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南三江造山带火山岩—构造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岩石构造组合是指表示板块边界或特定的板块内部环境特征的岩石结合。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的火山岩可划分为五种火山岩-构造组合:洋脊型/准洋脊型组合,岛弧及陆缘弧组合,碰撞型组合,碰撞后组合及陆内拉张型组合。阐述了各种火山岩-构造组合的特点及构造含义。对在造山带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构造岩片”研究方法、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使用条件、准洋脊型火山型组合的构造含义、蛇绿岩带-火山弧的成对性、岩浆作用的同步性和滞后性、以及火山岩的深部“探针”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三江”地区滇西北不同构造环境火山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张保民,沈上越,魏启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引言滇西北地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段,位于横断山腹地,处于“三江”构造带“蜂腰”部位,构造十分复杂,陈炳蔚(1987)将该地区划为三江褶皱...  相似文献   

3.
姚雪  张虎  吴中海  陈光艳  田素梅  黄亮 《地质通报》2016,35(8):1346-1356
盈江地区上新世火山岩是腾冲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极少涉及。通过对该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KAr年代学研究,同时与腾冲火山岩东侧的龙江河谷地区的上新世火山岩对比,认为盈江和腾冲地区上新世火山岩是大陆构造背景下造山带造山后伸展作用下形成的火山岩,具有高Al_2O_3(15.54%~17.44%)、高K_2O(0.94%~3.50%)的岩石化学特点,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形成于拉张环境,为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DI=33~50,英安岩DI=62~76)。造山带裂谷火山岩常具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点,但其形成于造山带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与板块俯冲作用没有直接关系。造山带裂谷火山岩发育在早期造山带,是造山带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武当地区条带状“变基性岩”成因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当岩群中条带状“变基性岩”的暗色带和浅色条带与区域上大面积分布的厚层状变基性火山岩和变酸性火山岩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暗色条带与变基性火山岩、浅色条带与变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十分相似,均形成于岛弧环境,结合其变形特征,认为条带状“变基性岩”是由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交互形成的原始成分层经强烈顺层剪切置换而成。  相似文献   

5.
勉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划分为四个火山岩带,通过对火山岩带地球化学的研究,旨在揭示火山岩带的成岩环境,追踪火山作用的演化历史。研究认为免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发生发展于裂陷海盆中,经历了扩张-裂陷,叠缩-消减和碰撞-造山三个学化阶段。南带和中带火山岩分别形成于扩张-裂陷的早期和晚期,其中罗家火火山岩产于洋岛环境;北带火山岩为叠缩-消减的岛弧环境;在碰撞-造山过程中产于不同环境的火山岩带叠缩,构造拼贴  相似文献   

