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地倾斜观测受太阳幅射能对地表作用的影响,显示出季节性年变化.我站重锤倾斜仪表现的年变化规律是:每年3月开始向西南方向倾斜,9月开始向北东方向倾斜,年变轨迹近似一个椭园.但这种变化是很缓慢的,在倾斜日照图上几乎看不出它的变化.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日变曲线是一条直线.3年的观测记录表明,如果发生下述两种情况:①日照图改变了日常的直线形态,出现了弯曲变化;②打破了年变规律,在几天中明显的超过年变速率或改变了年变方向.这些现象往往是短临前兆异常.下面举两个震例:1.1979年6月19日山西介休5.1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双阳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NS分量自2019年10月以来出现加速S倾打破年变形态的异常变化情况.为此对该测项仪器观测状态、观测环境变化、观测台站附近干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双阳台水管倾斜仪NS分量S倾加速变化为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1989年11月20日重庆江北统景连续发生5.2级和5.4级地震。重庆台JB倾斜仪距震中仅50千米。对重庆台倾斜仪1987~199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有关图件,发现此次地震前,不但有中期异常,而且也有较好的短临异常。NS、EW分量都从1989年2月中旬开始打破年变规律、年变幅超过往年,月均值矢量图也出现中期异常;NS分量从1989年10月18日开始出现倾斜固体潮畸变和不规则波动的短临异常。二、观测资料异常及分析1.中期异常:重庆台从1985年6月恢复观测后,每年的观测值有较好的年变。从图1可以看出,图1重庆合JB地倾斜日均…  相似文献   

4.
引言 乌鲁木齐红山形变台建于1980年,有重力、地倾斜、地应变3个项目4套观测仪器。初建时,水管倾斜仪和伸缩仪为人工观测仪器,1989年后,地倾斜和地应变相继迁到雅玛里克山形变观测山洞,更换为第2代模拟仪器。2000年,根据中国地震局“95-01-02”前兆数字化改造的规划,使用新一代的DSQ水管倾斜仪和SSY-2铟钢棒伸缩仪取代了原来的  相似文献   

5.
对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在宁蒗5.7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海台倾斜仪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中期、短临异常,有明显的趋势转折、破年变、矢量反向、速率超二倍均方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在VS型倾斜仪基础之上研发的新型洞体形变观测设备,其优于千分之一角秒的分辨力和拓宽的频带不但满足了对地倾斜固体潮的观测,也能记录到孕震和长周期地震等更多地震信息[1-6].作为当前最先进的洞体形变观测设备,VP倾斜仪具有观测精度高、洞体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安徽区域内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7.
赵庆 《内陆地震》1999,13(3):274-278
前言依据红山地震台石英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作单分量曲线、矢量图并进行分析发现,在多次MS4.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该图出现打破年变、加速,年变转向和时间改变等中短期异常变化。这对于监测周围地区的震情具有一定的意义。1 台站概况及资料简介红山地震台的石英倾斜仪架设在乌鲁木齐市西南雅玛里克山的一个山洞内。山洞进深40余米①,顶部覆盖厚度约为15m,岩性为砂岩,洞内年温差小于0.5℃,日温差小于0.1℃,湿度小于50%。1990年该手段正式投入观测,已积累了连续9年的资料。仪器周期为40s左右,能记录到清晰…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在2014年云南盈江MS6.1、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前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海台倾斜仪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中期、短临异常,有明显的趋势转折、破年变、矢量反向、速率超2倍均方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白银形变观测站2008年以来观测资料的运行、变化和噪声水平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DSQ 型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连续、稳定、可靠具有明确的正常背景---夏高冬低,为今后地震前兆异常的判断打下基础;水管倾斜仪 EW 分量在2013年7月22日 MS 6.6地震前出现破年变变化,说明白银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具有一定的地震前兆异常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离石台洞体形变观测中受大风、气压干扰以及地震波影响的典型观测数据,采用S变换,分析并讨论这些干扰信号的时频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风扰对水平摆倾斜仪影响较明显,水平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均表现为高频干扰,洞体应变仪集中在低频扰动区域;气压干扰主要分布在低频区域,且对伸缩仪的影响较大;地震波影响中主要记录的是高频地震波.同...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省代县、太原、侯马地震台数字化水管倾斜仪2008年1月-2010年10月的观测资料作质量评定,阐述其台址条件,找出水管倾斜仪的日变规律,精确计算各台站连续率、完整率、内精度、噪声水平、年零漂、年变幅;对影响观测质量精度、观测资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排除干扰,识别地震异常,为今后提升各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地震和全球远震,提取铁岭地震台数字DSQ水管倾斜仪、SS-Y洞体应变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相对应地震的数字形变观测记录,采用直观日变曲线形态的方法、预报软件数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1年3月26日大同—阳高5.8Ms地震与1989年10月大同—阳高6.1Ms震群的关系,认为这两次地震属于同一类震群.介绍了这次地震前赤城台石英摆倾斜仪、太原台目视水管倾斜仪和阳原台金属摆倾斜仪的异常情况.从两次地壳形变异常的异同映证了两次地震属同一震群.同时也说明利用地壳形变资料预报地震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4.
