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东-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维屏 《地质论评》1966,24(3):188-196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地层自老至新有:中下泥盆统茅山组石英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砂页岩;下二迭统栖霞组灰岩;下二迭统孤峰组砂页岩;中生代建德亚群火山岩系;第四系湖相沉积层、冲积层及少量山麓堆积。本区除第四系及建德亚群与下伏地层、孤峰组与栖霞组间有明显的不整合外,其余均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上二迭统长兴组或大隆组与下二迭统孤峰组、呜山组、丁家山组及文笔山组之间,普遍发育有以含大羽羊齿植物群(Gigantopteris flora)砂页岩为主并含煤的碎屑岩沉积。   相似文献   

3.
一、地质概况铜川矿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部,由南而北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上统、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石炭系上统太原群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为煤系地层,奥陶系中、下统为煤系地层基盘。   相似文献   

4.
安基山铜矿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宁镇反射弧西翼.矿区在华墅-亭子复向斜射乌山盆地东部边缘.出露地层有三迭系中下统青龙群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及硬石膏层,上统黄马青组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砂质泥岩;侏罗系中下统象山群石英砾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砂页岩.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褶皱轴向近东西.岩浆活动剧烈,主要火成岩呈岩株状产出,岩石热液蚀变与矿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马坑式”铁矿含矿层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省的主要铁矿,多位于下石炭统林地组碎屑岩之上,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迭统栖霞组灰岩之下。这种以层控为特征,以龙岩马坑矿区为代表的铁矿,统称为“马坑式”铁矿。对其成因、控矿因素,目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共同的意见是:铁矿具有一定的层位。至于该矿的成矿时代,由于主要矿区矿层顶底板普遍强烈矽卡岩化、大理岩化,难  相似文献   

6.
张勤文 《地质论评》1981,27(5):405-412
川西松潘-甘孜印支地槽形成于三迭纪最早期,结束于三叠纪末。地层单位可分下三迭统和中、上三叠统二部分。主要沉积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系。其下部称菠茨沟组,上部称西康群。在西康群的碎屑岩系中,广泛分布复理石沉积,如小金、道孚雅江和理县等地。本文主要对上述地区复理石沉积进行岩石和构造分析。  相似文献   

7.
斗笠山矿区煤层赋于上二迭统龙潭组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充水岩层为下二迭统茅口组灰岩。   相似文献   

8.
过去一向认为合山煤田处于“准地台”区,区内只发育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建造。后来的文献中,曾谈到上二迭统大隆组有火山碎屑岩沉积。但从来未见该区有岩浆侵入活动的报导。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煤层中有成群出现的,貌似“钙质砂岩”的“漂砾”(长轴达8米,短轴达5米),经研究,此种“漂砾”实为火成岩的侵入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骆志仁 《地质论评》1966,24(3):246-247
1964年夏,笔者等在甘肃永昌北山马家湾一带的二迭纪石盒子群及石千峰组中分别发现有数层火山碎屑岩。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北段煤田位于贺兰山断褶带的北部。贺兰山断褶带居于鄂尔多斯地台之西,阿拉善台块之东,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带。贺兰山北段煤田包括了乌达矿区内的素赫土、教子沟、五虎山等几个井田。在其周围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灰岩及不整合在它上面的煤系地层。后者的中石炭统本溪群,厚790一1128米。以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并含有薄层石灰岩4一6层,中上部含煤10一12层,均不可采。上石炭统太原群厚226米,以砂质页岩,页岩,砂岩等组成,并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多层,且含可采及不可采煤层15层;下二迭统山西组厚100米,以页岩、砂岩、砂质页岩组成,并含有可采煤层4层。砂质页岩内含有较多之铁质结核。煤系上复地层有二迭系的石盒子组、第三系的细砂层与砾石层、第四系的冲积层与黄土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二迭统,其上被第三系及第四系所覆盖。下二迭统又分为两个岩组,在勘探区仅出露有P_1~a,依其岩性又可划分为九个岩性段,即P_1~(a2-10),由一套细碎屑岩及灰岩透镜体组成。其中P_1~(a7)为主要矿体的赋存层位,由变质细砂岩、粉砂岩、角岩、角岩化条带状千枚岩、大理岩透镜体及斑点板岩、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组成,地层倾向235°-255°,倾角45°。  相似文献   