6.
福建晚侏罗世两条性质不同的巨型火山岩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剑丽 《福建地质》2001,20(4):171-176
晚侏罗世为福建火山活动的鼎盛时期,形成两条巨型火山岩带,即沿涨带和仙霞岭带。据其产出的构造环境,火山活动特点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推测沿海带火山岩与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消碱作用有关,为陆缘造山带壳幔混合源岩浆之产物;仙霞岭带则与江山-绍兴对接带中段复活活动有关,可视为陆-陆碰撞造山带壳源重熔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根据近年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对甘肃省火山岩的时空分布进行梳理,认为甘肃是中国大陆造山带发育的地区之一,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持续时间长。根据火山岩特征,结合同一地域、同一地质时代的侵入岩分布进行甘肃省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建立构造岩浆岩省3个,论述了北山、祁连、秦岭构造岩浆带特征。本文重点将甘肃省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划分为2大类,即与稳定陆块有关岩石构造组合和与大陆伸展及后造山有关岩石构造组合,并厘定出7个亚类,建立了与大洋环境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和与洋俯冲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分析了火山作用特征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对深化认识甘肃区域成矿背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沉积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山演化的重要途径。天山南麓库车坳陷不同剖面的砾岩碎屑、砂岩骨架颗粒、碎屑重矿物组分显示,它们的成熟度及演变时限总体可以类比,表明其成因演化主要受控于物源区——(古)天山的构造活动与造山作用。对碎屑沉积记录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指示,天山物源总体以“再旋回造山带”类型为特征,其演变细节包括五期:①早三叠世古天山继承石炭纪以来的构造挤压和隆升,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中高级变质岩,以“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及“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②中三叠世一中侏罗世构造活动较弱,代表高成熟度的“锆石一金红石一电气石”重矿物组合发育,主要物源岩石类型包括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与“弧造山带”以及“混合造山带”类型关系密切;③晚侏罗世一白垩纪,天山开始新一轮的构造挤压隆升,物源岩石类型复杂;④第三纪(特剐是中新世)构造挤压和隆升活动加强,稳定性极差的碎屑“角闪石一辉石”组合增多,物源组分东西分异明显,西部沉积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趋向“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东部结晶岩相对较多,物源构造属性复杂或以“混合造山带”类型为特征;⑤上新世南天山强烈隆升和向南推进,与前一阶段相比沉积岩物源增多,但物源构造属性基本同上。第④⑤两个阶段砾岩层和不稳定碎屑组合的发育除受控于天山强烈隆升外,可能还与气候环境的频繁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东南缘中生代火山岩及其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辽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盆地,在盆地的深部及其周边存在着大量火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火山岩和盆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区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具有高钾的特征,为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其岩石类型主要有:钾玄岩、响岩质碱玄岩、橄榄粗安岩、安粗岩、粗面岩、流纹岩火山岩的REE和不相容元素分布特点与造山带火山岩不相容元素的特点相似,在构造判别图解上,本区火山岩落在与俯冲作用有关的造山带火岩区域中,对火山岩的特征分析表明,本区火山岩与俯冲作用有关,本区总体构造背景与伊佐奈琦板块向东亚大陆腐冲作用有关,是一个冲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
徐志刚 《地质学报》2014,88(12):2394-2412
本文概略回顾了陈毓川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宁芜玢岩(火山岩型)铁矿”国家项目主要负责人,对该项目的贡献;介绍了作为该项目主要成果之《宁芜玢岩铁矿》专著的内容;回顾自己参与该项目对提高业务能力、扩展地学知识、增长专业兴趣、提出科学问题等方面所受教益,并举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之形成构造环境及火山成因铁矿床(特别是富铁“矿浆”)成因说明之;同时,还提出与“玢岩铁矿”有关的几个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科学问题,如①如何“定量”地测定宁芜盆地玄武安山质岩浆是在多大的氧逸度条件下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②为何有些次火山岩(輝长闪长玢岩)形成铁矿,而有些则未形成铁矿?其原始岩浆各自在什么样的氧逸度条件下和构造环境中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③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系列属性,特别是宁芜盆地玄武安山质岩浆能否归入“橄榄玄粗岩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11.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夺的起源及壳幔相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Nd,Sr,Pb同位素分析,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即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片麻岩对比研究,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与这些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有许多地球化学相似之处,而与长英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各种片麻岩差别较大。作者认为早白垩世燕山板内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和汉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均为这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它们属于幔源岩浆喷发与大规模玄武zh质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相似文献   

