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中国大地构造若干特点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解放以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地质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又取得许多新的成果,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找矿工作经历了几次的飞跃,积累了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煤田地质工作中,我们利用航空象片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和点滴经验,撰写成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田地质单位产业结构和工作重点的转变 ,必然对档案工作提出新要求。笔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对做好新形势下煤田地质档案工作谈点看法。1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适应市场需求煤田地质档案是反映客观地质情况和规律的地质信息资源 ,是进一步开展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也是进行地质科研的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质档案是地质单位最重要的资产。当前 ,煤田地质档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停留在保管、储藏阶段。如何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半封闭、被动保管型的管理模式转向开放的、主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 ,是档案部门在…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十分关心地质力学在煤田地质领域内的应用,特别是应用于已在全国广泛开展的煤田予测工作中,不少单位已经进行了探索,初步收到一定成效。本文仅就各方面所提供的经验,着重对煤田预测中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工作中的体会,供进行煤田预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面积二十三万平方公里。东部和西部为山地,中部为辽河平原,西北部为草原。解放以来,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煤田地质工作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了必需的资源。但是,由于过去受苏修一套地质理论的影响,对辽宁的煤田地质规律缺乏认识,走了许多弯路。一个时期使普查找煤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浑江煤田煤矿生产及地质勘探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地质力学对于煤田地质来说,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以前在浑江煤田的地质工作中,大家都认为浑江煤田断裂多,火成岩活动激烈,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甚至感到无规律可寻。对于一些有着密切成因联系的构造现象,认识不足,只能进行一些孤立的形态描述,因此,对区内的地质构造不能正确地认识。本文初步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浑江煤田的构造,缺点错误之处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田地质学》是一部着重论述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聚煤规律的著作,是在1961年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煤田地质普查勘探和全国范围的煤田预测成果而写成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煤田地质特征和当前的研究程度。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煤田地质基础理论,吸收了近期国内外的新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成煤作用、煤的物质组成、聚煤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构造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初步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勘查工作成果,对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体)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对矿床的成因以及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多年地质工作实践资料,总结了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着重叙述了与同类型矿床的不同之处。探讨了矿床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提出了九曲湾砂岩铜矿是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床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以煤层气的地质认识、工程控制程度作为分级依据,以煤层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好坏作为分类依据,提出了对煤层气资源类型的新的分类方案,尤其是将利用已有的煤田地质资料确定的煤层气地质认识资源划分为3级3类,有利于对煤田地质资料的煤层气再利用,能指导煤层气地质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1.
徐发 《矿产与地质》2010,24(5):440-444
诺门罕煤田是我国近几年发现和勘查的特大型煤田之一,资源储量达200亿吨。本文通过阐述诺门罕盆地的成煤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地层、煤层特征,分析研究盆地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提出区域成煤模式的认识,旨在指导今后海拉尔坳陷次级诸盆地煤炭勘查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煤田构造是地质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确定煤田勘探类型的两大参数之一,而煤田构造的复杂程度,往往是对煤田的勘探评价以及矿井开拓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煤田构造问题,历来为煤田地质界所重视。据近年来在《煤田地质与勘探》上发表的论文不完全统计,构造方面的论文占地质类论文的20%。从内容看,涉及煤田构造的各个方面。其中,一般理论问题占24%,构造形成机制占4%,区域构造规律占6%,矿区构造特征占22%,构造控煤占32%,其它问题占12%。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地质局在三月下旬召开的队党委书记和队长会议上,根据全国地质会议确定的“大力加强南方缺煤省、区的煤田普查勘探工作”的精神,重点部署了煤田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于谦 《西北地质》2003,36(C00):143-145
经过调查,核实了各开采矿区的煤炭资源量,对煤田煤炭资源现状做了初步评价,提出了今后进行煤炭开发以及资源保护措施的建议;围绕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及灾害地质问题进行的调查,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灾害地质预防措施,提交了“宁夏贺兰山煤田煤炭资源现状与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等成果资料,将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减灾防灾、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湘西南三叠—侏罗纪地层的时代划分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湘西南三叠—侏罗纪地层,和湘赣其他地区三迭—侏罗纪地层类似,其大部分虽被多数人据植物等化石归入下侏罗统,因为这些地层的划分对比,导致对地层发育、古地理变化、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规律的认识,值得很好商榷研究。为了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也为了探求地质规律以适应煤田等建设中各项地质工作的需要,我们在此扼要提出新认识以供讨论,也供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6.
从1985年第一届全国煤田地质科学技术大会以来,煤田地质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继续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和上级部门的科技会议精神,结合煤田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执行“以煤炭工业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为指导,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讲求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为煤炭工业的生产建设提供可靠资源”的煤田地质工作方针,在煤田地质工作战略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寻找煤矿资源,已在许多地质单位试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若提出较为系统的一套方法,尚需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并进行总结。地质力学方法不仅要认识地质现象,解释地质现象,提出规律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根据所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去进行矿产予测。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要求尽量全面地掌握实际资料,另一方面则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严密的工作步骤。按照李四光同志生前对找煤工作的指示和有关单位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地质力学工作方法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测井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无芯孔如何开展地质研究工作,如何对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等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了。我公司在九台勘探会战中,各参加单位的测井、地质技术人员,在战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对测井曲线如何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的问题,做了初步摸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对曲线的异常形态及其组合的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进行曲线对比工作,用物性标志,从地质观点出发,进行沉积建造和后期改造的分析研究等,不仅能提高勘探质量,提供无芯钻进的地质成果,加快勘探速度,而且还能为综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内容,给地质工作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湖南省煤田地质特征,进一步研究普查找煤方向,我们依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伟大教导,对我省历年来的煤田地质资料进行了初步综合分析,拟成此文。参加这项工作的除我公司地质科全体同志外,还有我省煤田第六勘探队和煤田物测大队部分同志,成文后,蒙地质力学研究所,湖北地质学院有关同志审阅,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