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利用邢台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资料,研究了邢台地区强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的立体图像,研究结果表明:(1)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的几个6级以上强震前小震均有“密集—平静”现象,但明显程度随时间减小,部分4.5级地震前小震也有‘密集—平静“现象,但因出现在6级以上地震的余震活动背景上,情况比较复杂,相对平静期的长度,密集期中最大地震的震级均与相应主震震级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讲,主震震级越大,平静期越长,密集期中最大地震震级也越大。(2)3月22日7.2级主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过程在空间上有清晰的物理图像。3月8日6.8级地震发生后,3月20日在其余震区的两个端部中介质强度较弱的南西端首先达到破裂强度,发生一系列中小地震,对应于主震前的密集期。3月21日~22日主震前小震明显减少,是主震前的相对平静期,而且小震有由南西端向北东方向迁移的趋势。显示震区应力场在迅速地改变,应力由南西端向北东端进一步集中,并促使22日在北东端尖端部位失稳而发生6.7级及7.2级主震。3月26日6.2级强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过程在空间上也有类似清晰的物理图像。此外,本文对大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特点作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1966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一系列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是3月22日7.2级地震。对地震工作者来说,这次地震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地震是我国地震事业(大发展阶段的起点。在20周年之际,人们更加缅怀深切关怀灾区人民的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自邢台地震始,大华北地区出现了第四活动期罕见的地震活动高潮,连续发生了渤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1986,8(4):62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马兰、自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地震;相继于3月22日又在宁晋县东汪一带发生了7.2级地震,值此邢台地震发生二十周年之际,于1986年10月7日至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国家地震局系统等118个单位近300名代表。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4.
邢台震群的应力场“窗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台强震群以其作为华北近十几年来成串强震的“先驱”,以及小震群活动十余载经久不息而著称。早在1972年,我们就注意到邢台余震区小震群活动与华北较大地震有关,特别是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前,邢台余震频度出现明显峰值,更难用“巧合”来解释。我们曾提出设想,邢台余震区是华北区域应力场中的一个“敏感点”,邢台余震活动是华北地震  相似文献   

5.
林邦慧  胡小幸 《地震学报》1990,12(4):348-356
本文利用邢台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资料,研究了邢台地区强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的立体图象.研究结果表明: (1)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的几个6级以上强震前小震均有密集——平静现象,但明显程度随时间减小.部份4.5级地震前小震也有密集——平静现象,但因出现在6级以上地震后的余震活动背景上,情况比较复杂.相对平静期的长度,密集期中最大地震的震级均与相应主震震级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讲,主震震级越大,平静期越长,密集期中最大地震震级也越大. (2)3月22日7.2级主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过程在空间上有清晰的物理图象.3月8日6.8级地震发生后,3月20日在其余震区的两个端部中介质强度较弱的南西端首先达到破裂强度,发生一系列中小地震,对应于主震前的密集期.3月21日至22日主震前小震明显减少,是主震前的相对平静期,而且小震有由南西端向北东方向迁移的趋势.显示震区应力场在迅速地改变,应力由南西端向北东端进一步集中,并促使22日在北东端尖端部位失稳而发生6.7级及7.2级主震.3月26日6.2级强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过程在空间上也有类似清晰的物理图象. 此外,本文对大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静特点作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1987年3月18日零点在河北省临城县的黑城镇附近发生了一次M_L3.7级的地震,当地有明显的感觉。在此之前从1986年2月以来这里就有微震活动,迄今已有100余次。 8月21日黄壁庄水库北侧十来公里的灵寿县东城南,南城东、白狗台、故城等村庄附近又突然发生一次M_L4.5级地震,当地听到震时有响声,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列25日为止,这里共发生70余次小震。 1966年邢台地震后,南自河南林县,向北经磁县、沙河、邢台。内邱、临城、柏乡、高邑、井陉、获鹿、灵寿行唐等太行山东麓各县均先后发生大小不等的一些地震。这一带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集中性,而且发生地  相似文献   

