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低纬子午环上配备的Reticon探测器的输出信号 ,采用重心方法和互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了Reticon用于位置监测的精度。结果表明 :在仪器系统保持稳定的情况下 ,Reticon监测位置变化的精度优于± 0 .0 1像素 (单次测定的标准误差 )。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试验观测的过程,给出了归算的程序,得到用CCD测定河外星系相对于两颗定标星位置的单次测定精度是±0″.050,中误差是±0″.022,外部符合是±0″.044。从而证明用CCD测量技术,并采用“底片重迭法”,通过两颗定标星来精确测定河外星系的相对位置是可行的。可望以相隔10年左右的两个历元的观测测定出岁差常数改正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拟定总体设计方案时针对实际需要与可能提出的基本要求 ;对各种误差的测定方法与传统子午环作了比较 ,并且列出了低纬子午环新增加的仪器误差 ;文章根据在仪器较稳定条件下各种误差的测定精度 ,对该仪器的应有观测精度作了估计 ,指出每颗天体位置的单次测定精度不应低于± 0 .1 0″,最后还分析了目前尚未达到应有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第一号和第四号仪器的测微器是用馬达带动,人手操纵的;第二号仪器是用光电方法自动观測的;第三号仪器装有手轉测微器. 全部天文测时結果都归算到徐台的經度基点上(也就是第一号仪器的所在地),該基点經过1926和1933年的国际經度測定,經度采用值为东經8~h05~m42~s890.这点的北緯是31°11′31″.0,海拔7米.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低纬子午环在不同方向放置的高重复精度要求,并且保证仪器的子午方向与卯酉方向严格垂直,本文提出了用准直管一立方反射镜系统,在每颗星观测时测定和修正仪器在不同方向的放置误差。采用这种方法能使仪器在不同方向放置的重复精度优于±0″.01。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与传统子午环比较的形式,叙述了低纬子午环几种主要误差的测定方法,并估计了它们的精度。特别是仪器弯曲改正,在配备CCD探测器后,其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1的量级。文章分析了获得精度达± 0.″01量级的瞬时方位角和瞬时纬度的可能性,还分析了在天球上单次绝对定位精度优于± 0.″02的前景,这是低纬子午环将具有的优势,也是应当充分发挥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刊载了北天空三个区域(KNO10,NKO27,KNO148)的恒星相对于河外星系的自行(表4)。使用的资料由佘山40厘米赤道仪摄取(见表1)。归算方案见方程(1)。归算中,剔除了大自行的定标星,同时对得系和底片对采用加权法处理。最后结果:在x和y方向,星系平均“自行”的标准差分别为±0″.0017/年和±0″.0015/年;待测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21/年和±0″.0019/年;AGK3星表星的绝对自行的标准差为±0″.0035/年和±0″.0039/年(见表3)。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1978年1月至1981年6月期间陕西天文台光电等高仪(Ⅰ)的专门星表观测资料,归算了820颗恒星的星表位置改正Δα和Δδ。文章介绍了观测方案、归算方法以及仪器某些系统误差的分析等。所得到的818颗星的Δα和568颗星的Δδ的平均内部精度分别为m_(Δα)=±0~S.0043,m_(Δδ)=±0″.072。  相似文献   

