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铭珏 《地图》2007,(1):52-59
金字塔、纳斯卡地画、吴哥窟、泰姬陵……对于这些最为著名的人类文明遗迹,我们可能并不陌生。然而,当我们的视线随着卫星飞上太空,重新审视它们的时候,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考考你的眼力,还认得出它们吗?  相似文献   

2.
方铭 《今日国土》2009,(6):39-40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不仅作为一个诗人受人推崇,同时,他还作为一个忠臣和爱国主义者而广泛受人尊敬,历两千年而不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是屈原的纪念日。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敬仰和  相似文献   

3.
蔡天新 《地图》2014,(4):136-137
那是一个夏天,在游历了印度的新德里、阿格拉(以泰姬陵闻名)后,我经由两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坎普尔和勒克瑙,向恒河边的圣城瓦拉纳西进发.中午时分,火车到达了瓦拉纳西,这里是印度教徒最著名的朝圣地.印度共有七座圣城,比较有名的还有乌贾因和马杜赖,前者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学术重镇,后者曾是达罗毗荼文化的中心.我在《牛津英汉词典》里发现,解释“pilgrim”(朝圣)一词用的例句就是“往贝拿勒斯朝圣”,“贝拿勒斯”即是瓦拉纳西的旧称.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年轻时曾以此城为标题作过诗,可惜他没有机会来到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不过,在《贝拿勒斯》这首诗的开头,博尔赫斯想象了他心目中的东方城市:“猛烈的阳光/撕破了黯淡的心情/在庙宇、粪坑、牢狱和/庭院之间,攀上墙壁/在一条圣河中闪耀”.诗人的感觉基本上是准确的,但瓦拉纳西最具特色的ghat,全诗却没有提及或作任何暗示.那是一种上下河岸的石台阶,其主要功能并不是停靠船只的码头,而是供全城和来自印度各地的民众沐浴.  相似文献   

4.
钟青 《中国测绘》2010,(3):34-39
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上世纪30代写了一首长诗,改来改去不满意,最后长诗不要了,截取其中一段.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短诗《断章》.只有这么四句:  相似文献   

5.
蔡天新 《地图》2005,(5):80-82
荷兰是郁金香的王国,也是盛产绘画大师的地方,她和邻接的佛兰德斯组成了欧洲的“北方画派”,在18世纪以前惟有意大利人可以胜出。伦勃朗是一位勤奋的肖像画大师,别的画家有的是空间感,他却有时间感,而这通常是诗人才具备的。伦勃朗的一生历尽坎坷,他生前仅以素描能手和版画家受到称颂,而他真正堪称杰作的油画却一直受到批评家们的冷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上世纪30代写了一首长诗,改来改去不满意,最后长诗不要了,截取其中一段,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短诗<断章>,只有这么四句: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历来只有天下的观念,而没有世界的意识。所谓天下观是指视中国为天下,为海内,为六合,而视天下以外为四夷,四海之外是诸夷,六合之外则圣人存而不论,换句话说,当时中国看不到有一个世界,少知道中国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分子而已,  相似文献   

8.
左弦 《地图》2010,(4):72-77
2010年,全中国最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坊间热议话题。从城市形态、生活方式,到生态环境、心理健康,世人皆争相竞说。这其中,甚至有人强烈质疑现代文明、科技进步对城市带来的影响,回到古代享受"慢生活"成为他们的终极理想。那么,面对选择,居于"城市时代"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为此,本刊克服重重困难,施展时空挪移大法,举办了这次穿越古今的超现实论坛,请来了唐、宋、明三朝最为著名的几位文人雅士,与他们进行对话,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穿越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有:来自唐朝的诗仙李白,诗人白居易;来自宋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科学家沈括;来自明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名士张岱。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9.
年轻时痴迷于诗,也曾热血澎湃的交诗友、办诗社的我,退出“江湖”转瞬就是十多年了。不为别的,身边越来越多的诗人“无病呻吟”的衰嚎,朦胧的让人“找不着北”的晦涩,没完没了的“春情渤动”……让我逐渐远离了诗歌。  相似文献   

10.
顾乃福 《地图》1995,(3):52-54
初析《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的设计特色顾乃福(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之一,是受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委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编制的。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李继勇  贺泽劲 《地图》2007,(4):18-55
在甘南,与大江大河对话,与雪峰草原相拥,生命会变得宽广空旷。粗犷纯朴的甘南,调动着我们最敏锐的触觉,让我们变得诗人般多愁善感。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起,努力地思索着前世、今生与来世。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1998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全球海洋和大气分析资料及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在海洋中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结果表明,PDO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对应于PDO暖位相期(即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暖),冬季,阿留申低压增强,蒙古高压也增强(但东西伯利亚高压减弱),中国东北、华北、江淮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异常显著偏高,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偏低;夏季,海平面气压在北太平洋的负异常较弱,而在东亚大陆的正异常较强,东亚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热带太平洋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增强,此时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华南南部、东北和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东北、华北及华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而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异常偏低。对应于PDO冷位相期,上述形势相反。结果还表明,处于不同阶段的ENSO事件对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明显受到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东北地区夏季多低温,在其衰减阶段,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淮河地区降水偏少;而在PDO暖位相期,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华南地区降水变为异常偏多,而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东北低温不再显著,在其衰减阶段,华北地区降水变为偏少,长江流域降水更加异常偏多,淮河地区则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周定国 《地图》2004,(1):4-11
中国海域有7600多个主要海岛,面积仅43平方千米的钓鱼岛和0.15平方千米的赤犀屿只能算是个蕞尔小岛。而在中国政区图上钓鱼岛和赤尾屿标示得十分明显,地图是主权的宣示,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其主权归属不容篡改。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通讯》2005,(9):F002-F003
4月18日上午,坐落在江苏省东海县的中国科学钻探现场举行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简短而隆重的竣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典礼。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钻现场科普馆和主要实验室,听取了中国大陆科钻学钻探成果汇报,并在竣工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今日国土》杂志社联合有关单位在泉州市召开“中国山地住宅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据我所知,举办山地住宅建设研讨会,这恐怕是第一次,而这第一次,选在依山傍海  相似文献   