本测点位于沿海城市——苏州市,地倾斜仪埋设于地下5米封闭旱井内,1978年初实现电子电位差计连续自动记录。记录曲线连续可靠,矢量年变曲线呈NWW—SEE向椭圆。1984年旬均矢量图形与距测点六十公里的常熟地震台水平摆地倾斜仪图形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垂直摆倾斜仪在中国形变观测台站已成为主要地形变地倾斜分量的观测仪器之一,其摆体动片信号引丝损坏,导致记录曲线出现大幅度掉格现象,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笔者曾处理多起此类故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论文中介绍垂直摆倾斜仪摆体动片信号引丝损坏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钻孔倾斜仪是用来测量地壳微量倾斜和记录地球倾斜固体潮的仪器,相对于传统的洞体形变仪器,钻孔倾斜仪对台基的要求不高,基岩、破碎带、土层甚至海底都能正常观测,因仪器安装在地下几十米到几百米的钻孔内,可以避免人类活动和气象因素的干扰.经过网络化、数字化等多次改进升级,已成为中国地形变台网的主要仪器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在江苏省徐州市琵琶山山洞(34°20'N,117°20'E)对倾斜潮进行了观测.仪器钵体安装在埋入基岩的不锈钢支承棒上,仪器方位为NE117.15°及NE20.50°,格值分别为0.9744ms/mm及0.9429ms/mm.利用维涅第科夫方法对88天(1982年4月至6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到了上述二方位上观测值的主要波群结果.本文还对使用水管倾斜仪进行倾斜潮观测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以往维护水管倾斜仪的一些经验,介绍了在DSQ水管倾斜仪的标定过程中,调整换能器电压灵敏度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9.
巴彦浩特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日乐 《地震学报》2020,42(1):66-78
为了探究内蒙古巴彦浩特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观测到的背景场、固体潮、同震响应等特征对远震、近震响应的差异性,本文采用Q-Q分析、密度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该地震台石英水平摆倾斜仪在2015至2018年记录到的五个典型震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近震发生前,Q-Q图和密度图中的背景场呈现明显的调整过程。此外,对本文典型震例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所观测到的数据能够有效地识别出震前背景场扰动的高频信号,可以为周边地区中强震预测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特大远震引起的形变观测变化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毅  程万正 《内陆地震》2005,19(3):264-270
利用定点长水管倾斜仪、石英伸缩仪、金属摆倾斜仪、石英摆倾斜仪连续观测资料对特大远震引起的震时和震后形变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定点连续形变观测台网能记录到不同方位地震的震时脉冲信号,其持续时间半小时到4小时;同时还能记录到一些地震的阶跃信号.水平摆倾斜仪(金属摆、石英摆)观测值的震后效应表现为大幅漂移,持续时间几天到一个月.对由特大远震引起的形变观测变化图像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另外对震时阶跃变化图像、定点形变观测仪器长趋势的漂移项、观测台站所处的地质构造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