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遗址、墓地发掘过程中自然变形的识别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或史前地震变形资料的重要工作。地震部门与文物考古部门合作,对安徽固镇垓下遗址考古现场进行了专题发掘研究,发现了断层和裂缝,初步研究显示为同期2次层位变动事件的遗迹,发生时代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该工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东部人类文化层中地震遗迹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蓝田新街仰韶遗址在抢救性发掘中揭露出疑似自然变形现象.地震和考古人员共同进行现场分析,认为该遗址存在史前地震遗迹,表现为文化层被错动、砂土混杂掠裹和砂土液化,变形条带呈现近南北向和东西向延伸.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部位在仰韶文化期后曾遭受地震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几个考古发掘遗址进行了地震考古研究,着重对其中的自然变形现象进行识别和分析。其中,在济南郊区的大辛庄商代遗址中甄别出非构造变形的现象;在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层中识别出砂脉充填裂隙;在滨州秦皇台商周文化层中发现槽壁上砂脉和槽底密集分布的砂管;在临淄齐国故城城墙分别鉴别出构造和非构造成因裂隙;在日照尧王城见龙山-战汉时期文化层中平行分布的砂脉裂隙组;在滕州薛国故城城墙识别出典型共轭剪切裂隙。上述自然变形现象集中显现于春秋-战汉期及以前的文化层中,且多表现为砂脉等地震液化痕迹,显示相当时期所在地区可能处于地震相对活跃期,上述推断部分得到微观分析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4.
对江淮地区近期发掘的四个考古遗址进行了地震考古研究,发现了丰富的构造变形现象,包括古地震事件。其中固镇小李家遗址的汉代砖室墓变形具有统一的方向性,显示受区域NE-SW向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与强烈地震的快速变形无关;合肥乱墩子遗址的多数竖穴土坑墓存在不规则变形,但M66的压扭变形可能受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牵引形成,也与地震力作用无关。在和县大城子遗址和马鞍山申东遗址发现古地震遗迹,主要为地震裂缝、文化层位错及褶曲。在和县大城子遗址通过文化层中木炭的AMS14C测年确定出西周中晚期的一次古地震事件(2 580±30)~(2 760±30) a BP;在马鞍山申东遗址通过文化层考古断代及地震裂缝与文化层的切割关系识别出一次古地震事件亦发生于西周中晚期。最后综合本次研究与前人对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古地震研究成果,初步认为西周中晚期江淮地区处于中强地震活跃期。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调查和工程揭露中,往往发现一些古地震遗迹和文化层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对确定地震频繁、文化落后地区无史料记载的历史地震的时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对各文化层中的文物进行考古鉴定,弄清各文化层形成时间的基础上;观  相似文献   

6.
古地震遗迹的研究,无疑是延续历史地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识别其是否是古地震的遗迹,就成了研究古地震的前提。本文提供了一个古地震标志(层理变形构造)研究的实例。通过对河北定兴一带变形构造的分析,认为它确属于一次地震变形构造,並与库南所做的泥沙沉积物振动实验的结果总体上相似。只是其所受的振动要比库南实验结果大得多,振动时间也要长些。  相似文献   

7.
皖西霍山戴家院西周-春秋晚期遗址发掘调查中,发现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裂缝,其中充填有粉细砂,初定为地震液化遗迹.从变形物质的定向微观分析中发现了大量显微级地震遗迹标志,如负荷构造,流动构造,截断面,有机质悬浮,等等.这些发现和认识从微观角度验证了遗址所在地区西周-春秋晚期曾发生两次地震事件.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对我国东部地区史前地震事件的识别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活动断层周期性粘滑变形的宏观和微观证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集和归纳了活动断层周期性破裂(高速)变形的宏观和微观证据。这些对于我们识别断层上的过去发生的粘滑(古地震)事件遗迹,研究断层活动习性,以更有效地进行地震预测预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在河南新密、洛阳和南阳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了一批存在于文化遗址中的自然变形现象,时代涉及新(旧)石器过渡期、东周到北魏时期等。其中在新密李家沟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期遗址发现三组裂缝,可代表三次构造变形活动。洛阳汉魏故城发现两类裂隙,一类穿切性较好,应为构造裂隙;另一类贯通性差,应为干燥收缩裂隙。南阳东周文化遗址发现两组充填裂隙,一组走向北东,一组走向北西,两组正交,被砂土充填,应为地震液化脉体,显示所在地区东周后有地震活动发生。初步研究表明,这些自然变形现象与当地区域构造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遗迹为史前地震事件记录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分析判定这些自然变形现象的形成机制,对河南地震考古工作及历史地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汶川MS8.0地震是近代少有的大陆褶皱逆断层型巨大地震,其地表破裂带是研究和解剖褶皱逆断层地表同震变形样式,并以此探讨古地震遗迹的不可多得的现实案例。在整理和分析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质地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可能仅记录1次事件的平通、邓家(北川-映秀断裂)和九龙(江油-灌县断裂)等地为例,分析同震变形的特点和类型,并结合映秀、桂溪等地的古地震研究成果,讨论褶皱逆断层型古地震识别的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地表变形主要包括逆断层直接位错、折曲位错变形和弯曲褶皱变形等类型;崩积楔、断层与地层切盖关系是分析断错地表型古地震事件的可行依据,而折曲位错变形型和弯曲褶皱变形型古地震识别则强调在上盘是否存在侵蚀不整合面,下盘是否存在生长地层,以及标志地层在断层两盘位差的突然增减;断层陡坎高度的倍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地震次数相关,但不能简单地用同震位移量除以陡坎高度的方法确定古地震期次;对于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识别,薄长状崩积楔、断层与堆积地层的切错关系和不同标志地层在断层两侧的累积位差的突变是重要的标志。识别古地震应因地制宜、思考多种因素的影响、用多种证据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1.
