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起非地震前兆的水质测项突跳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郑州市地震局测井水质测项的大幅度突跳异常变化的分析,主要通过观测井连续抽水对水质观测的影响试验,研究抽水时间的长短对水质观测影响的定量关系。分析认为,抽水时间的长短对水质观测的各测项的影响很大,且符合y=ae^b/x函数关系,尤其在抽水持续2~3小时内,水质观测各测项测值变化梯度最大,之后在影响后的高(低)值附近小幅度起伏。因此,该测井水质测项大幅度突跳变化是由于连续抽水影响所致,不属于地震前兆事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1972-1997年兰州五泉山水质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了兰州地区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对该泉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泉点的水化学动态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应用水地球化学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报时,应充分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立  付虹 《高原地震》2000,12(1):42-49
对云南地区水质前兆观测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以月均值为基础,总结水质前兆观测项目的个体异常,群体异常与云南地区M≥6.0级地震1年尺度内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越冬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活性的原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太湖北岸贡湖和梅梁湾湖滨带(水-陆交错区)观测场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定量分析了其生长型和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比较分析了上述两个湖滨带观测场的水质变化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湖滨带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贡湖观测场的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由3种浮叶植物和3种沉水植物构成,共5种水生植物生长型.而梅梁湾观测场的菹草群落为单优群落,只有一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其生长型为大眼子菜型.以上两个湖滨带观测场水生植物群落特征与人为活动的干扰(如水质污染、人工堤岸建设等)密切相关;(2)以上两湖湾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氮、磷营养物,均已达到富营养水平,但贡湖观测场的水质(除透明度外)明显好于梅梁湾观测场;(3)透明度、水深和风浪可能是影响贡湖和梅梁湾湖滨带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分布和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地球化学前兆观测中,土壤(断层)气观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利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土壤(断层)气的实验观测。对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塘沽水厂107井系唐山大震中反映明显的井孔。1975年开始观测,1986年7月以来,该井水质成分变化大,异常增多。为此,作者进行了系统的抽水试验和现场调查,对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107井异常的剖析,为当前抽水水化观测井干忧因素的排除,异常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甘肃省地下流体地震观测台网多年积累的观测数据,对各测点的水质与国家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某些项目做了一定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多年来区内各泉点水质变化较稳定,除少数泉点外,多数泉点的部分水质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这是水体本身水质成份引起的,并非是环境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及调和分析精确计算仪器稳定性指标,对乌什地震台数字化水管倾斜仪2009年1月—2014年12月观测资料的运行、变化趋势和受干扰情况做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乌什地震台DSQ水管仪观测资料连续,仪器精度高,稳定性好;(2)影响水管仪内精度的干扰因素较多,其中水质变坏,多次更换维修更换液体的影响程度最高;(3)通过多次震例总结,说明乌什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异常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有水化学观测仪器设备对某些灵敏气体进行观测,比如使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断层土壤气氡、二氧化碳、气体观测的实验研究,并且给出了集气、采气装置的构成方式.氡气和气体观测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使用水氡观测仪器和气相色谱仪.而土壤二氧化碳观测方法可采用碱溶液吸收法,采样时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或常压自然吸收法两种方式,还提出了氡气观测中设计采样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在盘一井数字化气氡观测过程中,脱气装置经过两次改进,但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应用效果一般。为了减少脱气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干扰,提高观测数据质量,盘锦台改进制作了新型喷射负压式脱气装置,经过近7个月的试验研究,有效地减少脱气装置在气氡观测中的干扰,解决了氡观测脱气装置稳定性难题,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气氡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可为国内地震台站观测(水质矿化度高的观测井口)提供脱气装置制作、观测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利波  付虹  李琼  何德强 《地震》2019,39(3):115-126
以鲁甸MS6.5地震震中附近的鲁甸大坪子泉水氡、 水质观测资料为基础, 通过对其地震前后的异常特征进行差异性对比, 分析认为震前地震活动丛集, 水氡、 水质异常持续时间较长, 幅度较大, 表现为破年变异常现象; 震后为小震群弱活动, 水氡、 水质异常幅度相对较小, 持续时间较短, 多次出现同步转折, 表现为介质弱化区的前兆异常特征。 从水样测试结果, GNSS位移观测资料、 GPS时间序列曲线及地震活动性等方面分析了鲁甸水氡、 水质的异常机理, 认为鲁甸的水质离子组分群体异常, 与区域的变形活动有关, 局部应力的不断积累, 加剧了地下深部物质活动及构造活动; 近期的同步转折现象属于介质弱化区应力调整状态下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仙游郊尾井观测系统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检查、观测环境排查、水下电视探测、抽水实验等现场工作,以及对干扰井和观测井的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和水质成分分析,认为仙游郊尾井水位、水温资料自2017年7月5日开始出现的同步异常现象是附近新打的机井干扰所致,不是地震前兆异常。因打井对基岩的压力增大,使得含水带内裂隙增大,导致出水量增多,同时新打的井破坏了含水带原有的平衡,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深部水量加大,水位大幅度上升;深部的高温水上涌,使得120 m处的水温升高。同时干扰机井抽水,造成观测井水位、水温出现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9d(2010年7月24日至2010年8月1日)对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垂向分层的高频率观测,揭示太湖多指标垂向分层规律.观测表明:(1)太湖中各水质指标频繁出现分层现象,但不稳定;(2)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含气温的日变化、蓝藻水华堆积与风浪扰动等;(3)气温和太阳辐射日变化影响水温分层,水温垂向变幅可达3.94℃,...  相似文献   

14.
