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7年4月1日成立的雄安新区未来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建筑和交通网络,而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得暴露在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危险区域的人口、资产呈指数级增长,导致北京地区地震风险持续飙升。研究雄安新区与北京地区地震动影响的相关性,对研判雄安新区能否同时对北京起到地震风险分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合成地震序列,利用衰减关系得到北京—雄安各场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据集。通过对地震动参数数据集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北京地区与雄安新区地震动影响相关性不高;北京、雄安同时遭受超设防水准地震动影响的概率很低;北京、雄安同时遭受罕遇地震动影响的概率极低。通过人口和资产的疏解、地震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的异地备份,雄安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首都地震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乌兰浩特市民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乌兰浩特地震台走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组织开展社会问卷调查,从调查对象、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受众不同,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为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和成效,科普宣传形式应多样化,宣传内容应标准化、大众化。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为后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雄安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危险性评估对确定工程抗震设防等级、制定城市规划与减轻地震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分析方法存在诸多缺陷,用其对特定区域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可靠性差.本文基于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提出了利用岩石破裂自相似性预测研究区标志性预震的方法,并进而创立了一种以地震物理预测为基础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新方法.雄安新区位于唐山地震区内,近邻运城地震区.基于唐山和运城地震区地震趋势分析结果及主要断裂展布与雄安新区位置关系,在唐山地震区内划分了保定研究区,在运城地震区内划分了行唐和十渡研究区.采用上述方法,预测了这三个区将发生的较大预震.根据某些学者提出的地震烈度经验公式,评估了唐山地震区发生标志性地震、预震及运城地震区发生预震导致的雄安新区地震烈度.结果表明,未来50年内,雄安新区抗震设防烈度从原7度调整为8度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对汶川MS8.0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程度,并为政府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结构体系设计了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调查问卷,主要指标体系包括地震灾害知识、防震减灾技能、自救互救和震后信息传播等4个方面。基于权重和赋分,构建了指标体系各部分评价模型和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总体评价模型,以此来计算普通民众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的综合得分。测评结果表明:1)勉县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均处于不及格水平;2)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对地震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次之,而震时及震后自救互救与震后信息传播2个层面稍好一些;3)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和观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复杂、抽象的地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震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深层次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从震后民众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的主渠道来看,加大政府关于地震灾害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力度以及使地震信息公开透明化是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鲁西南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的认知情况及需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典型城市菏泽市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发现,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上在地震科学常识、地震部门工作内容以及避震救助技能和识别谣言能力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部分题目上也存在认知度较低的状况。在防震减灾科普的态度和需求偏好方面,97.04%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大部分学生还是偏好传统媒体的渠道与形式。另外,在示范与非示范学校、城区与乡镇学校、中学与小学的对比中,发现了明显的群体差异性。本次调查对今后开展山东全省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及需求状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朱宝霞  申文庄  马明 《中国地震》2014,30(3):373-381
公众是实现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以下简称地震重防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提升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的主力军,而公众对地震重防区的认知与防震减灾宣传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公众对地震重防区和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低、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有待提高、防震减灾宣传针对地震重防区的内容不够全面、宣传方式和手段不够多样化等问题.据此,提出建议:强化地震重防区宣传,丰富防震减灾宣传内容;防震减灾宣传方式和途径多样化;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山东省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和需求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科普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偏低,对于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限,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不足,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有待加强,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水平和震时避险原则认知水平不高;(2)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应急避险与技能、地震预报与预警、地震谣言识别及建筑抗震等方面的科普内容需求度较高;(3)山东省公众最期望获取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线上的新媒体APP或网站,对于参加地震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科普馆参观等线下活动的意愿较强。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文对地震科普工作给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在中学校园中的普及情况以及中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开展了针对北京市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情况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北京市中学生对自救互救知识、避震逃生技能、地震预报方法感兴趣;对地震预报工作、地震谣言、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演练认知程度不高;近1/3的北京市中学生对现有的科普作品形式创新性不认同;影视、动漫是北京市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普活动形式。本次调查为地震科普工作者探讨适合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创作方向以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形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的三维地质结构:来自反射地震资料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雄安新区的地质结构,将为地壳稳定性评估、城市规划和基础工程建设,探讨油气、地热、干热岩等能源、资源的赋存规律奠立重要基础.本文综合利用最新的高精度地震和深钻井资料,建立了雄安新区的地层系统;运用构造解析方法,精细刻画了研究区的断裂系统;应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重建了研究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根据次级断层发育特征和区域上活动地震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雄安新区的构造活动性.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地处冀中坳陷北部与中部的过渡、转换部位,发育3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据此在纵向上划分出4个构造层;受太行山山前断层、大兴断层、容城断层和牛东断层的共同作用,该区具有凸起和凹陷相间发育的构造格局,该构造格局和断裂分布特征对区内油气和地热资源的储集条件和富集规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它的断陷过程始于古近纪早期,并表现出明显的幕式特征,伸展量和伸展率均逐渐减小;次级断层发育特征和区域地震分布规律表明,雄安新区新近纪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位置,而其以东的霸县凹陷等地区则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认知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水平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民众对于地震灾害知识的掌握水平非常有限,部分民众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不足; 在防震减灾技能方面,民众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紧急避震的注意事项及震后的救人技巧等; 北京民众整体的防震减灾意识较强,都希望多了解掌握一些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且绝大部分民众都能认识到邻里、社区或单位的自救互救在应急救灾方面的重要性。北京民众对地震灾害知识的认知水平具有群体差异性,男性整体认知水平要稍好于女性; 受教育程度、年龄均对民众的认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影响。除继续加强传统传媒渠道对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外,加强学校正规教育中的灾害教育渗透和通过互联网及手机等现代通信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也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市防震减灾中心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为基础,分析太原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发挥新媒体宣传的优势、创新科技成果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科普宣传更大程度地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已成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的最有效途径。数字地震科普馆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更深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能够极大地提高地震科普宣传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海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为例,介绍其构建及实现技术,说明其应用情况,探讨了数字科普馆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启示及其对未来宣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用网络虚拟现实手段对各地的地震科普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科普馆系统,对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理念、共享防震减灾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发生了几次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强地震事件,贵州民众对地震的关注,对地震知识的需求空前高涨。为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结合目前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对贵州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5G技术高速发展带来了一场数字技术革命,这对防震减灾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防震减灾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工作,既关系到现实民生,又影响到社会秩序稳定,其科普宣传活动和知识内容需要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公众对科普工作、科普知识的关注也呈现出一种指数级的增长趋向。本文通过对已有防震减灾科普传播形式的分析,对5G技术如何助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的传播内容、形式、媒介和理念等进行思考,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注入活力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基础与核心。随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增多,一些共性问题凸显出来,地震科普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解决的措施。以云南省地震局举办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小小讲解员线上比赛为实践案例,分析人民群众在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中的作用,获得启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创作,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创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需求、筑牢防震减灾的人民防线而创作。  相似文献   

17.
冯韬 《四川地震》2019,(2):45-47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山西地震》2012,(2):46-48
分析目前农村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探明当地地质构造背景,加强覆盖全面的农村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建立农村处置突发地震灾害的领导指挥体系,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加强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加强农村民房抗震设防的宣传指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