12.
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发育中-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碎屑岩、上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碎屑岩和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4套地层系统,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被近南北向逆断层代替.北西向逆断层横亘矿区,断层上盘三叠纪碎屑岩和灰岩整体北倾,断层下盘三叠纪岩石被左右两条走滑断层夹持向南挤出.在图面和露头尺度上矿区叠加褶皱明显,南北向剖面上多见紧闭的倾伏褶皱,近东西向剖面上则为开阔水平的斜歪褶皱,表明南北向剖面上观察到的是已被叠加的早期褶皱,为矿区第一期变形,其形成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有关.始新世晚期印-亚大陆碰撞地壳缩短形成矿区第二期构造,即北西向逆断层和褶皱叠加.第三期近南北向逆断层可能形成于始新世末,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侧向旋转有关.  相似文献   

13.
矿床地质概况该矿床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一个钨、铀伴生矿床。矿床位于某古隆起东南缘的一个向斜盆地中,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西侧为一复式花岗岩体。泥盆系是矿区的含矿地层,分下统、中统和上统。下统为底砾岩,中统应堂组为碎屑岩及东岗岭组白云岩及灰岩,上统榴江组为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及泥灰岩等。矿区内的F_1和F_2断裂是控制铀、钨矿化的  相似文献   

14.
铜川矿区早二迭世的河流冲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川矿区含煤地层为早二迭世山西组(P11)和晚石炭世太原统(C3)。山西组在矿区内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s1)厚约40米,上段(Ps2近已划归石盒子组)厚约20米。此两段的岩性有相似性,即各段上部皆以粉砂~泥质岩为主,下部则以粗碎屑岩为主。下段底部砂岩被沿用为煤系地层中的标志层,称为K4,本组中含煤1~3层,仅3号煤层局部可采。   相似文献   

15.
云南华宁-峨山地区震旦系沉积岩铜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荣阁  葛文胜 《矿床地质》1999,18(2):138-145
云南震旦系沉积岩铜矿是产于红色碎屑岩系中的沉积叠加热液改造型铜矿床,矿床产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灰白色砂岩,白云岩,泥灰质页岩中,具有明显层控特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震旦系碎屑岩中铜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壳源沉积岩,因此加里东期后生改造矿化物质直接来自下部红色沉积岩层的淋滤迁移,最终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与同生富集矿层叠加。  相似文献   

16.
安微白垩系划分为上、中、下统。下统由火山喷发—沉积相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成;中、上统主要由山麓相、河流相、湖泊相的碎屑岩组成,各统间一般为不整合接触。生物群演变,同样具有三分性。  相似文献   

17.
渭北石炭二迭纪煤田,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前弧东翼内侧与新华夏系第三巨型沉降带中段——陕甘宁盆地南缘的复合部位,南邻秦岭纬向构造带。澄合、蒲白矿区则位于渭北煤田的中段。区内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群及下二迭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主要含于太原群。太原群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直接覆盖于下、中奥陶统灰岩之上。其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其次为浅灰、灰白色石英砂岩,夹黑灰、深灰  相似文献   

18.
柯尔碱膨润土矿为钠基膨润土矿床.它赋存于上石炭统火山岩系中,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方式多样,各家认识不一,现归纳整理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依林哈比尔尕复向斜东缘和吐鲁番—哈密山间坳陷西部隆起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是中石炭统海相火山沉积岩和上石炭统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中石炭统巴音沟组为凝灰砂岩、硅质岩互层夹灰岩透镜体,灰岩中含海百合茎化石,厚度大于5326米.  相似文献   

19.
一个破火山口地质及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破火山口为一塌陷式成因的火山盆地。它是一个以酸性岩浆岩为主构成的复杂地质体,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图1)。从平面上看它大致呈椭圆形,现代地貌是正地形,中间高,四周低。盆地基底为震旦系变质岩和一部分石炭系下统和三迭系上统的沉积地层。塌陷盆地由上侏罗系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岩夹层构成,其中以厚层熔岩出露面积最大,为盆地的主体岩性,直接复盖于晶屑玻屑凝灰岩(J_3e~1)之上。正因为这次大体积喷  相似文献   

20.
1958年以来,新疆地质局及有关科研单位对达拉布特基性超基性岩带进行了大量工作。1979年,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着重从地质构造方面,对岩体的分布、侵位方式及其构造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资料。现将其整理成文介绍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区域地质概况达拉布特岩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达拉布特大断裂北侧。区内广泛分布着下石炭统,次为上石炭一下二迭统,余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石炭统为一套浅变质海相碎屑岩夹火山岩。依据沉积岩相、层位关系,可将该套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