16.
《测绘通报》2006,(4):77-77
2005年仲夏,在美丽的乌鲁木齐,曾铺设了一条“测绘时光廊”,它记载了中国从古到今发生在测绘界的大事,许多中国测量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在这条时光廊面前各抒己见,发表对中国测绘、测量仪器行业的真知灼见。这正是由上海欧亚测量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倡导并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测量仪器行业的一件盛事——“测绘仪器发展高端论坛”,而这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向中国测绘先驱夏坚白院士学习——“弘扬先驱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据中国测绘学会统计,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400多所开设了《测量学》课程,而专业性的高校仅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解放军测绘学院,另外少数工科学校设测量专业,其他高校的《测量学》课程大部分是面向非测绘类专业而开设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版图像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向阳 《地图》2001,(1):54
2000年第2期《地图》杂志发表了赵志欣先生的文章《中国版图不该像鸡》,该文认为把中国版图比喻为雄鸡不合适,说“中国的国土形状近似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并建议多出版陆地与海洋同一比例尺的地图。无独有偶,2000年第3期《中国方域》杂志发表了常生禾先生的文章《“中国领土”当更为“中国领域”》,该文章说中国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同时也建议出版“陆海一体不切割的中国地图,停止使用旧版中国地图”。对这个问题,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   通常形容一个国家的领土像什么都是指陆地,不包括海洋。比如说日本像蝙蝠,墨西哥像鱼,印度像牛头,斯里兰卡像梨,意大利像高跟皮靴(也有人说意大利像足球鞋,撒丁岛是足球),所有这些都是指陆地,不含海洋,这似乎是“国际惯例”。产生这种习惯与地图的色彩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在地图上,陆地与海洋的色彩区别很明显,而领海、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颜色是一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色彩运用会使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混在一起成为背景色,处于注意的边缘,而陆地成为注意的中心。所以人们在形容一个国家版图像什么时,往往忽略了海洋国土。要加强人们对海洋的注意力,可以把陆地边界线沿伸到海洋中,使国界线成为一条完整的闭合曲线。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这条闭合曲线目前还难以画出。   将中国比作一只雄鸡,应当是外蒙古独立之后的事,大体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加上当时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不强,所以很自然地把中国比作雄鸡。在这个比喻中还包含着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希望中国像雄鸡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形容中国版图像什么时,如果强调指出中国陆地版图像雄鸡,我看是可以的;笼统地说中国版图像雄鸡,那就不合适了。赵先生说中国版图像倒立的三角形,我认为有点勉强。如果以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口和南沙群岛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中国周边的十几个国家都要被全部或部分地划在这个三角形以内,而中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反而被划在三角形之外了。毕竟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构成的图形,而中国边界是很不规则的曲线。这种想象有点生硬,缺乏浪漫的情调,也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误会。常先生把中国版图比作和平鸽,东北是头,云南是尾,新疆,西藏是左翅,南海是右翅。这种想像不错,只是这只鸽子头太大,尾太短,两翅也缺乏力量感。不如反过来,云南是头,东北是尾,南海是左翼,新疆、西藏是右翼。从这个角度看,两翼比较有力度,有振翅高飞的感觉,中国版图更像一只翱翔云端、俯瞰大地的雄鹰。   关于中国地图的印制方式,常先生建议“停止使用旧版中国地图”,这也太绝对了。其实陆海分割的地图在国外也很普遍。日本地图常将琉球群岛缩小比例尺印在地图一角。再说美国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与美国本土48州相去甚远,如果美国地图采用同一比例尺将它们绘在同一幅地图内,这几乎是一张北美洲和东北太平洋地图了,这还不包括关岛、东萨摩亚等美属太平洋岛屿。要将这些岛屿也印在同一比例尺的美国地图上,那几乎把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全包括在内了。美国人能接受这样的美国地图吗?所以美国地图也常常以本土48州为主,把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等放在边角。法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岛屿,假若大范围地在同一比例尺下表达,则更糟。好在中国海洋国土离中国陆地较近,印制陆海一体不分割的中国地图比美、法、英等国要方便得多。实际上陆海一体的中国地图并不鲜见,很多办公室里就挂着这种地图,只是价格较贵,不太普及。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0月,俄罗斯星城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迎来了两位中国学员,李金龙和吴杰。他们专程来这里接受艰苦的、复杂而系统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122年,西汉使到滇国(今云南省),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使又到夜郎时,夜郎国王又用同样的话问使“汉孰与我大”。夜郎国却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代名词。这里的夜郎到底指哪儿,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随君只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又指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