12.
藏南定日白垩纪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西藏定日白垩纪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造背景。该火山岩岩石类型有蚀变英安岩和蚀变安山岩,其岩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岩石为二氧化硅过饱、铝过饱和类型,属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强烈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图呈锯齿状“多隆起”型,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综合判定该期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造山带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东天山中段不同构造环境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天山中段分布有阿齐山岛弧区(Ⅱ_2)安山岩类和海沟区(Ⅱ_1)混杂岩带玄武岩类火山岩,不同构造环境形成的火山岩各自具有与其环境相对应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方面,它们可与世界上典型构造环境区形成的火山岩相对比。从地球化学特征发现,Ⅱ_2区火山岩主要与早石炭世吐鲁番洋壳向塔里木陆壳俯冲有关,形成了Ⅱ_2区钙碱性安山质火山岩。Ⅱ_1区混杂岩带内呈洋壳残片产出的玄武岩类与吐鲁番洋盆的扩张有成因联系,岩石属于大洋拉斑玄武岩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若尔盖嫩哇火山岩产出层位、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火山岩形成年代的讨论,认为嫩哇火山岩受玛曲-然安大断裂之次级断层控制,属于造山带末期滞后的火山喷发构造环境,喷发时代属于早侏罗世,并厘定为下侏罗统郎木寺组。  相似文献   

15.
“三江”哀牢山—李仙江带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火山地质、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大地构造环境等诸方面论述了该带四个火山岩构造岩浆带:哀牢山洋脊/准洋脊火山岩带、太忠-李仙江带弧火山岩带、邓控-五素裂谷火山岩带、潘家寨裂谷火山岩带的特征,探讨了该带特提斯演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井子地区石炭纪人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纪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和裂谷火山岩两种不同属性,其形成构造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该区火山岩分别形成于三个不同的构造环境,即准噶尔岛弧带、博格达裂谷带及喀尔力克岛弧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01,自引:2,他引:9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强  元钟宽 《地质科学》1998,33(2):129-139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可划分为西部大兴安岭环状火山岩带、南部火山岩带和东部火山岩带,它们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时期不同构造环境的产物。西部大兴安岭环状火山岩带的形成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引起的深部热地幔柱的上升有关,南部火山岩带与构造域转换时期走滑拉伸构造有关,而东部火山岩带则是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鹰嘴山金矿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大断裂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呈锐角相交的部位。矿床赋存于黑茨沟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的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因的分析认为,矿化硅化岩是热液成因,中、酸性火山岩为矿源层,经蚀变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形态、产状。鹰嘴山金矿为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及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构造性质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湘西南城步地区新元古代火山岩和花岗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并厘定其构造环境,从而为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城步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于云场里组变质火山-沉积地层中。云场里组变质火山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828±10Ma和805.7±9.2Ma。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表明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区域地质背景指示云场里组可能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盆地。以城步火山岩和花岗岩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提出新元古代中期江南造山带西段构造演化过程:872~835Ma期间为陆缘盆地;835~820Ma期间俯冲造山,江南造山带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和早阶段岛弧花岗闪长岩,东侧的城步地区为弧前盆地;820~810Ma期间江南造山带发生弧-陆碰撞;810~800Ma期间江南造山带进入后碰撞环境并形成晚阶段强过铝(黑云母)花岗岩,东侧城步地区因华南洋洋壳俯冲而形成新的岛弧;800Ma后华南进入伸展裂陷盆地演化阶段。上述认识揭示出扬子陆块东南缘的连续岛弧增生过程,同时为钦杭结合带南西段雪峰期"残留洋盆"属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略回顾了陈毓川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宁芜玢岩(火山岩型)铁矿”国家项目主要负责人,对该项目的贡献;介绍了作为该项目主要成果之《宁芜玢岩铁矿》专著的内容;回顾笔者参与该项目对提高业务能力、扩展地学知识、增长专业兴趣、提出科学问题等方面所受教益,并举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之形成构造环境及火山成因铁矿床(特别是富铁“矿浆”)成因说明之;同时,还提出与“玢岩铁矿”有关的几个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科学问题,如①如何“定量”地测定宁芜盆地玄武安山质岩浆是在多大的氧逸度条件下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②为何有些次火山岩(辉长闪长玢岩)形成铁矿,而有些则未形成铁矿?其原始岩浆各自在什么样的氧逸度条件下和构造环境中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③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系列属性,特别是宁芜盆地玄武安山质岩浆能否归入“橄榄玄粗岩(shoshonite)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