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本文根据吉林省台网1983—1987年期间的162次地震(1.5≤ML5.8;0≤△≤500km)资料;在短周期DD-1地震图上分别量取垂直分向的地震尾波双振幅衰减到8mm、4mm、2mm的持续时间,应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出用持续时间求震级的回归方程。从统计结果看,地震尾波双振幅衰减到4mm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较其它2个公式标准偏差小。最后,对3个公式进行了检验与讨论。实践证明:统计多个双振幅衰减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比单一的实用性强,运用灵活方便;特别是在地震发生限幅等非正常的情况下,更能提高单台速报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尾波振幅衰减规律推算的振动持续时间得到了甘肃地区持续时间震级公式,该公式可用于甘肃地区多台测定震级 M_D,其适用的震级范围和震中距范围都比其它 M_D 公式大,而且精度略高于 M_L;国内外许多个持续时间震级公式的对比表明,无论线性还是二次 M_D—lgt 关系各同类公式中的相应系数都很接近,仅常数项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包括仪器常数,震中距离,振动终止振幅阀值的选取及地区差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了仪器常数修正,震中距改正,绘出了相应公式,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可得到与现有公式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区近地震的尾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K·AKi提出的地震尾波理论,以陕西省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小地震尾波资料为基础计算表明:不论震中距有多么不同,这些地震的尾波震幅衰减曲线都几乎是相互平行的,而且尾波振幅只与台站周围一定范围内地表地质条件有关。最后引进阿拉斯加两次大地震的尾波振幅衰减与其已知的地震矩经验公式,算出陕西地区一批小地震的地震矩,并用地震矩和震级资料求出地震矩~震级的经验关系,对这种关系式与其它地区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_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_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_D与M_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_D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 K.Aki 提出的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建立了适用于云南地区测定近震震级的尾波震级标度 M_c 的理论公式:M_c=4.88+(1/1.10)lgU(f_p)~(-1)+0.78lg(△/α+t_(Du))+0.04(△/α+t_(Du))~(7/12)用云南短周期区域台网的11个 VGK 地震仪器纪录的110个近震尾波观测资料,计算了尾波震级 M_c,为了比较,同时也计算了持续时间震级 M_D。结果表明,在 M_L<5.0级的范围内,M_c 与 M_L 无系统差,平均标准误差比 M_L 和 M_D 小,由通常的0.20~0.26下降到0.10~0.15左右。最后给出三种震级标度的水平向换算关系为:M_L=1.11M_c-0.377;M_L=1.10M_D-0.379;M_D=1.009M_c+0.002。根据尾波散射理论建立的尾波震级标度 M_c 由于它不仅与振幅 A(t)震中距△有关,而且与震源参数、介质特征和仪器系统响应也作为相对独立变量考虑,因而有更明确的理论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严旭东 《华南地震》1990,10(2):56-61
较大地震发生时,一些台站的记录振幅出格(亦称限幅),测定震级就很困难。本文使用了广州地震台四年来记录的台湾Ms≥4.0级的72次地震,通过用地震振动持续时间的方法,求得测定台湾地震震级(M_D)的公式。该方法有助于台站在记录波“限幅”或S波到时难于判定的特定条件下迅速测定震级,从而提高大震速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单台和多台统一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并对影响回归方程精度的因素作了分析讨论.文章认为,为了保证 M_D 的精度,必须考虑仪器放大倍数和震中距的影响.误差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求得的 M_D 公式可以显著改进震级测量精度和系统偏差,适合浙江台站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149次地震资料拟合出宁夏所属台网各台由振动持续时间求算震级M_D的公式,给出了各台M_D公式中的系数α,β,并讨论了当震级M_L≥5.0时持续时间“短缺”或饱和的原因。经统计检验,由持续时间测算的震级M_D比用最大振幅测算的震级M_L的残差减小一倍多,即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昆明电信传输台网测定的持续时间震级标度(M_D)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测定的振幅震级标度(M_L)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当 M_L>3.0级以上时,M_D 比 M_L 普遍偏大,于是确定了这两个台网震级系统间的统计关系。并用昆明电信传输台网记录的1982年至1985年发生的178个近震资料,建立了用该台网记录的水平向和垂直向地震波持续时间测定云南地区近震震级的单台震级公式和台网平均公式。  相似文献   

10.
地方震尾波由地壳横向不均匀性而产生的反向散射波组成。从这一观点出发,根据尾波随掠过时间的衰减特性,结合地震矩对数和地方震里克特地震级的线性关系,导出利用任一掠过时间的震尾来计算的尾波震级Mc公式。它的简化形式可以和持续时间震级的表达式近似一致。尾波震级可作为持续时间震级的一种广义形式,它是直接从震源地震矩导出的震级标度,从而为解释持续时间震级物理基础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应用于丹江地震台的资料,得到丹江口及邻区的尾波品质因子和介质函数以及地震矩对数和震级的期望关系,同时得到实用于该台的持续时间震级和简化尾波震级公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云南大姚地震台记录到的2009年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基于尾波单次散射理论,估算该次地震震源区尾波Qc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1.5 Hz时,振幅衰减率β(f)在-0.141 27~-0.043 05之间,平均值为-0.074 60;Qc值在33.3~99.8之间,平均值为65.5。并得出Qc值与频率的关系: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主震发生后头几天,尾波Qc值(1.5 Hz)波动较大,之后在±1.5倍方差线内趋于稳定,且没有超过5级的强余震发生。姚安地区尾波Qc值具有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的低Qc值特征。  相似文献   