从1970年起为适应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在四川的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等地震构造带及其附近地区逐步开展了对天然泉点和自流井孔的水氡观测。随着观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又增加了地下水的一些辅助项目观测。在主要井泉点上增上自记测氡仪,新投入水质成分、溢出溶解气体和特殊元素的观测。在10多年的观测和预报实践过程中,对本地区一些强震和中强震的监测预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发生变化,动水位观测井断流;地面沉降造成井管上窜,观测管路系统被损坏等,这些现象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异常的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应用水文地质理论与方法,分析含水层的水均衡状态、应力-应变状态及其与水位动态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井孔所在区水位下降漏斗的扩散特征,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资料多年变化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异常的性质。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分单一集中抽水与长期地下水超采对水位观测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识别超采区水位前兆异常,有助于地震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2月姑咱海子泉气汞和气氡出现准同步突升异常变化,通过对气汞和气氡仪器观测系统、脱气装置系统、观测环境影响因素等的调查,观测室环境汞污染检查,龙头沟与二道桥CO2和水质加密观测以及四川地区其它同类台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初步认为该变化是由于观测水源被污染,污染的水源又致仪器脱气装置系统出现故障或气路不畅,此次异常变化是一次典型的干扰案例,并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在地震监测和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水溶液中电导率的大小不仅是衡量水质的一种常用指标 ,而且还能反映出水中可电离物质的多少。由于其测试简便 ,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及水质分析中。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从 1 973年开始进行电导率测定 ,2 0多年来 ,在观测技术、测试仪器、观测环境和干扰因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也积累了部分较为可靠的资料和震例。笔者从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入手 ,结合乌鲁木齐地区多年来的电导率观测资料 ,探讨了电导率在地震监测和水质分析中的应用。1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水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导电 ,当电场强度不超过 1 0 4~ 1 0 5V/cm,频率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对比观测,临汾台在龙祠泉源勘选了两眼水氡观测井.近期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临汾1~#井含微量惰性气体氦和氩;统计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其水氡变化存在着6.7年的长期变,1983年10月以来出现的氡值正异常似乎与此有关.本文简介了水点的岩溶区划和构造部位,并从地层与构造、地貌与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水质等方面介绍了观测井所在的龙祠泉源的区域地质概况;辅助观测也叙及水温、流量、水电导、室温、地温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河北涿鹿矾山泉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类型等,对该泉近30年来的原始水氡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对矾山水氡的干扰因素及映震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5年水氡观测以来,水氡一直保持夏高冬低的规律,虽因季节性排水有一定影响,但年变形态受干扰较小,在唐山7.8级地震和张家口地区个别中等地震前有一定异常反映,但对20世纪80年代后发生在张家口地区及邻近区域的中强地震反映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陆基高光谱遥感捕捉太湖蓝藻水华日内快速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蓝藻自身垂直迁移和频繁风浪扰动影响,太湖蓝藻水华漂浮混合和迁移堆积等变化迅速,在传统的湖面定位和断面监测中总感觉蓝藻水华有些"来无影、去无踪",限制了对其形成过程、驱动机制和防控治理的深入认识.卫星遥感可以实现蓝藻水华空间分布同步观测,但由于观测频次的限制很难捕捉蓝藻水华快速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利用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陆基(地基、岸基或者平台、船舶、桩基等能固定安装的均可)高光谱多参数水质遥感监测仪,架设于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水上观测场,通过对叶绿素a浓度及其他关键水质参数秒-分钟级的连续观测,有效捕捉了一天内蓝藻水华短期突然和快速变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微风和小风条件下蓝藻容易在表层水体漂浮,盛行西北风驱动湖面开敞水域蓝藻水华快速漂浮集聚到太湖站岸边,短短半小时内表层水体叶绿素a浓度可以由10 μg/L快速攀升到100 μg/L以上,一天内会出现多个叶绿素a峰值,清晰展示了蓝藻快速日内动态变化过程.受蓝藻快速日内变化影响,透明度、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水质参数也呈现出快速日内变化,叶绿素a浓度与透明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能解释总氮、总磷80%以上的变化,说明蓝藻短期内的漂浮和集聚深刻影响到湖泊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