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冰  姚祖星 《湖南地质》2011,(12):30-31
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强调,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源,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切实抓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国土资源部科技减灾扶贫联系小组指导修编的《镇雄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在云南省昆明市通过了专家的审查验收,《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消除镇雄县地质灾害隐患的总体目标和近期防治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国土资源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在科技减灾方面迈出  相似文献   

3.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特别是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以来,各级领导对扶贫工作相当重视,加大了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扶贫效果显  相似文献   

4.
方捷  曾勇  刘一  沈雪华 《地球学报》2018,39(5):559-564
2016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围绕赣南矿业经济发展、特色农业发展、饮水安全、特色旅游业、绿色矿业等需求,开展了矿产地质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资源综合利用、地质遗迹调查等工作,支撑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已见实效,形成了行业特色明显的"地质调查+"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质调查+"扶贫新路。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推出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包,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包是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有的11个专项工程包基础上推出的全新工程包。据悉,此次推出的工程包主要包括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工代赈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  相似文献   

6.
张序 《辽宁地质》2011,(9):59-59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锦州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一是及时传达扶贫工作有关精神。局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6月中旬局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有关精神,明确责任分工,部署扶贫工作。同时,将有关精神通报对口帮扶单位。二是搞好工作对接。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贵州乌蒙山七星关区为例,参考"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形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实际,探索构建岩溶石山区县域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七星关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认为该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但资源、开采强度、劣质水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了依据。同时,该评价方法亦为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贫困-环境退化问题非常突出,这里的生态重建研究,对当地的消除贫困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生态重建研究还有助于促进岩溶学的综合化、人文化、模型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郴州科学跨越发展的攻坚之年,为促进郴州“两城”建设和争当湘粤赣省际区域发展“领头羊”提供有效资源保障,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是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二十年来,通过实施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但防治形势仍很严峻,迫切需要寓经济发展于生态治理之中。本文在分析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民生改善的石漠化防治对策。认为今后应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一期治理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石漠化演变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喀斯特关键带结构与功能变化、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将植被恢复与生态服务提升、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健全“造血”功能,培育和发展与生态治理方向相适应的生态衍生产业,助力扶贫攻坚,实现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及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相似文献   

11.
柏林  朱洪 《安徽地质》2021,31(2):188-192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协调,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重点部署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全国地下水位统测、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智慧服务系统建设、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2019年以来主要取得七方面进展,包括研究编制了基于生态优先理念涵盖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的《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水资源管理总体设计》,引领了地质调查转型发展;高效运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数据对外实现全面共享服务,有力支撑了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和科研等领域地下水管理与研究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全国地下水位统测网络,统测点达5.6万个,准确掌握区域地下水流场年度变化;建立了全国地下水年度调查监测评价工作机制,实现地下水资源量、储存量及变化量年度出数;探索开展海河流域等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掌握了区域水平衡状况、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变化过程及其互馈机制;搭建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智慧服务平台,初步建立多要素的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数据库,研发了地下水资源在线评价系统;高质量完成扶贫找水任务,有力支撑服务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容丽 《中国岩溶》1999,18(2):190-196
通过对紫云县麻山地区移民意愿的典型调查研究提出: 生存条件恶劣的喀斯特少数民族移民区要从根本上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综合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立足开发式扶贫,健全“造血”功能; 实施适合民族心态、符合生态要求、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扶贫项目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脱贫“曙光”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经济系统,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论贵州省岩溶石山地区的岩溶地下水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贵州省岩溶石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贫困人口多。造成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水。合理、有效地开发岩溶水资源 ,是促进岩溶贫困石山地区脱贫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结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西南特别找水计划 ,分析了岩溶区水文地质背景、经济发展及分布状况 ,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有效”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鸿  罗爱忠 《岩土力学》2009,30(Z2):427-429
具体分析了毕节地区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山区石漠化的生态修复必须开展自我修复和人为修复相结合具体特点,提出了在进行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研究及山区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中之坚,是极易出现返贫的地区之一,有必要梳理总结岩溶地区消除石漠化贫困的历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岩溶地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参考各阶段前人取得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系统梳理了石漠化贫困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历程;然后对各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石漠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石漠化致贫机制、消除石漠化贫困的策略、防治工程减贫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石漠化贫困与石漠化区贫困的界限不清,是造成石漠化防治工程和精准扶贫衔接脱节的原因之一,应突出石漠化区生态脆弱的特性,将生态建设有机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中,实现生态、资源、人口和经济各要素的耦合协调发展;工作超前,理论基础研究落后的现实依然存在,应加强石漠化区乡村人地关系及相对贫困的研究,探究石漠化阻碍乡村振兴的制约机制;此外,在岩溶地区生态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优化石漠化防治工程后评价体系,凸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巩固岩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文俊  张航飞  竹合林  李复勇 《地质论评》2021,67(6):67061802-67061803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状。四川恰好属于缺乏萤石矿和无萤石成矿区带的地区(王吉平等,2010),在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上的马边地区发现萤石矿床,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重要应用,未来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陈军元等,2021),无疑对乌蒙山马边地区的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对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的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喜德县与昭觉县交界区域为研究区,以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起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遥感、水文钻、地球物理、水文地球化学等手段,量化分级评价体系指标,确定体系中不同层次指标权重,用GIS软件对研究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92.38%的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较好,而区内两河口镇、沙马拉达乡、巴久乡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这与研究区实际现状相符。研究成果可为乌蒙山重点贫困地区推进区域精准扶贫,实现区域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勘察设计的引领和灵魂作用,更好地带动产业扶贫,6月20日,以"创新发展动能,带动产业扶贫"为主题的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动能专题论坛暨中设协经营创新与体  相似文献   

20.
雷军 《甘肃地质》1995,(1):15-20
甘肃省黄金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勘查工作严重滞后于金矿建设和生产。全省黄金工业发展,从小到大,经历了4个阶段;黄金产量由1984年的2千两剧增至1997年的19万两,堆浸起了巨大作用;地质队参与黄金生产,黄金开发与扶贫脱贫工作有机结合又是重要保证;但黄金事业发展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甘肃省的黄金工业才能更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