9.
郭守敬等人晷影测量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郭守敬等人由晷影测量结果推求冬(或夏)至时刻的方法,求出郭守敬等人影长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平均偏离(单次测影的误差)在±1到±4毫米之间,冬至时刻测算的精度约达0.01日左右。本文还分析了测算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授时历所用的回归年长度值的取得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球状星团M3的绝对自行测定及其空间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振宇  王家骥 《天文学报》2000,41(2):163-171
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两期共14张球状星团M3底片的PDS扫描结果,以ACT星表中的2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为参考架,用中心重叠法进行天体测量归算,得到了这个星团中心附近1°5.5x1°.5天区内534颗恒星的位置和绝对自行,并利用这些自行对成员概率进行估算,得到这个星团的赤经方向绝对自行为-0.3±0.3mas/yr,赤纬方向绝对自行为-3.1±0.3mas/yr.使用该自行值,结合已知的M3的距离和视向速度,计算了其在给定的银河系引力势中的运动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本利用1970年1月至1987年12月的全球激光测月资料,确定了月球平黄径的长期加速度·/n的值为-25″.4±0″.1/cy^2。这一结果和用其它方法求得的·/n值符合得很好。利用激光测月解算·/n的内符精度随所用资料的时间跨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2.
授時包括测時、守時和播時三个主要方面。在時號的发播中包含了预報主钟改正量的差误,工作钟的調節誤差和電路遲滯变化等三种誤差。如果使用石英钟及有關设备,这就可基本解决。各台站在其天文观测基础上订定的時號改正數也包含有偶然差和系统差,比較全面解決的只有蘇聯和国際時間局这两个标准系统。徐家匯觀象台授時工作歷史很久,作了一些工作,但抗戰以來,郎停滯不前,直到人民政府接办,才逐步在原有基礎上開展了改進。幾年来主要是改裝了一具工作钟,裝置光電设备以发播科学式時號,對時号精确度解决了秒距誤差和五分间誤差。工作钟的调节誤差被其本身品質所限,仍未解决,只是在加強值班工作之后,有了一定限度的提高,目前約為±0~s.005,在预报主钟改正量時,也有很大程度的不稳定,約為±0~s.007。所以時号的精确度在±0~s.01左右。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满足要求,有待於新設備的增添使用。在時号改正數方面,所存在的相當大的系统差,可採用蘇聯或国際時間局系統的改正數來避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在1980—1982年期间,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0/900施密特望远镜、视场为5度,描述了28个经典新星、2个再发新星和14个激变变星的证认图和位置,一般未计入自行。方位测定中的平均误差为±1″.0。  相似文献   

14.
紫金山天文台建台后,虽有概略的经度值,但尚未有过准确的测定.1947年台曾与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测量局合作,作过一次经度测定,发表天文台子午仪室的经度值为东经7~h55~m16~s.967±0~s.005_5.然当时的工作,在结果处理中,未考虑到时号的改正数,显见其结果的不可靠程度.新中国诞生后,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天文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台上建立了经常的测时工作,并且测时工作于1957年12月正式加入苏联综合时刻系统,天文观测和时号接收的资料运用到苏联综合时刻系统标准时刻的计算中去.因此  相似文献   

15.
关于哈勃常数H0=50和100千米·秒-1·兆秒差距之争,由来已久。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其能观测更远更暗的距离指示天体,较精确地测定H0之值,以弗里德曼(Wendy L.Freedman)女士为首的HST国际小组在1998年5月25日宣布她们测得H0=70±7,而以资深天文学家桑德奇(Allan R.  相似文献   

16.
低纬子午环绝对测定仪器瞬时方位差方法的改进(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导出低纬子午环测定一颗星过卯酉、子午圈的记录时刻与瞬时方位差关系式的基础上,结合仪器在卯酉圈测定星对天顶距的方法,提出了既可以绝对测定瞬时方位差,又可以绝对测定定误差ε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导出低纬子午环测定一颗星过卯酉、子午圈的记录时刻与瞬时方位差关系式的基础上,结合仪器在卯酉圈测定星对天顶距的方法[1],提出了既可以绝对测定瞬时方位差,又可以绝对测定定位误差ε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14日晚,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上用新安装的10242CCD观测到了木星的两颗伽里略卫星;Europa和Callisto及一颗依巴谷星(星号为 104297).当采用新的 JPL DE405和 Sampson-Lieske理论(G5)计算卫星的理论位置并相对于Callisto测量恒星位置时,视位置的观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平均值在赤经和赤纬方向分别为△α=-0″029±0.″012,△δ=0.″005± 0.″011.这对应于平均观测历元(UT):1997年11月14日13时43分50秒.这一试验结果与 Casas等在同一时期内CCD观测的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依巴谷星表体现的光学参考系与DE405体现的动力学参考系在观测历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单次位置测定的标准误差在赤经赤纬方向分别为±0.″052和0.″047.这一精度明显优于 Casas等人发表的 Callisto的处理精度,并与目前国际上最好的伽里略卫星观测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20.
1979年2月至1981年6月期间,上海天文台利用Ⅱ型光电等高仪进行了有组织的星表观测,从22700多次观测中得到了531个△α值和350个△δ值,其中有481颗星两次过等高圈。这些恒星主要选自FK4和FK4 supp星表。获得的△α和△δ的平均精度(均方误差)分别为±0″.0036和±0″.063(见附表),同时还计算了FK4星表的区域性系统改正(△α)_α、(△δ)_α、(△α)_δ和(△δ)_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