7.
林县小震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后约一个月,河南省安阳市西50多公里的林县,开始发生小地震,起初小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不高,1966年10月下旬以后有所增强。1966年10月29日至12月5日发生小地震12次,其中3级以上的两次,最大为12月5日10时20分的3.6级地震,当地群众强烈有感。1967年3月26日发生5级地震,小震活动水平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8.
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处于河北省北部的廊坊地区地震活动也明显增强,在1973年—1977年的5年间,相继发生了文安、霸县M_L 4.9级、里坦M_L 5.6级、文安—大城M_L 4.8级和三河M_L 4.5级4次地震。现就这几次地震前的小震活动从空间分布或逐月频度,以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做一概括分析。因主震震级较小,故选用的小震下限为M_L>0级的所有记录到的地震。考察震前地震活动的时间为震前7—8年,即对文安、霸县4.9级和里坦5.6级地震考察时间为1967年—1973年,对文安、大城4.8级地震时间为1969—1976  相似文献   

9.
1981年11月9日02时01分,河北省邢台老震区的宁晋—隆尧一带发生了一次6.0级强余震,震中位置37°30′N,115°05′E,震中烈度6度,震源深度29公里。震中区宁晋—隆尧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前断裂带向东错动的地段——冀中拗陷地热异常区的西南端。这次地震是1966年邢台地震发震构造再次活动的结果,其特点是烈度偏低、有感范围广。  相似文献   

10.
刘万琴 《地震学报》1983,5(1):116-125
本文通过对1966年3月22日邢台7.2级地震前 Ms>4.6地震的破裂方向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图象综合分析,推测邢台震区南部莲子镇附近存在一障碍物.并认为它是支配这一时期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6,22(1):107-115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5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6次(表1),最大地震为3月29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8.5级地震(图1)。与2004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均有所降低。2005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大震后,曾有过多次强余震活动。1981年11月9日又发生了5.8级强余震,截至11月30日的二十多天里共发生小震七百多次,其中4级以上的地震2次,3级以上的地震10次。这是邢台地震群中的又一个子序列。据邢台区域小台网包围震中的台站记录,用石川法测定出主震的基本参数为:  相似文献   

13.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14.
河北邢台地震区外的小震丛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3月8日和22日河北省南部邢台地区发生TM6.8和M7.2大地震,之后,与其相邻的一些地区及由邢台地震引起的各烈度异常区也相继发生了小震活动。追述了邢台地震区附近的一些小震丛集活动序列,并对其活动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表征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丛集的一个参数》〔《地震学刊》,1937(2)〕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邢台地震区6次强余震及1966年3月22日7·2级地震之前S_1值的变化,发现在强余震之前S_1值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相应的时间分布表明,强余震之前小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的丛集是明显的。认为,S_1值可以为强余震的预报提供时间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回首邢台地震现场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人员在地震现场工作的实践活动,总结了现场工作中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邢台地震现场工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再次发生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5年3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8.5级大地震。先前在这个地区曾于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8.7级地震。本文就有关这两次地震作一些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序列分析及地震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欣  赵乔 《内陆地震》2003,17(4):300-308
通过分析2002年12月25日乌恰5.8级地震后主震附近的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震属孤立型地震。在地震类型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以下分析工作:①乌恰—喀什区地震活动异常背景分析;②在地震活跃期内新疆境内强震主体活动区域分析;③乌恰—喀什区与阿图什—柯坪区强震活动关联性分析;④区域历史地震类型统计和震源环境分析;⑤乌恰5.8级地震和伽师—巴楚6.8级地震对区域应力场影响分析。综合分析认为,乌恰—喀什地区有明显的地震异常背景,但此次5.8、6.8级地震可能会对乌恰—喀什及周围地区的应力场产生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区域的应变积累,其相邻的阿图什—柯坪地区的地震活动有可能会减弱,或延缓乌恰—喀什地区的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了Ms4.6级水库地震,其发震构造是安宁河东支断裂近傍具有正断层性质的一个分支断裂。据大桥台网7年多库区地震观测事件记录,地震空间分布上水体附近有一个明显的活跃过程,大坝上游发生小震群,大坝下游发生主震序列。地震的震源深度在蓄水前后有明显变化。4.6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轴方位和倾角与大多数活动断裂上的地震有明显的差别,主压应力轴的倾角与其它的水库地震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吉平  李纲  刘杰 《中国地震》2013,29(2):284-292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表1),其中包括2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8.2级地震(图1).与2011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1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1.1 全球8级地震继续活跃 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比19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8次/年)略高,与2011年(26次)相比,地震频次减少(图2).虽然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6级、8.2级地震,但与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相比,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减少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