初发生第四活动期闭幕M≥6.0地震的累积概率为80%左右, 而在2022年年底前发生M≥6.0地震的条件概率为50%。 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资料取自华北地震区1446—1969年的地震记录.选出活动期主峰与拐点地震36次, 每两次之间做埃尔米特插值, 这样就构造出一条等间隔采样的曲线, 它反映了五百年来华北地震活动强弱的变化.设此曲线由两部分组成, 确定性部分和随机部分.给出轮回模式与平稳随机过程的自回归模式, 分别进行外推预测.文中还做了后验综合分析, 将近期资料删截15次分别进行计算、外推、预测.把每个时间段被预测危险的次数相加得到预报曲线.根据这些后验的结果, 于1974年4月估计, 1975至1977年华北将出现地震活动高潮.在此间发生了1975年2月5日的海城地震与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地震.该曲线对今后华北地震仍具有预报意义.以海城地震开始的华北地震高潮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至1980年后才转入低潮, 且到2001年前后将开始重新活动.   相似文献   

15.
参加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 2 3届大会 ,笔者注意力自然集中在地震预报及其相关问题上。总的印象是 :日本、美国近年来在该领域 (主要是地震预测领域 )进步很快。1 从日本谈起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惨烈的国家 ,因而对地震及其预报特别重视。从 1 96 5年起 ,连续实行了 7个地震预报国家 5年计划 ,并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上 1 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巨大 ,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与对地震预报战略的讨论。同年 8月 ,日本政府建立了研究推进总部 ,实施新的战略地震研究基本调查观测…  相似文献   

16.
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由希腊地震学家帕帕扎乔斯提出,并由他及其同事建立的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该模式考虑了地震复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不仅可以用于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还可用于预测地震的强度,因而在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应用和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该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建模方法,同时指出了该模式在建模与计算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德科  赵卫红 《内陆地震》2002,16(4):331-336
利用地震活动群集度指标 CV值对华北地区 1 6次中强地震前 CV值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发现在中强震前 1— 3年 CV 值显示高值异常。把 CV值的这种特征应用于河南及其邻区 ML≥ 5.0地震的预报研究中 ,再根据制定的预报规则 ,进行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文献1)中曾提出“青海四川交界处的玛多—达日—玉树—甘孜范围内,在1989年(±1年)可能发生7.5级(±(1/4)级)地震”的预报意见。根据对三年多来全国地震活动形势和南北地震带中强地震的活动图象的分析,作者认为该预测意见所提出的强震危险性增强了。其根据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巧家所属川滇交界地区的重大、航磁、爆破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该地区深部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和地壳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为地震工程和地震的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深部地质构造资料。  相似文献   

20.
随机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隐蔽油气藏储层预测的需要,开展了地震反演研究,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将储层预测中的基于模型的地震反演分为三个实施阶段:即构造反演、声波波阻抗或弹性波阻抗反演以及岩性反演,并对每个阶段的目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详细描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综合应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进行反演,从而进行储层预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