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按照不同地貌单元和流域划分,统计分析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采用最新统计资料,分析评价陕北、关中、陕南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揭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从地下水资源普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地下水监测、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利 《地下水》2011,33(3):38-39
通过对石河子市下野地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结合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说明现状开采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随后提出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开采方式、监测网的完善及建设地表引水工程等措施,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丁开亮 《地下水》2008,30(1):54-56
对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阐述了全区地下水资源的量和质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结合现状用水和调查分析,研究存在问题,通过分析、预测,对供需形势进行评价,对今后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2)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安徽省的东部。为研究马鞍山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方案和保护对策,对该市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提出远期保护对策建议。结果认为:马鞍山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合计为7.154亿m~3/a,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内以地表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以农村分散开采为主;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共分为不适宜开采区、一般开采区、开发利用潜力区和规划水源地区4个区,保护区主要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以期为建立和完善马鞍山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全省各市(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统计分析了各市(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核算了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了可采量和开采潜力,从而为全省和各市(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清发 《地下水》2007,29(2):65-66,91
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该区域开展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之《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工作,以大量地下水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区域今后地下水资源量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区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地质灾害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中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为基础,围绕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重点应放在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和层位,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利用地下空间和雨洪水资源,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扩大咸水资源改造利用;勘查、建立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等措施,建立以城市、港口为重点的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则放在确定海岸基准线,开展重点城市、港口以及湿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9,(6)
兴国县北部地区是江西赣州建设发展的重要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萤石矿产资源。开展水文地质研究对本区乡镇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以及地下水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岩浆岩类裂隙水及变质岩类裂隙水;水化学类型呈水平分带分布;地下水水位埋深随降雨量呈正相关变化;大气降雨与河流侧向补给为调查区内主要补给方式,高兴幅径流从北到南,均村幅径流从西向东,自然蒸发与侧向补给排泄是主要的排泄方式;充分综合钻孔岩性信息对调查区内的水文地质情况绘制简易水文地质概念图,揭示了调查区内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规律,为兴国县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华  王贵玲  陈玺 《地下水》2008,30(5):21-24
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供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对城市的供水尤为重要。文中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及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指出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加强规划,实行开源、节流、保护并重的措施,向节水型经济方向转变,提高水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强调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保持我国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深化地下水资源勘查势在必行。1地下水勘查工作的简要回顾和面临的形势90年代中期,完成了第一轮全国以1∶20万比例尺为主的区域水文地…  相似文献   

11.
郑自宽 《地下水》2010,32(1):59-60
通过对董志塬石油开发区现状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董志塬区域水资源缺乏、石油开发耗用水资源量和石油开采生产过程对董志塬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董志塬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等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利用不科学,为了实现南京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分区研究。利用GMS软件构建南京市含水层系统的结构模型,并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和水均衡法确定南京市地下水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水量、水质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建立地下水资源信息库。首次尝试提出南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分区,将水量和水质并重考虑确定定量指标,在GIS平台上实现分区,共划分开发利用区、开发利用潜力区和不宜开采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地下水保护目标,提出管理措施,为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管理制度奠定统一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3.
张彦增 《地下水》2006,28(2):20-22
地下水资源是衡水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首次开展了水资源评价,二十多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对"衡水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地下水资源量与原"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中衡水市地下水资源数量及组成结构的对比分析,简要介绍了二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特点及主要成果,并分析了衡水市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宁夏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文 《地下水》2007,29(5):12-13,107
宁夏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中敏感的限制性因子,也是生态演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地下水是宁夏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宁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是保证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宁夏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协调稳定发展为目标,从宏观、长远、战略的高度认识地下水资源对宁夏经济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宁夏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探讨,为宁夏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魏晓妹 《地下水》2013,35(2):1-4
在介绍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和战略储备功能;论述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供水、农业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归纳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危害,指出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迫切性性和必要性;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切入点,系统论述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宗先国  许文阁  于传宁  刘涛 《地下水》2004,26(3):204-205,215
在分析研究滨州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地下水污染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黑河市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及污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MapGIS软件实现了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及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的定量化及数字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为Ⅲ-Ⅳ级,表明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区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分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地下水资源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新时期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阐述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管理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果应用的同时,针对存在局部水位持续下降;局部水质呈恶化趋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地下水管理保护责任制;推进地下水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涵养和保护;争取将地下水管理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奎屯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自动监测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世珍 《地下水》2009,31(6):56-58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依据,是实现地下水科学管理的前提。奎屯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剧增,地下水超采严重,在奎屯河冲洪积倾斜平原区下部的农业井灌区形成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问题目益凸现。应用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为奎屯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水资源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当前国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举措。陕西省属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地下水在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保障陕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下水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建立完善水资源考核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落实地下水条例;开展特殊类型区地下水资源普查;科学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