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从墨西哥的灾难性地震后果学习到了经验。1985年9月19日上午7时19分发生的米却肯8.1级地震,造成墨西哥城约1万人死亡,3万人受伤,5万个家庭无家可归。地震还造成371栋高层建筑倒塌,其中包括37栋公共学校和像社会安全医疗中心和州立总医院那样的大型现代化医院。中央电报电话大楼的倒塌使国际和国内的远程通讯完全中断达3天之久。  相似文献   

2.
《地球》2009,(2):58-59
美国旧金山地震 1906年4月18日5时13分。 震级约为8.3级。 震后的破坏并不是直接来自地震本身,而主要是震后火灾引起,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估计有20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3月19日-1997年4月16日,新疆南部阿图什,伽师地区连续发生6级以上强烈地震8次,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共有46人死亡,323人受伤,约2.7万间房屋倒塌。文章综合介绍了新疆伽师地震序列,发震背景,震源参数及抗震求灾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地震群触发了加州中部的警报赖克联邦和州政府当局于星期日(即1993年11月14日——译注)向加州中部帕克菲尔德村庄周围的7个县发布了最高一级的地震警报,警告他们在星期三(即1993年11月17日——译注)早晨以前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6级强震的“概率约为...  相似文献   

5.
石渠5.1级地震灾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30日四川省石渠县发生5.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县城尼呷镇、西区、德荣马乡一带。震中烈度Ⅶ度(弱),等烈度线呈北西向椭圆形分布。建筑物破坏的主要特点是,墙体竖向裂缝多、宽,并出现砖墙房屋比夯土墙房屋破坏重的震害现象。这次地震发生在四川省边远、经济较落后的高原地区,破坏区面积大(Ⅵ度区内面积2470平方千米),造成了约4369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1日土耳其6.0级地震概况张洪由,张春艳(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1995年10月1日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菲翁省迪纳尔城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地震持续约30秒,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1.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199...  相似文献   

7.
萨哈林地震引起的反思1995年5月27日23时03分(当地时间),一次M7.6直下型大地震袭击了萨哈林北部地区。此次地震与阪神大震灾一样具有震动范围窄,破坏性强的特点。在涅夫捷戈尔斯克镇,19栋5层公寓在地震的一瞬间倒塌,住房多半是石油管道维修和采油...  相似文献   

8.
近期海啸研究对地震研究的启发佐竹健治在一年当中,3次重大破坏性海啸给尼加拉瓜(1992年9月2日)、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1992年10月12日)和日本北海道(1993年7月12日)的沿海地区造成了灾害。每次海啸的浪高度均达到10m以上,共造成150...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1,(4):49-49
2010年全球地震共造成死亡人数约为24万人,受伤人数超过48万人,其中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死亡人数23万余人,受伤约为48万人,灾区破坏惨重。  相似文献   

10.
1997年2月28日伊朗西北部的阿尔达比勒省发生了破坏性地震,造成了重大伤亡和广泛的破坏,该震共破坏了110个村庄,使965人丧生,2600人受伤,约4万人无家可归,文章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破坏,伤亡和救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1.
不可思议的现象近几十年 ,地震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解开了众多不解之谜。虽说如此 ,不解之谜仍然不少。对于过于复杂的现象解释不清楚倒情有可原 ,但对于一些极其简单、基本的现象也搞不清楚未免太说不过去了。比如说 ,太平洋板块每年以约 1 0 cm的速度由福岛县近海向茨城县近海、房总近海俯冲 ,可伊豆马里亚纳板块边界就是不发生大地震 ,你说怪不怪 ?这就是极简单、基本的不解之谜的例子。对这种现象长期以来有一种常识性的解释 :因板块边界面的摩擦几乎为零 ,故太平洋板块不受任何阻力 ,顺顺当当地向下俯冲。可是 ,单从…  相似文献   

12.
Earthquake     
Summary Original copper engraving depicting an earthquake is reproduc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发生以中国四川省汶川为震源的8级大地震.震源断层从都江堰市向东北延长到300 km附近,到达甘肃省、陕西省交界附近的巨大范围,造成死者、下落不明者总计8万多人的严重灾害.震源区的大小大到何种程度,可将此与6月14日的岩手、宫城内陆地震的震源区作一比较,如图1.  相似文献   

14.
1 邢台地震促进了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事件, 促进了我国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也提出了诸多研究课题, 本文只能摘述一二.  相似文献   

15.
施甸5.9级地震震害与竖向地震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施甸5.9级地震震害现象的机理分析,清晰地发现竖向地震作用起重要破坏作用,与获取的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竖向值相吻合。映证了在历次地震中许多地震工作常发现极震区竖向地震力起重要破坏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后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汶川地震预测失败之后,笔者仍然坚持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但存在多方面的困难,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等待地球科学的突破性发展与地学探测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但当前经过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观测技术,加强异常动态的调查与落实,重建地震宏观异常监视系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成功率,尽最大可能减轻地震灾害,防止汶川地震这样的惨痛历史重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一本反映内陆地震活动的学术刊物《内陆地震》。总结该刊的诞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等以了解天山地震学术研究的进展。通过学科领域统计的国内外论文收录以及通过逐年(近十年)统计的论文、简报、信息收录情况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内陆地震》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对1991—2000年中国震例提供的前兆观测异常和首都圈地区前兆观测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05年11月黑龙江前兆异常进行了介绍,也对开展前兆异常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根据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预测效能初步研究,作者建议“十一五”期间应该建设两种地震预测试验场。地震频发地区的试验场,用于验证观测项目效果;无震地区试验场,用于试验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确定背景场。  相似文献   

19.
地震学与地震可预测性国际研讨会(ISESEP 09)于2009年7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