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共晶格取向连生或体衍生是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重要特征。本文报道了该系列矿物中氟碳钙铈矿不同多型体间的8种共晶格取向连生以及B_2S规则混层矿物两种多型体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现象的研究结果。这9种共晶格取向连生现象均为首次发现。电子衍射和晶格象研究表明,在钙-铈氟碳酸盐B_mS_n型系列矿物中共晶格取向连生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温石棉矿床的石棉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高分辩率透射电镜研究,拍摄到清晰的晶格象和电子显微象,发现茫崖型和小八宝型的温石棉纤维的晶格条纹、晶格缺陷及纤维形貌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成棉地质条件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中不同多型体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的微结构,发现氟碳钙铈矿(BS)及B_2S规则混层矿物不同多型体之间存在5种新的共晶格取向连生现象,共晶格取向连生面网为(0001).研究表明,多型体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结构与B_mS_n型规则混层矿物、多型体、微体双晶和矿物种间的共晶格取向连生等以衍生体的形式共存于氟碳钙柿矿自然品位之中。这种多型休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氟碳钙柿矿中CO_3在结构层间的分布和排列有关。  相似文献   

4.
廖立兵  白春礼 《矿物学报》1996,16(3):242-244,T001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微斜长石的解理面,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表面结构图象。从几何结晶学的角度对结构图象进行了讨论,认为图象显示了微斜长石解理面的钾原子和硅氧四面体原子基因。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已往对矿物结构的测定主要是依靠X射线衍射,但这种结构测定方法是间接的,而且是亿万个单位晶胞的平均结果。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则可以将单位晶胞内原子排列直接成象,从而不仅在测定矿物的晶体结构方面能与X射线衍射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为观察几百埃范围以内的局部结构与晶体缺陷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我们利用JEM-200CX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对在我国发现的包头矿拍摄了三种取向的高分辨象,直观地显示了晶体中重原子分布的位置,证实了X射线结构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钟家铺钒矿的赋矿层位属南方有名的"下寒武统黑色含矿岩系"。矿石结构主要为泥质结构和显微鳞片泥质结构,构造主要为微层状、板状和致密块状;水云母是钒的主要赋存体,钒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产于水云母的晶格中。稀土元素特征反映钒矿石具有海相热水溶液的沉积特征。钒矿床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床成因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7.
氟碳钙铈矿结构中晶体缺陷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大维  吴秀玲 《矿物学报》1995,15(4):378-382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研究了氟碳钙铈矿(BS)晶体结构中的无序堆垛和体衍交生现象,结果表明该矿物的衍生多晶体是由钙-铈氟碳酸盐矿物中不同组分的氟碳铈矿(B)和直氟碳钙铈矿(S)结构单元层沿c方向无序堆垛而成。高分辨结构象揭示出氟碳钙铈矿衍生多晶体的微结构特征。讨论了氟碳钙铈矿结构中的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现象。  相似文献   

8.
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是地质力学工作的基础和先行步骤,只有正确地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才能对构造体系作出中肯的分析,从而解决生产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一构造形迹与结构面我们在野外经常见到的岩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都是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各式各样永久形变的形象,并且留下来相对位移的踪迹。地质力学把这些形象和踪迹,叫做构造形迹。可见,构造形迹指的是次生构造,主要是岩块、地块中的各种形变现象。构造形迹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者如几十乃至几百公里的大型拗折、断裂带,小者如显微镜下所见矿物晶格受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某些联晶面、岩  相似文献   

9.
杨光明  潘兆橹 《地质科学》1994,29(4):393-398
采用现代透射电镜,研究我国西南某地产出的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又发现8种新的BmSn型规则混层组分和4种未曾报道的微多型。电子衍射和高分辨晶格象研究揭示了新规则堆垛结构特征及衍生体之间的结构取向关系。阐明了它们是由两个端员矿物-氟碳铈矿(B)和直氟碳钙铈矿(S)的结构单元层沿c轴方向以不同比例有序堆垛而成,因而导致了矿物组分和结构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金伯利岩及其它地幔岩中发现的K、Ba、Ca、REE的Ti-Cr-Fe-Mg氧化物矿物的研究现状,包括沂蒙矿系列、蒙山矿系列及柱红石系列。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笔者近一、二年对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蒙山矿矿物所进行的微区矿物学方向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①揭示了K、Ba、Ca、REE等半径较大的元素在蒙山矿中的不均匀分布特点;②首次在金伯利岩中发现了蒙山矿系列矿物的Ca端元——Ca蒙山矿及K-Ba-Ca三个端元蒙山矿在同一矿物颗粒中的共存现象;③进行了高分辨透射电镜工作,拍摄了晶格条纹象,从而完善了蒙山矿的晶体结构资料;④确定了蒙山矿后期熔融交代形成的多种矿物相。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地幔交代作用的存在和复杂性,应引起矿物岩石学界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白云鄂博矿的电子衍射和结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子衍射和高分辩电子显微术研究了白云鄂博矿。沿[100]方向拍摄了晶体的结构象。依此,肯定了X射线结构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矿床生因上的地球化学条件 鎢为亲氧元素,岩漿分異及氧化电位增高时,鎢的鹵化物可逐漸轉化而成鎢的絡阴离子(WO_4~(2+)),游离于热液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分別形成黑鎢矿及白鎢矿。黑鎢矿是鎢鉄矿和鎢錳矿兩种端际矿物的类質同象固溶体,鎢鉄矿的晶格能量和共生序数均大于鎢錳矿,正如在中国南部所見到的情况一样,含鉄高的黑鎢矿往往較含錳高的黑鎢矿生成部位为低。钼在氧化电位較高的环境中与鎢和同,均可由四价变为六价造成絡阴离子,井与鎢形成类质同象的混合物。 錫同为亲氧元素,形成过程与鎢也极相似。唯錫  相似文献   

