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西南部的许多金矿床,都分布在尼安兹绿岩带(27亿年)和乌宾迪系(20亿年)中。这些矿床以块状或浸染状富铁硫化物矿体产在条带状铁建造或凝灰岩层、镁铁质岩层的矿化剪切带以及剪切带控制的石英脉中。其矿化的大部分是后生的,而有些是同生成因的。在尼安兹绿岩带中还有富贱金属的硫化矿床,也是同生成因的。富铁的镁铁质岩是尼安兹绿岩带下部及乌宾迪系中最有利的容矿岩,而条带状铁建造是  相似文献   

2.
1.在论证火山和沉积建造的含矿性及重新评价岩浆活动在形成层控矿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面,国内外开展了一整套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一系列多金属和铁矿床矿石的同生理论,这些矿床曾被当成夕卡岩矿床,实际上是沉积时聚积的矿石物质经过改造而形成的.(2)沉积岩层中层控钨和金矿床的发现与研究;针对这种矿床,提出了分散的同生矿质再分配和堆积的模式.(3)针对黄铁矿型矿床,确定了含矿火山岩建造,提出了构成这种矿床的矿石是受早期地槽阶段以后的各种作用而再造和再沉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金矿的类型,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岭地区以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可分三类,即浅变质碎屑岩型,钠长角砾岩型和不纯碳酸盐(卡林)型,本文讨论了三类矿床的含矿建造、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并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为全面地概述了世界范围内产于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建造中的金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强调了这类矿床与太古代脉金矿床相似的各种证据,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属后生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次生石英岩建造是中酸性火山岩区分布最广和最主要的蚀变建造类型。赋存于这一建造中的非金属矿床,空间上严格受该建造的分布范围控制,成因上与该建造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成一个独立的建造容矿系列。 本文将以近几年来在浙、闽、赣中生代火山岩区非金属矿床研究工作中获得的资料为重要依据,阐明次生石英岩容矿系列的主要非金属矿种和矿床组合类型、蚀变与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的主要特征,并对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6.
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庞家河金矿床的地层、构造控矿特征,研究了矿床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矿体、矿石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矿石及矿石矿物黄铁矿的O、S、Pb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庞家河金矿的成矿介质水为同生建造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上沉盆统下东沟组,矿床类型为热水溶滤成因的微细浸染型。  相似文献   

7.
综合对比不同矿床产出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五台地区典型早前寒武纪金矿床可划分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即小板峪式铁建造型金矿床、东腰庄型金矿床和康家沟型金矿床。小板峪式铁建造型金矿床赋存于条带状铁建造中 ,属后生叠加成因 ,矿石矿物组成除继承原铁建造矿物磁铁矿、赤铁矿外 ,主要为黄铁矿、少量黄铜矿和微量金、银 ,矿体随铁建造一起遭受了两期褶皱变形作用的改造 ,成矿时代早于 2 .3Ga。东腰庄型金矿床受控于韧 -脆性剪切带构造 ,具有复杂的矿物组成如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电气石等 ,矿化具多阶段性 ,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围岩蚀变发育 ,成矿时代为 2 4 5 1Ma。康家沟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侵入成因碳酸岩 ,矿化产物为含黄铁矿、黄铜矿的碳酸盐石英脉或石英脉 ,成矿时代晚于 (2 140± 3)Ma。本区早前寒武纪多类型金矿床的形成 ,表明了五台地区早前寒武纪金矿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和矿床成因的多样性 ,也为认识我国早前寒武纪金矿成矿作用特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鄂东南铜铁金矿床为例,通过矿田、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构造应力变形和岩石物理性质的讨论,阐述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中物理条件变化对成矿热液迁移扩散和沉淀富集的影响,利用沉淀地球化学障的观点,尝试解决一个地区金属矿床产出,各种成因类型均受同一沉积建造控制,矿床规模与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程度不对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八卦庙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复杂的非线性成矿过程,着重分析了:含矿建造为与同生伸展断裂伴生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岩、热水浊积碎屑岩;脆-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着主成矿过程;后期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使其成为超大型金矿床。指出矿床成因为热水同生沉积细碎屑岩-剪切蚀变岩-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型。八卦庙金矿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滇中龙岗地区多金属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了滇中龙岗地区金、铜、铁、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的类型和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演化有4个时期:早元古代铁-铜成矿期,中元古代-中三叠世古风化壳铁(金)矿成矿期,燕山期-早喜马拉雅期金、铅-锌(银)成矿期,晚喜马拉雅期金成矿期;相应地在空间上自下而上形成了4种成因类型的矿床组合: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铁-铜矿床,古风化壳型铁(金)矿床,构造破碎带热液蚀变脉状金矿床和铅-锌(银)矿床,沉积-热液改造砂砾岩型金矿床。文章指出了该区找矿主攻矿种和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1.
层控矿床的控矿构造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控矿床一般具有多种成因、多阶段形成的特点,它一开始在火山作用参与下(或没有参与)形成同生沉积非工业矿化层(胚胎矿),其后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变质作用和各种成因热水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原生成矿物质的重新组合,并生成了更富集的假后生矿床。因而它既不同于后生矿床,也不完全等同于同生矿床,一般具有迭生(Diplogenetic)矿床的特点。这类矿床不仅受地层、岩性控制和古基底的构造控制,另因迭生成矿作用和再造成矿作用均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故这类矿床受构造的控制也极为明显。其不仅具有其他类型矿田与矿床构造的某些特点,而且还有其固有的控矿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高龙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位于广西田林县高龙乡。含矿硅质岩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而非首人认为的断裂破碎—热液硅化交代岩。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具有典型的同生沉积—准同生成岩的成因特征,矿床属同生沉积型,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后生热液改造型。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关系密切,含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深循环盆地卤水和与沉积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的埋藏古海水,流体的运移方式以压实驱动流为主,含矿流体主要以沉积喷流方式成矿。  相似文献   