12.
面波的尾波衰减经验关系和震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才中  陈飞 《地震学刊》2000,20(2):15-22
从南京地震台DK-1中长周期地震纪录,取得地震面波的尾波地动双振幅A随尾波推移时间τ(自图P波起算)的衰减关系,并以Ms(PEK)震级标度为基准,定义面波的尾波震级Msc=0.881gAH+1.51lgτH+0.73=0.861gAz+1.47lgτz+0.76,尾波的多点测量改善了Msc的精度,震级标准差S=0.12。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安艺的尾波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单台记录的出格地震图尾波资料测定地壳上层介质Q值的简单数值计算方法。我们利用此方法,选用银川小口子台DD-1图纸,测定了宁夏北部及邻区地壳上部的品质因子。一、测量原理及方法对尾波振幅的理论公式作如下几点简化考虑: Aki曾针对他所使用的仪器系统和研究区域建立了尾波优势频率f与推移时间之间  相似文献   

14.
依据尾波衰减特征,采用测量尾波包络体最大双振幅方法,分别用单次散射和多次散射模式处理了苏、皖、鲁、冀四省42个DD-1台站,51个地震的尾波资料,求出与散射有关的地球介质Q因子,并对Q值随尾波推移时间窗,震中距的变化进行归一法处理,公式如文中式(11)(12),用归一法求得的多次散射模式Q02值分布图象表明,高Q值与中强地震活动背景有关,这种简易测定地球介质Q值的方法在地震前兆分析中有着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选取1983—1986年期间的109次地震(5.5≤Ms≤8.5;10°≤Δ≤105°)资料。在宽频带中周期SK地震图上,量取两个水平向尾波振幅减少到S波最大值三分之一处的持续时间,再取它与震中距和最大地动位移的乘积。取对数作为地震矩Mo然后与Ms进行线性拟合,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出我国和NEIS的矩震级公式。从统计结果看,我国和NEIS的矩震级公式的标准偏差分别的0.2400和0.3046。其相关系数均达0.83以上。利用最大振幅和持续时间联合确定的矩震级公式实用性强,能解决巨大震级的饱和问题;同时,对面波限幅的地震解决了计算震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地震仪记录中,由于记录笔机械限幅的影响,很多地震因为出格而不能很快定出震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收集了一些出格地震图例,总结出了太原台的震级限幅公式.一、基本思路近震体波震级公式为:M_L=logAμ十 R(△)式中Aμ是两水平向地动位移的算术平均值即Aμ=(y_N/V_N+Y_E/V_E)/2R(△)为零级地震的起算函数.由公式看出,震级M_L与最大振幅有关,一般来说,振幅的极大值就代表了地震的大部分能量.在放大倍率相同的情况下记录地震的振幅愈大,震级也愈大.同样,如果记录的最大振幅限幅的时间愈长,震级也就相对的加大,据此,可由地震的限幅长度推算震级.至于R(△),因我们取一定范围的限幅地震,且在限幅时间内包含了它的部分意义,故可不做主要考虑而直接由限幅长度L求得震级.  相似文献   

17.
李琼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7,30(4):337-343
基于Aki和Chouet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思茅台记录到的2007年云南宁洱6.4地震余震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c(f)值。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宁洱地区的尾波Qc值在51~147之间,平均值为79,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c(f)在0.014~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8;测量得到该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53f0.88;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51ML-0.94;测量结果显示宁洱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值Qc较低,表明宁洱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区。  相似文献   

18.
张世民 《内陆地震》1993,7(3):245-249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周至地震台DD-1型地震仪1986~1990年之间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用地震尾波的记录持续时间(T=F-P)计算周至台近震震级的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该台的计算震级与陕西台网的测定震级偏差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以前无法计算震级的出格地震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大同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啜永清  张淑亮  苏燕  王焱  宋美琴 《地震》2004,24(2):66-72
要:利用大同台网1990~2000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大同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中强地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频率的尾波Q值在几次中强地震前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低值,并与大同震情“窗口”出现同步的异常。  相似文献   

20.
用近震尾波估算昆明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和地震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小震尾波资料,估算了昆明周围地区频率约1.0Hz的短周期波的地壳Q0值。结果表明,该区的Q0值在150-220之间,平均为191;频率相关值η不是常数,多数为0.2-0.3。这些结果与用尾波估算川滇交界地区的结果接近,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0值与美国西部地区类似,是属于低Q0值地区。 此外,用尾波与地震矩建立的关系,提出用尾波估算地震矩的一种可能方法,讨论了该区震级与地震矩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