13.
三年来,在对蛇纹石矿物学及矿床研究中,在四川石棉矿发现了波伏稜型(Povlcntype)(即直径>500)羟基纤蛇纹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矿物学工作,并用高分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晶格象。之后,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于四川石棉矿又发现一种波伏稜型纤蛇纹石。本文对两种波伏稜型矿物做了对比研究,尤其是深入研究了波伏稜型羟基纤蛇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地矿局物化院417队经过数年的普查工作,在衡山县境内发现了一处规模达到中型的独立锗矿,分两种赋存状态,一种存在于赤铁矿和褐铁矿中,并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赤矿的晶格中,另一种存在于钨矿和铅锌矿中,以伴生组分出现,对前一类锗矿的选矿回收已初步解决,可选性能较好,回收率可达85.11%,该矿埋藏浅,水文条件简单,具有较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个旧锡矿遥感信息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在格子边长为1.4~4.5km的标度范围内,其遥感蚀变和断裂构造进入的总格子数的对数与格子边长的对数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表明在研究标度范围内,各子区遥感线性与蚀变信息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以19号区和26号区为例,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遥感信息分形特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吸矿笔     
为提高镜下手工挑(拨、扒)矿这项费事费时工作的工效,作者在1964年负责分离包头白云矿区单矿物工作期间,提出了吸出法挑矿的设想、制成了吸矿笔,并成功地用于生产科研当中。与目前提出的单矿物吸取针比较,吸矿笔具有取材更容易、制造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并可供多人同时连续操作的特点。现就吸矿笔的结构、吸矿过程和应用效果,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安康矿是熊明同志于1982年在陕西安康发现的一种天然Ba,Ti(V、Cr)氧化物新矿物[1],具有hollandite型基本结构,化学通式:Ax(B8-yCy)8O16,(0.5<x<1.6,0<y<4)其中A为Ba、K、Rb等大阳离子,B为4价Ti、Mn等小阳离子,C为3价小阳离子Al、Fe、Cr、V、Co、Ni等,可类质同象代替B位阳离子.结构中由于大阳离子的占位及位置位移等特殊结构导致了该类型矿物普遍存在非公度调制结构现象[2-4].该类型矿物材料在固体电解质[5]、放射性污染同位素晶格固化[6]、NOx化合物处理催化剂[5]以及绝热等功能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钒矿资源,钒矿床产于寒武系底部富含有机质的碳、磷、硅质黑色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形态简单,产状稳定。多项测试结果表明,钒的载体岩石为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钒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伊利石晶格中;矿石类型主要为钒矿石,少数矿床中石煤钒矿石也是重要的矿石类型;钒的价态以V3+为主。钒的富集主要发生在沉积阶段,与黑色岩系的沉积过程一致;矿床形成于缺氧环境中,大部分钒被黏土质吸附,随有机质、黏土质和硅质呈胶态腐泥沉入海底;在成岩过程中,云母类黏土矿物结构发生再结晶,将原有表面吸附的钒(V3+)转化为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云母晶格中取代部分铝(Al3+),形成含钒伊利石并聚集成为钒矿床。研究表明,本区黑色岩系及其有关的钒矿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床成因属于在热水作用参与下沉积形成的海相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矿床类型为黑色页岩型钒矿。  相似文献   

19.
采用CM12透射电镜,对我国四川昌北M稀土矿床中的氟碳钙铈矿微结构特征作了电子衍射分析和晶格象观察,揭示出氟碳钙铈矿晶体中混合多型体的堆垛序列,在不同部分观测到不同的多型体,其中以氟碳钙铈矿6R多型为常见普通多型体。本次工作发现了42R、48R和16H三种新多型,并进一步证明,氟碳钙铈矿晶体中存在的多型结构相当复杂,但以长周期堆垛形成的多型体出现的几率要比短周期堆垛的多型体少得多。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仪观察了20nm左右的胶态Au,在黄铁矿的[001]方向析出。固体原子象显示出Au的附近由于晶格畸变而空隙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