13.
烂纸厂铁矿床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建造中查明的首例中型规模铁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玄武岩建造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矿体主要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下段致密块状玄武岩与玄武质角砾岩接触带附近,产出特征受矿山梁子破火山口构造控制,多层位产出,矿石发育草莓状结构、韵律结构和纹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绳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矿石组构,发育铁质结核和铁碧玉,同生沉积层控成矿特征明显。岩(矿)石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浆演化遵循Fenner分异趋势,成矿作用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发(溢)沉积型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烂纸厂铁矿床是我国在铁矿找矿勘探类型上的新突破和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找矿实践取得的新进展,它的发现打破了在玄武岩建造中不具备寻找成型矿床的固有勘查模式的思想束缚,为相似地质环境寻找铁矿给予了诸多启迪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与东坪金矿床相联系的基岩,岩体、近矿围岩,矿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矿床成因方面与玲珑、焦家式金矿床进行对比,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作者提出了“东坪式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黄钢  宋玉财  庄亮亮  田力丹  吴畏  张滢 《矿床地质》2021,40(5):1100-1118
沉积岩容矿的天青石矿床是锶最主要的来源.文章对全球该类矿床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矿床的发育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综述和探讨.研究显示:①该类矿床的产出与含石膏或硬石膏的蒸发盐密切相关,或赋存在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建造中,或出现在蒸发岩底辟环境;②多数为后生成因,表现为富锶流体交代石膏或硬石膏,或富锶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充填开放空间;少数矿床为同生成因,天青石直接从蒸发环境的水体中沉淀出;③后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可以来自不同途径,包括盆地流体与富钙矿物相互作用萃取的锶、碳酸盐岩重结晶过程文石转变为方解石或硬石膏转变为石膏释放的锶;同生天青石矿床中的锶来自沉积水体本身,沉积源区岩石提供了锶;④天青石中的硫来源于围岩地层中的石膏或硬石膏,有些矿床中的硫来自发生过硫酸盐还原作用后的(溶解的)石膏/硬石膏,而在个别矿床中,还原硫氧化成硫酸盐提供了部分硫;⑤一些天青石矿床中出现有铅锌硫化物,两者可以有成因关系,也可以无成因关系;⑥少数天青石矿床中重晶石含量较高,与高Ba/Sr流体与富硫酸盐流体混合有关.天青石从低钡流体中结晶时,钡在流体中含量的震荡变化会导致SrSO4-BaSO4固溶体的形成,从而使天青石出现环带或出溶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 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严重分歧的问题。自W·林格仑(1933)和 W·爱孟斯( 1937)首次用岩浆热液体系把世界金矿床作了较为系统地分类至今,世界上有上百名地质学家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案。 涂光炽先生最近提出了我国原生金矿床类型划分的新方案,其划分原则是:(1)简便易行;(2)分类应考虑成矿地质背景;(3)兼顾工业利用、成因及形成条件;(4)借鉴传统和国外分类的某些做法和名称。关于如何体现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涂先生认为主要应考虑矿床的含矿岩系,但又不拘泥于含矿岩系。同时指出,含矿岩系不等同于含矿围岩。含矿岩系与矿床在空间、时间及成因上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坦桑尼亚姆瓦莫拉金矿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坦桑尼亚Mwamola金矿位于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区域的太古宙卡哈马(Kahama)绿岩带,是典型的铁建造(BIF)型金矿,为一大型隐伏矿床,因此建立Mwamola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式,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太古宙卡哈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金矿床和矿点多处,Mwamola金矿是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和剪切带双重控制,矿化作用局限于条带状铁建造地层和岩性单元。地面高精度磁测高强度负异常能有效地识别控矿地层—条带状含铁建造带或矿化带,激发极化测深显示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可对条带状含铁建造和金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表明矿体上Au、As、Sb具强富集特性,且Au与As、Sb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建立了Mwamola金矿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为该绿岩带铁建造型金矿的勘查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湖南沃溪矿床是扬子地台南缘江南元古代造山带内产出的为数众多的钨-锑-金的建造矿床的典型代表。有关该矿床的成因,曾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成因、变质热液成因、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热液成因、热卤水沉积.变质成因、层控构造动力再造成因等观点。我们的研究表明,沃溪钨-锑-金建造矿床系晚元古代弧后拉张环境下盆地喷发热流体同生化学沉积的产物。本仅从组构学和岩矿石及流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庙沟金矿床位于柞水县大西沟―银洞子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带内发现两处大型(大西沟菱铁矿、银洞子银铅矿)、多处中小型(韭菜沟金矿、穆家庄铜矿、黑沟菱铁矿等)热(卤)水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地层为泥盆系大西沟组D2d1-23上段的中部层位,含矿岩性为蚀变铁白云石石英脉、方解石石英脉,矿体在空间上受控于沿层间发育的NW—SE走向的铁白云石石英脉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层间挤压构造破碎带,蚀变类型为铁白云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本文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结合物化探成果及与热液成因矿床类比,认为本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霍姆斯塔克金矿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其褶皱构造与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特点。对霍姆斯塔克矿床成因作了简介:该矿为前寒武纪变质的沉积同生层控及层状矿床,含矿建造产于20—25亿年前的浅海沉积环境,代表了化学沉淀的富铁碳酸盐—硅酸盐沉积物。矿体主要形成于同生沉积,前寒武纪的区域变质作用和褶皱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富矿体和矿体产出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