古遗址、古墓地发掘过程中的自然变形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和史前变形历史记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期我省地震部门会同省文物考古部门,对皖西霍山戴家院考古现场进行专题发掘调查,发现了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裂缝,其中充填有砂线、砂脉.初步研究显示包括两期变形,且均显示高速变形特征,代表两次地震事件.发生时代约相当于西周晚期和春秋中晚期,前者规模较大,含砂裂缝长轴方向平行于近侧的地震活动断裂方向.本次发现及初步分析填补了东部地区西周到春秋期自然变形事件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2.
Earthquak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recent years at fou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sites in Shandong, focusing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The non-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were distinguished at the site of the Shang Dynasty ruins at Daxinzhuang in the Jinan suburbs. In Longshan, sand vein-filled crack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cultural layers of the Chengziya site, Zhangqiu City. Sand veins on the trench wall and sand tubes at the trench bottom were found densely distributed at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y cultural layers, at Qinhuangtai site, Binzhou City. The tectonic and non-tectonic origin crack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Site of Capital of State Qi, Linzi City. In Rizhao city, parallel distributed sand vein fracture groups were found in the cultural layer of Longshan-Warring States-Han Dynasty at Yaowangcheng site. Typical conjugate shear fra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State of Xue, Tengzhou City. The above natural deformation phenomena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ulture layer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Warring States-Han Dynasties and befo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eismic sand-soil liquefaction trace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se regions might have been in the seismic active episodes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s. The above inference has been confirmed by microscopic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Recognition of natural deformation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ancient remains and tombs is important for tracing or enriching historic and prehistoric deformation records. Recently, the earthquake agencies,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ical institutions, conducted a special excavation investigation to the Gaixia remains archaeological scene in Guzhen,Anhui Province. Faults and fissures were discovered there, which,as demonstrated by the preliminary study,are the traces of two stratum d...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三星堆壕沟考古勘探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星堆遗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延续时间近2000年,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对三星堆遗址文明的溯源、遗址的发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三星堆壕沟,其研究成果与壕沟情况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5.
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新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是否具有新活动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及地表反复调查,选择构造地貌显著地段开挖探槽,识别和记录其变形形态,分析其活动习性,定向采集新活动变形物质,在保持原态基础上磨制定向薄片,并进行微观构造分析论证。研究表明,断裂沿线线状构造地貌清晰,横跨断裂带的3个探槽均揭示出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痕迹,断裂最新错断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滑移方式多表现为粘滑,典型表现为断层陡坎、楔状堆积、断层和充填裂缝等,总体显示为脆性高速变形特征,属于史前地震遗迹。上述认识部分得到微观分析证实。文中还初步探讨了淮河南北郯庐断裂最新活动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安徽地震前兆台网三大学科观测项目的现状,统计了近年来安徽前兆观测数据的同震效应与映震情况,结果表明:仅局限于地表或浅层的前兆观测数据,很大程度上难以获取到反映地震孕震过程的真实有用信息。提高现有前兆数据使用效率、选择真正有意义的前兆观测手段和直接触及孕震区边界的观测敏感点是安徽地震前兆台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个地震活动参数来判定断裂带分段落活动习性的方法,分析安徽省新生代构造变形带不同分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及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新生代构造变形带中存在着9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习性的分段落,其中,霍邱-风台、铜陵-宁国、明光-肥东3个段落现今活动习性处于较高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应属于有一定应变积累的潜在中强震危险段落:其它6个段落.现今活动习性处于中等或偏低应力背景下,以频繁或稀疏小震滑动为特征.未来复发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